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朱泽华 李小勇 +7 位作者 张晓娇 介志远 范东杰 张珂珂 赵世凯 李亮 徐传伟 马腾飞 《山东化工》 2025年第2期59-62,共4页
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制备简单且具有荧光性能稳定、光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学、疾病诊断、光催化等领域。方法:以柠檬酸与尿素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粒径均匀且分散性好,有良好的荧光性... 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制备简单且具有荧光性能稳定、光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学、疾病诊断、光催化等领域。方法:以柠檬酸与尿素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粒径均匀且分散性好,有良好的荧光性与光稳定性,荧光量子产率为27.5;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发射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碳量子点的结构及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碳量子点的最佳激发波长与最佳发射波长分别为370 nm和300 nm;在用不同波长检测碳量子点时,碳量子点发生红移现象,并且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官能团 光学性质 荧光强度 结构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疗程逆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防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丹 徐传伟 +3 位作者 周芳芳 陈德仁 林颖 汪燕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观察长疗程逆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防卒中后抑郁发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海滨康复医院及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 目的观察长疗程逆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防卒中后抑郁发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海滨康复医院及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4.55±9.37)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4.58±8.89)岁。对照组给予卒中规范化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患者均给予相应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长疗程逆灸治疗,2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2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24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8周、12周、24周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5%(1/40)比17.5%(7/40)、5.0%(2/40)比20.0%(8/40)、10.0%(4/40)比27.5%(11/40)、17.5%(7/40)比37.5%(1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4.114、4.021、4.013,均P<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12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7.25±2.88)分比(9.07±4.21)分、(9.70±2.74)分比(11.28±3.58)分、(12.17±2.76)分比(13.85±3.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1、2.210、2.358,均P<0.05)。治疗组治疗12周、24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3.60±1.89)分比(22.70±1.83)分、(24.93±1.46)分比(23.75±1.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3、3.400,均P<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12周、24周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6.13±6.84)分比(62.88±10.35)分、(69.25±4.88)分比(65.75±5.26)分、(73.13±4.63)分比(70.38±4.58)分、(74.63±3.47)分比(71.75±4.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1、3.087、2.671、3.216,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7.20±2.43)分比(11.03±2.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5,P<0.05)。结论长疗程逆灸急性脑梗死患者百会、大椎穴,可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认知功能,降低卒中后抑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脑梗死 逆灸 长疗程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天赐 徐传伟 +1 位作者 蒋永取 赵丹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98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感... [目的]探讨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98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观察组给予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评估中医证候积分,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美国国立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查脑血流量灌注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和神经传导功能,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73.47%(P<0.05)。治疗3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MoCA、RBMT-Ⅱ评分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RBMT-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CBV、CBF较治疗前增加,TTP、MTT较治疗前缩短(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CBF大于对照组,TTP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P300潜伏期、(δ+θ)/(α+β)比值小于治疗前,P300波幅大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P300潜伏期、(δ+θ)/(α+β)比值小于对照组,P300波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脑梗死认知障碍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脑血流量灌注,并有助于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督脉 感觉统合训练 脑梗死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头针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传伟 刘华 +1 位作者 李敏 赵丹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头针组(B组)、运动治疗组(C组)和互动式头针组(D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前、治疗3周后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评分(...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头针组(B组)、运动治疗组(C组)和互动式头针组(D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前、治疗3周后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结果:D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较其他3组改善最明显(P<0.05),C组较A组及B组显著(P<0.05),A组及B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D组FMA评分高于A、B组,C组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D组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D组MBI评分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B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组能显著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互动式头针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断层下盘不同采高工作面支承应力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徐传伟 蒋金泉 +4 位作者 王普 张培鹏 孔朋 张国龙 刘绪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9-42,共4页
以逆断层下盘不同采高工作面开采为背景,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下盘工作面向逆断层推进过程中不同采高下支承应力的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下盘工作面向逆断层推进过程中,由于逆断层松弛活化产生的阻隔效应,支承应力分布... 以逆断层下盘不同采高工作面开采为背景,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下盘工作面向逆断层推进过程中不同采高下支承应力的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下盘工作面向逆断层推进过程中,由于逆断层松弛活化产生的阻隔效应,支承应力分布特征发生演化,其峰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其明显影响范围不断减小。下盘工作面3 m和5 m采高的支承应力演化基本同步,支承应力分布相似;当煤层采高增大为7 m时,受断层采动活化及煤柱的耦合作用影响,支承应力峰值较高,采动影响更为强烈。工作面前方逆断层对支承应力的影响较大,应及时加强工作面及回采巷道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断层 下盘工作面 不同采高 数值模拟 支承应力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传伟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10期697-697,共1页
呃逆,俗称"打嗝",古称为"哕",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长时间呃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危害,妨碍谈话、进食、呼吸、睡眠。笔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报道如下。
关键词 水针 足三里 呃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头针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负性情绪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传伟 赵丹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第2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互动式头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头针结合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互动式头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头针结合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Fugl-Meyer运动评分(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较治疗前显著提高,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互动式头针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负性情绪的方面疗效显著且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互动式头针 运动功能评分 康复训练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毫针针刺法治疗腰椎棘间韧带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徐传伟 赵丹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密集毫针针刺法治疗腰椎棘间韧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密集毫针针刺法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30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 目的探讨密集毫针针刺法治疗腰椎棘间韧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密集毫针针刺法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30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及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的疗效。结果2组在治疗后的JOA下腰痛量表评分以及VAS评分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集毫针针刺法治疗腰椎棘间韧带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毫针 针刺治疗 腰椎棘间韧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断层下盘工作面开采覆岩离层演化规律 被引量:2
9
作者 徐传伟 《煤》 2017年第3期4-6,9,共4页
针对断层存在条件下,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了断层影响下离层空间的演化过程,分析了离层空间的层位演化和横向扩展规律。研究表明:在断层未活化前,岩层组合失稳运移形成离层,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离层层位高度不断上升;当断层活化后,... 针对断层存在条件下,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了断层影响下离层空间的演化过程,分析了离层空间的层位演化和横向扩展规律。研究表明:在断层未活化前,岩层组合失稳运移形成离层,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离层层位高度不断上升;当断层活化后,覆岩发生剧烈运动,导致离层层位高度急剧增大,此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直至揭露断层,离层层位高度不在增加;离层的横向跨度,直至断层活化前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不断增加,当离层的跨度扩展至断层处,由于断层的阻隔作用,离层横向跨度不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覆岩离层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血液高凝状态的肝素治疗
10
作者 徐传伟 杨世忠 《西部医学》 2004年第3期234-234,236,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雾化吸入肝素 5 0 0 0 - 10 0 0 0 u,通过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抗凝血酶 3(ATIll)作为高凝和肝素治疗的有效指标。结果 肝素雾化吸入前88例毛细支气管... 目的 探讨肝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雾化吸入肝素 5 0 0 0 - 10 0 0 0 u,通过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抗凝血酶 3(ATIll)作为高凝和肝素治疗的有效指标。结果 肝素雾化吸入前88例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 APT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 (P<0 .0 5 ) :4 3例雾化吸入肝素后 APTT明显延长 (P<0 .0 0 1) ,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 .0 0 1) ;临床症状和体征开始及完全消失的时间也明显缩短 (P<0 .0 5 )。结论 肝素治疗可有效降低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液高凝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高凝状态 肝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对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骨钙素羧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康丽娟 李宝强 徐传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K对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骨钙素羧化率的影响,探讨维生素K对佝偻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佝偻病激期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儿服用维生素D 400 IU,每天... 目的:观察维生素K对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骨钙素羧化率的影响,探讨维生素K对佝偻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佝偻病激期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儿服用维生素D 400 IU,每天1次,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44 mg/d,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前后血清骨钙素、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及骨钙素羧化率的变化。结果:因家长不配合以及抽血困难、溶血等因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部分患儿退出研究,最终纳入分析的治疗组33例,对照组29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母乳喂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骨钙素、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及骨钙素羧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骨钙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骨钙素羧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骨钙素羧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前后骨钙素水平、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羧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K可以提高佝偻病患儿骨钙素的羧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 羧化不全骨钙素 维生素D 佝偻病 维生素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58
12
作者 赵丹 徐传伟 +1 位作者 李敏 蒋丽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842-844,共3页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死率高,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虽然随着医学的进步,脑梗死的病死率已经大为降低,但是仍有86.5%的脑梗死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负性情绪[2]。及时康复治疗能够改善偏瘫...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死率高,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虽然随着医学的进步,脑梗死的病死率已经大为降低,但是仍有86.5%的脑梗死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负性情绪[2]。及时康复治疗能够改善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强化康复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3]。为了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康复科合作,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强化康复护理,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脑梗死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负性情绪 康复护理 神经内科 脑血管疾病 偏瘫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2011-2014年3566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康丽娟 郭山春 +2 位作者 李艳飞 徐传伟 李宝强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规律与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5 665例,检测血清MP抗体,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MP抗体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病种间的差异,并随访观察患儿MP抗体的...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规律与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5 665例,检测血清MP抗体,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MP抗体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病种间的差异,并随访观察患儿MP抗体的转阴时间。结果: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MP抗体总体阳性率为14.6%,其中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MP抗体阳性率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17.4%)高于男性(12.4%,P<0.01);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7~9岁组最高(23.9%);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最高(17.1%),夏季(6-8月)最低(10.8%);病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大叶性肺炎最高(72.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低(7.0%)。患儿MP抗体转阴时间集中在首次检测确诊后3~9个月。结论: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MP抗体总体阳性率为14.6%,女性高于男性;MP感染多见于大叶性肺炎,以7~9岁组患儿多见,冬季高发;MP感染患儿MP抗体转阴时间集中在首次检测确诊后3~9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抗体 阳性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振文 郭晓辉 徐传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高胆红素血症 心肌酶活性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应用激素对肾病患儿垂体-性腺轴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振文 李吉昌 +3 位作者 徐传伟 张向前 仇爱玲 郭晓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9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激素对青春期前肾病患儿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睾酮(T)和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定29例青春期前肾病患儿血清FSH、LH、T、E2。患儿经泼尼松(2mg/kg?d)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检... 目的探讨激素对青春期前肾病患儿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睾酮(T)和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定29例青春期前肾病患儿血清FSH、LH、T、E2。患儿经泼尼松(2mg/kg?d)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检测FSH、LH、T、E2。同时检测20例对照组健康儿童血清FSH、LH、T、E2。结果肾病患儿治疗前FSH、L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1月时,T水平下降(P<0.05)、E2水平升高(P<0.05),而FSH、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6个月时FSH、LH、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而E2水平仍高于治疗前(P<0.01)但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青春期前肾病患儿发病时存在性激素分泌异常,经长期泼尼松治疗后,随肾病状态的缓解,血清FSH、LH、T水平下降,而E2水平相对升高,说明激素对垂体-性腺轴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小儿 泼尼松 促卵泡素 促黄体素 睾酮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高校素质课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季长清 徐传伟 +1 位作者 王彦春 齐春桥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15-119,共5页
从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中的高校素质教育模式出发,将高校素质教育教学研究与新互联网技术(如云计算、移动计算、社交网络等)相结合,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维教学新模式,即"精练的课堂讲授+有效的课件演播+新代的互联应用+广泛的师... 从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中的高校素质教育模式出发,将高校素质教育教学研究与新互联网技术(如云计算、移动计算、社交网络等)相结合,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维教学新模式,即"精练的课堂讲授+有效的课件演播+新代的互联应用+广泛的师生研讨+丰富的知识联想"的教学模式,并在精品课"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中进行教改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移动计算 社交网络 立体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断层活化影响下覆岩结构演化规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国龙 蒋金泉 +4 位作者 张培鹏 王普 裴云鑫 徐传伟 刘绪峰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8-51,共4页
针对正断层赋存条件,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了下盘工作面向断层开采时,断层活化前后覆岩结构演化规律,并采用力学分析方法揭示了覆岩呈现不同结构时的力学行为。
关键词 覆岩结构 断层活化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山春 徐传伟 李艳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常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和迁徙性脓肿。我院诊治了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患儿,现将其临床表现、诊治经过报告并文献复习如下。
关键词 脓毒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 深静脉血栓形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按压治疗缺血性中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丹 徐传伟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第9期640-641,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按压治疗缺血性中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按压治疗... 目的观察穴位按压治疗缺血性中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按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吞咽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压是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压 吞咽障碍 中风后遗症 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艳琴 张宏剑 徐传伟 《大学物理实验》 2018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大学物理实验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先讲授、学生再进行操作"的传统上课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生自主研究实验的能力...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大学物理实验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先讲授、学生再进行操作"的传统上课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生自主研究实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实验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