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超深层白云岩类型及成储潜力评价
1
作者 刘大卫 李映涛 +6 位作者 韩俊 张继标 汝智星 杨孝群 王石 黄诚 肖重阳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40,共15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白云岩是极具勘探潜力的岩相类型,但目前对该地区成层分布的白云岩成因及其物性差异尚无系统阐释。本研究基于详细的岩石学观察、碳氧同位素和微区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碳酸盐岩U-Pb定年、覆压孔渗测...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白云岩是极具勘探潜力的岩相类型,但目前对该地区成层分布的白云岩成因及其物性差异尚无系统阐释。本研究基于详细的岩石学观察、碳氧同位素和微区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碳酸盐岩U-Pb定年、覆压孔渗测试等资料,对鹰山组内幕成层发育的白云岩类型、成因机制进行探讨,并初步评价了不同成因白云岩的物性差异。研究发现:(1)顺北地区鹰山组下段白云岩相对发育,主要包括2类成层分布白云岩,分别是埋藏压溶白云岩(Ⅰ类)和准同生渗透—回流白云岩(Ⅱ类);(2)I类白云岩为埋藏白云石化成因,分布于低能沉积相内,为埋藏过程中缝合线建造驱动黏土矿物转化成因机制,在顺北中部地区较为发育;(3)Ⅱ类白云岩为准同生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成因,主要分布于地貌较高、相对高能的沉积相区,在顺北西区、顺南地区相对发育;(4)Ⅰ类白云岩实测物性数据(φ:0.3%~1.0%;K:0.003×10^(-3)~0.074×10^(-3)μm^(2))低于Ⅱ类白云岩(φ:0.4%~2.0%;K:0.009×10^(-3)~0.055×10^(-3)μm^(2)),但Ⅰ类白云岩的发育可提升地层中白云岩和灰岩互层的比例,具裂缝改造成储潜力。研究成果对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超深层白云岩油气勘探选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鹰山组 白云岩类型 白云石化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期构造应力控制走滑断控储层发育机理与差异性研究——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继标 邓尚 +5 位作者 韩俊 李映涛 刘大卫 邱华标 张仲培 刘雨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5-785,共11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发育典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区别于受原始沉积相带控制的基质孔洞、受岩溶改造的洞穴等储集类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断裂活动期构造应力导致的破裂作用控制。为研究走滑断裂多期活动背景下构造应力...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发育典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区别于受原始沉积相带控制的基质孔洞、受岩溶改造的洞穴等储集类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断裂活动期构造应力导致的破裂作用控制。为研究走滑断裂多期活动背景下构造应力控制的断控储层发育机理与分布规律,综合应用野外、岩心、测录井、地震及钻井动态等资料,开展不同走滑断裂、同一走滑断裂沿走向不同部位、垂向不同层系断控储层发育特征表征,并结合应力场数值模拟手段开展多期构造应力恢复,预测断控储层发育的主要时期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走滑断裂活动期不同分段内部应力状态差异显著,其中拉分段内部以张应力为主,主要派生张性裂缝;压隆段内部以挤压应力为主,派生裂缝类型多样。顺北地区勘探目的层奥陶系一间房组顶面断控裂缝主要在加里东中期Ⅲ幕及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发育,海西中—晚期及之后裂缝基本不发育,且滑移距大的顺北18号断裂带较顺北1号断裂带派生裂缝开度、密度更高。走滑断控储层具有“簇状”结构特征,断裂活动期不同分段内部应力状态控制储层结构差异,拉分段“空腔”多,以“双簇”结构为主,核带规模大,压隆段核带结构多,以“多簇”结构为主,分割性强;走滑断裂活动期应力强度控制储集空间类型与规模,小型断裂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大型断裂带发育核带结构,断控储层规模与断裂活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断控裂缝发育主要受断裂早期活动控制,晚期由于地层埋深增大,岩石不易破裂,新派生裂缝发育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状态 多期构造应力 分段性 断控缝洞型储层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西缘鹰山组台地沉积分异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孝群 焦存礼 +4 位作者 邓尚 张继标 韩俊 李映涛 徐勤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03-3714,共12页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西缘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已经发现了塔河、富满、顺北等岩溶、断控型大型油气田,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层系。针对相控领域迟迟未见突破、台地沉积结构不明确的问题,本次研究依据最新钻井、连片地震资料,开展沉...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西缘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已经发现了塔河、富满、顺北等岩溶、断控型大型油气田,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层系。针对相控领域迟迟未见突破、台地沉积结构不明确的问题,本次研究依据最新钻井、连片地震资料,开展沉积相、台地结构解剖和油气地质意义分析工作。从连井相-地震相对比分析,明确了满加尔坳陷西缘由东向西奥陶系沉积相变化快,碳酸盐岩台地分异性强。鹰山组下段为盆地—斜坡—台缘—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沉积格局;到鹰山组上段随着海平面上升,台地边缘逐渐向西迁移退缩,发展成盆地—斜坡—台缘—宽缓开阔台地。台地边缘表现为南北差异:从南到北台缘斜坡带坡度减小,台缘带由南部加积结构转变为北部退积结构。这种台地结构的差异造成了与相带有关的碳酸盐岩规模储集体的差异分布,鹰山组台缘丘滩从古城到草湖西部由加积转变为退积为主,造成古城地区发育垂向叠加的礁滩相储层,厚度较大;北部由于鹰山组下段到上段台缘表现为退积特征,形成鹰下段高能丘滩储集体与上覆鹰上段斜坡相形成良好储盖组合,这种结构处于满加尔坳陷烃源岩运移方向,对于形成大型原生岩性圈闭油气聚集区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台地 台地边缘 沉积分异 规模储集体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走滑断裂派生裂缝发育规律及预测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继标 张仲培 +1 位作者 汪必峰 邓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5-963,1055,共10页
走滑断裂活动过程中派生发育的裂缝作为一种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其作用机理及规模尚不明确,为探索走滑断控裂缝体系发育的规模,综合应用岩心、成像测井资料及数值模拟的手段开展定量评价。在对顺南地区构造... 走滑断裂活动过程中派生发育的裂缝作为一种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其作用机理及规模尚不明确,为探索走滑断控裂缝体系发育的规模,综合应用岩心、成像测井资料及数值模拟的手段开展定量评价。在对顺南地区构造裂缝进行识别与描述的基础上,总结了走滑断控裂缝的发育特征,明确了其主控因素,并通过构建地质模型,开展基于有限元法的走滑断裂派生局部应力场及变形过程模拟,以应力-应变为纽带探讨走滑断裂派生裂缝发育的影响因素及范围,进一步预测了顺南三维区的裂缝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顺南地区主要发育受主干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裂缝走向与断裂走向基本一致,以高角度-近垂直缝为主,裂缝发育与断裂分段性及岩性关系密切;走滑断裂派生裂缝发育范围为断裂带核部宽度的1.25~6.5倍,且断裂拉分段裂缝发育强度与范围均明显大于平移段;沿岩性界面,走滑断裂控制裂缝发育范围明显变大;岩石能干性越高,更易于产生裂缝,派生裂缝发育范围更大;顺南三维区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裂缝整体沿北东向断裂展布,鹰山组较一间房组裂缝发育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数值模拟 预测 裂缝 走滑断裂 奥陶系 顺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蚂蚁追踪技术在大程庄地区断裂自动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继标 戴俊生 +2 位作者 冯建伟 毛成栋 田腾飞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53-57,4,共5页
基于蚂蚁算法的蚂蚁追踪技术可以实现三维地震资料中断裂系统的自动解释,其主要流程包括地震资料预处理、边缘检测及边缘增强3个过程。将蚂蚁追踪技术应用于大程庄地区的断裂解释,获得的蚂蚁追踪属性体断裂痕迹清晰,可以有效地指导断裂... 基于蚂蚁算法的蚂蚁追踪技术可以实现三维地震资料中断裂系统的自动解释,其主要流程包括地震资料预处理、边缘检测及边缘增强3个过程。将蚂蚁追踪技术应用于大程庄地区的断裂解释,获得的蚂蚁追踪属性体断裂痕迹清晰,可以有效地指导断裂的平面及剖面解释。将蚂蚁属性体与方差体等其他地震属性体进行对比,其断裂显示效果更真实、直观。利用蚂蚁追踪技术不仅可以大幅缩短地震资料解释的周期,同时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断裂解释的影响,有效提高断裂解释的精度。对比不同参数条件下追踪得到的蚂蚁属性体,认为蚂蚁追踪技术可以满足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对断裂解释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算法 蚂蚁属性体 断裂自动解释 石油地质学 大程庄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南断阶西部断裂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继标 戴俊生 +2 位作者 王彤达 王瑞丽 时瑞坤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4,40,共7页
在断层基本特征及构造演化史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高邮凹陷南断阶西部断裂各断层的发育顺序,并对断层级别进行了划分,结合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法对各级别断层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真①断层早在泰州期便开始发育,真②断层主要形... 在断层基本特征及构造演化史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高邮凹陷南断阶西部断裂各断层的发育顺序,并对断层级别进行了划分,结合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法对各级别断层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真①断层早在泰州期便开始发育,真②断层主要形成于戴南期,这2条断层的发育演化受区域伸展及郯庐断裂带影响明显;真①与真②断层之间的三级断层主要形成于阜宁期,其形成发育主要受真①断层派生的古局部构造应力场控制,在黄珏南和许庄地区最小主应力高值区断层发育密集,最小主应力不仅控制了断层的发育位置,还控制了断层的活动强度;剪应力控制了断层的平面展布,左旋剪应力区主要发育近东西走向断层,右旋剪应力区主要发育北东走向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阶带 断裂特征 应力场 数值模拟 成因机制 高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构造裂缝成因模式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继标 云金表 +2 位作者 张仲培 刘士林 黄玮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4年第4期413-423,共11页
在基于成像测井、岩心及薄片资料对玉北地区构造裂缝进行识别并总结其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裂缝切割关系、充填方解石阴极发光及包裹体特征划分裂缝发育期次,并应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不同裂缝发育期古构造应力场特征,结合裂缝发育力学机... 在基于成像测井、岩心及薄片资料对玉北地区构造裂缝进行识别并总结其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裂缝切割关系、充填方解石阴极发光及包裹体特征划分裂缝发育期次,并应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不同裂缝发育期古构造应力场特征,结合裂缝发育力学机制,分析不同时期断层-褶皱控制下的裂缝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构造裂缝主要沿高陡带发育,其发育程度、产状受断层、褶皱共同控制,共发育4期裂缝,其中加里东中期Ⅰ、Ⅲ幕裂缝受断层主控、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裂缝受断层与褶皱共同控制、海西晚期裂缝主要受褶皱控制;与断裂走向较一致的高角度裂缝对储层发育贡献最大,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及海西晚期两期裂缝发育区,更有利于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发育规律 应力 数值模拟 成因机制 玉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继标 刘士林 +1 位作者 戴俊生 张仲培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在应用有限元法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不同裂缝发育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破裂准则及应变能守恒,构建裂缝参数与构造应力间定量模型,开展储层裂缝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内部裂缝以构造缝为主... 在应用有限元法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不同裂缝发育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破裂准则及应变能守恒,构建裂缝参数与构造应力间定量模型,开展储层裂缝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内部裂缝以构造缝为主,其发育受构造位置控制作用明显,主要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及海西晚期发育,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裂缝密度主要介于0.04~0.2条/m之间,海西晚期裂缝密度主要介于0.2~2.0条/m之间,且海西晚期构造运动对早期裂缝改造作用明显,受海西晚期构造运动改造,早期裂缝开启性明显提高,裂缝开度平均提高78.6%;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及海西晚期两期裂缝继承性发育区,裂缝发育程度及开启性高,更有利于油气运移与聚集,为油气富集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定量预测 应力 数值模拟 玉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超深碳酸盐岩断溶体发育特征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56
9
作者 吕海涛 韩俊 +2 位作者 张继标 刘永立 李映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2,共9页
走滑断裂带作为一个空间地质体,具备物理—化学机制下的增容作用,可以在断裂带内部形成独特的缝洞系统及伴生孔洞、孔隙空间,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发育超深碳酸盐岩断溶体相关的缝洞系统,其储集体与断裂带活动关系密切。以顺北地区走滑断... 走滑断裂带作为一个空间地质体,具备物理—化学机制下的增容作用,可以在断裂带内部形成独特的缝洞系统及伴生孔洞、孔隙空间,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发育超深碳酸盐岩断溶体相关的缝洞系统,其储集体与断裂带活动关系密切。以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为研究对象,综合近年来对走滑断裂带解析及勘探实践认识,分析走滑断裂带内部结构,探讨断溶体(储集体)发育特征及成因。其断溶体空间展布明显受到走滑断裂带边界的约束,储集体的外在轮廓主要受断裂带控制,宽度相对窄,纵向发育深度大。其储集空间主要由多期走滑构造破裂作用与断裂带内物质体积调整形成的“空腔”型洞穴和缝网系统组成,并经历了多类型流体的溶蚀—胶结作用叠加改造,形成了在断裂带内沿着断层发育的裂缝—洞穴系统,并伴生发育溶蚀孔洞与各类孔隙空间,导致断溶体内部储集体结构复杂化。根据断裂带内部流体参与程度和流体类型不同,可以细分出3种成因机制的端元模型:断容型、岩溶型和热溶型。断溶体的形成机制可以是其中的一种,也可以是2种或3种类型的组合。断溶体与岩溶缝洞储层最本质的差异在于,前者缝洞系统的构成和储集规模的形成与断裂活动关系密切,后者则主要取决于水—岩作用的方式和所能带走的物质体积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机制 断溶体 走滑断裂带 碳酸盐岩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断控缝洞型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60
10
作者 赵锐 赵腾 +2 位作者 李慧莉 邓尚 张继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3,共6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古生代地层中发育大量走滑断裂,沿走滑断裂分布的缝洞是其主要油气储集空间。对顺北地区断控型储层的基本特征以及主控因素尚不明确。在断裂解析基础上,通过地震振幅、测井曲线、取心综合标定等方法,并参考油气井动...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古生代地层中发育大量走滑断裂,沿走滑断裂分布的缝洞是其主要油气储集空间。对顺北地区断控型储层的基本特征以及主控因素尚不明确。在断裂解析基础上,通过地震振幅、测井曲线、取心综合标定等方法,并参考油气井动态资料,对研究区断控型储层开展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储集空间包括裂缝与洞穴;不同断裂带上发育的储集体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顺北主体区走滑断裂平面控储范围约为1.5km;在破碎体系中优势缝洞的发育位置主要依据振幅值的差异识别;油气在破碎带中为径向流动,而在裂缝带中则为单向流动,渗流特征取决于介质特征。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出控制断控缝洞型储集体发育的因素为:走滑断裂样式决定优势缝洞发育部位,断层核带结构控制储集体类型,流体对破碎体系的成岩改造促使储集空间定型。顺北地区断控型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的明确,可为今后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控型储层 走滑断裂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储层裂缝评价方法的适用条件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戴俊生 冯阵东 +2 位作者 刘海磊 张继标 贾开富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34-1242,共9页
裂缝是地壳上最小的构造,成因复杂,控制和影响因素多样,形成和发育具有随机性,分布具有高度非均质性,因此储层裂缝的精细描述和预测仍是目前石油地质界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至今还没有一套很好的技术方法来根本性地解决储层裂缝分布问题.... 裂缝是地壳上最小的构造,成因复杂,控制和影响因素多样,形成和发育具有随机性,分布具有高度非均质性,因此储层裂缝的精细描述和预测仍是目前石油地质界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至今还没有一套很好的技术方法来根本性地解决储层裂缝分布问题.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总结,简单介绍了当今裂缝识别、预测、参数定量表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对比分形几何、曲率、古今应力场数值模拟等裂缝定量预测手段,分析其优点及限制条件,对相对先进的古今应力场数值模拟法进行详细介绍,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可以作为今后裂缝研究的参考,为裂缝性油气田储层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识别 分布预测 定量表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巴麦地区构造沉积演化及其对奥陶系储层的控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慧莉 刘士林 +2 位作者 杨圣彬 张继标 高晓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3-892,共10页
利用近期获得的钻井、地震资料,开展塔中-巴麦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研究,提出塔中-巴楚-玉北地区加里东中期形成了统一的大型"古隆起",控制着晚奥陶世早、中期沉积相的展布;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大型"古隆起"... 利用近期获得的钻井、地震资料,开展塔中-巴麦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研究,提出塔中-巴楚-玉北地区加里东中期形成了统一的大型"古隆起",控制着晚奥陶世早、中期沉积相的展布;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大型"古隆起"分化发展,和田"古隆起"定型,包括玉北地区东部及塔中南坡在内的塘古巴斯坳陷区北东向"潜山"构造带形成,塔中北坡发育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受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特征控制,塔中-巴麦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宏观地质条件存在差异。塔中-巴楚位于加里东中期大型古隆起的主体部位,中、下奥陶统具备加里东中期Ⅰ幕岩溶储层发育条件;玉北中西部、巴楚西部以及塘古巴斯坳陷区北东向潜山构造带还具备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岩溶储层发育条件;塔中Ⅰ号断裂带以北的顺托果勒地区长期位于古隆起的斜坡部位,北东向断裂发育且多期活动,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与之相关的缝洞型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古隆起 碳酸盐岩储层 奥陶系 塔中地区 巴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盐析出实验对盐湖盆地沉积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冯阵东 吴伟 +2 位作者 程秀申 张继标 白圣方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将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与地震、岩芯资料相结合,对东濮凹陷盐岩沉积的古地理位置、成因机制提出新的认识。研究认为:洼陷带的边缘、中央隆起带等浅水部位是盐岩沉积较早的部位,可以沉积厚度大、粒度小的单盐层,而靠近湖盆中心,矿物结晶时... 将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与地震、岩芯资料相结合,对东濮凹陷盐岩沉积的古地理位置、成因机制提出新的认识。研究认为:洼陷带的边缘、中央隆起带等浅水部位是盐岩沉积较早的部位,可以沉积厚度大、粒度小的单盐层,而靠近湖盆中心,矿物结晶时间充分,沉积的盐岩粒度大,单盐层厚度可大可小,甚至可以缺失,盐岩沉积的古地理位置受古盐度影响明显;盐湖盆地绝大多部分地区,湖水有一定深度时便已形成湖底盐层,湖水变浅时盐层已具备一定厚度,保证了其下部泥页岩的还原环境,盐岩沉积后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构造形态,其上可以再次接受泥页岩沉积;湖盆边缘的渗滤带在湖水退去以后仍可以沉积盐岩,该处盐层最薄、粒度细小,下部地层常见氧化环境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盆地 盐岩 沉积部位 沉积环境 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北缘新元古代早期构造演化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鑫 徐旭辉 +3 位作者 李慧莉 蒋华山 张继标 钱一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1-395,共15页
塔里木盆地被沙漠区覆盖,基底岩心样品对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盆地内钻井、地震资料,通过基底岩心样品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为塔里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格架提供约束。LA-ICP-M... 塔里木盆地被沙漠区覆盖,基底岩心样品对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盆地内钻井、地震资料,通过基底岩心样品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为塔里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格架提供约束。LA-ICP-MS法给出片麻岩基底样品的加权平均年龄为822?7 Ma(置信度95%,MSWD=2.4),SHRIMP法在上覆震旦系砂岩中获得~2.5 Ga和2.1~1.8 Ga的两组锆石年龄。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云斜长片麻岩样品的原岩为花岗闪长岩类,与相邻钻井揭示的青白口系基性岩墙都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浆系列,具有相似的REE配分型式,以强烈亏损Nb、Ta、P等HFSE为特征。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和Sr-Nd同位素比值显示塔里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早期的岩浆活动可能形成于陆缘弧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天山南 新元古代 变质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仲培 王璐瑶 +2 位作者 邓尚 魏华动 张继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1-892,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构造带在构造样式、活动强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但分段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与成因仍不够明确,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通过精细构造解析、运动学参数统计、活动期次厘定等手段,研究了塔...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构造带在构造样式、活动强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但分段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与成因仍不够明确,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通过精细构造解析、运动学参数统计、活动期次厘定等手段,研究了塔中Ⅰ号构造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分析其分段变形机制,并讨论了分段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以中古15井与中古21井位置为界,塔中Ⅰ号构造带构造样式、运动学特征主要呈三段的特点,西段主要活动机制是断裂短距离滑动逆冲和地层旋转变形,同一层位的落差/垂直断距(H/h)值最大;中段为断裂沿走向滑动,H/h值约为1;东段为断裂长距离滑动逆冲和强烈褶皱,H/h值介于二者之间。活动机制的差异导致各段构造样式分别为基底卷入逆冲断裂控制的断层传播褶皱、走滑断裂发育的断控坡折、逆冲断裂强烈活动控制的断块褶皱,且活动强度呈现东段最大、西段次之、中段较小的特点。两大造山带分期活动是塔中Ⅰ号构造带分段变形的发育背景,基底结构与先存断裂是造成分段的主控因素,NE向走滑断裂调节塔中Ⅰ号构造带差异逆冲变形,并作为伴生断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Ⅰ号构造带 几何学特征 运动学特征 分段变形 断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阵东 程秀申 +2 位作者 王生朗 张继标 李建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1,共5页
鲁西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发育,为落实其煤成气的勘探潜力,通过野外剖面细测和钻井资料分析等手段,确定了该区烃源岩的类型和分布特征为: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由煤层、碳质泥岩、暗色泥岩组成,绝大部分地区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腐殖型;... 鲁西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发育,为落实其煤成气的勘探潜力,通过野外剖面细测和钻井资料分析等手段,确定了该区烃源岩的类型和分布特征为: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由煤层、碳质泥岩、暗色泥岩组成,绝大部分地区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腐殖型;煤层主要分布于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具有层数多、单层厚度薄的特点。根据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组分等指标,结合构造演化史将各凹陷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过程划分为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各凹陷烃源岩的生烃能力。结论认为:①济宁、巨野凹陷烃源岩为印支期一次生烃型,汶上凹陷烃源岩为印支—喜马拉雅山期二次生烃型,这两种类型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不高,对该区煤成气成藏贡献较小;②黄口、成武、鱼台凹陷烃源岩为印支—燕山期、喜马拉雅山期二次生烃型,烃源岩在古近纪大面积成熟,生烃潜力最大(鲁西地区喜马拉雅山期生成煤成气资源量为970.81×108 m3,其中黄口、成武、鱼台3个凹陷占据总资源量的93.6%),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地区 晚古生代 烃源岩 生烃演化 生烃潜力 干酪根 煤成气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升降运动的物理模拟及其对黄珏南地区构造解释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彤达 戴俊生 +3 位作者 张继标 张振 陈红磊 商琳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1年第4期268-273,共6页
为研究黄珏南地区阜宁组断裂平面组合及发育顺序,针对断阶带设计了两个系列的物理模拟实验模型。从不同湿度的沙、黏土、沙泥混合物中优选出干黏土作为实验材料,详细记录了实验过程,并做出相应的地质解释。实验结果表明:黄珏南地区阜宁... 为研究黄珏南地区阜宁组断裂平面组合及发育顺序,针对断阶带设计了两个系列的物理模拟实验模型。从不同湿度的沙、黏土、沙泥混合物中优选出干黏土作为实验材料,详细记录了实验过程,并做出相应的地质解释。实验结果表明:黄珏南地区阜宁早期在拉张力的作用下形成了东西向的断层,构成了断阶带的基本构造格架,阜宁晚期在拉张力和差异升降运动的共同作用下发育了近南北向的次级断层。另外,还讨论了实验模型的设计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断阶带 断裂 模拟实验 差异升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及邻区主干走滑断裂带差异活动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的关系 被引量:177
18
作者 邓尚 李慧莉 +2 位作者 张仲培 吴鲜 张继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8-888,共11页
选取位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及其邻区的托普39断裂体系,顺北1与顺北5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裂活动特征和期次进行精细解剖,运用断裂力学对演化机制进行力学分析,并结合大量单井生产动态资料深入探讨了走滑断裂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 选取位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及其邻区的托普39断裂体系,顺北1与顺北5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裂活动特征和期次进行精细解剖,运用断裂力学对演化机制进行力学分析,并结合大量单井生产动态资料深入探讨了走滑断裂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托普39断裂体系与顺北1、顺北5断裂带在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以及构造演化方面存在根本差异。NNE向托普39断裂带早期在共轭走滑状态下左行活动,晚期受最大主应力方向变化的控制,反转为右行走滑,而同体系中的NNW向次级断裂晚期几乎未活动。顺北5断裂(NNW-NS向)带先于NE向顺北1断裂形成,其构造演化经历了不同的应力环境和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变化。托普39断裂带主活动期为喜马拉雅期,与油气成藏期匹配,控制了油气的富集,且叠接拉分段是更有利的富集部位。此外,基于对顺北1断裂带上多口井生产动态资料分析表明,油气在相对活动强的雁列正断层所对应的下伏走滑平移段和叠接拉分段富集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分段性 雁列正断层 断裂活动 油气富集 走滑断裂带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北坡走滑断裂成因机理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17
19
作者 宁飞 金之钧 +2 位作者 张仲培 云金表 张继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6,共9页
塔中北坡发育一系列NE向走滑断裂。为了揭示走滑断裂形成机理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在对走滑断裂几何学样式详细解析的基础上,运用物理模拟方法对塔中北坡NE向走滑断裂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单一应力状态下,由于差异推挤和... 塔中北坡发育一系列NE向走滑断裂。为了揭示走滑断裂形成机理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在对走滑断裂几何学样式详细解析的基础上,运用物理模拟方法对塔中北坡NE向走滑断裂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单一应力状态下,由于差异推挤和基底剪切共同作用,走滑断裂在平面和剖面上发育了不同的样式,沿断裂走向具有分段性特征。结合构造背景分析,认为塔中北坡走滑断裂成因机理受控于两种因素,即由于塔中Ⅰ号断裂带存在分段性,在加里东末期—海西早期北东向应力场作用下,使塔中隆起对北坡形成强度差异的推挤作用;其次,塔中北坡NE向基底断裂活动造成基底剪切作用,拖动上覆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在左行力偶下运动。NE向走滑断裂的存在对塔中北坡油气成藏具有一定贡献:一方面走滑断裂会诱导高角度构造裂缝发育,从而沟通了储集空间,另一方面,走滑断裂的活动为塔中北坡多层系立体成藏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性 断裂样式 油气成藏 走滑断裂 塔中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特深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实验评价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映涛 汝智星 +4 位作者 邓尚 林会喜 韩俊 张继标 黄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2-433,共12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特深碳酸盐岩走滑断控油气藏储量丰富,大型走滑断裂和天然裂缝是油气主要储存空间和流动通道,研究此类储层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顺北地区5口钻井储层段39块灰岩样品和7块白云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 塔里木盆地顺北特深碳酸盐岩走滑断控油气藏储量丰富,大型走滑断裂和天然裂缝是油气主要储存空间和流动通道,研究此类储层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顺北地区5口钻井储层段39块灰岩样品和7块白云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钻取心样品开展岩相薄片分析、天然裂缝精细描述和脆性实验评价,研究顺北储层天然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和影响规律。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和一间房组储层岩性为白云岩和灰岩,岩相包括颗粒灰岩、粒泥灰岩、泥粒灰岩、粘结岩、泥灰岩、硅化灰岩和粉细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在灰岩样品中,泥灰岩脆性指数和天然裂缝发育密度最高,粘结岩脆性指数和天然裂缝发育密度最低;在白云岩样品中,中粗晶白云岩的脆性指数高于粉细晶白云岩,且样品晶粒越粗,天然裂缝越发育。天然裂缝发育密度与岩石样品脆性指数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白云岩的孔渗物性和脆性指数高于灰岩,在相同脆性指数条件下,灰岩的裂缝发育能力更强。因此,灰岩地层中的高脆性段更有可能成为顺北地区的地质甜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发育特征 脆性指数 特深层储层 碳酸盐岩 走滑断控油气藏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