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用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播散肿瘤细胞(DTCs)预测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仍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探究食管癌患者CTCs/DTCs是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生存状况存在相关性。方法通过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所...目的用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播散肿瘤细胞(DTCs)预测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仍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探究食管癌患者CTCs/DTCs是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生存状况存在相关性。方法通过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所有CTCs/DTCs相关研究。制定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并依此选择文献。以比值比(OR)、相对危险度(RR)、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95%CI)作为效应指标,用Review Manager5.3、Stata12.0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研究,包含1766例食管癌患者。Meta分析显示,CTCs/DTCs与患者下列临床病理参数:肿瘤分期(OR=1.95)、浸润深度(OR=1.99)、淋巴结转移(OR=2.44SEN)、远处转移(OR=5.98SEN)、分化程度(OR=1.67)、淋巴脉管转移(OR=4.48);预后:复发(RR=6.86SEN)、转移(RR=3.22);生存状况:总体生存率(OS)整体分析(HR=3.46)、无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DFS/PFS)整体分析(HR=3.00)显著相关。结论食管癌患者CTCs/DTCs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化程度、淋巴脉管转移、复发、转移显著相关,也与总体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显著相关。因此,CTCs/DTCs可作为食管癌患者临床预测指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在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的解吸效率.方法:用FID气相色谱CS2解吸法测定活性炭管中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浓度.结果:30 min10~20℃或≥37℃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解吸效率分别为83.21%~92.72%,28℃时二...目的:探讨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在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的解吸效率.方法:用FID气相色谱CS2解吸法测定活性炭管中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浓度.结果:30 min10~20℃或≥37℃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解吸效率分别为83.21%~92.72%,28℃时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解吸效率分别为87.56%~96.78%;60 min 10~20℃或≥37℃解吸效率在84.08%~96.66%,28℃解吸效率均>98.48%;90 min 10~20℃或≥37℃解吸效率在87.04%~104.23%,28℃解吸效率均>100%;不同时间解吸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温度P<0.05.结论:用CS2解吸附法测定上述物质时应注意环境温度及时间对解吸效率的影响,28℃应放置30min后再测定解吸效率可达到要求.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用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播散肿瘤细胞(DTCs)预测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仍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探究食管癌患者CTCs/DTCs是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生存状况存在相关性。方法通过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所有CTCs/DTCs相关研究。制定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并依此选择文献。以比值比(OR)、相对危险度(RR)、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95%CI)作为效应指标,用Review Manager5.3、Stata12.0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研究,包含1766例食管癌患者。Meta分析显示,CTCs/DTCs与患者下列临床病理参数:肿瘤分期(OR=1.95)、浸润深度(OR=1.99)、淋巴结转移(OR=2.44SEN)、远处转移(OR=5.98SEN)、分化程度(OR=1.67)、淋巴脉管转移(OR=4.48);预后:复发(RR=6.86SEN)、转移(RR=3.22);生存状况:总体生存率(OS)整体分析(HR=3.46)、无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DFS/PFS)整体分析(HR=3.00)显著相关。结论食管癌患者CTCs/DTCs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化程度、淋巴脉管转移、复发、转移显著相关,也与总体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显著相关。因此,CTCs/DTCs可作为食管癌患者临床预测指标。
文摘目的:探讨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在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的解吸效率.方法:用FID气相色谱CS2解吸法测定活性炭管中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浓度.结果:30 min10~20℃或≥37℃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解吸效率分别为83.21%~92.72%,28℃时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解吸效率分别为87.56%~96.78%;60 min 10~20℃或≥37℃解吸效率在84.08%~96.66%,28℃解吸效率均>98.48%;90 min 10~20℃或≥37℃解吸效率在87.04%~104.23%,28℃解吸效率均>100%;不同时间解吸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温度P<0.05.结论:用CS2解吸附法测定上述物质时应注意环境温度及时间对解吸效率的影响,28℃应放置30min后再测定解吸效率可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