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水率对环氧浸渍纸低频介电弛豫过程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宏亮 黄宁 +2 位作者 刘鹏 金海 彭宗仁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2-324,共13页
环氧复合材料是特高压直流套管电容芯体的主绝缘材料,其受潮会对套管造成较大影响。为了明确含水率对环氧复合材料低频介电弛豫过程的影响,该文制备了环氧树脂和环氧浸渍纸两种试样,测量了不同湿度环境下两种试样的吸水特性和低频介电... 环氧复合材料是特高压直流套管电容芯体的主绝缘材料,其受潮会对套管造成较大影响。为了明确含水率对环氧复合材料低频介电弛豫过程的影响,该文制备了环氧树脂和环氧浸渍纸两种试样,测量了不同湿度环境下两种试样的吸水特性和低频介电特性。综合运用HavriliakNegami模型、复交流电导率、复电模量三种介电弛豫模型对介电谱信息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了环氧浸渍纸中纤维素σ极化和界面极化的弛豫强度、弛豫时间、活化能等介电特性参数。结果表明:含水率对环氧试样的低频介电特性影响很小,而对环氧浸渍纸试样的低频介电特性影响明显;水分会降低环氧浸渍纸试样σ极化活化能,提高σ极化介电弛豫强度;含水率的提升也会使环氧浸渍纸直流电导率增大,减小界面极化时间常数,增强界面极化介电弛豫强度。该文量化分析了环氧浸渍纸低频介电弛豫过程中含水率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为特高压直流套管受潮状态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环氧树脂 环氧浸渍纸 低频介电弛豫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GIL绝缘子用微米氧化铝-氧化硅共混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鹏 袁航 +5 位作者 朱思佳 赵惠军 闫爽 吴泽华 彭宗仁 王浩然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7,共9页
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对绝缘子耐受电、热、力综合作用能力的要求更高。本研究通过分别掺杂微米级氧化铝、氧化硅和氧化铝-氧化硅共混填料的方式制备了环氧复合材料,对共混体系力学、热学和电气... 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对绝缘子耐受电、热、力综合作用能力的要求更高。本研究通过分别掺杂微米级氧化铝、氧化硅和氧化铝-氧化硅共混填料的方式制备了环氧复合材料,对共混体系力学、热学和电气性能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铝填料体积占比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提升,微米氧化铝/环氧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掺杂两种填料有助于提升共混体系的导热和耐电弧性能,但会略微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增大热膨胀系数,当氧化铝和氧化硅填料体积比为1∶1时,复合材料的耐电弧时间可达186.63 s,导热系数可达1.198 W/(m·K)。随着氧化硅填料体积占比提高,环氧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减小,电气强度升高,体积电阻率增大,介质损耗减小。微米氧化硅/环氧复合材料工频电气强度最高,可达36.63 kV/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 氧化铝 氧化硅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GIS断路器用管型绝缘拉杆动态受力真型试验与材料压缩特性分析
3
作者 刘鹏 胡睿智 +4 位作者 陈允 王浩然 吴泽华 靳守锋 彭宗仁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0,共8页
作为特高压GIS断路器中连接触头与操作机构的关键部件,绝缘拉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承受外载荷作用。为掌握绝缘拉杆动态受力特性、材料力学性能,文中通过在特高压GIS断路器中布置力传感器测得其主绝缘拉杆操作过程中动态受力情况,根据测... 作为特高压GIS断路器中连接触头与操作机构的关键部件,绝缘拉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承受外载荷作用。为掌握绝缘拉杆动态受力特性、材料力学性能,文中通过在特高压GIS断路器中布置力传感器测得其主绝缘拉杆操作过程中动态受力情况,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了拉杆材料管型试样的压缩试验,并利用仿真分析了不同长径比拉杆的压缩屈曲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操作过程中主绝缘拉杆受交变冲击载荷作用,操作机构对绝缘拉杆所施加压力峰值与拉力峰值相差不大,且二者均达到110 k N以上,绝缘拉杆材料的压缩特性应得到关注。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长度和内、外径将会直接影响管型绝缘拉杆材料压缩性能,大长径比绝缘拉杆更容易在压缩载荷下出现塑性变形和屈曲失稳现象,所能承受的最大压缩载荷更小。基于材料压缩试验,文中通过仿真计算建立了管型绝缘拉杆临界屈曲载荷与长度之间的近似关系式,并提出通过管型试样压缩试验得到原尺寸拉杆临界屈曲载荷的方法。文中研究成果可为特高压GIS绝缘拉杆材料试验、设计制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拉杆 动态受力特性 压缩特性 临界屈曲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换流变阀侧套管温度场仿真与大电流温升试验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谢更生 史石峰 +3 位作者 王琪林 王青于 刘鹏 彭宗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4-1002,共9页
随着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输送功率不断提升,胶浸纸(resin impregnated paper,RIP)套管的发热问题越发突出。面对±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一步提升输送容量的挑战,为避免RIP套管发热严重、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输送功率不断提升,胶浸纸(resin impregnated paper,RIP)套管的发热问题越发突出。面对±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一步提升输送容量的挑战,为避免RIP套管发热严重、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RIP换流变阀侧套管的设计方案,并通过仿真模拟与温升试验进行验证。首先,在套管设计方案中,通过引入衬管结构、增加导体直径等手段来降低热点温度;然后,提出了一种针对RIP套管温度场的改进计算方法,对套管热设计进行了仿真校核;最后,对基于该设计方案制造的套管进行了温升试验考核。仿真与温升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RIP换流变阀侧套管可以满足工程要求,其载流量(等效工频电流)可达6736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浸纸套管 换流变阀侧套管 直流输电工程 计算流体力学 温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鲸鱼优化算法-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用于断路器机械剩余寿命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家豪 王青于 +4 位作者 范玥霖 史石峰 彭宗仁 曹培 徐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0-262,共13页
低压断路器的安全可靠是电力系统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一环,因此对断路器进行退化趋势预测和剩余寿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 低压断路器的安全可靠是电力系统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一环,因此对断路器进行退化趋势预测和剩余寿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提出了一种断路器操动机构剩余寿命的预测方法,首先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获得的原始监测数据进行筛选,选择与断路器开断次数相关度较高的数据作为关键退化特征量,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融合获得能够综合表征断路器运行状态的健康指数;随后使用滑动时间窗的方法对健康指数时间序列进行重构,再通过WOA-Bi LSTM寻优获得的最佳模型对健康指数进行时间序列预测,从而获得断路器未来多步的退化趋势;最后再根据设定的失效阈值,确定断路器操动机构的剩余寿命。实例验证表明,该文提出的混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可达96.43%,相比于其他传统预测模型显著提高,对于断路器的实际运维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断路器 退化趋势 剩余寿命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鲸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交流电压下低密度聚乙烯的空间电荷特性
6
作者 魏鼎欣 刘鹏 +3 位作者 谢宗良 庞曦 许天蕾 彭宗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97-2008,I0013,共13页
分频输电技术已逐步成为实现碳中和及海上风电远距离传输的主流方案之一。然而,对高压分频输电背景下的电气设备研究较为欠缺,在频率改变对电缆绝缘材料特性影响方面尚需深入研究。为此,采用具备快速检测能力的脉冲电声测试系统,研究了... 分频输电技术已逐步成为实现碳中和及海上风电远距离传输的主流方案之一。然而,对高压分频输电背景下的电气设备研究较为欠缺,在频率改变对电缆绝缘材料特性影响方面尚需深入研究。为此,采用具备快速检测能力的脉冲电声测试系统,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在分频电压下不同电场强度、温度时的空间电荷特性以及频率改变对电荷积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场强及温度条件较为苛刻时,电荷积聚明显;而随着频率的降低电荷积聚量增加,频率下降至20 Hz后,电荷增长速度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应用于交变电场下的双极型载流子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实验观察进行了合理化解释,揭示了电场、温度及频率对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海上风电分频输电系统中的频率选择及线缆绝缘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海上风电 分频输电 低密度聚乙烯 空间电荷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度梯度的高压直流GIL盆式绝缘子空间电荷仿真
7
作者 庞曦 许天蕾 +3 位作者 刘鹏 魏鼎欣 谢宗良 彭宗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4-1024,共11页
在直流电压和温度梯度作用下,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中盆式绝缘子内部易积聚空间电荷,引起局部电场畸变。因此,研究直流电压下盆式绝缘子内空间电荷积聚特性,对提高直流GIL的绝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直流电压和温度梯度作用下,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中盆式绝缘子内部易积聚空间电荷,引起局部电场畸变。因此,研究直流电压下盆式绝缘子内空间电荷积聚特性,对提高直流GIL的绝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以直流GIL盆式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基于2维双极性载流子模型,建立了电-热-流-电荷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研究了不同温度分布、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极性电压下盆式绝缘子内空间电荷分布特性和电场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表明:仿真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盆式绝缘子内空间电荷和电场分布,在盆式绝缘子工作条件下,空间电荷主要积聚在金属与绝缘材料界面处,最大电荷密度为156.59 mC/m^(3),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设备内部电场畸变。绝缘子在复杂工况下的空间电荷仿真可以解决电力设备难以直接测量空间电荷分布的难题,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直流GIL的绝缘优化设计和可靠运行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 盆式绝缘子 直流GIL 电场分布 环氧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海拔地区1000kV变电站导线连接金具防晕型结构设计与优化
8
作者 张军 刘鹏 +4 位作者 滕文涛 李瑶琴 谢梁 彭宗仁 刘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7-1798,I0102,I0103,共14页
防晕型金具设计是特高压变电站电晕防治和电磁环境治理的关键,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电晕防治尤为重要。采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满足工程需求的海拔校正指数公式、线性公式和金具表面场强控制值,计算获得了高海拔特... 防晕型金具设计是特高压变电站电晕防治和电磁环境治理的关键,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电晕防治尤为重要。采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满足工程需求的海拔校正指数公式、线性公式和金具表面场强控制值,计算获得了高海拔特高压变电站导线连接金具表面的电场分布,给出了各导线连接金具的结构优化方案并通过了高海拔电晕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按文中推荐方法计算得到的4000m海拔校正系数为1.51,与标准Q/GDW 551—2010推荐值相差1.9%。高海拔特高压变电站中导线连接金具表面场强应进行差异化控制:上层金具不超过1.32kV/mm,局部不超过1.52kV/mm;下层金具不超过0.99kV/mm,局部不超过1.14kV/mm。采用所提推荐方案时,各导线连接金具电晕熄灭电压均高于698.5kV且保有一定安全裕度,可满足4000m高海拔特高压变电站使用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超高海拔地区特高压变电站的防晕型金具设计提供依据,助力我国构建绿色环保的新型能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0m 超高海拔 1000KV变电站 电晕防治 导线连接金具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饱和电流密度法的气-固界面电荷分布特性仿真研究
9
作者 刘杉 姜喆 +4 位作者 袁书文 李杨 谢更生 王青于 彭宗仁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直流电压下气-固界面存在自由电荷积聚现象,对沿面闪络等放电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与绝缘子的安全可靠性密切相关。国内外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实验和仿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气-固绝缘表面电荷的来源主要有3种:固体侧的体电流、气体侧的离子... 直流电压下气-固界面存在自由电荷积聚现象,对沿面闪络等放电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与绝缘子的安全可靠性密切相关。国内外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实验和仿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气-固绝缘表面电荷的来源主要有3种:固体侧的体电流、气体侧的离子电流以及气-固表面的面电流。在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管廊(GIL)等电力设备中,各关键部件的控制场强较低,正常运行时不会发生局部放电,故气体侧电荷来源主要为气体分子的弱电离,但是气体场域的对流扩散方程离散形式会出现振荡解,直接求解易导致迭代不收敛。为了解决此难题,本文提出绝缘子气-固界面电荷积聚的改进饱和电流密度计算方法,并搭建柱式绝缘子表面电荷测量实验系统,测量了常温常压下空气中柱式绝缘子在直流电压下的表面电荷积聚特性,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支柱式绝缘子表面在直流电压下存在两个异极性电位峰、1个同极性电位峰,且随加压时间增大,电位峰位置不变。在试样下部,气体侧电流小于固体侧电流密度,表面积聚负电荷,在试样上部气体侧电流大于固体侧电流密度,表面同样积聚负电荷;在试样中部,绝缘子表面积聚正电荷,固体侧电荷占主导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直流输电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荷 饱和电流 HVDC系统 柱式绝缘子 优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套管表带触指SF_(6)气氛中高温腐蚀特性研究
10
作者 田汇冬 靳守锋 +3 位作者 谢韬 赵子辰 王青于 彭宗仁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1-182,190,共13页
表带触指作为高压套管中电连接结构的关键部件,其接触劣化受到电、热、化学的联合作用。目前影响表带触指劣化腐蚀的关键因素尚不清楚,亟待开展相关研究。文中基于表带触指劣化试验系统开展了表带触指高温腐蚀特性研究:基于热力学原理... 表带触指作为高压套管中电连接结构的关键部件,其接触劣化受到电、热、化学的联合作用。目前影响表带触指劣化腐蚀的关键因素尚不清楚,亟待开展相关研究。文中基于表带触指劣化试验系统开展了表带触指高温腐蚀特性研究:基于热力学原理分析了不同金属材料对SF_(6)气体分解产物的反应倾向;同时,开展了高温下表带触指在SF_(6)气体中的腐蚀试验,获得了不同过热分解条件下表带触指的腐蚀特性。研究发现,表带触指发生腐蚀反应的类型主要取决于温度最高点的位置和SF_(6)气体过热分解程度,SF_(6)过热分解初期氟化物的特征峰更强。当触指温度高于周边温度且SF_(6)分解程度较低时,表带触指主要受到氟化腐蚀,当SF_(6)分解程度较高时,表带触指主要受到硫化腐蚀。相关研究可为高压套管触指结构的过热故障分析及可靠性运行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套管 表带触指 腐蚀 热力学 SF_(6)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斜撑式干式平波电抗器电场分布及均压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彭宗仁 罗兵 +2 位作者 程建伟 黎小林 王蕊 《南方电网技术》 2010年第6期45-48,共4页
依据±800 kV斜撑式干式平波电抗器的基本结构特点,应用二次开发的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仿真计算模型,进行了电场、电位分布仿真计算,研究了±800 kV斜撑式干式平波电抗器的均压特性,并优化其均压环装置。经优化的结构可以满足... 依据±800 kV斜撑式干式平波电抗器的基本结构特点,应用二次开发的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仿真计算模型,进行了电场、电位分布仿真计算,研究了±800 kV斜撑式干式平波电抗器的均压特性,并优化其均压环装置。经优化的结构可以满足±800 kV斜撑式干式平波电抗器的外绝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平波电抗器 电场分布 均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直撑式干式平波电抗器均压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宗仁 罗兵 +2 位作者 程建伟 黎小林 王蕊 《南方电网技术》 2010年第4期60-62,共3页
介绍了±800kV直撑式干式平波电抗器的基本结构特点,利用二次开发的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电抗器的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对其进行了电场、电位分布的仿真计算;讨论了电抗器支柱绝缘子的均压特性,设计了该电抗器的外绝缘结构。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平波电抗器 电场分布 均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通综合管廊工程特高压GIL绝缘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宗仁 张鹏飞 +6 位作者 刘鹏 韩先才 杨保利 崔博源 吴泽华 田汇冬 王浩然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46-4057,共12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已广泛应用在极端环境和紧凑条件下的电力输送,GIL绝缘可靠性关系到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是其规模化应用的基础和关键。特高压苏–通穿江输电采用GIL管廊输电方式,其距离长、电压高,绝缘结构典型,材料特性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已广泛应用在极端环境和紧凑条件下的电力输送,GIL绝缘可靠性关系到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是其规模化应用的基础和关键。特高压苏–通穿江输电采用GIL管廊输电方式,其距离长、电压高,绝缘结构典型,材料特性复杂,运行工况特殊,研发之初无可以借鉴的经验。针对特高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研究掌握了GIL绝缘子用环氧复合材料电、热、力性能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固化动力学–热–力耦合仿真分析了材料工艺流程,开发了释缓界面应力、屏蔽界面缺陷的半导电界面材料,提出了材料关键性能控制指标;基于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与复杂曲面优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了特高压GIL盆式绝缘子结构,发明了哑铃型三支柱绝缘子,提出了苏–通GIL综合管廊基础单元绝缘子和载流结构配置方案;总结详述了GIL真型绝缘子的放电特性。通过研究解决了特高压交流GIL输电中的关键绝缘问题,掌握了特高压交流GIL的核心技术,为先进GIL输电装备自主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保障华东特高压交流环网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材料特性 结构设计 放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避雷器串联间隙放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宗仁 陈寿田 刘晓亮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6-48,共3页
本文以电介质物理、电气绝缘结构设计原理为理论基础,针对实际应用,对氧化锌串联间隙的放电特性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间隙的绝缘支撑材料、电极形状、湿度、接触等因素是影响放电特性的主要原因;合理地进行电极配合,... 本文以电介质物理、电气绝缘结构设计原理为理论基础,针对实际应用,对氧化锌串联间隙的放电特性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间隙的绝缘支撑材料、电极形状、湿度、接触等因素是影响放电特性的主要原因;合理地进行电极配合,优化其绝缘结构设计,不但能有效地抑制滑闪,而且放电特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放电 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表面涂敷对电荷注入的影响
15
作者 彭宗仁 谢恒方方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9-73,共5页
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绝缘介质中的载流子除杂质离子外一般是来自电极注入.文中采用电极表面涂敷改性SP硅漆,形成“金属电极-涂敷层-液体介质”复合界面,有效地降低了电极注入强度.由于电极注入与其极板极性有着密切关系,还讨论... 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绝缘介质中的载流子除杂质离子外一般是来自电极注入.文中采用电极表面涂敷改性SP硅漆,形成“金属电极-涂敷层-液体介质”复合界面,有效地降低了电极注入强度.由于电极注入与其极板极性有着密切关系,还讨论了涂敷不同极性的电极极板对电荷注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注入 SP硅漆 表面涂敷 电极 液体电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对特高压交流盆式绝缘子电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王浩然 郭子豪 +3 位作者 张丝钰 杜进桥 彭宗仁 刘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2-992,共11页
为了研究缺陷对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电场分布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的基本计算模型,研究了气体间隙、凸起和凹陷等缺陷对盆式绝缘子电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间隙长度越大,宽度越小,引起的场强越高;凸起... 为了研究缺陷对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电场分布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的基本计算模型,研究了气体间隙、凸起和凹陷等缺陷对盆式绝缘子电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间隙长度越大,宽度越小,引起的场强越高;凸起和凹陷呈现出的场强峰值及电场分布规律均与其尺寸无关,电场增强系数与其位置无关;附着金属颗粒会显著增强其边缘的电场强度,电场增强系数随颗粒径向位置的增大而减小,随颗粒狭长程度的增大而增大;悬浮导电颗粒影响下,导电颗粒尺寸越大,距盆体表面越近,则盆体表面最大场强越高;内部气泡的电场增强系数与其尺寸及其在盆体内的位置无关。在研究的几种缺陷里,附着金属颗粒增强电场的影响最大,悬浮金属颗粒影响的区域范围最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盆式绝缘子 缺陷 ANSYS 气隙 凸起 凹陷 金属颗粒 内部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用盆式绝缘子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38
17
作者 崔博源 王宁华 +3 位作者 王承玉 彭宗仁 陈允 程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88-3894,共7页
为改进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盆式绝缘子,在充分考虑生产、运输、运行过程中绝缘子的各种工况及兼顾产品技术水平、综合性能和工艺稳定性考核的情况下,从型式试验、材料试验、工艺控制和出厂检测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 为改进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盆式绝缘子,在充分考虑生产、运输、运行过程中绝缘子的各种工况及兼顾产品技术水平、综合性能和工艺稳定性考核的情况下,从型式试验、材料试验、工艺控制和出厂检测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大量抽样试验结果表明,满足所提型式试验要求的绝缘子的水压破坏平均值在3.1~3.8 MPa之间,远高于标准要求的2.4 MPa;其标准偏差在0.32~0.65 MPa之间,因此提出的措施有效提高了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的质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盆式绝缘子 质量控制 型式试验 材料试样 工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F神经网络与NSGA-II混合算法用于±1 100kV穿墙套管3维电场模拟及内屏蔽结构优化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施令 彭宗仁 +3 位作者 杜进桥 李乃一 胡伟 邓志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47-1857,共11页
±1 100 kV特高压穿墙套管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但目前对其3维静电场模拟和内屏蔽层结构智能优化鲜有报道。鉴于此,以特高压穿墙套管及其内屏蔽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3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电场模拟。提出了应用径向基函数(RBF)... ±1 100 kV特高压穿墙套管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但目前对其3维静电场模拟和内屏蔽层结构智能优化鲜有报道。鉴于此,以特高压穿墙套管及其内屏蔽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3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电场模拟。提出了应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与NSGA-II混合算法对套管内屏蔽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并运用经典显示函数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穿墙套管内屏蔽结构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结合RBF神经网络与NSGA-II混合算法对内屏蔽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套管内屏蔽各关键位置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均满足控制要求。研究表明:与自由网格划分相比,体旋转扫掠网格划分可使有限元模型生成的节点数量降低58.2%;墙体和均压环对套管复合外套有较好的屏蔽作用,且高场强区主要集中在内屏蔽表面,优化后最高场强降低14.5%。3维电场模拟结果可为穿墙套管的设计、制造和运行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且所提算法能较好地解决大场域、多介质复杂模型结构优化耗时较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0 kV 特高压 穿墙套管 有限元法 RBF 神经网络 NSGA-I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梯度对直流电压极性反转过程中瞬态电场的影响 被引量:32
19
作者 陈曦 王霞 +4 位作者 王增彬 吕泽鹏 吴锴 彭宗仁 成永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22-1227,共6页
高压电缆运行中由于导体发热而引起绝缘由内到外形成温度梯度。直流电压下温度梯度的存在必然会影响电荷的注入和迁移、加剧了位于绝缘层外表面的电荷积聚和场强畸变,降低绝缘击穿强度,也造成了电缆在断电或电压极性反转时的早期破坏。... 高压电缆运行中由于导体发热而引起绝缘由内到外形成温度梯度。直流电压下温度梯度的存在必然会影响电荷的注入和迁移、加剧了位于绝缘层外表面的电荷积聚和场强畸变,降低绝缘击穿强度,也造成了电缆在断电或电压极性反转时的早期破坏。为此,基于电声脉冲(PEA)法,测量了聚乙烯板状试样在不同温度梯度场、50kV/mm直流电场协同作用下加压和极性反转过程中的空间电荷分布和最大瞬态场强。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场-直流电场协同作用下,最大稳态电场出现在试样低温侧;而温度梯度场-电压极性反转协同作用下,最大瞬态电场却出现在高温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梯度 瞬态场强 极性反转 聚乙烯 电声脉冲 空间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紧凑型线路悬垂复合绝缘子均压环电晕抑制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谢天喜 莫娟 +2 位作者 彭宗仁 李靖 付晓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79-1784,共6页
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部分均压环由于结构设计和安装方式不合理,电晕现象严重,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造以抑制电晕放电。为此,使用紫外成像仪沿线观测导线和杆塔金具,找出了有明显电晕现象的均压环,确定了放电位置和强度,运用三维有... 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部分均压环由于结构设计和安装方式不合理,电晕现象严重,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造以抑制电晕放电。为此,使用紫外成像仪沿线观测导线和杆塔金具,找出了有明显电晕现象的均压环,确定了放电位置和强度,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紧凑型直线塔模型,计算了该均压环的电场分布,分析了其球头和环体产生电晕的原因,提出了均压环的结构优化方案,将环表面最大场强由3868V/mm降低至2475V/mm。根据优化方案制造的新均压环挂网运行后的结果表明,球头和环体无电晕,防晕效果显著。该研究可为今后超、特高压线路防晕金具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提供研究经验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压环 电晕抑制 电场 结构优化 有限元法 紫外成像 紧凑型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