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孤独感与童年情感创伤及基本心理需求和积极应对的关系
1
作者 黄郁 张洛奕 +1 位作者 李娜 戴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6-1094,共9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童年情感创伤之间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求和积极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295名大学生,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童年创伤问卷中的情感忽视和情感虐待分问卷、基本心理需求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中的积... 目的: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童年情感创伤之间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求和积极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295名大学生,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童年创伤问卷中的情感忽视和情感虐待分问卷、基本心理需求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中的积极应对方式分问卷进行调查。采用Mplus 8.3进行基于结构方程的中介效应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并用非参数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童年情感创伤与大学生孤独感正关联(γ=0.61,P<0.001)。基本心理需求在情感创伤与孤独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95%CI:0.45~0.49)。积极应对方式能调节中介模型的前半段通径(γ=-0.10,P<0.001)和直接通径(γ=0.05,P<0.001)。结论:大学生孤独感与童年情感创伤相关,基本心理需求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积极应对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创伤 基本心理需求 积极应对方式 孤独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关系感知与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以四川、山东、福建三所普通高中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贾双黛 张洛奕 胡韬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32-38,共7页
探讨教养方式在父母关系感知与高中生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为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干预工作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四川、山东、福建三所普通高中的31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父母关系感知对高中生外化问题和内化问... 探讨教养方式在父母关系感知与高中生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为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干预工作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四川、山东、福建三所普通高中的31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父母关系感知对高中生外化问题和内化问题均呈现负向预测作用;父母积极和消极的教育方式可分别负向和正向预测外化、内化问题;父母积极和消极教养方式在父母关系感知对高中生外化问题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父母关系感知对高中生内化问题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养方式 父母关系感知 高中生 问题行为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社会困境感知对戒断期冰毒成瘾者身心症状的影响: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张灏 欧仕年 +3 位作者 宁晓英 刘杨 张洛奕 张静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0-565,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社会困境感知对戒断期冰毒成瘾者身心症状的影响,以及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在慢性社会困境感知与身心症状之间的序列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慢性社会困境感知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社交焦虑量表、简易症状量表对557名参与... 目的:探讨慢性社会困境感知对戒断期冰毒成瘾者身心症状的影响,以及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在慢性社会困境感知与身心症状之间的序列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慢性社会困境感知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社交焦虑量表、简易症状量表对557名参与社区戒毒的男性冰毒成瘾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社会困境感知、述情障碍、社交焦虑和身心症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189~0.440;P<0.01);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在慢性社会困境感知对身心症状的影响中起序列中介作用,其中述情障碍的中介效应量为23.09%,社交焦虑的中介效应量为2.75%,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的序列中介效应量为1.13%。结论:慢性社会困境感知既可以直接影响戒断期冰毒成瘾者的身心症状,又可以通过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间接影响戒断期冰毒成瘾者的身心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社会困境感知 述情障碍 社交焦虑 身心症状 社区戒毒人员
原文传递
慢性社会困境对男性甲基苯丙胺类吸食者药物成瘾水平的影响:特质冲动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灏 张洛奕 +3 位作者 张静秋 林艳 刘泓婷 黄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6-1131,共6页
目的:本研究聚焦慢性社会困境对个体成瘾行为影响的内部心理机制,探索慢性社会困境通过影响个体冲动-控制能力,进而对个体成瘾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社会困境感知量表、简式冲动行为量表、自我控制量表、药物滥用筛选问卷对652... 目的:本研究聚焦慢性社会困境对个体成瘾行为影响的内部心理机制,探索慢性社会困境通过影响个体冲动-控制能力,进而对个体成瘾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社会困境感知量表、简式冲动行为量表、自我控制量表、药物滥用筛选问卷对652名甲基苯丙胺类吸食者进行调查。结果:(1)慢性社会困境、特质冲动、自我控制和药物成瘾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411~0.324,P<0.01);(2)特质冲动和自我控制在慢性社会困境与药物成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其中特质冲动的中介效应量为22.37%,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量为7.31%,特质冲动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效应量为7.76%。结论:慢性社会困境既可以直接影响药物成瘾,又可以通过特质冲动和自我控制间接影响药物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社会困境 药物成瘾 特质冲动 自我控制
原文传递
留守经历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困扰的关系: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和压力知觉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郁 张洛奕 戴艳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6-852,共7页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困扰之间的关系,以及认知重评和压力知觉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2020年5—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四川成都某高校4 008名有留守经历的女大学生。对所有被试使用心理韧性量表、情绪调节量表中的认知...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困扰之间的关系,以及认知重评和压力知觉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2020年5—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四川成都某高校4 008名有留守经历的女大学生。对所有被试使用心理韧性量表、情绪调节量表中的认知重评分量表、压力知觉量表、心理困扰量表进行评估,运用SPSS 25.0的PROCESS宏程序检验认知重评的中介效应和压力知觉的调节效应。结果 (1)心理困扰测量显示,留守经历男大学生检出率为13.46%,无留守经历男大学生检出率为12.93%,留守女大学生检出率为11.40%,无留守女大学生检出率为9.26%;(2)不同年级留守经历女大学生认知重评、压力知觉和心理困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3.54,3.49,均P<0.05);(3)心理韧性[(58.39±13.64)分]与认知重评[(31.28±5.09)分]呈现显著正相关(r=0.51,P<0.001),与压力知觉[(16.42±5.49)分]、心理困扰[(21.62±7.76)分]呈现显著负相关(r=-0.41,-0.30,均P<0.001);认知重评与压力知觉、心理困扰呈现显著负相关(r=-0.33,-0.27,均P<0.001);心理困扰与压力知觉呈现显著正相关(r=0.67,P<0.001);(4)压力知觉在认知重评和心理困扰之间起调节作用。低水平压力知觉下,认知重评对心理困扰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simple=-0.01,P=0.52)。高压力知觉下,认知重评对心理困扰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simple=-0.08,P<0.001)。结论留守经历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困扰,也可以通过认知重评间接影响,且该中介模型受到压力知觉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经历 心理韧性 认知重评 压力知觉 心理困扰
原文传递
男性苯丙胺类药物吸食者童年创伤对成瘾水平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灏 张洛奕 +2 位作者 冯永 丁凡栖 杨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苯丙胺类药物吸食者童年创伤、特质冲动和成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简式冲动行为量表(S-UPPS-P)、药物滥用筛查量表(DAST-10)对437名男性苯丙胺类药物吸食者进行调查。结果:(1)童年创伤、特... 目的:探讨男性苯丙胺类药物吸食者童年创伤、特质冲动和成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简式冲动行为量表(S-UPPS-P)、药物滥用筛查量表(DAST-10)对437名男性苯丙胺类药物吸食者进行调查。结果:(1)童年创伤、特质冲动和成瘾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189-0.298;P<0.001);(2)特质冲动在童年创伤对成瘾水平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3)年龄对"童年创伤→特质冲动→成瘾水平"中介路径的后半段起调节作用,与青年组相比,特质冲动对中年组成瘾水平的影响更大。结论:男性苯丙胺类药物吸食者特质冲动在童年创伤与成瘾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这一中介效应会受到年龄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创伤 特质冲动 苯丙胺类药物吸食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