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温度对C/C复合材料表面SiC纳米线制备的影响
1
作者 强新发 严龙 +2 位作者 方青 陈宁宇 张薛佳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50-955,共6页
为了提升C/C复合材料表面SiC涂层的韧性及其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前驱体,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SiC纳米线,研究了不同合成温度对纳米线的物相、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借助XRD、SEM、TEM和EDS对所制... 为了提升C/C复合材料表面SiC涂层的韧性及其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前驱体,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SiC纳米线,研究了不同合成温度对纳米线的物相、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借助XRD、SEM、TEM和EDS对所制备的纳米线进行物相、形貌和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1300℃下可制备得到较为纯净的Si C纳米线,形状平直,表面光滑,取向随机呈网状分布,直径大约为100~160 nm,长度可达几百微米;随着合成温度的不断升高,纳米线的物相逐渐由β-SiC和Si双相转变为单一的β-SiC相,其中Si相是以单晶Si纳米线的形式夹杂在SiC纳米线中;另外,纳米线的沉积速率也随着温度的升高大幅度增加,产量增多,致密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SIC纳米线 化学气相沉积 SI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基于“MOOC+项目化教学”共融型的材料表面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学鹏 强新发 +2 位作者 张保森 巴志新 王章忠 《西部素质教育》 2022年第3期1-3,13,共4页
文章首先介绍了材料表面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目标,然后论述了新工科视域下基于“MOOC+项目化教学”共融型的材料表面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最后提出了材料表面工程课程信息化在线教学平台体系构建。
关键词 “MOOC+项目化教学” 材料表面工程课程教学 新工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B2改性C/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烧蚀性能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慧慧 李贺军 +4 位作者 沈学涛 曹高翔 强新发 任晓斌 付前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9-672,共4页
采用超声波真空浸渍-碳热还原法将ZrB2引入碳纤维预置体,结合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高温石墨化工艺制备了ZrB2改性C/C复合材料.氧-乙炔烧蚀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了6.87 wt%ZrB2后,C/C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下降了64.9%和67.5%... 采用超声波真空浸渍-碳热还原法将ZrB2引入碳纤维预置体,结合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高温石墨化工艺制备了ZrB2改性C/C复合材料.氧-乙炔烧蚀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了6.87 wt%ZrB2后,C/C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下降了64.9%和67.5%.分析表明,C/C复合材料的烧蚀主要是由热化学和热物理反应控制,机械剥蚀在烧蚀过程中仅起到次要作用.烧蚀产物ZrO2/B2O3在烧蚀过程中的挥发会带走大量的热,从而减少了烧蚀火焰对烧蚀表面的热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 ZRB2 C/C复合材料 ZR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下的材料力学性能教学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华冠 吕学鹏 +3 位作者 李红丽 强新发 张传香 朱鼎 《中国冶金教育》 2019年第4期34-36,共3页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研究应用于材料力学性能理论与实践教学,可完善专业体系和教育理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及创新思维。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自主学习 科研能力 大学生 材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材料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工程伦理教育——以“材料与环境”课程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巨佳 巴志新 +2 位作者 李旋 王珏 强新发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年第4期183-184,共2页
工程伦理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有“大工程观”一流工程科技人才的必要条件,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材料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各类材料的制备、加工过程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材料的不当使用或损耗过大会带来... 工程伦理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有“大工程观”一流工程科技人才的必要条件,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材料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各类材料的制备、加工过程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材料的不当使用或损耗过大会带来工程灾难和社会及经济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材料与环境”课程中推行工程伦理教育,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使学生了解材料工程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工程伦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与环境 新工科材料 专业应用型人才 工程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中稀土Ce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宁宇 强新发 +3 位作者 沈佳杰 陆文兵 杨胜明 严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34-136,140,共4页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对AZ91D镁合金在硅酸盐和硝酸铈混合添加的电解液中进行表面陶瓷化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膜层的相组成、表面形貌以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陶瓷膜主要由Mg2SiO4和MgO组成。稀土Ce元...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对AZ91D镁合金在硅酸盐和硝酸铈混合添加的电解液中进行表面陶瓷化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膜层的相组成、表面形貌以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陶瓷膜主要由Mg2SiO4和MgO组成。稀土Ce元素对膜层的性能影响较大,当添加0.003 mol/L稀土元素Ce时,表面孔洞数量和尺寸明显减小,表面更加光滑,耐蚀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稀土Ce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