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多动综合征的性格类型与临床关系:附36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玲珍 王子才 过仲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97-398,共2页
本文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对近一年来在我院小儿神经专题门诊中随访的36例儿童多动综合征患儿作了性格类型分析,旨在了解他们的性格类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在评价儿童多动综合征时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多动症 综合征 性格类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钩藤汤加味治疗急性脑出血22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玲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5期403-404,共2页
目的观察运用羚羊钩藤汤加味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急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羚羊钩藤汤加味,疗程4周,对照组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 目的观察运用羚羊钩藤汤加味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急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羚羊钩藤汤加味,疗程4周,对照组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治愈显效率72.7%,病死率4.5%,血肿完全吸收率为36.3%,大部分吸收率为4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9%,治愈显效率57.9%,病死率15.8%,血肿完全肿吸收率为21.1%和大部分吸收率为42.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用羚羊钩藤汤加味,能够促进血肿吸收和改善因出血造成的某些病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 中医药疗法 羚羊钩藤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虚血瘀证浅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玲珍 李晓政 闫彩香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2期378-379,共2页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的中药给药途径随机开放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自愿参加临床试验 43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2例 ,对照组 2 1例。在常规方法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上 ,治疗组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常规口服 ,对照组用...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的中药给药途径随机开放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自愿参加临床试验 43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2例 ,对照组 2 1例。在常规方法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上 ,治疗组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常规口服 ,对照组用脉络宁注射液常规静脉滴注。疗程 4周。结果 :口服桃红四物汤优于静滴脉络宁 ,症状疗效依次肢体疼痛、皮肤瘙痒、肢体麻木。证候积分下降的差值比较。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疗效与症状疗效不平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不如症状疗效。结论 :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仍然是改善或延缓 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措施。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静脉滴注脉络宁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与思美泰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玲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熊脱氧胆酸(UD-CA)、思美泰(SAMe)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ICP患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采用UDCA口服,300mg/次,2次/d;B组采用SAMe1000mg静滴,1次/d;治疗3周或至分娩止,比较二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 目的:观察熊脱氧胆酸(UD-CA)、思美泰(SAMe)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ICP患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采用UDCA口服,300mg/次,2次/d;B组采用SAMe1000mg静滴,1次/d;治疗3周或至分娩止,比较二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瘙痒症状改善,两组瘙痒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T:BA、TB、ALT和AST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A组的水平较B纽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熊去氧胆酸对胆酸及肝功指标的改善较思美泰有效,两种治疗方法均对瘙痒症状改善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 熊去氧胆酸 思美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加用罗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5
作者 张玲珍 李晓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不良 疗效分析 罗格列酮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
6
作者 张玲珍 杨小明 张焕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在治疗重症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6 9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2人 ,除采用哮喘常规治疗方法外 ,再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 40mg ,每 4~ 6h 1次 ;对照组 37人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疾病的恶化率 ,肺功能...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在治疗重症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6 9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2人 ,除采用哮喘常规治疗方法外 ,再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 40mg ,每 4~ 6h 1次 ;对照组 37人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疾病的恶化率 ,肺功能改善情况及平均住院日。结果 治疗组中有 2名患者病情恶化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占 6 2 5 % (2 /32 ) ,而对照组 37人中有 9名需行辅助呼吸机通气占 2 4 3% (9/37)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重症哮喘早期运用甲基强的松龙能控制疾病的恶化 ,改善临床症状 ,缩短住院日期 ,节省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泼尼松龙 药物疗法 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菱克栓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7
作者 张玲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504-505,共2页
关键词 东菱克栓酶 低分子肝素 联合治疗 急性脑梗死 胞二磷胆碱 麦道可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莉 徐银海 +3 位作者 吴萍 徐玲玲 张玲珍 仲人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47-1348,共2页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为一速发过程,症状突出且与食物摄入显著关联,多次发作后患者也能自我诊断,而且其诊断方法也日臻完善.1982年发现IgG主要是IgG4参与了过敏反应,它与IgE分别作用于过敏反应的速发相和迟发相[1].然而,由于检测...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为一速发过程,症状突出且与食物摄入显著关联,多次发作后患者也能自我诊断,而且其诊断方法也日臻完善.1982年发现IgG主要是IgG4参与了过敏反应,它与IgE分别作用于过敏反应的速发相和迟发相[1].然而,由于检测手段的滞后、诊断方法不普及、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在医生和患者中的主导地位导致IgG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尚未被临床充分认知,使得这一领域几为空白.新近由于对IgG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的逐步认识和深入研究,特别是其诊断方法的改进使得一些与IgG相关的过敏反应性疾病得以正确诊断,进而能够获得有效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IGG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CD40L共同表达于人内皮细胞及人动脉粥样斑块中 被引量:15
9
作者 严金川 吴宗贵 +2 位作者 仲人前 张玲珍 孔先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 :探讨CD4 0和CD4 0L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是否可共同表达。方法 :CD4 0及CD4 0L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分别采用荧光技术、RT -PCR、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ting检测。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CD4 0及CD4 0L的表... 目的 :探讨CD4 0和CD4 0L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是否可共同表达。方法 :CD4 0及CD4 0L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分别采用荧光技术、RT -PCR、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ting检测。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CD4 0及CD4 0L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果 :人内皮细胞能连续表达CD4 0及CD4 0LmRNA和蛋白 ,并且细胞因子IL - 1β、IL - 6、TNF -α、INF -γ能明显刺激内皮细胞表达CD4 0、CD4 0L。人动脉粥样斑块中能共同表达CD4 0及CD4 0L ,而动脉壁的其它部分不表达。CD4 0L主要表达在斑块的肩部和底部 ,CD4 0在斑块中表达广泛。结论 :人内皮细胞表面及粥样斑块中能共同高表达CD4 0和CD4 0L ,提示CD4 0及CD4 0L相互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40 CD40配体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可能是雷公藤红素诱导HMC-1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被引量:13
10
作者 鲍一笑 张玲珍 +2 位作者 李莉 张登海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HMC1细胞表达Fas、FasL的影响及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Fas、FasL的表达。结果:HMC1细胞能自发表达Fas,不表达FasL。经雷公藤红素作用,Fa...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HMC1细胞表达Fas、FasL的影响及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Fas、FasL的表达。结果:HMC1细胞能自发表达Fas,不表达FasL。经雷公藤红素作用,Fas呈先升后降的变化,FasL低水平表达。Fas阳性率下降与凋亡率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HMC-1细胞 FAS 中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Fas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百龙 杨如俊 +5 位作者 项莺松 吴玮 蔡建明 闵锐 李雨 张玲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16-518,共3页
目的:研究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其与 Fas 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电镜、 D N A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小鼠经60 Co 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的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 Fas 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照射后4 ... 目的:研究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其与 Fas 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电镜、 D N A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小鼠经60 Co 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的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 Fas 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照射后4 h 细胞即出现核固缩、染色质凝集; D N A 琼脂糖凝胶电泳有大量的小分子片段,呈典型“梯状”图谱;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凋亡细胞百分率在照射后4 h 明显增加,8 h 达到高峰;照后4 h, Fas 表达显著增强。结论:γ射线照射后可引起骨髓造血细胞凋亡, Fas 可能参与了辐射诱导的造血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凋亡 FAS Γ射线 骨髓型 放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文 刘彦 +3 位作者 金志军 刘晓军 郭小杰 张玲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 :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L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 (A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7月因子宫肌瘤行LH的患者 4 8例 ,对照组开腹手术的患者 32例。术前 2 4h、术后 2 4h、72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 ,采用ELISA... 目的 :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L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 (A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7月因子宫肌瘤行LH的患者 4 8例 ,对照组开腹手术的患者 32例。术前 2 4h、术后 2 4h、72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 6、TNF α ,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 ;流式细胞仪测定CD3+ (T细胞总数 )、CD4 + (T辅助 /诱导细胞 )、CD8+ (T抑制 /杀伤细胞 )、CD16 + (NK细胞 )的数量。 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 6、TNF α和CRP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术后 2 4h、7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 6、TNF α和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 (P <0 .0 1)。LH组血清IL 6、TNF α和CRP水平的升高明显低于AH组 (P <0 .0 1)。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 (P >0 .0 5 )。AH组患者在术后 2 4hCD3+ 、CD4 + 、CD8+ 均明显下降 (P <0 .0 1) ,在 72h有所回升 ,但仍低于术前水平。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开腹子宫切除术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邵建伟 华尔铨 +4 位作者 吴宗贵 李莉 张玲珍 仲人前 孔宪涛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10-913,共4页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增殖模型。通过四氮唑蓝还原反应、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观察三氧化二砷作用后细胞凋亡和诱导机制。结果 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显示随三氧化二砷浓...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增殖模型。通过四氮唑蓝还原反应、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观察三氧化二砷作用后细胞凋亡和诱导机制。结果 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显示随三氧化二砷浓度的增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 ,Bcl 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三氧化二砷诱导VSMCs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过度表达的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三氧化二砷 血管平滑肌细胞 BCL-2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诱导人肺癌细胞SPC-A-1的凋亡 被引量:17
14
作者 许青 王杰军 +4 位作者 郭静 张玲珍 张登海 高勇 王兵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研究羟基喜树碱体外诱导人肺癌细胞株SPC-A-1 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羟基喜树碱处理在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以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分析来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0.05 m g/m l浓度下,羟基喜树碱作用于体... 目的 研究羟基喜树碱体外诱导人肺癌细胞株SPC-A-1 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羟基喜树碱处理在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以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分析来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0.05 m g/m l浓度下,羟基喜树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20 h 后,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在8.7 % ~10.4 % 之间,主要以早、中期的表现为主;在0.1 m g/m l浓度下,作用20 h 后,凋亡率为18.6% ,凋亡形态学表现主要以晚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凋亡 喜树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诱导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玫 吴宗贵 +3 位作者 陈金明 张玲珍 李莉 马鹏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 (T10 )对平滑肌细胞 (SMCs)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体外主动脉SMCs培养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结果 T10 与指数增殖期SMCs共育后 ,可引起核染色质浓缩、聚集 ,细胞膜内陷 ,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形态...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 (T10 )对平滑肌细胞 (SMCs)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体外主动脉SMCs培养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结果 T10 与指数增殖期SMCs共育后 ,可引起核染色质浓缩、聚集 ,细胞膜内陷 ,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 ,在G1峰前出现凋亡峰 ,峰值随T10 浓度增加而升高 ;G1期细胞进入S期并阻滞于S期 ;G1、M期细胞比例下降而S期升高 ;凋亡分子Fas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T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配体高表达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6
16
作者 严金川 吴宗贵 +3 位作者 张玲珍 李莉 仲人前 孔宪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09-412,共4页
为了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CD40配体及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变化的临床意义。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法分别对正常对照组 16例、稳定型心绞痛 2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2 0例患者血单核细胞表... 为了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CD40配体及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变化的临床意义。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法分别对正常对照组 16例、稳定型心绞痛 2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2 0例患者血单核细胞表达CD40配体及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发现 ,(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单核细胞表达CD40配体明显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高 (P <0 .0 1) ,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P >0 .0 5 )。 (2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明显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高 (P <0 .0 1) ,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3)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1) ,但血单核细胞表达CD40配体无差异 (P >0 .0 5 )。 (4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狭窄数相关 (r=0 .5 4,P <0 .0 1) ,而与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无关。此结果提示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升高对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或破裂起重要作用 ,且可能是冠状动脉病变的活动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抗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抑制oxLDL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D11b表达及与内皮的粘附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春 吴宗贵 +3 位作者 仲人前 黄佐 张玲珍 李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s)粘附功能的影响,揭示其除调脂外的抗炎作用。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人PBMs和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PBMs经oxLDL诱导后,...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s)粘附功能的影响,揭示其除调脂外的抗炎作用。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人PBMs和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PBMs经oxLDL诱导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和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比色法,检测单核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及对HUVEC的粘附,以及普伐他汀的作用。结果普伐他汀在50μmol·L-1即可抑制oxLDL诱导的PBMs对HUVEC的粘附以及下调CD11b的表达(P<001),呈浓度依赖方式;甲羟戊酸可对抗此抑制作用。结论普伐他汀除调脂作用外,尚可抑制循环血单核巨噬细胞至内皮粘附聚集,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与普伐他汀抑制胆固醇前体物质甲羟戊酸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单核细胞 粘附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珠法分选胚胎大鼠脑神经干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高国一 卢亦成 +3 位作者 江基尧 李莉 张玲珍 朱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92-1094,共3页
目的 :探索应用免疫磁珠间接阳性法分选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 (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群的实验条件 ,为研究神经干细胞的特性与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和移植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方法 :制取胎鼠大脑组织细胞悬液 ,免疫磁珠法分选胎鼠脑神经干... 目的 :探索应用免疫磁珠间接阳性法分选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 (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群的实验条件 ,为研究神经干细胞的特性与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和移植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方法 :制取胎鼠大脑组织细胞悬液 ,免疫磁珠法分选胎鼠脑神经干细胞 ,以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细胞纯度 ,以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 结果 :该法分选的 nestin阳性细胞纯度为93.0 %~ 99.7% ,其中活性细胞为 92 %~ 97%。结论 :免疫磁珠法分离胎鼠脑神经干细胞群落简便、有效 ,可以为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和移植提供细胞来源 ,也为研究高纯度神经干细胞的特性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神经巢蛋白 免疫磁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L高表达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严金川 吴宗贵 +5 位作者 黄佐 陈金明 张玲珍 李莉 仲人前 孔宪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74-476,共3页
为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CD40L及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变化的临床意义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ELISA分别对正常对照组 16例、稳定型心绞痛 (SA) 2 4例 (包括8例PTCA)、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2 0例、... 为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CD40L及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变化的临床意义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ELISA分别对正常对照组 16例、稳定型心绞痛 (SA) 2 4例 (包括8例PTCA)、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2 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 12例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CD40L及sCD40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1)UA组及AMI组血单核细胞表达CD40L明显较SA和对照组高 (P <0 .0 1) ,SA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P >0 .0 5 ) ;(2 )UA组及AMI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较SA和对照组高 (P <0 .0 1) ,而SA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3)AMI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U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AMI发病后 2 4hsCD40L有一峰值 ;(4 )PTCA后血清sCD40L明显高于PTCA前 (P <0 .0 1) ,但血单核细胞表达CD40L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5 )血清sCD40L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复杂狭窄数相关 (γ =0 .5 4,P <0 .0 1)。提示血清可溶性CD40L升高在ACS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配体 急性冠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ACS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诱导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凋亡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杰军 许青 +4 位作者 郭静 张玲珍 张登海 高勇 王兵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研究羟基喜树碱体外诱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凋亡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羟基喜树碱处理在体外培养的胰腺细胞,以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分析和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0.05mg/ml浓度下,羟基喜树碱作用于体外培养... 研究羟基喜树碱体外诱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凋亡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羟基喜树碱处理在体外培养的胰腺细胞,以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分析和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0.05mg/ml浓度下,羟基喜树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20小时后,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在13.2%-15.3%之间,主要以早、中期的表现为主:在0.lmg/ml浓度下,作用20小时后,凋亡率在26.l%-30.4%之间,凋亡形态学表现主要以晚期为主。结论:羟基喜树碱可作为细胞凋亡诱导剂用于胰腺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羟基喜树碱 细胞凋亡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