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蚀刻对CFRTP/AL复材层间结合性能影响的综合实验
1
作者 戴明华 徐铭 +3 位作者 刘新 张红哲 薛冰 于欣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6,共8页
提出基于激光精密加工改善CFRTP/AL复材层间结合性能的方法,并将其引入本科实验教学,设计了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实验。基于单因素分析法,探究了激光蚀刻工艺参数对微织构形貌的影响;设计单搭接正交实验,研究了激光功率、激光速度和光斑间距... 提出基于激光精密加工改善CFRTP/AL复材层间结合性能的方法,并将其引入本科实验教学,设计了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实验。基于单因素分析法,探究了激光蚀刻工艺参数对微织构形貌的影响;设计单搭接正交实验,研究了激光功率、激光速度和光斑间距对CFRTP/AL复材层间结合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组合,分析了结合界面的失效形貌和失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蚀刻可以有效提高CFRTP/AL复材的层间结合性能。由科研转化的该综合实验不仅可以扩宽学生的认知视野,锻炼创新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其科研思维、探索精神和基本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工 复合材料 层间结合性能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实践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薛冰 张红哲 钱希兴 《实验室科学》 2025年第1期202-205,共4页
为充分发挥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实践模块根据项目特点深入分析了教学内容,将家国情怀、勤俭节约、创新思维、工匠精神、专业认同感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强化了教师能力培养,课程... 为充分发挥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实践模块根据项目特点深入分析了教学内容,将家国情怀、勤俭节约、创新思维、工匠精神、专业认同感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强化了教师能力培养,课程思政也是“教师思政”;通过翻转课堂、师生共建思政案例、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探索了课程思政教学新方法,使思政教育真正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课程思政 复合材料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训练一流课程建设中塑性加工实训模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张红哲 薛冰 +1 位作者 梁延德 钱希兴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66-70,共5页
金属冷塑性成形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社会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工程训练课程中关于金属冷塑性成形的加工实训内容,普遍存在内容偏少或缺失、知识点不完整以及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使学生在工训课程... 金属冷塑性成形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社会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工程训练课程中关于金属冷塑性成形的加工实训内容,普遍存在内容偏少或缺失、知识点不完整以及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使学生在工训课程中掌握相关内容,设计了“金属盒制作”项目,利用学习通网络平台和自主开发的视频互动网络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以全过程评价、师生共评,实现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加工 工程训练 混合式教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颗磨粒划切试验的SiCp/Al复合材料表面去除机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红哲 张旭 +1 位作者 朱晓春 鲍永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8-397,共10页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中含有不规则碳化硅颗粒使得材料内部形成大量非理想截面,为材料表面的有效去除带来困难.为了揭示材料去除机理,进行SiCp/Al复合材料单颗磨粒变切深划切的表面去除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中含有不规则碳化硅颗粒使得材料内部形成大量非理想截面,为材料表面的有效去除带来困难.为了揭示材料去除机理,进行SiCp/Al复合材料单颗磨粒变切深划切的表面去除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界面破坏对表面创成有重要影响,存在铝合金基体撕裂、界面分离,碳化硅颗粒裸露、裂纹扩展、破碎脱落、压入铝合金基体、碎片滑擦材料表面等去除过程,碳化硅颗粒中部大面积破碎脱落形成凹坑,并在刀具推挤作用下对材料进行二次切削,使铝合金基体表面形成非连续裂纹.SiCp/Al复合材料中由于铝合金基体的存在,实际划切深度小于名义切削深度.研究可以为SiCp/Al复合材料去除机理与加工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单颗磨粒划切试验 缺陷形成机理 划切仿真 凹坑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梁单元的车身结构性能快速评估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红哲 张树仁 侯文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7-219,共3页
采用模板的方法构建了参数化的白车身概念设计线框模型,基于梁单元建立了柔性的车身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了基于真实截面形状的参数化车身梁截面库,可直接计算截面的特性参数;实现了单元接头实现了对接头参数化精细模拟,提高了车身... 采用模板的方法构建了参数化的白车身概念设计线框模型,基于梁单元建立了柔性的车身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了基于真实截面形状的参数化车身梁截面库,可直接计算截面的特性参数;实现了单元接头实现了对接头参数化精细模拟,提高了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仿真分析精度;最后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了该模型和详细车身结构模型的结构仿真分析的结果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梁单元模型构建车身结构符合车身设计初期的精度要求,并具有结构简单、计算速度快、易实现参数化等优点,适合在车身设计概念阶段快速评估车身的结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设计 梁单元 参数化 接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梁截面库组件的开发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红哲 张树仁 侯文彬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9-61,共3页
采用组件技术研究开发了车身梁截面库系统,可对现有的车身截面形状进行采集、编辑和管理,可计算截面的结构性能参数,支持对截面的不同方式查询,支持截面形状优化,帮助车身设计者设计和确定符合结构性能要求的车身截面参数和形状。论文... 采用组件技术研究开发了车身梁截面库系统,可对现有的车身截面形状进行采集、编辑和管理,可计算截面的结构性能参数,支持对截面的不同方式查询,支持截面形状优化,帮助车身设计者设计和确定符合结构性能要求的车身截面参数和形状。论文介绍了车身梁截面事例库的结构和功能,详细给出了截面参数计算和形状优化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通过截面形状优化提高车身结构性能的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设计 梁截面 数据库 形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装配中求解约束的自由度分析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红哲 侯文彬 +1 位作者 胡平 李运兴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采用符号法求解几何约束,能够避免建立和求解大型非线性约束方程组。基于符号法提出并构造了用于求解模具装配约束的自由度分析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求解装配约束,同时较好的解决装配中的欠约束和过约束问题,更易实现模具装配设计过程的... 采用符号法求解几何约束,能够避免建立和求解大型非线性约束方程组。基于符号法提出并构造了用于求解模具装配约束的自由度分析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求解装配约束,同时较好的解决装配中的欠约束和过约束问题,更易实现模具装配设计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 装配 自由度分析法 符号法 几何约束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螺旋铣磨制孔损伤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红哲 郑植 +3 位作者 殷国运 陈晨 邓成林 鲍永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4,共10页
目的研究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螺旋铣磨制孔的切削温度和切削力的变化趋势,以及典型制孔损伤的特点,并分析切削温度的下降对制孔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螺旋铣磨的方法开展CFRTP的制孔试验研究,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研究切削温度... 目的研究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螺旋铣磨制孔的切削温度和切削力的变化趋势,以及典型制孔损伤的特点,并分析切削温度的下降对制孔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螺旋铣磨的方法开展CFRTP的制孔试验研究,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研究切削温度、切削力的变化趋势,分析各类典型制孔损伤的特点、形成原因及随工艺参数的变化情况,并研究添加冷却辅助降低切削温度对抑制制孔损伤的效果。结果随着刀具自转转速、公转转速和螺距的升高,切削温度分别升高了约46.43%、12.06%和95.97%;切削力随着自转转速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公转转速和螺距的升高而增大。当螺距达到0.45mm时,轴向力会有所下降。入口损伤和出口损伤主要以毛刺为主,损伤会随着各工艺参数的升高而加剧,孔壁损伤主要表现为涂覆、变形、裂纹等3种形式。添加冷却辅助后,制孔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高温下的刀具涂覆问题基本解决。结论切削温度是影响CFRTP制孔质量的主要因素,切削温度的升高导致树脂基体软化,使得切屑形貌从粉末状转变为连续薄片状,进而对切削力产生影响,树脂软化对制孔损伤有着明显的影响。冷却辅助能够明显地降低切削温度,从而起到抑制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螺旋铣磨 制孔 切削温度 损伤 冷却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轴对称结构强度可靠性分析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红哲 侯文彬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1-52,共2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结构功能函数为非线性 ,且载荷离差较大 ,节点载荷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时 ,计算轴对称结构可靠度的分析算法。这个算法能充分利用确定性有限元的分析成果 。
关键词 可靠度 一次二阶矩法 轴对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超声辅助划切微观去除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红哲 朱晓春 鲍永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7-335,363,共10页
目的揭示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在超声辅助加工条件下的材料去除机理。方法采用SiC_(p)/Al复合材料的超声辅助划切试验,探究划切参数变化对超声振幅、划切力及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划痕... 目的揭示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在超声辅助加工条件下的材料去除机理。方法采用SiC_(p)/Al复合材料的超声辅助划切试验,探究划切参数变化对超声振幅、划切力及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划痕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单点金刚石磨粒工具超声辅助划切材料去除的特点。结果随着划切深度从0.01 mm增加到0.05 mm,电流值逐渐降低,电流值变化量从12 mA增加到25 mA,超声振幅逐渐衰减,金刚石压头的轴向冲击作用减弱。划切深度和划切速度的增加使切向挤压切削作用增强,划切力和摩擦因数增大。在材料去除过程中,碳化硅颗粒存在破碎成小颗粒、剪切断裂破碎和拔出等多种去除形式,铝基体出现明显的塑性流动和涂覆现象,并形成切削沟槽外侧堆积。结论当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较小时,材料去除主要是在轴向的高频振动冲击作用下完成,材料表面加工质量较好;当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逐渐增大时,材料去除是在轴向冲击破碎和切向挤压切削共同作用下完成,材料表面加工质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超声辅助划切 去除机理 表面形貌 表面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螺旋铣磨制孔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红哲 何文豪 +1 位作者 朱晓春 鲍永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70,共5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具备强度高、各向异性、层间强度低等特点,加工时易产生毛刺、分层等损伤,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本文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出入口处易损伤的问题,对金刚石磨头端面进行锥角过渡改进设计,并采用螺旋铣磨工艺,探索T80... 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具备强度高、各向异性、层间强度低等特点,加工时易产生毛刺、分层等损伤,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本文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出入口处易损伤的问题,对金刚石磨头端面进行锥角过渡改进设计,并采用螺旋铣磨工艺,探索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低损伤加工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刀具结构和工艺参数对制孔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金刚石磨头相比,金刚石磨头端面锥角在60°时,轴向力从75N降至53.5N,降幅28.7%,径向力从35.5N升至128N,涨幅264%,并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制孔质量,可以实现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 金刚石磨头 螺旋铣磨 制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强度可靠性分析的解析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红哲 刘薇娜 高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7-49,共3页
我们在计算弹丸强度的布林克方法的基础上 ,引入随机变量 ,使其计算结果更加接近于实际的情况 。
关键词 布林克方法 可靠度 弹丸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填充蜂窝结构复合材料铣削损伤试验研究
13
作者 张红哲 邓成林 +2 位作者 侯博 王金龙 鲍永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6,共7页
为了研究低密度填充蜂窝结构复合材料加工特性,总结铣削典型形貌特征,提出合理的损伤评价方法并确定优选刀具。通过损伤机理分析,结合低密度填充蜂窝结构复合材料铣削试验,分析加工形貌及其对加工质量影响特性,以蜂窝壁宽度W s作为指标... 为了研究低密度填充蜂窝结构复合材料加工特性,总结铣削典型形貌特征,提出合理的损伤评价方法并确定优选刀具。通过损伤机理分析,结合低密度填充蜂窝结构复合材料铣削试验,分析加工形貌及其对加工质量影响特性,以蜂窝壁宽度W s作为指标对不同刀具铣削加工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低密度填充蜂窝结构复合材料铣削加工表面损伤特征包括蜂窝壁变宽、填充材料凹坑、蜂窝壁分层以及蜂窝壁毛刺;蜂窝壁变宽是加工表面普遍存在损伤现象,且双层蜂窝壁变宽程度尤为剧烈,对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以蜂窝壁宽度W s作为损伤评价特征能准确反映加工表面质量,其中PCD铣刀加工表面的蜂窝壁宽度增幅最小,为6.7%,加工表面整洁;玉米铣刀和涂层四刃铣刀加工表面质量较好,纤维残余较少,毛刺和撕裂较小;金刚石磨头加工表面质量差,表面粗糙,容易形成堆积切屑,蜂窝壁宽度增幅最大,为25.6%。因此,PCD铣刀为低密度填充蜂窝结构复合材料最佳刀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填充蜂窝结构复合材料 损伤 形貌特征 评价方法 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管道模型光固化的打印过程及后处理二次固化工艺试验研究
14
作者 张红哲 王耀春 +1 位作者 苏猛猛 柴治平 《实验室科学》 2021年第3期61-64,67,共5页
光固化成型技术(SLA)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快速成型技术之一,有成型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SLA的后处理是光固化成型技术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以管道为试验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分析了切片层厚、打印功率、二... 光固化成型技术(SLA)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快速成型技术之一,有成型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SLA的后处理是光固化成型技术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以管道为试验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分析了切片层厚、打印功率、二次固化功率和时间等重要参数对成品打印件质量的影响;分析了试验中光固化打印件在二次固化后会变黄的现象。为光固化液压管路后处理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行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成型 管道模型 打印固化参数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结构概念设计集成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15
15
作者 侯文彬 张红哲 +1 位作者 迟瑞丰 胡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0-244,共5页
为了弥补车身在概念设计阶段所产生的缺陷,提出了集车身几何建模、分析、优化于一体的集成设计系统VCD-ICAE。该系统支持"分析驱动设计"的新概念设计思想,以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为核心,融合模板技术、参数化技术和优化技术,对... 为了弥补车身在概念设计阶段所产生的缺陷,提出了集车身几何建模、分析、优化于一体的集成设计系统VCD-ICAE。该系统支持"分析驱动设计"的新概念设计思想,以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为核心,融合模板技术、参数化技术和优化技术,对车身结构概念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支持,能够自动、快速地建立参数化车身几何模型和有限元网格模型,准确、有效地进行车身强度和模态的计算和校核,并实现以车身总体性能为设计目标的参数优化和形状优化,为用户提供最优的产品设计方案。介绍了该软件的特点、功能和结构流程,以某车型为实例,验证了该软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设计 概念设计 计算机辅助工程 优化 模板法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设计的客车车身结构设计与优化系统 被引量:19
16
作者 侯文彬 张红哲 +1 位作者 徐金亭 呼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63,共6页
针对客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的特点,开发了客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与优化系统(简称BCD),建立了参数化的客车车身结构概念模型.以该模型为模板,实现了新客车车身结构概念几何模型的创建和车身尺寸参数调整,同时建立了车身系统的静态刚度分析... 针对客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的特点,开发了客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与优化系统(简称BCD),建立了参数化的客车车身结构概念模型.以该模型为模板,实现了新客车车身结构概念几何模型的创建和车身尺寸参数调整,同时建立了车身系统的静态刚度分析、低阶模态分析、灵敏度计算和优化设计计算的自动化过程,对车身的结构性能和低阶模态进行了有效的预估.最后,本文使用该系统计算了某客车车身结构的刚度和低阶模态,并在保证车身质量降低的情况下实现了刚度和低阶模态的提高,有效的改善该车身结构性能,实现了车身轻量化,验证了BCD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车身 概念设计 车身优化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先进制造技术实训教学探索 被引量:25
17
作者 戴明华 张红哲 +3 位作者 梁延德 王永青 刘阔 崔恩铭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0-153,227,共5页
根据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出的“两性一度”原则,工程训练中心基于先进制造技术实训教学模块,设计多元化实训内容,建设碎片化教学资源,建立混合式考评机制,构建了“线上教学,线下实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在平台发布教学资... 根据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出的“两性一度”原则,工程训练中心基于先进制造技术实训教学模块,设计多元化实训内容,建设碎片化教学资源,建立混合式考评机制,构建了“线上教学,线下实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在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学生完成线上学习和作品设计后,分批次参加线下实训,实训中学生可随时使用线上资源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实训结束后再回到线上完成报告、总结等。教学改革的实施,有效整合了线上优质教学资源,精简了教学环节,延伸了课堂教学时间,丰富了实训教学内容,有利用多样化、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先进制造技术 工程训练 金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工程约束的车身梁截面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18
作者 侯文彬 王增飞 +1 位作者 张伟 张红哲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27-133,共7页
通过对车身梁截面设计约束问题的研究,将车身薄壁梁截面形状优化设计问题和截面的材料、厚度等离散参数优化问题耦合起来。以工程设计中的可装配性和可制造性为设计约束,建立车身梁截面多目标优化方法。该方法以车身梁结构性能、成本、... 通过对车身梁截面设计约束问题的研究,将车身薄壁梁截面形状优化设计问题和截面的材料、厚度等离散参数优化问题耦合起来。以工程设计中的可装配性和可制造性为设计约束,建立车身梁截面多目标优化方法。该方法以车身梁结构性能、成本、质量为目标,通过对梁截面形状进行独特的编码,实现以梁截面的形状、厚度、材料为设计变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采用NSGA-II遗传算法实现了多目标优化问题计算。基于该方法实现相应的软件模块并建立材料参数与厚度数据库。实例证明,该方法既可用于车身概念设计阶段确定满足设计目标且符合工程要求的梁截面形状参数,也适用于详细工程设计阶段对现有车身截面进行局部优化以增加车身刚度和减小部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设计 截面形状 离散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在车削加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何福本 梁延德 +2 位作者 张红哲 王克欣 吴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7-129,150,共4页
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工程训练教学,开发了适用于主流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APP,并用于普通车床加工工艺实训教学环节。该APP以三维注册技术和区域识别方法予以实现。学生通过对技术图纸进行扫描识别和手指操控,可... 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工程训练教学,开发了适用于主流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APP,并用于普通车床加工工艺实训教学环节。该APP以三维注册技术和区域识别方法予以实现。学生通过对技术图纸进行扫描识别和手指操控,可以方便地查看零件的虚拟立体图像、相关知识及其影像,实现了平面图纸的立体化,建立了包括理论知识、工艺规程和安全应知等教学内容的AR辅助工训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虚拟仿真 工程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最优的PTP轨迹规划问题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延德 李瑞峰 +1 位作者 张红哲 张晓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1-237,共7页
针对PTP(point to point)问题中,插值函数可能无法描述时间最短的轨迹的问题,通过形式逻辑,证明在使用三次样条函数作为插值函数连接目标点时,在每两个相邻的目标点之间构造分段数为7的三次样条函数,可以使插值函数有能力描述时间最短... 针对PTP(point to point)问题中,插值函数可能无法描述时间最短的轨迹的问题,通过形式逻辑,证明在使用三次样条函数作为插值函数连接目标点时,在每两个相邻的目标点之间构造分段数为7的三次样条函数,可以使插值函数有能力描述时间最短的轨迹;在不丢失这种描述能力的前提下,当每两个相邻的目标点之间构造的三次样条函数的分段数为11时,各段三次样条函数的三次项系数可以为定值。在此基础上构造优化模型,用BFGS方法进行优化计算,优化结果表明,上述三次样条函数能有效满足轨迹规划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条曲线 轨迹规划 点到点 插值 优化 对称秩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