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骨肽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彭礼林 鲍运平 王永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骨诱导生长因子(注射用骨肽)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治疗的74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骨肽30 mg静滴;对照组给予碳酸钙片口服。观察骨密度、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变... 目的:探讨外源性骨诱导生长因子(注射用骨肽)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治疗的74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骨肽30 mg静滴;对照组给予碳酸钙片口服。观察骨密度、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变化以及促进骨折愈合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8个月,平均7.1个月,治疗后2月,治疗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Ⅰ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PICP)、骨钙素(Bonegla protein,BGP)及健侧桡骨骨密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骨肽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骨诱导能力,增加骨量,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骨肽 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68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彭礼林 鲍运平 +2 位作者 李五洲 骆华松 刘克斌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2年第3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间接复位、建立皮下隧道、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68例临床资料。结果:6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病例切口一期愈合,骨...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间接复位、建立皮下隧道、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68例临床资料。结果:6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病例切口一期愈合,骨折无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8周。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52例,良9例,中7例,差0例,优良率89.7%。结论: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胫骨骨折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内固定 微创 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3
作者 彭礼林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495-495,共1页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7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照组行前路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ASIA分级。结果:...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7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照组行前路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ASIA分级。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对照组2例出现腰背部疼痛;两组经手术治疗ASIA分级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创伤少、恢复快,是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理想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 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分析
4
作者 彭礼林 鲍运平 +1 位作者 周伟 王永姑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9期108-108,共1页
目的:总结并探讨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治疗特点,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78例70岁以上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资料,半髋置换161例,全髋置换17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53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9例,... 目的:总结并探讨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治疗特点,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78例70岁以上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资料,半髋置换161例,全髋置换17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53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9例,髋关节骨关节炎4例.术前常见的合并症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结果:178 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发生并发症27例(15.2%),髋功能评定按Harris标准,优良率88.8%,住院期间患者无死亡.结论:对于高龄患者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积极控制和预防合并症及并发症,缜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安全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19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彭礼林 佘斌兵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2年第6期511-513,共3页
关键词 经椎弓根内固定 治疗 胸腰段骨折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前后使用帕瑞昔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和炎症因子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鲍运平 李五洲 +4 位作者 彭礼林 刘克斌 骆华松 杜娟 易洋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是否在切开前使用帕瑞昔布可以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和调节炎症反应。方法:病人被随机分为皮肤切开前使用帕瑞昔布组(切开前组)和皮肤切开后使用帕瑞昔布组(切开后组),分别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吗啡用于常规术后镇痛。分... 目的:观察是否在切开前使用帕瑞昔布可以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和调节炎症反应。方法:病人被随机分为皮肤切开前使用帕瑞昔布组(切开前组)和皮肤切开后使用帕瑞昔布组(切开后组),分别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吗啡用于常规术后镇痛。分别于术后1、6、18、24h,应用疼痛视觉量表评分法(Visual analog pain scale,VAS)的分数和术后所记录的吗啡消耗量进行评估。分别于皮肤切开前30min和术后6h测定血浆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切开前组的术后1h和术后6h的疼痛视觉量表评分分数明显低于切开后组。切开前组术后6h、8h和24h的吗啡消耗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中,术后6h所测得的IL-6和IL-8的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加,而且,切开前组的术后6h的IL-6和IL-8的水平显著低于切开后组。结论:皮肤切开前使用帕瑞昔布能降低术后疼痛和减少吗啡的消耗量,而且能够减少全髋置换术后24h内IL-6和IL-8等炎性介质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 环氧化物酶-2抑制剂(COX-2抑制剂) 全髋关节置换术 疼痛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SOD、MDA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鲍运平 易洋 +4 位作者 彭礼林 杜娟 李五洲 骆华松 刘克斌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3年第10期1-2,5,共3页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对SOD和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氨基葡萄糖治疗组),A组予以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对SOD和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氨基葡萄糖治疗组),A组予以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连续治疗8周。A、B两组患者均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2周后,行患膝关节腔穿刺、抽吸滑液。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其关节液中SOD、MDA的含量,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液SOD、MDA水平比较无差异;治疗后,两组SOD均明显升高,MDA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关节液中的SOD水平较低、MDA水平升高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症状关系密切,氨基葡萄糖能升高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的SOD水平,降低MDA水平,从而降低Lequesne指数,改善临床症状,且作用效果较常规组明显。这可能是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膝骨关节炎 SOD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X射线辐射防护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赵伯明 何晓斌 +2 位作者 徐双迎 彭礼林 祝利平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94,共2页
目的加强骨科放射防护设施,保障骨科人员、公众、受检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方法采用资料调研,监督监测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果骨科手术室和病房摄影,X射线机未进行屏蔽前,受照剂量监测均值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限制,防护后,符合... 目的加强骨科放射防护设施,保障骨科人员、公众、受检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方法采用资料调研,监督监测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果骨科手术室和病房摄影,X射线机未进行屏蔽前,受照剂量监测均值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限制,防护后,符合国家标准。骨科人员操作环境有待改善,病人防护有待加强。结论根据国家放射防护标准要求,提高骨科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的使用率,继续提高个人剂量监测率,加强辐射防护,确保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机 辐射防护 骨科整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一号方对家兔骨折VEGF和BMP-2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易洋 鲍运平 +4 位作者 龚朝霞 朱正荣 彭礼林 骆华松 李军川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40-142,0+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骨折一号方对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BMP-2表达的影响和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制作60只兔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骨折一号方对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BMP-2表达的影响和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制作60只兔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骨折一号方组,术后1d骨折一号方组即喂服试药,对照组喂服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第3、6、9、14天取样,进行组织学切片、VEGF、BMP-2免疫组化染色,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对VEGF、BMP-2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①骨折后断端均有VEGF表达。术后第3、9天出现两个峰值。实验组较对照组各时相点VEGF表达量均明显增高。②骨折后断端均有BMP-2表达,各时相点未出现峰值,而是呈两条近乎平行线,随时间的推移而呈增高趋势。在各时相点,骨折一号方组BMP-2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骨折一号方能显著增高各时相点VEGF、BMP-2表达量,使骨折断端血循环重建及成骨过程加快,这可能是其产生临床疗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一号 骨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鲍运平 喻爱喜 +5 位作者 杜娟 易洋 彭礼林 李五洲 骆华松 刘克斌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自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对IL-6、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7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组),A组予...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自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对IL-6、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7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组),A组予以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连续治疗8周。A、B两组患者均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2周后,行患膝关节腔穿刺、抽吸滑液。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其关节液中IL-6、VEGF的含量,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滑液IL-6、VEGF水平比较无差异,治疗后,两组IL-6、VEGF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滑液中IL-6、VEGF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含量的高低与临床症状呈正相关。盐酸氨基葡萄糖能够减少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IL-6、VEGF含量,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临床症状,这可能是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膝骨关节炎 IL-6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IL-6、VEGF、SOD、MDA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鲍运平 易洋 +4 位作者 彭礼林 杜娟 李五洲 骆华松 刘克斌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19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6、VEGF、SOD和MDA水平的变化,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对IL-6、VEGF、SOD和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氨基葡萄糖治疗组),A组予以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6、VEGF、SOD和MDA水平的变化,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对IL-6、VEGF、SOD和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氨基葡萄糖治疗组),A组予以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连续治疗8周。A、B两组患者均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2周后,行患膝关节腔穿刺、抽吸滑液。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其关节液中IL-6、VEGF、SOD和MDA的含量,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液IL-6、VEGF、SOD和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VEGF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OD均明显升高,MDA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滑液中IL-6、VEGF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含量的高低与临床症状呈正相关。关节液中的SOD水平较低、MDA水平升高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症状关系密切。氨基葡萄糖能够减少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IL-6、VEGF含量,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氨基葡萄糖能升高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的SOD水平,降低MDA水平,从而降低Lequesne指数,改善临床症状,且作用效果较常规组明显,这可能是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膝骨关节炎 IL-6 VEGF SOD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取皮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背皮肤撕脱伤中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鲍运平 易洋 +4 位作者 杜娟 彭礼林 刘克斌 骆华松 李五洲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11期92-93,共2页
目的:总结反取皮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背皮肤撕脱伤中的治疗体会,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积累经验。方法:回顾反取皮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12例手足背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效果。结果:3例二期行清创手术植皮,1例皮片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创... 目的:总结反取皮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背皮肤撕脱伤中的治疗体会,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积累经验。方法:回顾反取皮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12例手足背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效果。结果:3例二期行清创手术植皮,1例皮片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创面痊愈。余8例均皮片一期存活,创面覆盖满意。结论:反取皮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治疗手足背皮肤撕脱伤的一个新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皮肤撕脱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腿痛2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礼林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腰腿痛 临床分析 病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骨折不愈合与延迟愈合63例治疗分析
14
作者 鲍运平 彭礼林 +2 位作者 易洋 李五洲 刘克斌 《医学信息》 2012年第7期336-337,共2页
目的分析胫骨骨折骨不愈合与延迟愈合的原因。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片所见做出诊断。结论X线片示断端骨痂极少或完全无骨痂形成,骨折断端萎缩光圆,髓腔封闭,两断端骨质硬化并可见明显间隙者,诊断为骨折不愈合。结果我院从2000-200... 目的分析胫骨骨折骨不愈合与延迟愈合的原因。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片所见做出诊断。结论X线片示断端骨痂极少或完全无骨痂形成,骨折断端萎缩光圆,髓腔封闭,两断端骨质硬化并可见明显间隙者,诊断为骨折不愈合。结果我院从2000-2004年治疗的63例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方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不愈合 骨延迟愈合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CBA男子篮球甲级联赛青年队员现状研究
15
作者 彭礼林 《福建体育科技》 2000年第6期1-4,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CBA男子甲级联赛青年队员的现状进行研究 ,发现 :赛制和比赛规则的修订是影响青年队员成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中国CBA 青年队员 赛制 比赛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