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中国主产区栽培技术差异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英 张胜珍 +4 位作者 段英姿 王向东 马艳芝 客绍英 沈玉龙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黄芩是常用的大宗药材,市场需求量大,为了解当前各产区黄芩栽培技术、管理水平、品质和产量的差异,对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等我国黄芩主产区的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各主产区的生态环境、栽培方式、施肥技术、病... 黄芩是常用的大宗药材,市场需求量大,为了解当前各产区黄芩栽培技术、管理水平、品质和产量的差异,对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等我国黄芩主产区的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各主产区的生态环境、栽培方式、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建议当前应进行黄芩生态适宜性区分析及各产区适宜栽培技术研究,以便形成黄芩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进一步为黄芩栽培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主产区 栽培技术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垄作方式和种植密度对丹参产量与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段英姿 陈桂平 +4 位作者 姜峰 王晓英 张胜珍 马艳芝 沈玉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7-775,共9页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和生长时期对丹参根与地上部产量和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紫花丹参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垄单行[三种密度:H1(8万株·hm^(-2))、H2(10万株·hm^(-2))、H3(13.3万株·hm^(-2))]与大垄双行[三种密度:...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和生长时期对丹参根与地上部产量和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紫花丹参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垄单行[三种密度:H1(8万株·hm^(-2))、H2(10万株·hm^(-2))、H3(13.3万株·hm^(-2))]与大垄双行[三种密度:H4(8万株·hm^(-2))、H5(10万株·hm^(-2))、H6(13.3万株·hm^(-2))]两种垄作方式,动态取样,测定并分析不同垄作方式、种植密度和生长时期的单株重、产量、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大垄双行丹参单株干重、产量、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平均值均高于小垄单行。根的单株干重和产量的最佳处理分别为H5(48.09 g)、H4(5986.69 kg·hm^(-2)),均在11月19日最高;地上部单株干重和产量的最佳处理均为H4(50.34 g、6712.75 kg·hm^(-2)),均在10月14日最高。根中主要活性成分总含量(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在两种垄作方式下均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最佳处理为H4(295.4 mg·g^(-1)),在9月7日最高;叶、茎中(总黄酮+总酚酸)总含量的最佳处理分别为H4(238.42 mg·g^(-1))、H6(122.43 mg·g^(-1)),均在10月14日最高;丹参酮ⅡA、丹参酮I、隐丹参酮和丹酚酸B四种活性成分总含量的最佳处理为H6(63.23 mg·g^(-1))。综上,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优于小垄单行。本研究结果为丹参的合理种植及根与地上部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垄作 种植密度 产量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黄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孙琪 王向东 +5 位作者 安海龙 马艳芝 张胜珍 王晓英 沈玉龙 客绍英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
探究不同施肥措施对黄芩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种间互作关系的影响,为黄芩的合理施肥和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NPKM)3个处理的野外黄芩根际土壤样本细菌... 探究不同施肥措施对黄芩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种间互作关系的影响,为黄芩的合理施肥和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NPKM)3个处理的野外黄芩根际土壤样本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网络关系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CK和NPK处理相比,NPKM处理显著增加了细菌多样性,增幅分别为11.51%和7.37%。与CK相比,NPK和NPKM处理均显著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不同处理中,变形菌门是丰度最高的门,其相对丰度均高于28%,此外,CK的优势菌群为寡营养型的酸杆菌门,NPK处理的优势菌群为富营养型的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NPKM处理的优势菌群为能降解复杂有机物的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网络分析的结果表明,黄芩根际土壤细菌各物种间的正相关性达64.32%,表明物种间主要呈现出互相合作的关系,与NPK处理相比,CK和NPKM处理的网络节点数分别增加了4.76%和5.95%,而边数则分别增加了12.13%和10.54%,说明仅施化肥不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联系和系统稳定性。综上所述,施用化肥,特别是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可以通过增强土壤细菌种间互作联系,优化群落组成,为黄芩生长提供更适宜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施肥方式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师范学院大学道校区主要植被类型土壤质量分析与综合评价
4
作者 吴菲菲 侯自棉 +1 位作者 张胜珍 王晓英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测定鸢尾、八宝景天、草地早熟禾、蛇莓4种植被的土壤理化生指标,综合评价其土壤质量。结果表明,4种植被土壤质量含水量差异显著,容重和固相率差异不显著。固相率整体偏高,液相率和气相率不足。土壤呈碱性,对植物无盐分毒害作用。草地... 测定鸢尾、八宝景天、草地早熟禾、蛇莓4种植被的土壤理化生指标,综合评价其土壤质量。结果表明,4种植被土壤质量含水量差异显著,容重和固相率差异不显著。固相率整体偏高,液相率和气相率不足。土壤呈碱性,对植物无盐分毒害作用。草地早熟禾植被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八宝景天植被下土壤脲酶活性和碱性蛋白酶活性最高。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土壤质量得出八宝景天植被下土壤质量好于其它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理化因子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延缓剂PP_(333)和B_9对菘蓝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胜珍 客绍英 +1 位作者 马作东 马艳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28-1431,共4页
为提高菘蓝试管苗质量和移栽成活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P333(1~6 mg/L)和B9(10~60 mg/L)对菘蓝种子萌发及试管苗壮苗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B9浓度除20 mg/L外,其余浓度均促进菘蓝种子萌发。B9对菘蓝试管苗具有延缓生长的作用。... 为提高菘蓝试管苗质量和移栽成活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P333(1~6 mg/L)和B9(10~60 mg/L)对菘蓝种子萌发及试管苗壮苗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B9浓度除20 mg/L外,其余浓度均促进菘蓝种子萌发。B9对菘蓝试管苗具有延缓生长的作用。适宜浓度的B9处理(20 mg/L)可使试管苗矮化,生长健壮,提高生根率及生根数量。而菘蓝试管苗对PP333极为敏感,在低浓度下(≤2 mg/L)即对菘蓝试管苗的生长产生强烈抑制,高浓度下(≥4 mg/L)菘蓝试管苗大量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试管苗 PP333 B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条件对3种野菜营养成分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胜珍 赵海林 客绍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3-156,共4页
以荠菜、苦荬菜、刺儿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野菜中营养成分及亚硝酸盐含量在不同贮藏温度(冷藏和冷冻)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冷藏和冷冻两种贮藏方式中3种野菜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显... 以荠菜、苦荬菜、刺儿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野菜中营养成分及亚硝酸盐含量在不同贮藏温度(冷藏和冷冻)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冷藏和冷冻两种贮藏方式中3种野菜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显著下降,但冷藏处理较冷冻处理下降幅度小。粗纤维含量表现为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显著。亚硝酸盐含量出现消长变化,贮藏第2天达到一峰值,随后下降,到第6天又有所上升。贮存时间相同时,冷藏条件贮存的野菜中亚硝酸盐增加速率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菜 营养成分 亚硝酸盐 贮藏温度 贮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菘蓝叶肉原生质体游离与纯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胜珍 客绍英 +1 位作者 马作东 马艳芝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4-666,共3页
目的:探讨菘蓝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方法:用纤维素酶和离析酶的混合酶液提取菘蓝无菌苗幼叶原生质体,对影响原生质体提取得率及活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适宜菘蓝叶片原生质体游离的条件为:CPW+0.5% PVP+3mmol/L MES+1.0% Cellulas... 目的:探讨菘蓝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方法:用纤维素酶和离析酶的混合酶液提取菘蓝无菌苗幼叶原生质体,对影响原生质体提取得率及活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适宜菘蓝叶片原生质体游离的条件为:CPW+0.5% PVP+3mmol/L MES+1.0% Cellulase R-10+0.1% Macerozyme R-10+0.4mol/L甘露醇,pH5.6,25℃黑暗条件下酶解6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达1.5×10个/gFW,活力达79.14%,用"过滤-离心-漂浮法"进行纯化,蔗糖浓度21%时纯化效果最好。结论:用混合酶系统处理,能够获得大量有活性的菘蓝原生质体,为建立高效的菘蓝原生质体再生体系及其遗传操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原生质体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锰浸种对黑柴胡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胜珍 王晓英 客绍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为研究硫酸锰对黑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促进黑柴胡种子萌发,采用0.25~1.00 g/L的硫酸锰溶液对黑柴胡种子进行浸种,研究种子发芽速度、发芽势、发芽率及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硫酸... 为研究硫酸锰对黑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促进黑柴胡种子萌发,采用0.25~1.00 g/L的硫酸锰溶液对黑柴胡种子进行浸种,研究种子发芽速度、发芽势、发芽率及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硫酸锰处理可缩短种子萌发启动时间,并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以0.50 g/L处理效果最好。与清水对照相比,0.50 g/L硫酸锰处理后黑柴胡种子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这表明硫酸锰浸种处理能提高种子萌发期间的抗氧化水平,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维持种子质膜结构完整性,促进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锰 黑柴胡 种子萌发 抗氧化酶活性 丙二醛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钙对盐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胜珍 马艳芝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71,共7页
为研究盐胁迫下,氯化钙浸种对荆芥种子萌发及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荆芥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钙(0、2.5、5、10、20、40 mmol·L^(-1))浸种后,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荆芥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的变化... 为研究盐胁迫下,氯化钙浸种对荆芥种子萌发及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荆芥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钙(0、2.5、5、10、20、40 mmol·L^(-1))浸种后,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荆芥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单纯盐胁迫处理相比,氯化钙浸种处理后荆芥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株高、根长、鲜重等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荆芥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提高;幼苗中丙二醛及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由此表明,氯化钙浸种对NaCl胁迫均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其中20 mmol·L^(-1)氯化钙浸种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荆芥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缓解膜脂过氧化作用,降低膜系统损伤程度,增强荆芥幼苗的抗盐性,为荆芥在盐渍土地区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氯化钙 盐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总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胜珍 马艳芝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253,共2页
分别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蒽酮比色法及斐林试剂热滴定法,测定苹果总糖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回收率和精密度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定的总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而以斐林试剂热滴定法测定的结果精确度和准确性最高。
关键词 苹果 总糖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中的著作权问题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胜珍 伍治良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5-69,共5页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主要涉及文献数字化复制、信息网络传播和数据库建设,须注重他人著作权与自身著作权保护的统一,区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和授权许可等不同情形的著作权保护。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数字化复制 网络传播 数据库 著作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锰浸种处理对黑柴胡种子萌发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胜珍 马艳芝 +1 位作者 姜峰 客绍英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51-154,共4页
以黑柴胡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锰浸种对黑柴胡种子萌发及萌发过程中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25-1.00g/L的硫酸锰处理提高了黑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以0.50g/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与清水对照相比,硫酸锰浸种处... 以黑柴胡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锰浸种对黑柴胡种子萌发及萌发过程中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25-1.00g/L的硫酸锰处理提高了黑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以0.50g/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与清水对照相比,硫酸锰浸种处理后黑柴胡种子电导率降低,这表明硫酸锰处理能促进膜系统的修复;此外,硫酸锰浸种后黑柴胡种子呼吸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均提高,从而为种子萌发提供能源和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锰 黑柴胡 种子萌发 生理生化指标 种子生活力
原文传递
菘蓝试管苗练苗及移栽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胜珍 客绍英 +1 位作者 孟文霞 杨飞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7-240,共4页
以菘蓝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练苗时间、移栽基质、营养液等一系列因子对菘蓝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菘蓝试管苗最佳练苗时间为4 d。以蛭石∶珍珠岩=1∶2为移栽基质时,试管苗成活率最高(达97.5%),长势最佳。用... 以菘蓝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练苗时间、移栽基质、营养液等一系列因子对菘蓝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菘蓝试管苗最佳练苗时间为4 d。以蛭石∶珍珠岩=1∶2为移栽基质时,试管苗成活率最高(达97.5%),长势最佳。用大量元素为Ca(NO3)2945 mg/L+KNO3607 mg/L+(NH4)2HPO4115 mg/L+MgSO4493 mg/L的营养液配方浇灌菘蓝移栽幼苗,可明显促进移栽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试管苗 练苗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液对菘蓝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胜珍 客绍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5,59,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液对菘蓝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在菘蓝组培苗移栽第2周开始施用4种不同的营养液,观测对菘蓝幼苗生长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4种营养液均可促进移栽苗的生长,其中大量元素为Ca(NO3)2.4H2O 945...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液对菘蓝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在菘蓝组培苗移栽第2周开始施用4种不同的营养液,观测对菘蓝幼苗生长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4种营养液均可促进移栽苗的生长,其中大量元素为Ca(NO3)2.4H2O 945 mg/L+KNO3607 mg/L+NH4H2PO4115 mg/L+MgSO4.7H2O 493 mg/L的营养液对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为明显,幼苗在株高、叶片数、叶片大小、根重、叶重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等方面均优于其他营养液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液 菘蓝 生长量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菘蓝组织培养中玻璃苗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胜珍 客绍英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4-66,共3页
从形态组织学和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探讨了菘蓝组培苗玻璃化发生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与正常组培苗相比,玻璃苗茎叶解剖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玻璃苗部分叶肉细胞细胞壁发育不完全而导致细胞破裂,栅栏组织呈退化状态;茎部皮层薄壁组织... 从形态组织学和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探讨了菘蓝组培苗玻璃化发生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与正常组培苗相比,玻璃苗茎叶解剖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玻璃苗部分叶肉细胞细胞壁发育不完全而导致细胞破裂,栅栏组织呈退化状态;茎部皮层薄壁组织中一些区域出现空洞,维管组织发育不完全。玻璃苗组织含水量增加,质膜透性升高,但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降低,说明玻璃苗生理代谢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玻璃化 解剖结构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果部位对‘秋红晚蜜’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胜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5-1177,共3页
以极晚熟桃品种‘秋红晚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结果部位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结果部位,果实品质有较明显的差别。①单果重范围是261.38~310.46 g,东北、东南方向单果重明显高于西南、西北方向;上部果实单果重较大,... 以极晚熟桃品种‘秋红晚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结果部位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结果部位,果实品质有较明显的差别。①单果重范围是261.38~310.46 g,东北、东南方向单果重明显高于西南、西北方向;上部果实单果重较大,中部次之,下部较小。②果形指数范围是0.91~0.96,东南和西南方向的较大,东北和西北方向的偏小;上部偏小,下部较大。③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范围是7.20%~12.87%,西南方向、东南方向较高;上部含量高于中、下部。④果实硬度最大的是东南方向下部,由东南向西北、西南、东北方向递减;由上至下依次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红晚蜜 结果部位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对菘蓝组培苗玻璃化现象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胜珍 客绍英 +1 位作者 祝维芳 鄂丽媛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36-38,共3页
以菘蓝为材料,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聚乙烯醇对菘蓝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发生影响。结果表明,随聚乙烯醇浓度的升高,组培苗玻璃化率降低,但浓度过高会抑制组培苗的生长,对叶片的分化抑制作用也较大。此外试验还发现适宜浓度的聚... 以菘蓝为材料,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聚乙烯醇对菘蓝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发生影响。结果表明,随聚乙烯醇浓度的升高,组培苗玻璃化率降低,但浓度过高会抑制组培苗的生长,对叶片的分化抑制作用也较大。此外试验还发现适宜浓度的聚乙烯醇(1.5g/L)可起到促进组培苗生根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玻璃化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嫩芽长度及其部位对香椿营养成分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胜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4-176,共3页
为明确香椿的营养价值及食用安全性,为其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嫩芽长度和嫩芽部位对香椿营养成分和亚硝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椿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VC、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嫩芽长度增加呈上升趋势,而亚硝酸盐含... 为明确香椿的营养价值及食用安全性,为其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嫩芽长度和嫩芽部位对香椿营养成分和亚硝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椿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VC、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嫩芽长度增加呈上升趋势,而亚硝酸盐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香椿芽上部类胡萝卜素及可溶性糖含量高于中部和下部,而叶绿素、VC、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低于中部及下部。香椿芽中部的亚硝酸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嫩芽长度 嫩芽部位 营养成分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之法律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胜珍 《理论月刊》 2007年第3期108-110,共3页
我国《著作权法》确立信息网络传播权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具体细化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制度,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与之精神保持一致。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具有主体的专有性、客体的广泛性、行使方式的特定性、财产权性... 我国《著作权法》确立信息网络传播权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具体细化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制度,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与之精神保持一致。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具有主体的专有性、客体的广泛性、行使方式的特定性、财产权性、内容的复合性、合理限制性、保护方式的特殊性等法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 立法演进 法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和漂烫时间对野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胜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7-209,共3页
为了更安全地贮藏和食用野菜,研究了贮藏温度和漂烫时间对野菜长蕊石头花和面根藤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无论室温贮藏还是低温冷藏,野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在1~3 d达到一峰值,随后下降,到第7 d又有所上... 为了更安全地贮藏和食用野菜,研究了贮藏温度和漂烫时间对野菜长蕊石头花和面根藤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无论室温贮藏还是低温冷藏,野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在1~3 d达到一峰值,随后下降,到第7 d又有所上升。在相同的贮藏时间下,低温贮藏的野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低于室温条件下贮藏的野菜。2)两种野菜进行漂烫处理后亚硝酸盐含量均随漂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蕊石头花 面根藤 贮藏温度 漂烫时间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