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破裂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高起
张青青
+2 位作者
张婉婉
李天晓
顾建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次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87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术前再次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873例中,术前动脉瘤再次破...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次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87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术前再次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873例中,术前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72例(8.25%),术前未破裂出血801例(91.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到入院时间>6 h(OR=7.338;95%CI 4.356~13.320;P<0.001)、动脉瘤最大径>10 mm(OR=2.476;95%CI 1.211~5.060;P=0.013)、入院收缩压≥160 mmHg(OR=3.058;95%CI 1.781~5.249;P<0.001)是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次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如果发病至入院时间长、动脉瘤较大、术前血压控制不理想,应尽早治疗动脉瘤,可减少再破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术前再破裂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闭塞非急性期介入开通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金龙
顾建军
+7 位作者
冯光
汪勇锋
夏金超
高慧丽
张高起
李玉成
王子亮
李天晓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初步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4例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全麻状...
目的探讨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初步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4例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全麻状态下行闭塞血管介入开通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随访2年后预后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54例患者中52例开通成功,2例未成功。治疗前mRS评分为(2.25±0.13)分,NIHSS评分为(18.43±1.36)分;治疗后评分显著下降,分别为(1.44±0.05)分、(11.81±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52例患者预后良好42例,预后不良8例,2例失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OR=1.429,95%CI:1.146~1.783,P=0.005)、糖尿病史(OR=2.597,95%CI:2.364~2.854,P=0.005)是影响介入开通治疗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疗效可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可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开通
颈内动脉眼段闭塞
预后
原文传递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3
作者
侯帆迪
郑占强
+3 位作者
张高起
张青青
顾建军
李天晓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3-1275,共3页
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风险高,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2021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破裂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术前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夹层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中下段,有子瘤,左侧小脑前下...
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风险高,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2021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破裂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术前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夹层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中下段,有子瘤,左侧小脑前下动脉起自动脉瘤壁,右侧椎动脉闭塞.采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10个月随访时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人民医院
夹层动脉瘤
小脑前下动脉
血流导向装置
蛛网膜下腔出血
基底动脉
神经外科
子瘤
原文传递
题名
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破裂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高起
张青青
张婉婉
李天晓
顾建军
机构
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25-27,共3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LHGJ20190592)。
文摘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次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87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术前再次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873例中,术前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72例(8.25%),术前未破裂出血801例(91.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到入院时间>6 h(OR=7.338;95%CI 4.356~13.320;P<0.001)、动脉瘤最大径>10 mm(OR=2.476;95%CI 1.211~5.060;P=0.013)、入院收缩压≥160 mmHg(OR=3.058;95%CI 1.781~5.249;P<0.001)是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次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如果发病至入院时间长、动脉瘤较大、术前血压控制不理想,应尽早治疗动脉瘤,可减少再破裂率。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术前再破裂
危险因素
Keywords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
Preoperative rebleeding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743.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闭塞非急性期介入开通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金龙
顾建军
冯光
汪勇锋
夏金超
高慧丽
张高起
李玉成
王子亮
李天晓
机构
河南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
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
出处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8,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82102310282)。
文摘
目的探讨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初步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4例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全麻状态下行闭塞血管介入开通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随访2年后预后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54例患者中52例开通成功,2例未成功。治疗前mRS评分为(2.25±0.13)分,NIHSS评分为(18.43±1.36)分;治疗后评分显著下降,分别为(1.44±0.05)分、(11.81±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52例患者预后良好42例,预后不良8例,2例失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OR=1.429,95%CI:1.146~1.783,P=0.005)、糖尿病史(OR=2.597,95%CI:2.364~2.854,P=0.005)是影响介入开通治疗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疗效可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可影响患者预后。
关键词
介入开通
颈内动脉眼段闭塞
预后
Keywords
Interventional recanalizatio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Prognosis
Clinic
分类号
R7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3
作者
侯帆迪
郑占强
张高起
张青青
顾建军
李天晓
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3-1275,共3页
文摘
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风险高,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2021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破裂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术前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夹层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中下段,有子瘤,左侧小脑前下动脉起自动脉瘤壁,右侧椎动脉闭塞.采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10个月随访时患者预后较好.
关键词
河南省人民医院
夹层动脉瘤
小脑前下动脉
血流导向装置
蛛网膜下腔出血
基底动脉
神经外科
子瘤
分类号
R651.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破裂的危险因素
张高起
张青青
张婉婉
李天晓
顾建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闭塞非急性期介入开通治疗的临床研究
张金龙
顾建军
冯光
汪勇锋
夏金超
高慧丽
张高起
李玉成
王子亮
李天晓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3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侯帆迪
郑占强
张高起
张青青
顾建军
李天晓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