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麦雄性不育系中TaPDC-E1α及其调节酶基因的表达特征 |
张龙雨
袁蕾
杨书玲
张改生
王俊生
宋瑜龙
赵卓军
牛娜
马守才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2
|
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cMDH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张龙雨
李红霞
张改生
王俊生
韩艳芬
袁正杰
牛娜
马守才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9
|
|
3
|
厦门市发展游艇产业的对策研究 |
张龙雨
|
《海洋开发与管理》
|
2010 |
6
|
|
4
|
厦门市游艇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张龙雨
|
《厦门科技》
|
2009 |
5
|
|
5
|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绒毡层和孢粉素变化与RAFTIN1表达的关系 |
盛英
张改生
李亚鑫
张龙雨
王书平
赵新亮
王亮明
宋瑜龙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6
|
杀雄剂SQ-1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小花完整叶绿体差异蛋白质的鉴定 |
王书平
张改生
叶景秀
李莉
宋瑜龙
王亮明
代军军
张龙雨
牛娜
马守才
朱建楚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7
|
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编辑位点 |
韩艳芬
张龙雨
胡俊敏
张改生
李亚鑫
盛英
位芳
牛娜
马守才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8
|
小麦生理型和遗传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小花完整叶绿体蛋白质组分比较研究 |
李莉
王书平
张改生
王亮明
宋瑜龙
张龙雨
牛娜
马守才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9
|
黏类小麦育性相关基因SSH文库的构建 |
李红霞
张龙雨
张改生
牛娜
朱展望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10
|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中能量相关基因的表达 |
王俊生
袁蕾
位明明
张改生
张龙雨
袁正杰
孙瑞
叶景秀
牛娜
马守才
李红霞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1
|
GAPDH基因表达与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败育的关系 |
位明明
王俊生
张改生
张龙雨
袁正杰
孙瑞
叶景秀
牛娜
马守才
李红霞
|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
2009 |
12
|
|
12
|
顺乌头酸酶基因在杀雄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花药中的表达分析 |
张明珠
袁蕾
王俊生
张改生
郭文江
张龙雨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3
|
小麦TaPDK基因的序列分析、原核表达及纯化 |
杨书玲
张龙雨
张改生
桑青
刘红占
朱启迪
张新钵
赵新亮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4
|
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的SSR分子标记与定位 |
郭艳萍
张改生
程海刚
朱展望
张龙雨
牛娜
马守才
李红霞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5
|
粘类小麦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 |
李红霞
张改生
张龙雨
牛娜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6
|
几类同核异质雄性不育小麦线粒体DNA的RAPD标记多态性 |
高春保
张改生
兰红玉
刘红占
胡俊敏
张明珠
张龙雨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7
|
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与社会文化变迁探讨——以重渡沟景区为例 |
刘长运
刘国旭
张龙雨
田豪
邵亚兵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2 |
4
|
|
18
|
杀雄剂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交替氧化酶基因(AOX1)的表达分析 |
李亚鑫
盛英
张改生
宋瑜龙
王亮明
张龙雨
王书平
李莉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9
|
一例特异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mtDNA特异片段的克隆和测序 |
孙瑞
张改生
牛娜
马守才
李红霞
汪奎
袁正杰
张龙雨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0
|
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tDNA消减文库的构建 |
胡俊敏
张龙雨
袁正杰
张改生
韩艳芬
李亚鑫
盛英
位芳
王俊生
牛娜
马守才
李红霞
|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
201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