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医科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学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
1
作者 王洁 何璐 +6 位作者 蔡荣林 吴子建 彭传玉 余情 刘磊 柏灿 夏晓红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29-134,共6页
新医科的建设与实施对复合型中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科背景下的针灸学教学要更加注重针灸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为优化课程教学,详细分析了当前针灸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路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建立针... 新医科的建设与实施对复合型中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科背景下的针灸学教学要更加注重针灸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为优化课程教学,详细分析了当前针灸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路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建立针灸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点线面”融合新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打造混合式闭环教学模式,同时注重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以期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适合新医科发展的复合型中医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增添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针灸学 教学改革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彭传玉 胡玲 +2 位作者 吴子建 蔡荣林 何璐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度和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油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度和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油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艾灸组予艾条悬灸;艾油组予艾叶精油涂抹。采用TUNEL法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大鼠关节肿胀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及滑膜细胞凋亡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艾灸组、艾油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和滑膜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组大鼠均有所改善,其中,艾灸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关节肿胀度和滑膜细胞凋亡指数改善明显(P<0.01),同时艾灸组也优于艾油组。结论这些结果表明,艾灸疗法能够减轻大鼠关节肿胀度,并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对类风湿关节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艾灸 细胞凋亡 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肾俞”、“足三里”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彭传玉 胡玲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肾俞"、"足三里"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为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艾灸"肾俞"、"足三里"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为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艾灸治疗组和艾油治疗组,各组采用相应方法治疗15d,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以及血清中MMP-9的表达。[结果]治疗15d后,艾灸治疗组和艾油治疗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并且血清中MMP-9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其中艾灸治疗组效果优于艾油治疗组(P<0.05)。[结论]艾灸能够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降低血清中MMP-9的表达,从而改善大鼠关节炎症状,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艾油 类风湿关节炎 肾俞 足三里 病理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弗氏完全佐剂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彭传玉 罗磊 +6 位作者 胡玲 宋小鸽 唐照亮 吴子建 蔡荣林 郝峰 胡吴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弗氏完全佐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复制的影响,探讨RA模型复制中弗氏完全佐剂的最佳注射量,以期为RA的实验研究提供较好的模型复制方法。方法采用"病证结合"复合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弗氏完全佐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复制的影响,探讨RA模型复制中弗氏完全佐剂的最佳注射量,以期为RA的实验研究提供较好的模型复制方法。方法采用"病证结合"复合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复制方法,即"风、寒、湿"环境因素+弗氏完全佐剂的模型复制方法,观察不同注射量的弗氏完全佐剂对RA模型复制的影响。结果 0.1mL模型复制组有自愈的趋势;0.15mL模型复制组大鼠体质量、跖围改变呈进行性下降趋势,X线可见骨质破坏情况较贴近临床患者骨质的改变;0.2mL模型复制组骨质呈粉碎性破坏。结论 0.15mL注射量可能是RA模型复制中的最佳注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氏完全佐剂 剂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 模型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针灸学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彭传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24期4-6,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针灸学教学水平,拓宽教学思路,探讨问题式学习(PBL)翻转教学模式相结合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级中医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PBL翻转组和传统教学法(LBL)组,在1个学期中,2组学生均按大纲要求以LBL法完成基础理论课的... 目的为了提高针灸学教学水平,拓宽教学思路,探讨问题式学习(PBL)翻转教学模式相结合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级中医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PBL翻转组和传统教学法(LBL)组,在1个学期中,2组学生均按大纲要求以LBL法完成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而见习课教学则分别以不同的方法进行,即PBL翻转组的见习课以PBL和翻转教学法结合教授,LBL组仍以LBL法教授。以期末考试、病案考核和问卷调查的分值作为观测指标,比较这2种教学方法的差异性。结果PBL翻转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LBL组,2组期末考试、病案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翻转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对比有着明显的优越性,符合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为针灸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翻转课堂 针灸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学手太阳小肠经的说课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彭传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2期25-27,共3页
《针灸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程,对针灸临床及其他临床各科具有指导意义,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中医针灸人才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繁杂、难理解。本文通过针灸学《手太阳小肠经》的说课设计,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 《针灸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程,对针灸临床及其他临床各科具有指导意义,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中医针灸人才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繁杂、难理解。本文通过针灸学《手太阳小肠经》的说课设计,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析、课堂总结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探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手太阳小肠经 说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与评述 被引量:34
7
作者 胡吴斌 胡玲 +5 位作者 唐照亮 宋小鸽 何璐 蔡荣林 罗磊 彭传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90-1294,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病理特征为持续性滑膜炎,进而导致关节滑膜及周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晚期可出现不可逆性骨关节破坏...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病理特征为持续性滑膜炎,进而导致关节滑膜及周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晚期可出现不可逆性骨关节破坏,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我国RA的患病率为0.32%-0.36%,昭低于0.50%--1%的世界平均水平,是造成人类劳动力丧失和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实验动物模型 自身免疫性疾病 周围结缔组织 关节滑膜 关节软骨 主要表现 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评定量表上海市常模的制订 被引量:35
8
作者 周成林 刘微娜 +1 位作者 赵洪朋 彭传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1-56,共6页
体育锻炼心理效益的科学评定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运动健康促进理论与社会需求,在前期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研究编制了《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评定量表》,由主观体验、情绪活力、身体价值、人际感知和困... 体育锻炼心理效益的科学评定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运动健康促进理论与社会需求,在前期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研究编制了《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评定量表》,由主观体验、情绪活力、身体价值、人际感知和困境应对5个维度构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均表明,该量表具有可靠的信效度,可作为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的评定工具。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存在性别和年级的显著性差异,因此,分别制订了上海市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的性别常模和年级常模,为更好地促进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提供客观的评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心理效益 信度 效度 常模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初探 被引量:22
9
作者 蔡荣林 胡玲 +6 位作者 陈卫华 吴子建 孟云凤 何璐 余情 彭传玉 王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91-1994,共4页
目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针灸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回顾与思考,结合对中医学类专业岗位胜任力的分析,初步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案,方案实施后... 目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针灸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回顾与思考,结合对中医学类专业岗位胜任力的分析,初步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案,方案实施后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提高相关岗位胜任能力的认知情况。结果在课程考核评价方案中,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细化考核评价内容,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围绕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确定通过多元化的综合考核评定学生成绩。与未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的对照班比较,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的实验班在临床基本能力、医生职业精神与素养方面有显著提高(P <0. 05);在提高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医学信息管理与学术研究能力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P <0. 01)。结论《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为进一步在相关课程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课程考核 岗位胜任力 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电针不同原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蔡荣林 胡玲 +2 位作者 吴子建 何璐 彭传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原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探讨不同原穴针刺效应的特异性。方法 5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神门"组、电针"太冲"组、电针"大陵"组、电针"太溪&...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原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探讨不同原穴针刺效应的特异性。方法 5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神门"组、电针"太冲"组、电针"大陵"组、电针"太溪"组和电针非经穴组,每组8只;经股静脉一次性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家兔模型,采用Biopac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心电信号,分析各组家兔各时间段心率变异性参数。结果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复制后家兔的心率明显下降、R-R间期(R-R interval,RRI)、总变异性(Total variability,TV)及低频/高频(Low frequency/high frequency,LF/HF)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家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门"组、"大陵"组及"太冲"组的HR、RRI、TV及LF/HF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太溪"组及非经穴组的HR、RRI、TV及LF/HF与模型组家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门和心包经原穴大陵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率变异性的调整作用较为明显,心包经同名经肝经原穴太冲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心经同名经肾经原穴太溪对心率变异性的调整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穴 针刺 心率变异性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内关”、“心俞”穴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大鼠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旭 李梦 +5 位作者 沈德凯 胡玲 蔡荣林 吴子建 韦志强 彭传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心俞"穴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防治冠心病和腧穴配伍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5只,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复...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心俞"穴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防治冠心病和腧穴配伍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5只,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复制冠心病模型,随机选择15只大鼠作为针刺预处理组,在模型复制的同时予针刺"内关"、"心俞"干预治疗。其余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15只。针刺治疗组选取"内关"和"心俞"进行针刺治疗,药物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治疗两周。实验结束后,HE染色观察大鼠冠状动脉脂质沉积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冠状动脉组织MMP-9 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复制成功后,模型组大鼠冠状动脉组织脂质沉积及MMP-9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较,针刺预处理组、针刺治疗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大鼠冠状动脉组织脂质沉积及MMP-9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且针刺治疗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心俞"组穴可以有效地降低CHD模型大鼠冠状动脉内壁脂质沉积量,同时能够减少MMP-9 mRNA表达水平,金属基质蛋白酶-9可能是针刺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目标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心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金属基质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人格倾向与焦虑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艳 肖丽娟 +3 位作者 彭传玉 吕磊 杨琛 林小艳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6-19,30,共5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探讨人格倾向与焦虑症状的关系,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湖北省长江大学300名大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显著高于常模。大学生...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探讨人格倾向与焦虑症状的关系,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湖北省长江大学300名大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显著高于常模。大学生的焦虑与神经质有相关(.268**P<0.01),与精神质有相关(.367**P<0.01),与掩饰有相关(-.170**P<0.01);大学生的内外向与神经质有相关(.369**P<0.01),与精神质有相关(.133*P<0.01);大学生的神经质与精神质有相关(.286**P<0.01),与掩饰有相关(-.276**P<0.01).结论大学生焦虑症状较为普遍。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感,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 焦虑 相关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技术在新建运输机场客运量预测上的应用探讨
13
作者 彭传玉 《中国航班》 2019年第10期168-168,共1页
民用运输机场客运量预测主要采用传统的定性预测方法,此类传统预测方法准确性较低,且对于旅客特征情况难以预估,基于传统方法预测的结果对航站楼等设施的规模判断容易造成保守或浪费。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大数... 民用运输机场客运量预测主要采用传统的定性预测方法,此类传统预测方法准确性较低,且对于旅客特征情况难以预估,基于传统方法预测的结果对航站楼等设施的规模判断容易造成保守或浪费。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海量数据中,快速获得其中有价值信息的技术。大数据分析相比于传统的预测方法,具有数据量大、资料详细、可靠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运输机场 客运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调控铁死亡-脂质代谢通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炎性损伤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彭传玉 王天城 +5 位作者 蔡荣林 郝峰 何璐 刘磊 王洁 钟毓秀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6-1302,1309,共8页
目的:基于铁死亡-脂质代谢通路探讨艾灸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滑膜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抑制剂组,每组12只。采用风、寒、湿环境结合弗氏完全佐... 目的:基于铁死亡-脂质代谢通路探讨艾灸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滑膜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抑制剂组,每组12只。采用风、寒、湿环境结合弗氏完全佐剂注射复制RA模型。艾灸组予以艾灸“肾俞”“足三里”,每次每穴20 min,每日1穴(双侧),两穴交替选取,1次/d,连续15 d;艾灸+ACSL4抑制剂组在施灸后给予腹腔注射ACSL4抑制剂罗格列酮(0.4 mg/kg),1次/d,连续15 d。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ACSL4、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3(LPCAT3)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增生明显、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中GSH含量显著降低(P<0.01),MDA、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滑膜组织ROS水平、ACSL4和LPCA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GPX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艾灸+ACSL4抑制剂组大鼠滑膜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增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血清中GSH含量显著升高(P<0.01),MDA、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滑膜组织ROS水平、ACSL4和LPCAT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GPX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艾灸组比较,艾灸+ACSL4抑制剂组大鼠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滑膜细胞增生改善较为明显、滑膜层数减少;血清中GSH含量显著升高(P<0.01),MDA、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滑膜组织ROS水平、ACSL4和LPCAT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GPX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艾灸“肾俞”“足三里”能够减轻RA大鼠滑膜炎性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脂质过氧化及ROS水平,抑制铁死亡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 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 铁死亡 脂质代谢
原文传递
多元结构工资制的试用及完善
15
作者 刘金堂 彭传玉 《工厂管理》 1990年第5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劳动工资 工资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悬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彭传玉 胡玲 +2 位作者 吴子建 何璐 蔡荣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310-7313,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悬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针灸组(针刺结合悬灸),各12只,复制RA模型。分别以艾灸和针刺结合悬灸为治疗手段,选取"肾俞"和"足三里"...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悬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针灸组(针刺结合悬灸),各12只,复制RA模型。分别以艾灸和针刺结合悬灸为治疗手段,选取"肾俞"和"足三里"连续治疗15d。观察右后足趾热缩足潜伏期(TWL),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背根神经节(DRG)中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Western Blot和PCR法检测DRG中瞬时电位感受器香草醛受体1(TRPV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前,各组TW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第23天,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TWL值显著下降(P<0.01)。实验第39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WL值显著下降(P<0.01),DRG中SP、CGRP、TRPV1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针灸组TWL值显著升高(P<0.01),DRG中SP、CGRP、TRPV1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同时,与艾灸组比较,针灸组TWL值显著升高(P<0.01),DRG中SP、CGRP、TRPV1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针刺结合悬灸通过降低DRG中SP、CGRP的表达,抑制TRPV1的激活,改善痛觉过敏发挥镇痛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针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 背根神经节 瞬时电位感受器香草醛受体1 镇痛
原文传递
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一氧化氮-环鸟苷酸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彭传玉 胡玲 +2 位作者 吴子建 蔡荣林 王洁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0-255,共6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脊髓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一氧化氮-环鸟苷酸(NMDA-NO-cGMP)通路的影响,探讨艾灸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痛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NMDA受体拮抗剂(AP... 目的:观察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脊髓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一氧化氮-环鸟苷酸(NMDA-NO-cGMP)通路的影响,探讨艾灸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痛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NMDA受体拮抗剂(AP-5)组和艾灸+NMDA受体激动剂(NMDA)组,每组20只。采用风寒湿环境因素结合右后足跖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AA大鼠模型。艾灸组采用艾条悬灸“足三里”“肾俞”,两穴交替使用;艾灸+AP-5组和艾灸+NMDA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AP-5(0.7 mg·kg^(-1)·d^(-1))和NMDA(5 mg·kg^(-1)·d^(-1))后进行与艾灸组相同的干预;3组均每日1次,共干预15 d。造模前后及干预后测定大鼠右后足底机械痛阈(PWT);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脊髓组织中cGMP的含量;比色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脊髓组织中NOS的活性和NO的含量。结果: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右后足底PWT均显著降低(P<0.01)。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右后足底PWT显著降低(P<0.01),脊髓组织中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cGMP、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PWT明显升高(P<0.01),脊髓组织中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cGMP、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与艾灸组比较,艾灸+AP-5组PWT明显升高(P<0.01),脊髓组织中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NO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艾灸+NMDA组PWT显著降低(P<0.01),脊髓组织中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cGMP、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艾灸可改善AA大鼠的炎性痛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组织中NMDA-NO-cGMP通路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痛 艾灸 脊髓 类风湿性关节炎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一氧化氮 环鸟苷酸
原文传递
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调控铁死亡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彭传玉 胡玲 +2 位作者 吴子建 王洁 蔡荣林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组织p53、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AA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和药物组,每... 目的:观察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组织p53、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AA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和药物组,每组20只。采用风寒湿环境因素结合完全弗氏佐剂建立AA大鼠模型。艾灸组予艾条悬灸"肾俞""足三里",两穴交替使用,药物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8 mg/kg)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15 d。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右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右膝关节滑膜组织p53、SLC7A11、GPX4蛋白和mRNA的表达;比色法和荧光探针法检测大鼠血清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活性氧(ROS)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膝关节滑膜异常增生,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组织p53蛋白和mRNA表达、血清ROS表达强度明显升高(P<0.01),滑膜组织SLC7A11、GPX4蛋白和mRNA表达、血清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药物组滑膜组织损伤明显改善,滑膜组织p53蛋白和mRNA表达、血清ROS表达强度显著降低(P<0.01),滑膜组织SLC7A11、GPX4蛋白和mRNA表达、血清GSH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艾灸组比较,药物组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无明显差异,滑膜组织p53蛋白表达、血清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GPX4蛋白表达、血清GSH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灸改善AA模型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炎性反应的作用可能与其调控铁死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佐剂性关节炎 铁死亡 滑膜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针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及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梦 蔡荣林 +4 位作者 孙旭 胡玲 汪克明 何璐 彭传玉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讨CD 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针刺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及腹腔注射VD3法复制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CD 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针刺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及腹腔注射VD3法复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电针组在模型复制成功后针刺"内关""心俞"穴,每日1次,药物组以阿托伐他汀混悬液0.25mg.kg-1.d-1灌胃给药,均治疗2周;电针预处理组在模型复制开始时针刺"内关""心俞"穴,隔日1次,共12周。实验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冠状动脉组织CD 40L、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含量明显升高,HDL含量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组织中CD 40L、MMP-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针刺预处理、药物及针刺治疗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C、TG、LDL含量及冠状动脉组织中CD 40L、MMP-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血清HDL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TC、TG、LDL含量及CD 40L、MMP-9蛋白表达方面,电针预处理组优于药物组(P<0.01,P<0.05),电针预处理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预防和治疗均可明显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大鼠血清TC、TG、HDL、LDL含量及冠状动脉组织CD 40L、MMP-9蛋白表达,针刺对CD 40L、MMP-9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脂 冠状动脉T细胞 CD40L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电针心经经穴对心肌缺血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蔡荣林 崔帅 +6 位作者 吴子建 何璐 余情 王洁 彭传玉 胡玲 周逸平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06-413,共8页
目的:观察针刺心经经穴对心肌缺血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电活动特征的影响,探讨针刺心经抗心肌缺血效应的下丘脑调控机制。方法:随机选取8只SD大鼠作为伪手术组,其余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心肌缺血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 目的:观察针刺心经经穴对心肌缺血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电活动特征的影响,探讨针刺心经抗心肌缺血效应的下丘脑调控机制。方法:随机选取8只SD大鼠作为伪手术组,其余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心肌缺血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心经组和电针肺经组,每组8只。电针心经组电针"神门"-"通里"段,电针肺经组电针"太渊"-"列缺"段,刺激20min,1次/d,共7d。将微电极阵列植入大鼠下丘脑室旁核,采用Plexon多通道采集系统记录神经元放电和场电位;利用Offline Sorter软件进行神经元信号聚类分析,筛选神经元放电信号;采用Neuro Explorer软件对神经元的放电波形进行自相关与互相关分析,并分析各组神经元信号的频率、特征和实时频谱。结果:神经元信号聚类分析和自相关分析可见,伪手术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可见2个中间神经元活动,模型组可见2个中间神经元放电活跃,电针心经组可见4个神经元放电活动,其中中间神经元1个、锥体神经元3个,电针肺经组可见1个中间神经元放电活动。互相关分析可见,电针心经组SPK 02a和SPK 02b神经元放电活动之间存在抑制关系。神经元放电序列和频率分析可见,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总放电频率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心经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总放电频率显著下降(P<0.01);电针肺经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总放电频率明显高于电针心经组(P<0.01)。实时频谱分析显示电针心经组局部场电位频谱能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和电针肺经组。结论:针刺心经经穴可显著降低下丘脑室旁核中间神经元活动,激活投射到下丘脑室旁核的锥体神经元活动,且中间神经元与锥体神经元之间存在抑制关系,可能是针刺心经抗心肌缺血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心经 心肌缺血 下丘脑室旁核 神经元活动 微电极阵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