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氯酚酸钠在玻璃体切割术中的应用及其对视网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彭绍民 王绍伟 +1 位作者 张中宇 孙大卫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双氯酚酸钠(diclofenacsodium,DFS)在兔眼玻璃体切割术灌注液中的应用及其对视网膜结构的影响,寻找此药眼内应用的安全剂量。方法30只健康成年青紫蓝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左右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左眼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双氯酚酸钠(diclofenacsodium,DFS)在兔眼玻璃体切割术灌注液中的应用及其对视网膜结构的影响,寻找此药眼内应用的安全剂量。方法30只健康成年青紫蓝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左右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左眼为对照组,玻璃体切割术中灌注液为平衡盐溶液(BSS);右眼为实验眼,术中各组500mL灌注液BSS中分别加入25mg、50mg、75mg、100mg、150mgDFS。术前及术后1d、4d、7d、14d、21d、28d分别行双眼闪光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phy,ERG)检查,在14d、28d分别摘除眼球行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25mg、50mg剂量组,术后1dERG明、暗适应b波波幅比率显著下降,且与术前相比具有显著意义(P<0.05),4d后进入恢复期,10d达到正常水平(P>0.05);75mg、100mg、150mg剂量组,术后1dERG明、暗适应b波波幅比率显著下降,且与术前相比具有显著意义(P<0.05),4d后进入恢复期,14d达到稳定,但仍低于正常(P<0.05)。150mg剂量组可见晶状体后囊混浊、视网膜前少许出血、视盘血管迂曲扩张等改变;75mg、100mg、150mg剂量组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为视网膜组织已出现水肿、细胞核染色质浓缩集聚、细胞坏死等可逆或不可逆变化。结论DFS在玻璃体切割术灌注液中的安全剂量为100mg·L-1,150mg·L-1剂量时对视网膜各层结构产生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酚酸钠 毒性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眼用制剂的眼内组织分布及药动学 被引量:3
2
作者 彭绍民 王绍伟 孙大卫 《食品与药品》 CAS 2006年第05A期42-44,共3页
目的测定双氯芬酸钠眼用制剂在兔眼组织内的浓度,进行眼内药动学研究。方法48只家兔分为2大组,每大组分8个时间组,每个时间组3只、6眼,用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和眼膏点眼后于不同时间抽取房水、虹膜-睫状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眼组... 目的测定双氯芬酸钠眼用制剂在兔眼组织内的浓度,进行眼内药动学研究。方法48只家兔分为2大组,每大组分8个时间组,每个时间组3只、6眼,用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和眼膏点眼后于不同时间抽取房水、虹膜-睫状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眼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经3p87拟合,双氯芬酸钠在眼内的药动学过程为二房室模型,滴眼液和眼膏在房水、虹膜-睫状体的最大峰浓度分别为0.32±0.11μg/ml、0.41±0.15μg/ml、4.18±1.01μg/mg、5.95±2.09μg/mg;达峰时间基本相同,均约在给药后1h。结论双氯芬酸钠眼用制剂能很好渗透到眼组织中,因此,在临床上该制剂可以很好的抑制眼科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眼用制剂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前眼部给药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彭绍民 刘宏伟 +2 位作者 胡德祁 何树庄 葛兰波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344-345,共2页
迅速而有效地控制眼内感染仍是眼科的难题之一。这主要是由于血一眼屏障的存在,限制了药物由血中进入眼内,另外眼球各组织(角膜、巩膜等)本身阻碍了药物向眼内透入。
关键词 眼内感染 结膜下注射 老年性白内障 透明质酸酶 前房穿刺术 治疗浓度 低眼压 眼房水 眼内组织 眼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酚酸钠滴眼液的眼内组织分布及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考祥 彭绍民 +1 位作者 孙大卫 王绍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测定双氯酚酸钠点眼后兔眼组织的浓度并进行眼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24只家兔分为8个时间组,每组3只(6只眼),用0.1%双氯酚酸钠滴眼液点眼后于不同时间抽取房水,分离角膜,虹膜-睫状体和玻璃体,采用高效液相色... 目的:测定双氯酚酸钠点眼后兔眼组织的浓度并进行眼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24只家兔分为8个时间组,每组3只(6只眼),用0.1%双氯酚酸钠滴眼液点眼后于不同时间抽取房水,分离角膜,虹膜-睫状体和玻璃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眼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经双氯酚酸钠在眼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为二房室模型,在角膜,房水,虹膜-睫状体和玻璃体的峰浓度分别为18.84± 4.56 μg·g-1, 030± 0.12 mg·L-1, 3.84± 2.30 μg·g-1, 0.03± 0.01mg·L-1。达峰时分别为0.52±0.35,1.17±0.45,0.96±0.43,1.73±0.78h。结论:双氟酚酸钠滴眼后能很好渗透到各眼组织中,临床上用于眼科治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酚酸钠 滴眼液 组织分布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眼膏的研制 被引量:8
5
作者 孙考祥 洪霞 +2 位作者 张颖 彭绍民 程彦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93-395,共3页
目的 :制备双氯芬酸钠眼膏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黄凡士林 ,羊毛脂 ,液体石蜡为基质制备双氯芬酸钠眼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 :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 99.30 %,RSD为 0 .99%(n =5 ) ,制剂无刺激性 ,稳定性好。结论 :... 目的 :制备双氯芬酸钠眼膏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黄凡士林 ,羊毛脂 ,液体石蜡为基质制备双氯芬酸钠眼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 :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 99.30 %,RSD为 0 .99%(n =5 ) ,制剂无刺激性 ,稳定性好。结论 :本制剂工艺简单 ,质量稳定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 ,准确 ,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眼膏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眼患者角膜高阶像差分布及LASIK和波前像差引导的优化LASIK术后高阶像差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颖 赵耀 +3 位作者 于志红 张丽华 王淑荣 彭绍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7期514-520,共7页
目的比较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优化屈光角膜切削术(optimized refractive keratomy,ORK)后近视眼患者视力及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探讨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优化准... 目的比较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优化屈光角膜切削术(optimized refractive keratomy,ORK)后近视眼患者视力及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探讨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优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ORK-LASIK)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做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396例733眼,按球镜屈光度分成低度(≤-3.00D)、中度(-3.00~-6.00D)和高度(-6.00~-12.00D)3组,每组柱镜度数均小于-2.50D,各组再随机分成2组,一组行常规LASIK手术,另一组行ORK-LASIK。手术切削区直径为6.0~7.0mm。角膜波前像差分析为6mm瞳孔直径。术后随访6个月,检查裸眼视力及角膜地形图并进行波前像差分析。结果成人近视眼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在6mm瞳孔直径以3阶和4阶为主,占90%,在3阶和4阶中又以彗差和球差为主,分别占角膜全部像差的27.7%和28.4%;球差和球镜度数呈负相关(r=-0.501,P<0.05),其他高阶像差和球镜度数无关。但在-6.00D以上的近视眼中,彗差和次级彗差均和球镜度数有关(F=8.808,7.123,P<0.04,0.01)。角膜前表面各高阶像差均和年龄及性别无关。LASIK和ORK-LASIK2组比较,术后6个月时,低度和高度组2组的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组,ORK-LASIK组视力明显好于LASIK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角膜前表面的球差、彗差和总高阶像差均较术前增加,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度组,ORK-LASIK组和LASIK组比较角膜彗差和球差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度组ORK-LASIK组角膜彗差和球差较LASIK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ORK-LASIK手术能有效地矫正近视和散光,提高中度近视患者的视力,降低中、高度组术后彗差和球差,手术效果稳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波前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临床治疗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大卫 彭绍民 +1 位作者 孙玉倩 王绍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7-609,共3页
目的分析Graves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7例Graves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病严重程度和活动与否选择治疗方法,单纯药物治疗23例,手术联合药物治疗14例.随访1个月~5年(平均1年).结果2... 目的分析Graves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7例Graves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病严重程度和活动与否选择治疗方法,单纯药物治疗23例,手术联合药物治疗14例.随访1个月~5年(平均1年).结果23例单纯用药组患者中明显有效的17例,占73.9%.手术患者中,4例突眼患者进行眶减压手术治疗,3例两壁减压平均减少眼球突出度4.2 mm,1例三壁减压术后减少眼球突出度7.5 mm.9例眼肌病患者中,6例术后双眼达到正位,复视消失;2例斜视度数明显减小,复视明显减轻;1例过矫,重新调整固定后达到正位.3例眼睑退缩患者矫正良好,凝视症消失,眼部外观改善.结论严重的活动期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全身治疗效果较好,静止期患者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眶减压手术 糖皮质激素 放射性碘 眼外肌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酚酸钠眼膏在家兔眼部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3
8
作者 孙考祥 阎红 +3 位作者 郑秋艳 彭绍民 孙大为 王绍伟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2年第7期392-393,共2页
目的 :测定双氯酚酸钠眼膏在家兔眼部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评价双氯酚酸钠眼膏在眼部的经 -时过程 ,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48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 ,其眼部分别应用0 1 %双氯酚酸钠眼膏和滴眼液 ,于不同时间抽取房水、分离虹膜 ,采用... 目的 :测定双氯酚酸钠眼膏在家兔眼部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评价双氯酚酸钠眼膏在眼部的经 -时过程 ,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48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 ,其眼部分别应用0 1 %双氯酚酸钠眼膏和滴眼液 ,于不同时间抽取房水、分离虹膜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眼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眼膏组较滴眼液组具有较高的组织药物浓度 ,较长的消除半衰期 ,达峰时间与滴眼液相同 ;眼膏在房水和虹膜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83 33 %和205 68 %。结论 :双氯酚酸钠眼膏吸收程度较滴眼液高并具有缓释作用 ,临床上可减少用药次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酚酸钠 相对生物利用度 眼膏 DCF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青光眼眼表药物与人结膜成纤维细胞TGF-β、MMP的表达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佳莹 冷非 彭绍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294-1297,共4页
目的:评估抗青光眼眼表药物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结膜成纤维细胞培养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方法(RT-PCR)评估TGF-β的三种异形体(TGF-β1、TGF-β2、TGF-β3)以及MMP的三... 目的:评估抗青光眼眼表药物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结膜成纤维细胞培养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方法(RT-PCR)评估TGF-β的三种异形体(TGF-β1、TGF-β2、TGF-β3)以及MMP的三种异形体(MMP-2、MMP-3、MMP-9)在POAG患者的HTF中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经体内、体外抗青光眼眼表药物处理后的POAG患者的HTF细胞培养基中TGF-β1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所有实验均以健康组作为对照。结果:TGF-β1、TGF-β2及TGF-β3在mRNA水平上均被HTF表达,且青光眼组在TGF-β2和TGF-β3的mRNA水平上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在蛋白水平上未测定出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青光眼组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显著(P<0.01)。青光眼组与对照组的结膜成纤维细胞培养经过体外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的处理后,条件培养基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水平相比较未被处理过的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约4倍(P<0.01),青光眼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无差异。MMP-2和MMP-9在结膜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中,青光眼组MMP-9的扩增产物中mRN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约为对照组的1/1000。结论:体内及体外实验中,青光眼组HTF细胞培养中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增高的TGF-β三种异形体的表达可能导致青光眼组HTF细胞增殖的提高;青光眼组HTF细胞培养中在mRNA水平上缺失的MMP-3和降低的MMP-9的表达可能导致POAG患者结膜下胶原增生,结膜瘢痕化;细胞增殖的提高以及变异的TGF-β与MMP的表达均可能与本研究中POAG患者至少1a的抗青光眼眼表药物的持续使用有关;而三者均会促进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切口愈合,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基质金属蛋白酶 抗青光眼眼表药物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A-SE标记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自体移植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大卫 丛丽丹 +3 位作者 彭绍民 宁静 鲍延丽 张中宇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兔眼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ris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IPECs)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标记后,采用单通道内路移植方法将传代的IPECs移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的可行性。方法取兔眼自体虹膜细胞分离培养并传代,于第3代... 目的探讨兔眼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ris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IPECs)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标记后,采用单通道内路移植方法将传代的IPECs移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的可行性。方法取兔眼自体虹膜细胞分离培养并传代,于第3代经CFDA-SE染色后移植到自体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术后不同时间应用彩色眼底照相、激光扫描检眼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进行活体观察,不同时间点对移植眼进行切片并常规染色及免疫组化,用光学显微镜对移植细胞进行观察和评价。实验数据采用两均数的等效检验,以0.5倍标准差作为等效界值观察移植前后ZO-1和Actin表达情况。结果移植术后观察显示移植区界限清晰;激光扫描检眼镜可观察到移植区内荧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HE染色均显示移植区神经上皮层下有色素上皮细胞堆积,并随时间推移堆积逐渐变平。经免疫组化显示移植区ZO-1、Actin呈棕色点,有规律的间断分布在Bruch膜上,IPECs嵌插在原始的RPECs间,且形成完整的单层。结论CFDA-SE是一种快捷、稳定、安全的活体细胞染料,在IPECs移植中可作为理想的标记物应用;我们首次使用的单通道内路移植方法具有手术快捷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 色素上皮 上皮细胞 活体染料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家兔房水中的吸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考祥 彭绍民 +2 位作者 王绍伟 孙大卫 吴如金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 建立房水中双氯芬酸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并测定家兔用药后眼房水中药物浓度。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冰醋酸 (80∶2 0∶0 .5 ) ,房水用甲醇沉淀蛋白后 ,上清液挥干 ,再用甲醇复溶后进样。结果 本方法线... 目的 建立房水中双氯芬酸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并测定家兔用药后眼房水中药物浓度。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冰醋酸 (80∶2 0∶0 .5 ) ,房水用甲醇沉淀蛋白后 ,上清液挥干 ,再用甲醇复溶后进样。结果 本方法线性范围为 10~ 5 0 0ng·mL-1,最低检测浓度为 10ng·mL-1。 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达到 99.7% ,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 10 % ,家兔单剂量应用 0 .1%双氯芬钠滴眼液 5 0 μL后 ,房水中 15min即可检测到药物 ,在给药后 1h达到最高浓度。 结论 本方法灵敏 ,准确 ,精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滴眼液 房水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成年兔眼色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丛丽丹 孙大卫 +2 位作者 焦万秋 张中宇 彭绍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成年兔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的血-视网膜外屏障功能。方法对成年兔眼RPE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免疫组织化学通过MNF116和S-100鉴定细胞纯度。将细胞接种于铺有层粘连蛋白的Transwell滤膜...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成年兔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的血-视网膜外屏障功能。方法对成年兔眼RPE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免疫组织化学通过MNF116和S-100鉴定细胞纯度。将细胞接种于铺有层粘连蛋白的Transwell滤膜上,分别于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进行跨膜电阻测定,待电阻达到平台期后对膜切面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通过细胞ZO-1免疫荧光化学法了解紧密连接的形成情况。结果成功原代培养了兔眼RPE细胞并且无其他细胞污染。接种于Transwell后,RPE细胞TER值3周达到最高值约88.14Ω·cm2,维持1周并开始下降。透射电镜可见细胞表面有大量微绒毛并形成紧密连接。ZO-1免疫荧光化学结果可见细胞形态基本呈多边形,紧密连接基本形成。结论成年兔眼RPE细胞通过培养于铺有层粘连蛋白的Transwell滤膜上可以成功建立细胞屏障功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 细胞培养 血-视网膜屏障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结膜成纤维细胞增生与TGF-β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佳莹 冷非 彭绍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结膜成纤维细胞(humanTenon's fibroblast,HTF)的增殖能力以及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达的关系。方法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抗青光... 目的探讨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结膜成纤维细胞(humanTenon's fibroblast,HTF)的增殖能力以及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达的关系。方法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抗青光眼手术中取结膜Tenon囊组织并在体外培养到含有不同浓度胎牛血清(FBS)培养基中,检测HTF的增殖情况,用RT-PCR方法检测TGF-β3种异形体的mRNA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实验组的HTF细胞增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3)。3种TGF-β异形体在mRNA水平均被HTF表达,且实验组的TGF-β2和TGF-β3在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HTF中增高的TGF-β可能促进细胞增殖,而二者也可能与本研究中至少1a的抗青光眼滴眼液的持续使用有关。且细胞增生与TGF-β表达提高都促进了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切口愈合,从而对手术效果起到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 抗青光眼药物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染料标记原代IPEC眼内移植的研究
14
作者 孙大卫 鲍延丽 +1 位作者 焦万秋 彭绍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标记原代的兔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ris pig-ment epithelial cell,IPEC),并移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的可行性。方法取原代兔眼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消化分离,经CFDA-SE染色后移植到... 目的探讨应用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标记原代的兔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ris pig-ment epithelial cell,IPEC),并移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的可行性。方法取原代兔眼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消化分离,经CFDA-SE染色后移植到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术后不同时间应用彩色眼底照相、激光扫描检眼镜(SLO)、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行活体观察,不同时间点对移植眼进行切片并常规染色及免疫组化,用光学显微镜对移植细胞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自体移植术后观察显示移植区界限清晰;SLO可观察到移植区内荧光分布;OCT和HE染色均显示移植区神经上皮层下有移植物堆积,并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平。免疫组化显示移植区ZO-1、Actin呈棕色点,有规律地间断分布在Bruch膜上,IPEC嵌插在原始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RPEC)间,且形成完整的单层。结论CFDA-SE作为活体染料标记自体IPEC进行移植时,是一种快捷、稳定、安全的活体细胞染料,可作为理想的标记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染料 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移植 原代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穿膜肽携带外源蛋白进入眼球的研究
15
作者 赵婷婷 牛晓霞 +2 位作者 车庭华 苏大迎 彭绍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以多聚精氨酸为载体,是否能够将外源蛋白质穿透细胞膜甚至穿透眼球屏障。方法本研究以9聚精氨酸(R9)为穿膜肽,构建R9-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GFP两种重组蛋白。体外实验中,将GFP、R9-GFP与人晶状体上皮... 目的探讨以多聚精氨酸为载体,是否能够将外源蛋白质穿透细胞膜甚至穿透眼球屏障。方法本研究以9聚精氨酸(R9)为穿膜肽,构建R9-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GFP两种重组蛋白。体外实验中,将GFP、R9-GFP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共培养后,经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MTT法检测二者进入HLEC的能力及对HLEC的影响。体内实验中,将GFP、R9-GFP分别通过滴眼的方式作用于小鼠眼球,7 d后裂隙灯下观察后提取眼球总蛋白,ELISA法检测眼球中重组蛋白的含量。结果 MTT结果显示,R9-GFP、GFP都不影响HLEC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R9-GFP可以快速有效地进入HLEC内部且效果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体内实验中,裂隙灯观察结果示,GFP、R9-GFP作用后小鼠眼球均未发现异常;ELISA检测结果显示,R9-GFP可以进入眼球内部。结论 R9具有携带蛋白质进入细胞膜甚至穿透眼球屏障的能力。本研究为眼部用药及给药模式的进一步改良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穿膜肽 9聚精氨酸 眼球屏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功能的恢复:两种手术方法作用比较(英文)
16
作者 孙大卫 彭绍民 +1 位作者 谢芳 王绍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5期8107-8109,共3页
背景: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复杂的高致盲性眼病,传统的的环扎加压手术和新近开展的玻璃体切除术在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而在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上尤其值得关注。目的:比较分析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 背景: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复杂的高致盲性眼病,传统的的环扎加压手术和新近开展的玻璃体切除术在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而在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上尤其值得关注。目的:比较分析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与环扎加压术的术后视功能恢复效果。设计:前后对照研究。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对象:1999-10/2003-09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173例173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同一时期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除术组(79眼)与环扎加压术组(94眼)的一次手术成功率、最终手术总成功率、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视功能恢复情况。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玻璃体切除术组一次手术成功率92%,显著高于环扎加压术组81%(P<0.05),术后视力提高者玻璃体切除术组54眼占68%,环扎加压术组50眼占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最终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在选择好适应证的前提下,玻璃体切除术在一次手术成功率和术后视功能的恢复方面都优于环扎加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脱离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浸润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作者 王文婷 梁娜 +1 位作者 哈文静 彭绍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7-1005,共9页
目的探索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潜在的免疫细胞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RIRI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20521,筛选其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GSE20521基因集进行GSEA富集分析和ImmuCellAI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获得富... 目的探索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潜在的免疫细胞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RIRI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20521,筛选其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GSE20521基因集进行GSEA富集分析和ImmuCellAI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获得富集通路和免疫细胞浸润相关信息。采用WGCNA及Pearson相关分析筛选与免疫浸润相关程度最高的模块及候选基因。构建候选基因蛋白互作(PPI)网络,并基于CytoHubba插件筛选关键基因。结果RIRI组GSEA显著富集通路包括γ干扰素(IFN-γ)信号通路、凋亡、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信号通路、IFN-α信号通路、补体途径、白细胞介素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IL-6-STAT3)、IL-2-STAT5信号通路及炎症反应等。ImmuCellAI评估结果显示,RIRI组cDC2细胞、单核细胞来源DC细胞、M2巨噬细胞及CD8_Tc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pDC细胞、CD4_T细胞、CD4_Tm细胞、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滤泡性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在RIRI和正常视网膜样本中共筛选出144个DEGs;将DEGs与枢纽模块中基因取交集共获得140个候选基因;GO分析显示细胞因子的正向调节、白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伤口愈合、适应性免疫反应、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复合物、趋化因子结合等均显著富集。KEGG分析共富集50条途径,包括吞噬体、百日咳、利什曼病、肺结核及补体和凝血级联等。基于PPI网络及Cyto-Hubba不同算法进行基因筛选,最终获得3个关键基因,即Cd 68、Tlr 2和Hmox 1。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IRI组织和正常视网膜组织存在不同的免疫微环境,RIRI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视网膜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P液在兔眼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中宇 彭绍民 《黑龙江医学》 2006年第7期497-498,共2页
目的寻求一种更好的培养兔眼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TCP液和胰酶消化与培养IPE细胞,对比消化后的细胞形态及贴壁率。结果TCP液消化获取IPE细胞分散均匀,细胞呈圆形,胞质内充满棕黑色颗粒,几乎见不到细胞核,贴壁率为83.6%±... 目的寻求一种更好的培养兔眼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TCP液和胰酶消化与培养IPE细胞,对比消化后的细胞形态及贴壁率。结果TCP液消化获取IPE细胞分散均匀,细胞呈圆形,胞质内充满棕黑色颗粒,几乎见不到细胞核,贴壁率为83.6%±2.3%。胰酶消化细胞多呈现絮状、团块及集落样,单个细胞散在,数量较低细胞贴壁率为67.7%±3.5%。结论TCP液对于消化获取IPE细胞较胰酶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学 TCP液 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儿童友好理念的乡村公共空间优化设计——以北京东杨坨村主街区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勤 王锦烨 +1 位作者 王梦钰 彭绍民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3期12-19,共8页
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担负着对儿童未来发展的责任与使命。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式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儿童友好”理念融入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目前乡村为儿童提供的各类服务设施... 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担负着对儿童未来发展的责任与使命。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式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儿童友好”理念融入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目前乡村为儿童提供的各类服务设施的数量与质量都不能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乡村公共空间则更是儿童友好乡村建设关注的重要空间之一。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儿童友好理念与乡村公共空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儿童友好理念在乡村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现状,并在娱乐环境、自然环境、教育环境3个维度提出儿童友好优化策略。最后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东杨坨村主街区改造进行实例介绍加以印证,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优化设计提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 乡村公共空间 空间优化 北京东杨坨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中CFDA-SE及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春艳 孙大卫 +1 位作者 宁静 彭绍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5-(and-6)-carboxyfluresceindiacetate,succinimidylester,CFDA-SE]与免疫组化方法相结合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pig-mentepithelialcells,RPECs)移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用CFDA-SE(10μmol... 目的探讨新型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5-(and-6)-carboxyfluresceindiacetate,succinimidylester,CFDA-SE]与免疫组化方法相结合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pig-mentepithelialcells,RPECs)移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用CFDA-SE(10μmol·L-1)标记供体RPECs,37℃下孵育1min,通过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将细胞悬液植入同种异体青紫蓝兔视网膜下腔,分别在30d和60d时处死实验兔,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的供体细胞,同时作紧密连接的结构蛋白ZO-1和细胞骨架蛋白Actin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标记的供体RPECs可嵌插于宿主RPECs之间,铺成单层结构,并形成新的细胞间紧密连接,ZO-1、Actin的免疫组化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与原位RPECs之间的表达无显著差异(ZO-1:︱t︱=2.05,P<0.05;Actin:︱t︱=2·14,P<0.05)。结论CFDA-SE是一种快捷、稳定、安全的活体细胞染料,可作为理想的标记物应用于RPECs移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 移植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