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任视角下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延续的生成逻辑及其影响——基于对沈阳市S社区的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连德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56,30,共6页
本文从信任视角出发,探讨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延续的生成逻辑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工在城市中陷入了一种发展困境,这种困境源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熟人社会网络延续,这主要源于初级群体的特性;弱... 本文从信任视角出发,探讨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延续的生成逻辑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工在城市中陷入了一种发展困境,这种困境源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熟人社会网络延续,这主要源于初级群体的特性;弱势群体地位的影响;一种社会距离的自觉生成;农民工的社会污名化;农民工对城市社会风险的自觉规避;信任机制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信任 熟人社会网络 生成逻辑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网缺失与城市农民工的生存困境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连德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3,共3页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缺少各种社会支持网络,这是导致其陷入经济贫困、政治贫困、能力贫困和心理贫困状态的重要原因,也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合。要促进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必须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人际和谐关系三个方...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缺少各种社会支持网络,这是导致其陷入经济贫困、政治贫困、能力贫困和心理贫困状态的重要原因,也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合。要促进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必须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人际和谐关系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构建农民工社会支持网,进而实现社会融合和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支持网 经济贫困 社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信任对青年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连德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4,共5页
研究发现,青年农民工的人际信任结构呈现出对城市居民的信任缺失与对来自老乡、亲戚等信任度高的特征,这影响了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的模式,使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在结构上呈现以"强关系"为主以及社会网络分割的趋势,而此种社会网... 研究发现,青年农民工的人际信任结构呈现出对城市居民的信任缺失与对来自老乡、亲戚等信任度高的特征,这影响了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的模式,使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在结构上呈现以"强关系"为主以及社会网络分割的趋势,而此种社会网络的社会支持具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农民工 人际信任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阜新市的调查看城市居民对农民工信任缺失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连德 张红 《西北人口》 2006年第6期45-48,共4页
农民工虽然进城,但是却没有取得城市居民的信任,这就使得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进而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城市化的进程。本文以阜新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所表现出的信任缺失,又从农民工的社会名声污名化、流动性、社群隔离、城... 农民工虽然进城,但是却没有取得城市居民的信任,这就使得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进而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城市化的进程。本文以阜新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所表现出的信任缺失,又从农民工的社会名声污名化、流动性、社群隔离、城市居民自身处境的忧虑、传统文化的影响五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信任缺失的原因。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克服城市居民对农民工信任缺失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农民工 信任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社会信任危机及其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连德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62-66,共5页
通过对皖北某县189例农民工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农民工社会信任现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各种社会排斥和信任机制缺失导致农民工群体社会信任危机,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可以通过增加农民工收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 通过对皖北某县189例农民工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农民工社会信任现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各种社会排斥和信任机制缺失导致农民工群体社会信任危机,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可以通过增加农民工收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引导非政府组织建设、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谐的社会互动机制等措施,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信任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信任危机 信任机制 社会排斥 文化排斥 经济排斥 非政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式教学在高校理论性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连德 宋雪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93-194,共2页
前言 "对话式"教学是指以对话为教学原则,教师不断地追问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解释,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以问答、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1]27。对话式教学理论在当代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等各种理论性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日益凸... 前言 "对话式"教学是指以对话为教学原则,教师不断地追问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解释,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以问答、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1]27。对话式教学理论在当代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等各种理论性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对话式教学理论主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式教学 理论性 应用 课程 高校 当代西方哲学 教学理论 教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压弯扭构件的强度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连德 卫云亭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12-15,30,共5页
本文根据空间桁架模型和斜压场理论,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压-弯-扭强度相关方程。据此,提出了极限抗扭强度的计算方法并与试验结果做了比较,同时对影响抗扭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压弯扭构件 强度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组织信任状况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连德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2-68,共7页
调查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基层组织机构及管理者、组织能够维护工人利益等方面的信任度较低。相对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对高层组织机构及管理者、组织能够维护自身发展能力和工友利益等方面则信任度较高。个体状况与生活经历对新生代农... 调查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基层组织机构及管理者、组织能够维护工人利益等方面的信任度较低。相对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对高层组织机构及管理者、组织能够维护自身发展能力和工友利益等方面则信任度较高。个体状况与生活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信任状况有较大影响。企业可以从加强农民工组织参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组织互动机制、加强企业信任文化建设、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等方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组织信任 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连德 刘博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9,共3页
社会资本是和谐社会的内在特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一定的社会资本为基础,对于社会资本缺乏的中国来说,和谐社会的构建,只能是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民间社团加以支持。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资本 构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城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何以延续?——基于信任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连德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75,共6页
从信任视角出发,探讨进城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延续的内在机制。进城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的延续主要源于来自农民工群体内的拉力和城市社会的推力。农民工群体内的拉力包括:迟早要回到一种重复性博弈的农村生活状态、初级群体的社会相似性... 从信任视角出发,探讨进城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延续的内在机制。进城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的延续主要源于来自农民工群体内的拉力和城市社会的推力。农民工群体内的拉力包括:迟早要回到一种重复性博弈的农村生活状态、初级群体的社会相似性和对成员声誉的了解、弱势群体地位的影响。城市社会外群体的推力主要指:农民工的社会污名化、农民工对城市社会风险的自觉规避、信任机制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信任 熟人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任视角的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连德 《中国发展》 CSSCI 2011年第6期39-43,共5页
信任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资本,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信任状况不容乐观,在人际信任层面主要表现为村民之间的熟人信任受到威胁以及村民对"外人"的普遍信任尚未建立,在制度信任层面主要表现为农民对制... 信任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资本,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信任状况不容乐观,在人际信任层面主要表现为村民之间的熟人信任受到威胁以及村民对"外人"的普遍信任尚未建立,在制度信任层面主要表现为农民对制度信任模式缺乏认同和农民对制度公正性的怀疑与不放心。为此,该文从政府、组织、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信任 制度信任 新农村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自觉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的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连德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5年第4期251-256,共6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觉对农民工自身的城市融合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2012年对安徽省三地的调查资料,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自觉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基础、文化素质、主体性意识、文化氛围和心理...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觉对农民工自身的城市融合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2012年对安徽省三地的调查资料,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自觉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基础、文化素质、主体性意识、文化氛围和心理素质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文化自觉 自知之明 主体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网缺失与青年农民工生存困境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连德 《城市观察》 2012年第1期182-187,共6页
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缺少各种社会支持网络,导致其陷入经济贫困、政治贫困、能力贫困和心理贫困状态,从根本上限制了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必须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人际和谐关系三个方面,构建农民工社会支持网,进而实现社会融合... 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缺少各种社会支持网络,导致其陷入经济贫困、政治贫困、能力贫困和心理贫困状态,从根本上限制了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必须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人际和谐关系三个方面,构建农民工社会支持网,进而实现社会融合和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支持网 缺失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社会信任危机的生成原因与对策探讨——基于皖北D县的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连德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5期90-94,共5页
社会信任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皖北D县的8个自然村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民工的社会信任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的社会信任状况不容乐观。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社会排斥和信任机制缺失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工社会... 社会信任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皖北D县的8个自然村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民工的社会信任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的社会信任状况不容乐观。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社会排斥和信任机制缺失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信任危机的生成原因。最后,从农民工自身、组织、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信任危机 生成原因 对策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城市信任缺失的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连德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18-121,共4页
信任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而农民工进城后却很难产生对城市的普遍信任,使农民工在生活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主要分析了进城农民工对城市信任缺失的现状、原因及其后果,并且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信任缺失 生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村文化贫困现状的思考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连德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5期108-110,共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形势下的宏伟目标,而农村文化贫困却是建设新农村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主流文化缺失,部分农民价值取向失范、道德观念混乱,农民群众精神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形势下的宏伟目标,而农村文化贫困却是建设新农村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主流文化缺失,部分农民价值取向失范、道德观念混乱,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对农村文化贫困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以下解决农村文化贫困的对策:一是把握原则,正确处理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更适合农民所需要的精神产品;四是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农村文化机构和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贫困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任研究的基本问题与进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连德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9-63,共5页
信任对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任研究逐渐成为西方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国内学者对信任问题的关注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信任才开始进入到国内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通过梳理国内外已有信任的研究... 信任对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任研究逐渐成为西方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国内学者对信任问题的关注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信任才开始进入到国内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通过梳理国内外已有信任的研究发现,西方学者关于信任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信任的内涵和类型划分展开,国内学者对信任问题的关注则主要集中在中国人的信任模式以及当前我国的社会信任危机两个方面。由于信任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不同的学科对信任问题的研究有不同的视角。对国内外学术界不同领域关于信任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涵义 类型 本土化 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建设中的信任缺失与重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连德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
信任与社区建设具有内在亲和关系,信任对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一个困境就在于,由于社会转型导致的关系信任机制、道德信任机制、组织信任机制和制度信任机制失灵,社区信任缺失状况日益严重。重构社区信任可以从社... 信任与社区建设具有内在亲和关系,信任对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一个困境就在于,由于社会转型导致的关系信任机制、道德信任机制、组织信任机制和制度信任机制失灵,社区信任缺失状况日益严重。重构社区信任可以从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组织建设和社区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建设 信任 缺失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网缺失与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困境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连德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1期37-40,共4页
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缺少各种社会支持网络,导致其陷入经济贫困、政治贫困、发展贫困和心理贫困状态,从根本上限制了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必须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人际和谐关系三个方面构建农民工社会支持网,进而实现社会融合... 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缺少各种社会支持网络,导致其陷入经济贫困、政治贫困、发展贫困和心理贫困状态,从根本上限制了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必须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人际和谐关系三个方面构建农民工社会支持网,进而实现社会融合与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支持网 缺失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农民工对企业管理者信任的非均衡性困境与对策探讨——基于L公司的调查
20
作者 张连德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16-120,共5页
青年农民工对企业管理者的信任是企业制度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对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L公司青年农民工对企业管理者的信任具有非均衡性特质,具体表现为青年农民工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高信任度和对企业基层管理者的... 青年农民工对企业管理者的信任是企业制度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对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L公司青年农民工对企业管理者的信任具有非均衡性特质,具体表现为青年农民工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高信任度和对企业基层管理者的低信任度。青年农民工对企业管理者信任的非均衡性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体制、传统文化、管理者日常交往和自身形象的塑造四个方面。非均衡性企业组织信任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加强企业员工参与、提高员工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企业制度建设可以增强青年农民工对企业基层管理者的信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农民工 非均衡性 企业组织信任 企业管理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