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变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储热能力试验及分析
1
作者 张经双 缪鹏 秦瑞汉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研究硅藻土相变混凝土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变储能骨料的封装方式试验和相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保温性能试验,得到不同封装方式下相变储能骨料的质量损失率、不同相变储能骨料掺量下相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储热能力的变化... 为研究硅藻土相变混凝土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变储能骨料的封装方式试验和相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保温性能试验,得到不同封装方式下相变储能骨料的质量损失率、不同相变储能骨料掺量下相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储热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水泥净浆封装相变储能骨料,操作简便且封装效果好,相变储能骨料在50次高低温循环后,质量损失率仅为1.97%;当相变储能骨料的掺量为20%时,抗压强度和保温性能综合效果最优,抗压强度达到31.48 MPa,温度阻尼率达到0.538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混凝土 相变储能骨料 封装方式 抗压强度 保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A/陶粒相变储能材料热物性试验与分析
2
作者 张经双 秦瑞汉 缪鹏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为拓宽相变材料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的应用,针对单一相变材料难以满足建筑热工性能要求的问题。方法以十二醇(LA)和十四酸(MA)为复合相变材料、页岩陶粒为载体,制备一种新型相变储能骨料。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 目的为拓宽相变材料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的应用,针对单一相变材料难以满足建筑热工性能要求的问题。方法以十二醇(LA)和十四酸(MA)为复合相变材料、页岩陶粒为载体,制备一种新型相变储能骨料。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等对相变储能骨料的热物性和不同封装方式下的相变循环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经复合后相变材料、相变储能骨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分别为22.08℃、22.92℃和182.1J/g、22.33J/g。LA-MA复合相变材料和页岩陶粒之间仅存在物理嵌合关系,相变储能骨料在70℃以下未发生物质分解。苯丙乳液封装相变储能骨料在5℃~45℃范围内经历100次相变循环后,质量损失率为0.80%。结论LA-MA/陶粒相变储能骨料的热物性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化学结构稳定,热稳定性好,具有优异的循环耐久性,可应用到建筑围护结构中,研究结论对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相变储能骨料 热物性 相变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预拌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与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经双 马芹永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31-2336,共6页
预拌料混凝土是将水泥、石子、砂子等材料按一定配合比配制,施工时加水作业的新型混凝土。研究了贮存期30 d以内,砂子含水率2.0%以内,水胶比为0.45和0.50时预拌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并分析了预拌料的微观结构对预拌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预拌料混凝土是将水泥、石子、砂子等材料按一定配合比配制,施工时加水作业的新型混凝土。研究了贮存期30 d以内,砂子含水率2.0%以内,水胶比为0.45和0.50时预拌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并分析了预拌料的微观结构对预拌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拌料贮存期在30 d以内,砂子含水率小于1.0%时的预拌料混凝土强度能达到35 MPa。预拌料在贮存3 d、7 d和30 d时水泥颗粒水化反应产物存在明显差异;预拌料贮存期在3 d以内时,预水化反应程度低,砂子含水率对混凝土的强度的影响较小;贮存超过7 d,预拌料的预水化产物结构疏松,砂子含水率对混凝土的强度的影响较大。水胶比对预拌料混凝土的强度损失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拌料混凝土 微观结构 含水率 水胶比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拌干料贮存期对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的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经双 马芹永 韩兴腾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5-27,共3页
通过对预拌喷射混凝土用预拌干料的贮存期的试验研究,得到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分别研究了预拌干料的砂子含水率在0、0.5%和1.0%的情况下,贮存期分别为3、7、15、20d和28d时,与贮存期为0d相比时抗拉强度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30混... 通过对预拌喷射混凝土用预拌干料的贮存期的试验研究,得到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分别研究了预拌干料的砂子含水率在0、0.5%和1.0%的情况下,贮存期分别为3、7、15、20d和28d时,与贮存期为0d相比时抗拉强度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30混凝土,贮存28 d时,砂子含水率为0.5%和1.0%时的抗拉强度损失率分别为15.3%和18.6%。贮存期的研究为工程使用预拌喷射混凝土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拌干料 贮存期 喷射混凝土 抗拉强度 强度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和冻融耦合下水泥土的强度和破坏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经双 段雪雷 马冬冬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5-522,共8页
为了研究氯盐侵蚀和冻融循环耦合下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破坏特征,进行了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下的水泥土冻融循环试验,得到了冻融前后的冻融腐蚀因子、体积变化率和变形模量,分析了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氯盐侵蚀和冻融循环耦合下... 为了研究氯盐侵蚀和冻融循环耦合下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破坏特征,进行了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下的水泥土冻融循环试验,得到了冻融前后的冻融腐蚀因子、体积变化率和变形模量,分析了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氯盐侵蚀和冻融循环耦合下,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冻融腐蚀因子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氯盐浓度越高,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冻融腐蚀因子下降的幅度越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在同种浓度溶液中,水泥土的体积变化率增大,变形模量减小;氯盐浓度增大,水泥土体积膨胀变大,内部结构松散,抵抗变形的能力减弱。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氯盐溶液产生的损伤要大于清水中的损伤,随着氯盐溶液浓度的增加,水泥土内部微观结构损伤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盐 冻融循环 水泥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破坏特征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不同龄期水泥土损伤特性和能量耗散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经双 段雪雷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44-2151,共8页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对水泥土损伤特性和能量耗散的影响,通过对饱水状态下不同龄期的水泥土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测得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变化率和应变能密度,并建立了无侧限抗压强度、应...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对水泥土损伤特性和能量耗散的影响,通过对饱水状态下不同龄期的水泥土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测得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变化率和应变能密度,并建立了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变能密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的衰减方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龄期下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经历15次冻融循环,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在龄期为7 d、28 d、60 d时分别下降了59.79%和54.47%、64.10%和54.89%、59.79%和53.08%,并建立了相关性良好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的指数函数表达式;在冻融循环条件下,随着龄期的增长,水泥土质量的变化波动幅度逐渐减小;分析得出了不同龄期下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损伤量可以近似用动弹性模量的损伤量进行估算;水泥土能量耗散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冻融循环 无侧限抗压强度 相对动弹性模量 损伤量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水泥土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经双 段雪雷 +2 位作者 吴倩云 刘永翔 夏香港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8-515,550,共9页
为研究氯盐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水泥土的力学性能,针对纤维改良水泥黏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超声波检测、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试验,分析了水泥土质量损失率、相对波速、峰值应力、残余应力、变形模量的变化规律和微观结构特征... 为研究氯盐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水泥土的力学性能,针对纤维改良水泥黏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超声波检测、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试验,分析了水泥土质量损失率、相对波速、峰值应力、残余应力、变形模量的变化规律和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氯盐质量浓度和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水泥土的内部微观结构更加疏松,质量损失率增大,纵波波速下降;在氯盐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存在压密阶段、弹塑性阶段、破坏阶段和残余阶段;水泥土的峰值应力和残余应力均符合指数函数下降规律,在清水、4.5、18.0、30.0 g/L NaCl溶液中经历28次干湿循环后,水泥土的峰值应力、残余应力和变形模量分别下降48.79%、57.71%和49.33%,52.63%、48.76%和54.37%,56.88%、59.70%和57.50%,57.89%、57.71%和65.67%,水泥土破坏后的残余应力为峰值应力的2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氯盐 干湿循环 应力应变曲线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压钢纤维粉煤灰空心砌块砌体抗压性能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经双 吴兴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3-246,共4页
大孔洞率、高粉煤灰掺量的蒸压钢纤维砌块的保温隔声性能良好、废物利用率高。试验研究了孔洞率为35%、粉煤灰掺量为50%和钢纤维体积率为0.6%的蒸压砌块和砌体的抗压强度和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在蒸压粉煤灰砌块中掺加钢纤维后... 大孔洞率、高粉煤灰掺量的蒸压钢纤维砌块的保温隔声性能良好、废物利用率高。试验研究了孔洞率为35%、粉煤灰掺量为50%和钢纤维体积率为0.6%的蒸压砌块和砌体的抗压强度和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在蒸压粉煤灰砌块中掺加钢纤维后,能够限制裂缝的开展和延伸,砌块的破坏形态呈现出裂而不散的特征;砌体的破坏呈现出压酥剥落破坏形态,抗压强度值提高了10.7%,初裂荷载能够达到破坏荷载的56.8%~7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压砌块 钢纤维 粉煤灰 初裂荷载 破坏荷载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经双 袁璞 雷小磊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78-79,86,共3页
实验教学是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为例,研究创新性、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与传统实验教学项目的特点,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与优势,探讨系列实验内容和实... 实验教学是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为例,研究创新性、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与传统实验教学项目的特点,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与优势,探讨系列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标准,有机融合形成以传统实验为基础和以创新性、研究性、设计性实验为有益补充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培养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一体的高水平本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体系 土木工程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和破坏形态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经双 任斌 朱建华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2-41,共10页
为研究混杂纤维、粉煤灰掺量和养护时间对混凝土压拉强度和破坏形态的影响,开展普通混凝土、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粉煤灰混凝土试样的抗压试验和劈裂抗拉试验,分析了压拉强度和破坏形态,探讨了混杂纤维... 为研究混杂纤维、粉煤灰掺量和养护时间对混凝土压拉强度和破坏形态的影响,开展普通混凝土、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粉煤灰混凝土试样的抗压试验和劈裂抗拉试验,分析了压拉强度和破坏形态,探讨了混杂纤维和粉煤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混杂纤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压拉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在养护龄期7 d、14 d、28 d、60 d时,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升了12.72%、8.99%、7.53%、8.01%和11.61%、16.04%、14.75%、10.94%;相同粉煤灰掺量条件下,混凝土的压拉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逐渐增大;但相同养护龄期下,混凝土的压拉强度与粉煤灰掺量整体呈负相关,当粉煤灰掺量在10%以内时,混杂纤维粉煤灰混凝土(PBC-FA)的压拉强度增长率整体大于零,且在标准养护28 d时抗压强度满足C30混凝土的要求;混杂纤维能够改善混凝土的破坏形态,提高其塑性变形,而粉煤灰掺量对混杂纤维混凝土(PBC)的塑性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粉煤灰掺量 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形隧道人工冻结地表位移的随机介质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经双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0-122,共3页
针对椭圆形隧道人工水平冻结法支护建立了地表位移的随机介质模型,得到了地表冻胀位移、开挖位移、融沉位移和总位移的解析解。经过工程实例计算结果与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相比较,其地表胀位移、开挖位移、融沉位移和总位移的差值分别... 针对椭圆形隧道人工水平冻结法支护建立了地表位移的随机介质模型,得到了地表冻胀位移、开挖位移、融沉位移和总位移的解析解。经过工程实例计算结果与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相比较,其地表胀位移、开挖位移、融沉位移和总位移的差值分别为4.8 mm,1.6 mm,1.0 mm和2.2 mm。计算结果表明,椭圆形隧道人工水平冻结法支护的随机介质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地表位移规律,计算结果能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随机介质理论 人工冻结 冻土 地表位移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角下工学类课程思政育人实施途径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经双 马芹永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92-96,共5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是大学内涵式发展必然要求。针对工学类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工学类专业课程特点,在打造高水平团队、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探...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是大学内涵式发展必然要求。针对工学类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工学类专业课程特点,在打造高水平团队、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探索了课程思政育人具体实施途径。在课程建设全过程,通过营造课程学习氛围与环境、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建设特色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科学设计课程思政体系、健全多维考核评价体系等举措,提高工学类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激励教师投入精力,增强学生获得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思政 工学类 专业课程 内涵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冻结法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经双 吴金荣 《工程建设》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冻结法是地下工程施工中常用的辅助工法。通过对冻结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的介绍,分析了冻土温度场的发展,以及温度场与冻结壁发展的关系。阐述了人工冻结法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冻结法 冻结温度场 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经双 朱建华 朱敬斌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体积率水平1 kg/m^3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经硫酸盐自然浸泡30、60、90、120、150 d,与未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相比,掺量为15%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上升19.4%、21.9%、33.5%、16.9%、17.6%,劈裂抗拉强度上升19.1%、19.2%、20%、19.1%、21%;掺量... 体积率水平1 kg/m^3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经硫酸盐自然浸泡30、60、90、120、150 d,与未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相比,掺量为15%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上升19.4%、21.9%、33.5%、16.9%、17.6%,劈裂抗拉强度上升19.1%、19.2%、20%、19.1%、21%;掺量为3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上升14.9%、6%、8%、12.4%、-10.2%,劈裂抗拉强度上升15.6%、13.1%、9.5%、6.2%、6.1%。添入粉煤灰后,水化反应提高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C-S-H凝胶含量,密实度和强度上升,增强了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但是粉煤灰掺量过大会削弱这种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硫酸盐 粉煤灰 聚丙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配比下纤维水泥土抗侵蚀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经双 夏香港 刘永翔 《建井技术》 2021年第3期32-37,共6页
为研究粉煤灰、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3种外加剂对水泥土性能的影响,将不同质量掺量的粉煤灰、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进行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得出3种外加剂掺量的优化配比;并将优化配比后的水泥土试件进行硫酸盐侵蚀试验。根据极差... 为研究粉煤灰、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3种外加剂对水泥土性能的影响,将不同质量掺量的粉煤灰、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进行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得出3种外加剂掺量的优化配比;并将优化配比后的水泥土试件进行硫酸盐侵蚀试验。根据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粉煤灰。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粉煤灰、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的最佳掺量分别为6.0%、0.5%和1.0%。硫酸盐侵蚀试验表明:混杂纤维、粉煤灰的水泥土抗侵蚀性能优于素水泥土;当素水泥土和混杂纤维、粉煤灰的水泥土应变为4.0%和4.5%时,达到峰值应力,显示混杂纤维、粉煤灰的水泥土较素水泥土有较好的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水泥土 正交试验 硫酸盐侵蚀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演化的纤维水泥土损伤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经双 方安南 束永华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第4期67-73,共7页
为研究纤维对水泥土变形过程中内部损伤的影响,进行了单掺与混掺玻璃纤维和秸秆纤维的水泥土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纤维的合理掺量,分析了合理纤维掺量下水泥土试样的能量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纤维水泥土试样无侧限抗压加载破坏... 为研究纤维对水泥土变形过程中内部损伤的影响,进行了单掺与混掺玻璃纤维和秸秆纤维的水泥土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纤维的合理掺量,分析了合理纤维掺量下水泥土试样的能量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纤维水泥土试样无侧限抗压加载破坏过程中能量演化过程可分为能量输入、弹性能累积、能量缓慢耗散、能量加速耗散、能量释放五个阶段。玻璃纤维和秸秆纤维均能提高水泥土吸收总能、弹性能和耗散能,玻璃纤维能有效延缓裂纹的产生,秸秆纤维能抑制裂纹的进一步扩展,混杂纤维能够提高水泥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水泥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能量演化 损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快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经双 吴金荣 《科技信息》 2008年第34期16-16,19,共2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是为适应大土木工程专业要求而开设不久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就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如何进行教学前的准备、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阐述,并对教学实践进行了体会与思考。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及其耐久性
18
作者 张经双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5年第3期185-186,共2页
通过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特点进行分析 。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 耐久性 结构计算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变率下砂岩动态拉伸性能SHPB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平琦 马芹永 +2 位作者 张经双 袁璞 陈柏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3363-3369,共7页
为研究高应变率下煤矿砂岩的动态拉伸性能,将岩样加工成厚径比为0.5的圆盘试件,利用直锥变截面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试验装置,采用6种冲击气压对试件沿径向进行加载,实施不同加载速率的动态劈裂拉伸试验,测试试件的动态拉伸应力和... 为研究高应变率下煤矿砂岩的动态拉伸性能,将岩样加工成厚径比为0.5的圆盘试件,利用直锥变截面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试验装置,采用6种冲击气压对试件沿径向进行加载,实施不同加载速率的动态劈裂拉伸试验,测试试件的动态拉伸应力和应变率。试验结果表明:砂岩试件的动态劈裂破坏形态满足巴西圆盘试验有效性条件,试件内的径向应力分布达到应力均匀性要求;分析试验实测波形和应变率效应,得出高应变率下煤矿砂岩试件的拉伸应力和应变率特性。在试验采用冲击气压范围内,试件平均应变率由48 s-1增加至137 s-1,平均应变率与冲击气压近似为对数函数关系,动态拉伸强度与平均应变率近似为乘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砂岩 高应变率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 巴西圆盘 动态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水平冻结法施工隧道冻胀与融沉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4
20
作者 程桦 姚直书 +1 位作者 张经双 荣传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0-85,共6页
人工冻结工法作为土木工程特殊施工技术,在富含水软弱地层工程施工中有着显著的优点,但是此工法对地下管线、地面建筑物以及对冻结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以广州地铁3号线某隧道水平冻结施工工程为原型,根据相似准则,建... 人工冻结工法作为土木工程特殊施工技术,在富含水软弱地层工程施工中有着显著的优点,但是此工法对地下管线、地面建筑物以及对冻结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以广州地铁3号线某隧道水平冻结施工工程为原型,根据相似准则,建立集温度场、湿度场和力学场于一体的大型物理试验模型。通过模拟开挖过程,研究人工水平冻结法施工冻结壁形成规律、冻胀与融沉效应问题。模拟试验数据分析表明,水平冻结法施工可在隧道周围快速形成闭环冻结壁,有效保证一次支护前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在施工中宜采用快速冻结或间歇冻结,有效控制积极冻结时间和冻结壁厚度,减少因水分迁移造成的冻胀位移量;浅埋暗挖隧道引起了明显的地表下沉位移;解冻过程中地表融沉位移较大,对环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水平冻结 冻胀 融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