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时间段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心...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时间段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心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监测在患者第1天以及第2周心输出量(CO)、心肌收缩力(MC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动脉压(MAP)的动态变化来评估患者心功能,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焦虑状态。结果 1同组干预前后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CO、MCF、LVEF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MAP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提示两种干预方式均能改善心功能。不同组干预后的比较:观察组CO、MCF、LV E 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采用的干预方式改善心功能更加显著。2同组干预前后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提示两种干预方式均能改善焦虑状态。不同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74,P=0.000),提示观察组干预方式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效果更加显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联合心理护理,较单独采用常规护理,更加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患者焦虑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时间段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心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监测在患者第1天以及第2周心输出量(CO)、心肌收缩力(MC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动脉压(MAP)的动态变化来评估患者心功能,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焦虑状态。结果 1同组干预前后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CO、MCF、LVEF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MAP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提示两种干预方式均能改善心功能。不同组干预后的比较:观察组CO、MCF、LV E 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采用的干预方式改善心功能更加显著。2同组干预前后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提示两种干预方式均能改善焦虑状态。不同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74,P=0.000),提示观察组干预方式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效果更加显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联合心理护理,较单独采用常规护理,更加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患者焦虑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