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对省际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系统GMM模型的检验
1
作者 张捷 赵乡阳 +1 位作者 庞庆华 张陈俊 《资源与产业》 2025年第1期11-21,共11页
为了探究数字经济与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取2012—2022年全国31个省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计算各省份的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省际... 为了探究数字经济与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取2012—2022年全国31个省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计算各省份的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系统GMM模型研究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从全国范围来看,数字经济对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财政集中度和市场化水平对提高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一定作用,而制造业发展水平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提高。2)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解释变量再度量、缩尾处理、剔除直辖市、缩短样本年限等4种方法分别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核心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和相关系数正负性均没有变化,数字经济促进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结论存在稳健性。3)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影响效果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的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存在更为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4)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三大产业的结构水平变化对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第一、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对数字经济促进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起到中介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保障产业结构安全稳定,采取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专业性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数字经济创新研发投入,采取综合性措施提档升级。研究结论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高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 系统GMM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 SBM-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环境库兹涅次曲线: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被引量:45
2
作者 张陈俊 章恒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6-123,共8页
基于2002-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模型,选取工业用水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分别对我国31个省份进行全国以及地区分组研究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所选指标与区域分组密切相关,工业用水的绝对指... 基于2002-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模型,选取工业用水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分别对我国31个省份进行全国以及地区分组研究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所选指标与区域分组密切相关,工业用水的绝对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分别呈现"N"型、倒"U"型、"N"型和单调递增形态,工业用水的相对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分别呈现倒"N"型、倒"N"型、"U"型和倒"N"型形态;②当前,就工业用水绝对指标而言,只有东部组别中的北京、天津和上海获得了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下降的"双赢";就工业用水相对指标而言,全国组别中的北京、天津和上海,东部组别的全部省份以及西部组别中的内蒙古获得了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强度下降的"双赢"。因此,各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其次,要有效地缩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距,获得工业用水下降与经济增长的"双赢"。最后,给我们提供一个积极的信号:工业用水不会一直增加,在跨过某个转折点后,会出现停止增长,甚至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水 经济增长 新环境库兹涅次曲线 双赢 “两难”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LMDI方法的中国水资源消耗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陈俊 章恒全 张丽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8-103,共6页
文章采用多层次LMDI方法研究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现:(1)用水总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狭义万元GDP用水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却在2009年出现反转;(2)第一产业和工业的技术进步效应是用水总量减少和用水强度下降的主要... 文章采用多层次LMDI方法研究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现:(1)用水总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狭义万元GDP用水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却在2009年出现反转;(2)第一产业和工业的技术进步效应是用水总量减少和用水强度下降的主要产业领域和影响因素,同时其反转还是用水强度出现反转的主要原因,总效应与技术进步效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3)第一产业和工业产值的增加是用水总量增加的主要推动力,第一产业比重的上升对用水总量的减少和用水强度的下降起到阻碍作用;(4)部门结构效应虽然对用水总量减少和用水强度下降影响甚微,但是不能忽略建筑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5)多层次LMDI方法通过了残差检验和时间反演检验,并且与多层次Sun方法分解结果的差异较小。因此,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贯彻落实"三条红线"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消耗 多层次 LMDI 部门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演化博弈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陈俊 俞夏蕾 +1 位作者 涂俊玮 庞庆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63-167,共5页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竞争力,而供应链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存在正外部性。文章构建政府补贴下供应商与制造商不同行为策略的收益模型,并分析了两者技术创新投入行为的稳定策略。结果发现,当供应商与制造商的技术创新投入收益比在...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竞争力,而供应链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存在正外部性。文章构建政府补贴下供应商与制造商不同行为策略的收益模型,并分析了两者技术创新投入行为的稳定策略。结果发现,当供应商与制造商的技术创新投入收益比在不同的区间范围时,双方技术创新投入策略会呈现出不同的演化稳定状态。测算出考虑外部正效应和不考虑外部正效应时,供应商和制造商都进行技术创新投入的最优补贴力度。通过系统动力学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供应链企业 技术创新投入 演化博弈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消耗的分解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陈俊 章恒全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61,共4页
文章利用考虑区域因素的LMDI方法,对我国"十一五"期间的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得出:生产效应增加用水总量,区域效应对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都是起反向作用,而省份效应对两者起正向作用,强度效应减少用... 文章利用考虑区域因素的LMDI方法,对我国"十一五"期间的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得出:生产效应增加用水总量,区域效应对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都是起反向作用,而省份效应对两者起正向作用,强度效应减少用水总量和降低用水强度,以及各区域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消耗 区域 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的长江经济带用水量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陈俊 朱炯烨 +2 位作者 陈洁 刘璇 石常峰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0,51,共8页
为量化长江经济带用水量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了研发因素对用水总量的影响,对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分解框架进行了改进,将用水量分解为用水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研发效率效应、研发规模效应、城镇化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结果表明... 为量化长江经济带用水量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了研发因素对用水总量的影响,对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分解框架进行了改进,将用水量分解为用水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研发效率效应、研发规模效应、城镇化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结果表明:对长江经济带而言,研发规模、城镇化、人口规模是促进用水总量增加的因素,其中研发规模的促增效应最大;用水强度、研发效率、产业结构是抑制用水总量增加的因素;产业用水强度下降对用水总量的促减效应先后来源于第一、二产业;第一产业占GDP比例下降是产业结构调整抑制用水总量增加的主要来源。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而言,用水强度、研发效率、产业结构是促进其用水总量下降的因素;研发规模、城镇化是促进用水总量增加的因素,人口规模对用水总量的促增效应和促减效应具有差异性;除上海和重庆,其他省市用水强度下降对用水总量增加的抑制作用主要来源于第一、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用水总量增加的抑制作用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占GDP比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总量 时空差异 LMDI 驱动效应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控行动下京津冀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脱钩评价 被引量:30
7
作者 吴丹 李昂 张陈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0-160,共11页
京津冀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脱钩”,已成为京津冀政府管理部门和学者们高度关注的学术热点和研究领域。现有文献主要采用经典的脱钩判别框架,偏重于京津冀地区用水总量、工业用水的短时序脱钩态势评价与驱动效应研究。鲜有学者在脱钩... 京津冀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脱钩”,已成为京津冀政府管理部门和学者们高度关注的学术热点和研究领域。现有文献主要采用经典的脱钩判别框架,偏重于京津冀地区用水总量、工业用水的短时序脱钩态势评价与驱动效应研究。鲜有学者在脱钩评价模式中凸显双控行动的导向性作用,统筹考虑不同规划期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行业用水的脱钩关系,揭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行业用水脱钩的内在机理。为此,基于驱动力-压力-响应分析视角,构建双控行动下京津冀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脱钩评价模式。采用Tapio弹性系数法,动态对比评价不同规划期京津冀地区及其行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脱钩态势。采用完全分解模型,通过京津冀地区不同行业用水脱钩的驱动因素分解,深度解析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行业用水脱钩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①河北双控行动成效显著,北京次之,天津较弱。京津冀整体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自“十五”时期开始呈现稳定的“强脱钩”态势。但京津地区仍处于“弱脱钩”态势,而河北呈现“强脱钩”态势。其中,京冀地区工农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呈现较稳定的“强脱钩”态势。河北对京津冀整体用水、北京服务业对北京用水、津冀地区工农业对津冀地区用水的“强脱钩”影响显著。②京津冀地区行业用水的技术进步效应显著,成为推动京津冀地区用水脱钩的关键驱动因素,而结构调整效应仍未发挥显著作用。仅至“十三五”前半段,京津冀地区农业用水的结构调整效应显著,成为实现京津冀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与其用水脱钩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但京津冀地区服务业仍未达到用水顶峰和用水增量“拐点”,亟须通过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服务业用水强度,加速服务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结构调整效应对服务业用水脱钩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水资源利用 脱钩 模式 驱动因素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效率多情景约束下省区初始水量权差别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丽娜 吴凤平 张陈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130,共9页
面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新要求,利用情景分析法刻画用水效率控制约束情景,分情景研究用水总量控制下的省区初始水量权差别化配置问题。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在全面认知省区现实经济活动量差异、资源禀赋差异和未来发展需求差异,识别... 面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新要求,利用情景分析法刻画用水效率控制约束情景,分情景研究用水总量控制下的省区初始水量权差别化配置问题。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在全面认知省区现实经济活动量差异、资源禀赋差异和未来发展需求差异,识别影响用水效率控制约束强弱的关键情景指标的基础上,设计省区初始水量权差别化配置指标体系,以区间数描述不确定信息,设置及描述用水效率控制约束情景WECS1、WECS2和WECS3,构建动态区间投影寻踪配置模型,利用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计算获得不同用水效率控制约束情景下各省区的初始水量权。不同情景下2030年太湖流域各省区的初始水量权配置区间量测算结果表明:在任意情景下,江苏省的初始水量权最大,其次是浙江省和上海市,安徽省最少,配置结果在考虑公平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省区的差异性;江苏省的初始水量权配置区间量随着用水效率控制强度的增强而减少,浙江省和上海市的配置区间量无明显增减变化趋势,安徽省的配置区间量随着用水效率控制强度的增强而增加,且增加趋势明显。配置结果可有效促进各省区尤其是欠发达省区提高用水效率,有利于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同时,分情景以区间数的形式给出配置结果,可为水量权配置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理论 区间投影 差别化 省区初始水量权配置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用水量演变的驱动因素与预测——基于LMDI与SD模型 被引量:11
9
作者 章恒全 杨柳 张陈俊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3-152,共10页
基于LMDI分解模型和SD预测模型,分别研究了长江经济带2000-2019年用水总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和2019-2035年用水量的变化趋势。将用水总量变化分解为生产强度、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效应。研究发现:生产强度效应是用水总量变化的主... 基于LMDI分解模型和SD预测模型,分别研究了长江经济带2000-2019年用水总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和2019-2035年用水量的变化趋势。将用水总量变化分解为生产强度、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效应。研究发现:生产强度效应是用水总量变化的主要来源,二者具有增减的同步性;生产强度、产业结构效应是抑制用水总量增加的主要和次要因素,而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效应都刺激了用水总量的增加,但人口规模效应的作用相对较弱。预计在2019-2035年,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和三次产业用水量均在整体上呈现持续的递增趋势,生产用水强度降低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始终对用水总量起促减作用,经济增长持续刺激用水总量增加,人口规模在2019-2030年促进用水总量的增加,随后对其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量 LMDI 分解模型 SD 预测模型 长江经济带 生产强度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n(n=1~9)小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温俊青 夏涛 +2 位作者 周红 杨阿平 张陈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4-932,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Nin(n=1~9)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磁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到了一些以前文献中没有提到的稳定结构,并与其它方法得到的结构进行了比较,得到的最稳定结构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团簇能量的二阶差分、分裂能、HOMO-L...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Nin(n=1~9)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磁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到了一些以前文献中没有提到的稳定结构,并与其它方法得到的结构进行了比较,得到的最稳定结构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团簇能量的二阶差分、分裂能、HOMO-LUMO能隙随团簇尺寸的演化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奇偶振荡行为,但在n=5、7时均有较大的值,说明相对应的团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较低的化学活性.团簇磁性的研究表明团簇的平均每原子磁矩随团簇尺寸的增加有一定振荡,但有逐渐减小的趋势,n≥5时团簇的构型对团簇磁性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稳定性 磁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_n(n=1-9)团簇结构及磁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4
11
作者 温俊青 周红 +1 位作者 张陈俊 王俊锋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6-604,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泛函BPW91和三参数杂化密度泛函B3LYP研究Ptn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磁性.两种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稳定结构,基态结构也相同,只是次稳定结构的稳定顺序稍有不同.两种方法得到的平均配位数和平均键长有相似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泛函BPW91和三参数杂化密度泛函B3LYP研究Ptn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磁性.两种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稳定结构,基态结构也相同,只是次稳定结构的稳定顺序稍有不同.两种方法得到的平均配位数和平均键长有相似的变化规律,总体上随团簇尺寸的增大而增大,n=2-3时增幅较大,n=4-9时增幅较小,且有一定的振荡.两种方法得到团簇能量的二阶差分、分裂能、HOMO-LUMO能隙随团簇尺寸的演化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奇偶振荡行为,但在n=2、5、8时均有较大的值,说明相对应的团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两种方法得到团簇的平均每原子磁矩随团簇尺寸的增大有逐渐减小的趋势,个别团簇有振荡.结果表明两种泛函都可以描述团簇结构、稳定性和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几何结构 稳定性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LMDI的工业用水效率规模结构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许友 张陈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3-117,共5页
文章利用多层次LMDI方法,分解2002—2013年安徽省工业用水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规模以上工业及其部门用水强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规模以下工业用水强度远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并且居高不下;(2)规模结构效应、部门结构效应... 文章利用多层次LMDI方法,分解2002—2013年安徽省工业用水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规模以上工业及其部门用水强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规模以下工业用水强度远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并且居高不下;(2)规模结构效应、部门结构效应和行业结构效应对工业用水强度的下降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技术进步效应阻碍了工业用水强度下降,主要由于规模以下工业用水强度太高,拉高了工业用水强度,但是规模以上工业的技术进步效应有利于工业用水强度的下降;(3)规模以上工业技术进步效应反转是规模以上工业用水强度出现反转的主要原因,除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之外,剩下36个行业的用水强度全部下降,对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 LMDI 工业用水强度 因素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位理论下双向FDI对工业用水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舒欢 李明钊 张陈俊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6-222,共7页
在生态位理论框架下,以我国30个省市2002年—2018年面板数据作为实证分析对象,研究各省市生态位发展进程,并构建STIRPAT模型测算双向FDI对工业用水量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各省市生态位程度并不相同,北京等6省市为高生态位地区... 在生态位理论框架下,以我国30个省市2002年—2018年面板数据作为实证分析对象,研究各省市生态位发展进程,并构建STIRPAT模型测算双向FDI对工业用水量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各省市生态位程度并不相同,北京等6省市为高生态位地区,河南等11省市为低生态位地区。双向FDI在不同生态位地区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IFDI促进了低生态位地区工业用水量的增加,而对中、高生态位地区的工业用水量表现为抑制作用;OFDI促进了中、低生态位地区工业用水量的增加,但在高生态位地区中表现为抑制作用。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双向FDI结构布局,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水 生态位理论 STIRPAT模型 双向F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nC团簇的结构稳定性与振动光谱
14
作者 刘芳 姜振益 张陈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20,共6页
基于光学材料中锂元素的含量对物质稳定性及光学性质的影响,利用Gaussian 03程序包,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G(d)水平上对光学材料LinC(n=1~9)团簇进行了结构稳定性及振动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当n〉3时团簇的结构为... 基于光学材料中锂元素的含量对物质稳定性及光学性质的影响,利用Gaussian 03程序包,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G(d)水平上对光学材料LinC(n=1~9)团簇进行了结构稳定性及振动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当n〉3时团簇的结构为三维立体结构,碳原子被俘获在锂原子笼内.除了Li2C外,其它团簇的体系基态都处于低电子态,当n为偶数时为单重态,n为奇数时为双重态.在团簇稳定性上,明显的奇偶振荡效应出现在能量的二阶差分和最高占据轨道与最低空轨道的能隙中.对于LinC,n为偶数的团簇比相邻的奇数团簇更稳定.碎片能量分析表明最有可能的团簇生长路径是在Lin-1C团簇上结合一个锂原子成为LinC团簇.LinC团簇的光谱落在指纹区域.随着锂原子数的增加,振动频率减小.当锂原子数为偶数时,基态结构的频率差是最小的,当锂原子数为奇数时,基态结构的频率差却是最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非线性光学 密度泛函理论 光学材料 LinC团簇 振动光谱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的区域因素与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凯 章恒全 张陈俊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95-99,共5页
基于改进的LMDI模型,考虑区域因素对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对我国"十一五"期间水资源消耗强度的变化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水资源消耗强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相对规模变化未能促... 基于改进的LMDI模型,考虑区域因素对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对我国"十一五"期间水资源消耗强度的变化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水资源消耗强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相对规模变化未能促进水资源消耗强度的下降;东、中、西部地区水资源消耗强度的变化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对全国水资源消耗强度下降贡献最大;含区域因素模型与未含区域因素模型相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分别相差0.96和2.33m3/万元。因此,各地区要进一步关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之间相互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消耗 区域因素 分解效应 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建贵 覃颖聪 +2 位作者 诸卫卫 王科威 张陈俊 《现代管理》 2019年第3期432-437,共6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的发展现状解析,分析了现行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标准化管理机制运用到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优化水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流程,从树立标准化管理理念、构建系统的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标准体系、... 本文通过对我国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的发展现状解析,分析了现行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标准化管理机制运用到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优化水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流程,从树立标准化管理理念、构建系统的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标准执行监督4个方面给出了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发展的具体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务工程 管理标准化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兴武 高圆 +2 位作者 诸卫卫 王科威 张陈俊 《环境保护前沿》 2019年第3期469-473,共5页
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水务工程建设管理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两化”的内涵及实施的必要性,阐述了“两化”的发展现状及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务工程建设管理 标准化 信息化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工业水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脱钩努力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章恒全 陈卓然 张陈俊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8,30,共7页
借助LMDI分解技术和Tapio脱钩模型,研究2000—2017年期间长江经济带工业水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和脱钩努力程度。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水环境压力呈现出从弱脱钩到强脱钩的良好态势,各地区的脱钩系数、脱钩状态存在时空差异... 借助LMDI分解技术和Tapio脱钩模型,研究2000—2017年期间长江经济带工业水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和脱钩努力程度。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水环境压力呈现出从弱脱钩到强脱钩的良好态势,各地区的脱钩系数、脱钩状态存在时空差异;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脱钩努力程度不同,其中,重庆做出的脱钩努力最大,江西做出的脱钩努力最小;从各脱钩努力指标来看,节水技术的脱钩努力程度显著提高,排污系数的脱钩努力指标先上升后下降且一直处于低效状态,产业结构的脱钩努力状态由无效转为低效,人口规模一直未作出脱钩努力。因此,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应做到节水增流与控源减污双管齐下,产业优化与人口控制协调配合,实现经济绿色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脱钩努力 LMDI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城镇化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章恒全 李阳 +1 位作者 李军 张陈俊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8-66,共9页
城镇化进程给水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在生态位理论框架下,本文运用Tapio-STIRPAT两阶段模型探讨长江经济带多维度城镇化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生态位大小呈现"下游高、上游低"的分布格局。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 城镇化进程给水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在生态位理论框架下,本文运用Tapio-STIRPAT两阶段模型探讨长江经济带多维度城镇化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生态位大小呈现"下游高、上游低"的分布格局。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对工业废水排放量整体呈现理想脱钩状态但存在区域阶段性差异。高生态位地区中经济城镇化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余生态位地区大多受土地城镇化的影响最大。因此,各省市要调整产业结构,保证城镇发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位理论 Tapio脱钩模型 STIRPAT模型 工业废水 区域阶段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区域用电量预测研究
20
作者 李亚楠 张陈俊 《电子商务评论》 2024年第3期9010-9019,共10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日益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电力企业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其中用电量预测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深入分析历史数据和各类相关因素,发现用电量与周期性变化、节假日、温...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日益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电力企业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其中用电量预测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深入分析历史数据和各类相关因素,发现用电量与周期性变化、节假日、温度等特征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为此,针对区域中长期用电量预测,建立了融合多变量与季节效应的ARIMAX模型,可预测未来半年的用电量。针对区域短期用电量,则采用LSTM模型并优化其参数,实现对未来两周用电量的精准预测。与原始ARIMA等模型相比,该方法展现出更优越的预测性能,不仅为电网运行安全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还为电力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资源优化及决策制定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za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nergy supply, power enterprises are gradually implemen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mong which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rediction is particularly crucial.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ata and various related factor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eriodic changes, holidays, and temperature. For this purpose, an ARIMAX model integrating multiple variables and seasonal effects was established for long-term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rediction in the region, which can predict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for the next six months. For short-term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the region, the LSTM model is adopted and its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to achieve accurate prediction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for the next two weeks.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ARIMA and other models, this method demonstrates superior predictive performance, not only providing reliabl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grid, but also providing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power enterprises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esource optimiz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用电量预测 季节效应 时间序列 ARIMAX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