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干部公职化管理的产生逻辑及推行路径
1
作者 张素罗 姜晓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9-54,共6页
村干部公职化管理是以行政化的方式管理村干部,是对传统村干部管理方式的一场变革。学术界对村干部公职化管理争议的焦点在于行政与自治的关系。文章基于乡村社会基础变迁和国家基层治理变革分析村干部公职化管理的生成逻辑,基于行政助... 村干部公职化管理是以行政化的方式管理村干部,是对传统村干部管理方式的一场变革。学术界对村干部公职化管理争议的焦点在于行政与自治的关系。文章基于乡村社会基础变迁和国家基层治理变革分析村干部公职化管理的生成逻辑,基于行政助力自治的视角探讨村干部公职化管理的推行路径。公职化管理所带来的行政下沉,为乡村社会构建了正式激励系统,培养了专业的治村人才,有效弥补了乡村自治不足,符合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 公职化管理 产生逻辑 推行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论析——依据贵州省“村BA”的案例观察
2
作者 张素罗 吕宗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2-470,共9页
乡土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既是落实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手段。因此,将“如何实现乡土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核心问题,以贵州省台盘村“村BA”为个案研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具... 乡土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既是落实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手段。因此,将“如何实现乡土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核心问题,以贵州省台盘村“村BA”为个案研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村BA”留住“村味”、创新发展、主体协同的实践样态,明晰乡土文化+改善环境、乡土文化+产业平台、乡土文化+文明有序与和美乡村建设目标之间的耦合逻辑关系,最后从打造乡土文化竞争力、激活乡土文化再生产能力、激发乡土文化发展动力等方面总结乡土文化赋能和美乡村建设路径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 和美乡村 文化振兴 村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激励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素罗 宋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9-116,共8页
乡贤组织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缺乏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基于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将基层政府组织和乡贤组织作为博弈双方,并引入激励机制,计算双方在不同的收益下选择意愿,进行稳定性分... 乡贤组织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缺乏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基于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将基层政府组织和乡贤组织作为博弈双方,并引入激励机制,计算双方在不同的收益下选择意愿,进行稳定性分析;利用MATLAB R2016a仿真工具,分析不同参数对演化结果和路径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能极大地激发乡贤组织的参与热情,因此,对完善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激励机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贤组织 激励机制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数字素养:概念界定与框架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小雨 张素罗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年第5期52-64,共13页
[目的/意义]农民数字素养的概念界定与框架构建是开展农民数字素养水平评估的重要基础,对于进行农民数字素养教育培训,推动农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基于“能力+素质”的视角,对... [目的/意义]农民数字素养的概念界定与框架构建是开展农民数字素养水平评估的重要基础,对于进行农民数字素养教育培训,推动农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基于“能力+素质”的视角,对农民数字素养概念进行界定,并通过比较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数字素养框架,从“维度-层级”视角下,构建了农民数字素养框架。[结果/结论]该框架包括农民数字意识、数字操作、数字信息、数字社交、数字创新、数字安全、数字应用、职业相关技能8个核心维度,内含基础、中级、高级3个数字素养层级。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数字素养框架的构建,可为相关政策和评估量表的制定、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的更新,以及农民自身数字素养的提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民 数字素养 框架构建 数字素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北省838个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素罗 张广荣 高迎霞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82,共5页
基于对河北省83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从受访者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等方面对农民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认知程度与其合作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村... 基于对河北省83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从受访者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等方面对农民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认知程度与其合作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村干部有着比普通农民更为强烈的合作意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其合作意愿异向变化;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的农民合作意愿强于源于非农业农民;而农民性别以及以村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所体现的村庄特征变量对农民合作意愿影响不显著。基于上述结果,从宣传引导与典型示范、建设学习型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改善农业劳动力结构、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意愿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分析——基于河北保定120个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素罗 张义珍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78,共3页
对河北省保定市120个农户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现有农村公共产品满意度普遍较低;农民的公共产品需求倾向性明显,需求结构优化;村干部与普通农民的公共产品需求偏好基本一致。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实现农民需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需求 需求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意愿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素罗 张义珍 孙正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58,共3页
本文基于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性,农民参与意愿普遍较低;公共产品的特有属性和经济与文化因素对农民的供给意愿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基于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性,农民参与意愿普遍较低;公共产品的特有属性和经济与文化因素对农民的供给意愿有着重要影响。基于调查分析,本文提出了增强农民参与意愿,构建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主体 供给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特征及供给策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素罗 彭建强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1,共5页
基于对农户的调查研究,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遵循先生存后发展、先眼前后长远的原则,既具有普遍性和显著的倾向性,更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从供给的角度看,农民需求满意度普遍较低,以需求为导向确定供给的策略与方向是提高农村公共产... 基于对农户的调查研究,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遵循先生存后发展、先眼前后长远的原则,既具有普遍性和显著的倾向性,更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从供给的角度看,农民需求满意度普遍较低,以需求为导向确定供给的策略与方向是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需求特征 供给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农协的发展经验、改革趋势及其对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的启示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素罗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农业 经营组织化 日本 农协 发展经验 改革趋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组织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河北省838个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素罗 张焘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446,共3页
基于对河北省838个农户的实际调查,分析农民组织化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研究表明,农民主体性弱化、农村精英缺失、组织运行效果较差、政府主导力量不足等因素制约着农民合作组织的创建、运行及可持续发展。提出加强农民合作... 基于对河北省838个农户的实际调查,分析农民组织化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研究表明,农民主体性弱化、农村精英缺失、组织运行效果较差、政府主导力量不足等因素制约着农民合作组织的创建、运行及可持续发展。提出加强农民合作文化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精英,强化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明晰产权,实行企业化管理机制等突破农民组织化困境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组织化 现实困境 路径选择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理论视阈下农民数字素养协同培育模型构建与路径研究
11
作者 王小雨 李朔 张素罗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年第10期63-75,共13页
[目的/意义]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下,数字素养研究在受到内在驱动和外部拉力的双重影响下深入推进,农民数字素养协同培育作为农民培育的新机制,将会成为当前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研究主题。[方法/过程]基于活动理论视角,从目的要素、核心... [目的/意义]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下,数字素养研究在受到内在驱动和外部拉力的双重影响下深入推进,农民数字素养协同培育作为农民培育的新机制,将会成为当前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研究主题。[方法/过程]基于活动理论视角,从目的要素、核心要素和介质要素耦合互补的视角阐述了协同培育的静态要素,以生产子系统、交流子系统、共享子系统和合作子系统为基础建构了农民数字素养协同培育动态框架。[结果/结论]通过静态活动要素和动态运行系统两个维度,对农民数字素养协同培育活动深入剖析,梳理了协同培育活动中各子系统协同培育面临的困境,并据此提出优化工具使用、完善规则体系、发挥协作效能和建立长效机制的行动路径。构建农民数字素养协同培育模型一方面可以从微观视角剖析农民数字素养培育细节;另一方面也为农民数字素养培育实践路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活动理论 协同培育 信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素罗 张广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100-3102,共3页
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入户调研结果表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满意率普遍较低,农民对农村社会事业需求强烈且需求偏好明显。基于调查分析,提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政策着力点。
关键词 农村社会事业 需求偏好 需求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户社会资本现状及其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素罗 赵兰香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3年第5期23-27,共5页
社会资本理论为建设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提供了理论支撑,进而为解决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一剂良方。本文通过对717份有关农户社会资本的调查研究发现:河北省农户中虽然外部信任度低,但血缘社会资本浓厚,家族成员内部信任度非常高;合... 社会资本理论为建设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提供了理论支撑,进而为解决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一剂良方。本文通过对717份有关农户社会资本的调查研究发现:河北省农户中虽然外部信任度低,但血缘社会资本浓厚,家族成员内部信任度非常高;合作能力虽不足,但合作意愿较强;农户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规范,并有着稳定的社会声望体系;这种社会资本对建设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它既能激发农民的合作意愿,为合作组织的建立提供心理基础、现实途径及精神动力。另一方面运用"能力社会资本"提升了农民能人的组织能力、领导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运用较为稳定的社会声望体系克服"搭便车"问题,解决农民组织的集体行动困境,从而增强农民的合作能力,发展合作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社会资本 农民合作组织 合作意愿 合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长阶段性需求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对河北农业大学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素罗 张焘 +1 位作者 闻竞 甘文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2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基于对河北农业大学375位青年教师的调查数据,对青年教师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年教师在入职适应期、蓄势发展期和最佳创造期表现出的需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特征。针对这些需求,提出从教学能力培养、科研指导... 基于对河北农业大学375位青年教师的调查数据,对青年教师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年教师在入职适应期、蓄势发展期和最佳创造期表现出的需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特征。针对这些需求,提出从教学能力培养、科研指导、学历进修、职称晋升等角度出发,构建全方位、立体培养机制,以促进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发展阶段 需求 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素罗 张广荣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23-124,共2页
本文以生产性公共产品为例,基于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影响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相关因素。并结合不同影响因素对农民需求的影响程度和方向,提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性的政策着力点。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 影响因素生产性公共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资本存量及其对农民合作的影响——基于对河北省720个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素罗 赵兰香 《经济论坛》 2016年第1期67-75,共9页
农户间能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取决于农民的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等因素。基于对河北省720个农户的调查,从信任、互惠互助、团结合作、公共参与等4个维度对农村社会资本的存量进行分析。现有农村社会资本既表现出信任、互惠互助以及... 农户间能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取决于农民的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等因素。基于对河北省720个农户的调查,从信任、互惠互助、团结合作、公共参与等4个维度对农村社会资本的存量进行分析。现有农村社会资本既表现出信任、互惠互助以及团结合作等方面的传统社会资本优势,又存在着公共参与、公共责任、人际信任及普遍化互惠理念等现代社会资本弱化的劣势。农村社会资本中虽然外部信任度低,但血缘社会资本浓厚,家族成员内部信任度非常高;合作能力虽不足,但合作意愿较强;农户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规范,并有着稳定的社会声望体系。这种农村社会资本结构对农民合作有着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它既能激发农民的合作意愿,为合作组织的建立提供心理基础、现实途径及精神动力。另一方面,运用"能力社会资本"提升了农民能人的组织能力、领导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运用较为稳定的社会声望体系克服"搭便车"问题,解决农民组织的集体行动困境,从而增强农民的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资本 农民合作 信任 互惠互助 公共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意愿研究——基于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素罗 张广荣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0,共4页
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性,农民参与意愿普遍较低;村集体成为农民视角的村级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主体;农民合作供给和市场化供给也成为农民的重要选择。文章提出了增强农民供给意愿,构建供... 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性,农民参与意愿普遍较低;村集体成为农民视角的村级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主体;农民合作供给和市场化供给也成为农民的重要选择。文章提出了增强农民供给意愿,构建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主体 供给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的探索与发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素罗 赵丹旭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63-66,共4页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农技推广服务也与互联网相结合,使服务方式向信息化和技术化转变。当前农技推广运用数字化、物联网技术和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进行服务,但公益性农技服务主体存在资金、技术不足、服务范围局限、工作效率低...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农技推广服务也与互联网相结合,使服务方式向信息化和技术化转变。当前农技推广运用数字化、物联网技术和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进行服务,但公益性农技服务主体存在资金、技术不足、服务范围局限、工作效率低且缺乏监管机制等问题,服务对象存在技术鸿沟和规模局限等问题影响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的推进;需建立技术发展机制,互联网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监管机制和建立农业互联网技术示范基地等推进互联网+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公益性农技推广 服务方式 数字农业 物联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成效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基于河北省调研数据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素罗 时一凡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0-89,共10页
“治理有效”既是乡村振兴战略五大准则层之一,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党中央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趋势,深刻洞悉农村发展规律所作出的决定,对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有重要价值。基于... “治理有效”既是乡村振兴战略五大准则层之一,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党中央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趋势,深刻洞悉农村发展规律所作出的决定,对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有重要价值。基于“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从自治成效、法治成效、德治成效3个维度构建涵盖18个指标的乡村治理成效评价体系。根据问卷调研数据,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法治成效指标权重最高,是衡量乡村治理成效的关键因素,其次是德治成效和自治成效。对河北省乡村治理成效进行测度和评价,从整体上看,河北省乡村治理成效呈现横向波动态势,均衡协调度有待提升;分地区来看,部分市乡村治理存在明显短板,薄弱环节有待改善。应从推进“三治”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统筹协调“三治”,发挥“乘数效应”;尊重乡村客观现实,实施差异化治理3个方面提升乡村治理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成效评价 三治合一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素罗 张广荣 《中国经济评论(1536-9056)》 2007年第2期60-65,共6页
本文基于封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民视角的村级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结果表明,政府和村集体被农民视为村级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农民的参与意愿普遍较低;市场供给途径已为部分农民所接受。基于调查分析,提出了构建农... 本文基于封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民视角的村级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结果表明,政府和村集体被农民视为村级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农民的参与意愿普遍较低;市场供给途径已为部分农民所接受。基于调查分析,提出了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主体 农民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