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动式左心辅助泵气室密封工艺的改进
1
作者 成安衡 肖学钧 +4 位作者 范瑞新 高婉梅 丁以群 罗征祥 叶椿秀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0年第2期108-108,118,共2页
关键词 气动式左心辅助泵 气室密封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偏磷酸钙玻璃陶瓷的多孔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岳恒 汤顺清 +3 位作者 毛萱 成安衡 唐文洁 杜松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0-132,共3页
文章采用二次烧结法,没有添加发泡剂,制备了一种新型泡沫多孔玻璃陶瓷,主要考察了其多孔性能,分析了其成孔机制并作出成泡沫假设,验证其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多孔玻璃陶瓷的制备过程中没有采用发泡剂,但材料可以发泡成孔,材料的配方... 文章采用二次烧结法,没有添加发泡剂,制备了一种新型泡沫多孔玻璃陶瓷,主要考察了其多孔性能,分析了其成孔机制并作出成泡沫假设,验证其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多孔玻璃陶瓷的制备过程中没有采用发泡剂,但材料可以发泡成孔,材料的配方中,其钙磷物质的量比为0.47,烧结温度选择680℃。X射线衍射图谱证实所得多孔玻璃陶瓷主晶相为偏磷酸钙(β-Ca(PO3)2,CMP)。液体(水)静力称重法计算出其吸水率、显气孔率及体积密度分别为34.6%,43.6%和1.26g/cm3,与树脂成孔法结果类似。扫描电镜图显示,偏磷酸钙玻璃陶瓷孔隙丰富,大孔(100~300μm)和微孔(2~20μm)相互贯通。降解性能检测显示,偏磷酸钙块浸泡于37℃生理盐水28d,失重率9.2%;扫描电镜显示其表面形貌有较大的改变,出现了一些细小条状物质,原因需进一步的分析。细胞实验显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偏磷酸钙孔洞里大量生长,且与偏磷酸钙材料表面结合紧密。提示采用二次烧结工艺,无需添加发泡剂,利用其自身配方和性质即可以制备多孔偏磷酸钙玻璃陶瓷,其发泡的主要原因为不定相偏磷酸钙的降解能力强。降解实验和生物相容实验表明所得偏磷酸钙玻璃陶瓷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多孔 偏磷酸钙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国产隔膜气动左心辅助泵(罗叶泵)的临床试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肖学钧 范瑞新 +6 位作者 成安衡 罗征祥 张镜芳 吴若彬 丁以群 高婉梅 叶椿秀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总结新型国产隔膜气动左心辅助泵 (罗叶泵 )临床试用 4例病人的经验。临床资料及结果 本组 4例病人均为心脏手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病人 ,其中 1例合并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3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效果不满意再行左... 目的 总结新型国产隔膜气动左心辅助泵 (罗叶泵 )临床试用 4例病人的经验。临床资料及结果 本组 4例病人均为心脏手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病人 ,其中 1例合并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3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效果不满意再行左心辅助 ,1例直接行左心辅助。左心辅助时间 30 3~ 116h ,平均 78 1h。本组死亡 3例 ,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 ,1例死于多脏器官功能衰竭 ,1例死于脑出血。本组存活 1例 ,左心辅助期间出现左颞叶和顶叶脑梗死 ,右侧肢体偏瘫 ,经治疗后好转出院 ,随访 6个月 ,右侧肢体活动明显改善 ,一般情况尚好。结论 新型国产隔膜气动左心辅助泵 (罗叶泵 )在抢救心脏手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中显示能较满意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有较IABP更显著的效果。在应用时要把握时机 ,尽早应用。然而 ,左心辅助的应用仍存在安置较为复杂 ,易渗血等不足之处 ,有待今后进一步总结经验 ,加以改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辅助装置 国产隔膜气动泵 临床试用 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气动左心辅助循环装置动物存活实验 被引量:3
4
作者 范瑞新 肖学钧 +4 位作者 成安衡 黄焕雷 丁以群 高婉梅 罗征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应用自行研制的气动左心辅助泵 (罗叶泵 )进行动物存活实验 ,探讨其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有形成分和肝肾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健康山羊 12只 ,体重 2 9.7~ 39.4kg ,平均 34.1kg ,从左心房至降主动脉间转流 ,进... 目的 应用自行研制的气动左心辅助泵 (罗叶泵 )进行动物存活实验 ,探讨其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有形成分和肝肾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健康山羊 12只 ,体重 2 9.7~ 39.4kg ,平均 34.1kg ,从左心房至降主动脉间转流 ,进行左心辅助循环 (LVAD) ,辅助频率为 6 0次 /分 ,流量为 2~ 3L/min ;结果 本组山羊LVAD时间为 13~174小时 ,平均 89小时 ,LVAD过程中 ,动物血压、中心静脉压稳定 ,尿液正常 ,肝肾病理检查未见坏死及出血灶 ;肌酸激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在辅助 4 8小时较术前明显升高 ,分别为 396 8.70± 15 6 1.2 5U/L ,2 0 18 0 0± 6 4 9 12U/L ,但 7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游离血红蛋白LVAD 4 8小时为 4 81 12± 116 .16mg/L ,在LVAD 72小时降至正常范围 (2 91.13±12 1.13mg/L) ;结论 罗叶泵能有效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性能稳定、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辅助循环装置 动物实验 血流动力学 存活 气动装置 罗叶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偏磷酸钙玻璃陶瓷多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岳恒 汤顺清 +3 位作者 章庆春 毛萱 成安衡 肖学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偏磷酸钙(calcium metaphosphate,CMP)玻璃陶瓷的多孔性能与许多因素相关,如钙磷比、添加剂含量和烧制温度等。通过改变添加剂含量制备不同孔隙率的CMP玻璃陶瓷,观察其成孔差异和降解性能。方法:实验于2006-01/2007-06在暨南大学... 目的:偏磷酸钙(calcium metaphosphate,CMP)玻璃陶瓷的多孔性能与许多因素相关,如钙磷比、添加剂含量和烧制温度等。通过改变添加剂含量制备不同孔隙率的CMP玻璃陶瓷,观察其成孔差异和降解性能。方法:实验于2006-01/2007-06在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测试中心完成。采用二次烧结法制备3种不同配方的CMP玻璃陶瓷,其配方的主要差异在于添加剂(由Al2O3、MgO、CaF2按3∶2∶1摩尔比例组成)的含量不同,分别为5.4%,6.0%,6.7%。用分析天平称质量,计算3种样品的吸水率、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采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3种样品的晶相分析,扫描电镜观察3种样品的表面形貌。计算3种样品的失质量百分比评价其降解性能。结果:①随着添加剂含量的增加,吸水率和显气孔率增大,体积密度减少。②3种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基本无差异,结合PCPDFWIN数据库,可知3种CMP玻璃陶瓷的主晶相均为β-Ca(PO3)2晶体。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含量的增加,样品孔洞数目减少,孔洞直径越来越大。③随着添加剂含量的增加,3种样品的失重百分比分别为7.7%,5.9%和3.4%。结论:通过改变添加剂的含量,可改变钙磷比相同的CMP玻璃陶瓷的多孔性能和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多孔 偏磷酸钙 添加剂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偏磷酸钙生物材料的体外加速降解实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江燕萍 吴岳恒 成安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5267-5270,共4页
背景:偏磷酸钙的降解性能已得到一定证实,但传统降解方法实验周期长,工作量大,影响对偏磷酸钙生物材料的深入研究。目的:与传统实验方法对比,建立流动装置,寻找一种快速研究偏磷酸钙降解性能的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 背景:偏磷酸钙的降解性能已得到一定证实,但传统降解方法实验周期长,工作量大,影响对偏磷酸钙生物材料的深入研究。目的:与传统实验方法对比,建立流动装置,寻找一种快速研究偏磷酸钙降解性能的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9/2008-03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材料:多孔偏磷酸钙材料和基于离心泵的循环装置及反应器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提供。方法:取偏磷酸钙材料若干,分析天平称重后分成两组。新型流场方法:置于循环装置中,流速分别为0.15,0.30m/s。管路内灌满37℃生理盐水50mL。传统静态方法:直接浸泡在37℃生理盐水50mL中28d。主要观察指标:新型流场方法于运行循环装置2,4,8,16,24h测定偏磷酸钙失重率,传统静态方法于放置2,4,8,16,28d测定偏磷酸钙失重率。同时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结果:采用传统静态方法,28d失重率为9.2%;采用新型流场方法,流速分别为0.15,0.30m/s时,24h偏磷酸钙的失重率约为15%和25%。扫描电镜显示,传统静态方法偏磷酸钙表面发生了物质沉积,影响了其失重率,而新型流场方法偏磷酸钙表面未发生物质沉积。结论:采用流动装置反映偏磷酸钙材料的降解规律与传统方法基本相同,流场方法可加快降解实验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 偏磷酸钙 流动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mL小儿罗叶泵的动物存活实验 被引量:5
7
作者 黄焕雷 祁周措 +5 位作者 姚丽明 吴岳恒 成安衡 陆平兰 武长礼 肖学钧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2年第3期251-257,共7页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20 mL小儿罗叶泵行动物存活实验,明确其对血细胞和重要器官的影响,探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健康山羊6只,体重(18±3.3)kg。经左侧第5肋间进胸,以左室心尖及降主动脉的插管方式建立左心辅助循环。止血关胸,清...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20 mL小儿罗叶泵行动物存活实验,明确其对血细胞和重要器官的影响,探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健康山羊6只,体重(18±3.3)kg。经左侧第5肋间进胸,以左室心尖及降主动脉的插管方式建立左心辅助循环。止血关胸,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动物置于专用饲养笼内。辅助期间持续静脉给予肝素抗凝,维持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在180~250 s。经颈动、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和血压。在辅助前,辅助后1 h、3h、6 h、10 h、16 h、24 h及存活期间每24 h监测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在辅助前及存活期间每24 h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实验结束时取动物心、肝、肾、肺观察病理变化。结果开胸后插管时发生顽固性室颤死亡1只,其余5只成功进行存活实验,平均存活时间(79.8±60)h。其中因栓塞死亡1只,胸腔出血、肺部感染死亡1只,肝素连接管脱落出血致失血性休克1只,反复气胸、ACT过高致脏器出血1只。1只山羊在存活至预定的7 d时,再次麻醉插管,开胸撤离辅助装置,关胸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动物存活。辅助过程中肝素抗凝剂量25~35u/(kg.h),所维持的ACT具足够的抗凝效果。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肝肾功能在辅助前后无明显变化。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由辅助前的(2.227±1.321)mg/dL升高到辅助72h的(8.873±2.510)mg/dL,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但在正常生理值范围内。除第1例因抗凝不足产生肾栓塞外,其余4例心、肝、肾、肺的病理检查均无栓塞。结论 20mL小儿罗叶泵血液相容性好,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具备用于临床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心室辅助装置 罗叶泵 动物 存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罗叶泵的搏动式组织工程培养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岳恒 黄焕雷 +5 位作者 周嘉辉 成安衡 余细勇 林展翼 庄建 肖学钧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设计并制作基于心室辅助泵-罗叶泵的搏动式组织工程培养体系,并完成其基本性能测试。方法:根据血管组织工程的需求进行生物反应器的设计,生物反应器主体部分由玻璃构成。启动罗叶泵,调节罗叶泵的输出压力和频率,利用心电监护仪监... 目的:设计并制作基于心室辅助泵-罗叶泵的搏动式组织工程培养体系,并完成其基本性能测试。方法:根据血管组织工程的需求进行生物反应器的设计,生物反应器主体部分由玻璃构成。启动罗叶泵,调节罗叶泵的输出压力和频率,利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物反应器内流体压力的大小和频率,利用流量计测量其实际流量。结果:生物反应器的主体部分由玻璃制备而成。所组装的培养系统经14d运行无松脱、无渗漏。心电监护仪显示罗叶泵产生的压力波形为脉冲波。当罗叶泵的输出频率固定时,循环管路中的实测压力和流量随罗叶泵输出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罗叶泵的输出压力固定时,循环管路的实测压力和流量随输出频率的增大而增加。结论:本研究所开发的组织工程培养体系稳定性好,可产生脉动刺激,可初步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三维培养。通过调节输出压力、频率等参数,可产生不同的流体规律,可用于调节心血管组织工程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培养体系 罗叶泵 搏动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叶泵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范瑞新 罗征祥 +5 位作者 叶椿秀 张镜方 肖学钧 吴若彬 成安衡 崔建星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1997年第4期205-208,共4页
作者采用新型左心辅助泵-罗叶泵在动物体内进行左心辅助循环活体实验,用健康山羊10只,体重30~53kg,平均43.5kg。全组动物均应用左心房与降主动脉间转流。结果如下:1.10只山羊术前与转流后6小时平均动脉压分别... 作者采用新型左心辅助泵-罗叶泵在动物体内进行左心辅助循环活体实验,用健康山羊10只,体重30~53kg,平均43.5kg。全组动物均应用左心房与降主动脉间转流。结果如下:1.10只山羊术前与转流后6小时平均动脉压分别是13.3±0.8kPa13.6±1.9kPa,中心静脉压分别是1.73±0.14kPa和0.82±0.31kPa;2.术前和转流后左心室舒张期内径长轴分别为58.1±1.9mm和39.3±1.5mm,短轴分别为25.0±1.2mm和18.1±1.4mm;3.术前及转流后动脉血气分析均在正常范围;4.ACT和PT时间在术后2~3小时均降至正常水平;5.辅助循环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有不同程度升高,最高达224.5±40.8mg/L;6.病理检查未见血栓形成和栓塞现象。结果显示为罗叶泵具有良好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和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是很好的左心辅助泵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叶泵 血栓形成 血流动力学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罗叶泵行心室辅助期间的抗凝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焕雷 肖学钧 +3 位作者 范瑞新 成安衡 吴岳恒 熊卫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345-2347,共3页
目的:探讨在使用罗叶泵行心室辅助时采用较低剂量肝素抗凝治疗的效果,明确合适的抗凝治疗强度。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有20例患者植入罗叶泵行左心辅助或双心室辅助,所有患者在辅助期间均用肝素抗凝。根据抗凝治疗强度的不同... 目的:探讨在使用罗叶泵行心室辅助时采用较低剂量肝素抗凝治疗的效果,明确合适的抗凝治疗强度。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有20例患者植入罗叶泵行左心辅助或双心室辅助,所有患者在辅助期间均用肝素抗凝。根据抗凝治疗强度的不同分为高抗凝组和低抗凝组,高抗凝组14例患者,激活凝固时间(ACT)控制在180~200s,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49±11)岁(36~66岁),行左心辅助13例,双心室辅助1例。低抗凝组6例患者,ACT控制在145~170s,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53±16)岁(32~75岁),行左心辅助5例,双心室辅助1例。两组患者肝素的开始剂量均为10U/(kg.h),根据ACT值是否在控制范围调整肝素用量。结果:在高抗凝组和低抗凝组,术后2d平均每天的胸液量分别为(856±163)mL和(715±147)mL(P<0.05)。再次开胸止血分别为3例(21.4%)和1例(16.7%)。在高抗凝组发生脑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各1例,而低抗凝组未出现脑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病例。在高抗凝组和低抗凝组成功撤离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分别为5例(35.7%)和5例(83.3%)(P<0.05),存活出院分别为4例(28.5%)和4例(66.7%)(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结论:在使用罗叶泵行心室辅助的患者,可减少肝素用量,ACT控制在145~170s之间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辅助装置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辅助对右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焕雷 肖学钧 +2 位作者 范瑞新 成安衡 高婉梅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比较左心辅助对正常及急性缺血性功能不全右心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初步探讨左心辅助后右心衰的发生原因。方法 以左心房 -主动脉旁路方式植入左心辅助装置于健康成年犬心脏 ,以 70 %辅助流率行左心辅助 ,在辅助前后记录中心静脉... 目的 比较左心辅助对正常及急性缺血性功能不全右心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初步探讨左心辅助后右心衰的发生原因。方法 以左心房 -主动脉旁路方式植入左心辅助装置于健康成年犬心脏 ,以 70 %辅助流率行左心辅助 ,在辅助前后记录中心静脉压 (CVP)、心输出量 (CO)、平均动脉压 (MAP)、肺动脉压 (PAP)、右心室最大收缩压(RVSPmax)、右心室最大收缩压一阶导数 (RVdp/dtmax)。停左心辅助并结扎右冠状动脉 ,5min后再行左心辅助 ,分别在辅助前后记录上述指标。结果 在右心功能正常时 ,左心辅助后肺动脉压下降 17% (P <0 0 1) ,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 ;在右心功能不全时行左心辅助后 ,CVP上升 2 % (P>0 0 5 ) ,CO下降 4 % (P <0 0 5 ) ,MAP下降 7% (P <0 0 5 ) ,PAP下降 33% (P <0 0 1) ,RVSPmax及RVdp/dtmax分别下降18%和 14 % (P <0 0 1)。结论 在正常及急性缺血性功能不全右心室行左心辅助后血流动力学的不同变化趋势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辅助 血流动力学 右心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隔膜型左心辅助泵的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婉梅 成安衡 +4 位作者 肖学钧 范瑞新 丁以群 罗征祥 叶椿秀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1-353,共3页
较详细地介绍了气动隔膜型左心辅助泵 (罗叶泵 ) II型的制作方法及体外和体内测试结果。结果显示 II型罗叶泵性能可靠 ,耐疲劳及血液相容性良好 。
关键词 气动隔膜型左心辅助泵 体外测试 体内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氯匹啶对老年常见血栓性疾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基华 黎阳 +2 位作者 张美兰 成安衡 梁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63-466,共4页
对42名老年常见血栓性疾病非急性梗塞期患者随机给予噻氯匹啶(ticlopidine,TP)125~250 mg/日或阿斯匹林(aspirin,ASA)162.5mg/日,疗程36~39日。服药前后分别测定三项血小板(platelct,Pt)聚集指标,TP组尚同步作血液流变学及血液粘弹性... 对42名老年常见血栓性疾病非急性梗塞期患者随机给予噻氯匹啶(ticlopidine,TP)125~250 mg/日或阿斯匹林(aspirin,ASA)162.5mg/日,疗程36~39日。服药前后分别测定三项血小板(platelct,Pt)聚集指标,TP组尚同步作血液流变学及血液粘弹性测定。结果发现:对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Pt聚集,TP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TP之抑制作用超过ASA(P<0.05)。TP能明显延长出血时间(BT)(P<0.05)、对多项血液流变学及血液粘弹性指标无影响、也无明显副作用。作者认为TP防治血栓性疾病可能是通过降低Pt聚集率和延长BT而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氯匹啶 血小板凝集 乙酰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罗叶泵的研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焕雷 肖学钧 +3 位作者 刘鹏 成安衡 吴岳恒 庄建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第10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20 mL小儿罗叶泵的制作方法,并对其行耐疲劳实验,观察罗叶泵的搏动性能。方法罗叶泵由泵体、隔膜、隔膜固定圈、泵接口、出入口和人工瓣膜等组成。模具制作,采用注塑成形工艺制作辅助泵泵体和隔膜固定圈;采用冷成形热固定的方... 目的探讨20 mL小儿罗叶泵的制作方法,并对其行耐疲劳实验,观察罗叶泵的搏动性能。方法罗叶泵由泵体、隔膜、隔膜固定圈、泵接口、出入口和人工瓣膜等组成。模具制作,采用注塑成形工艺制作辅助泵泵体和隔膜固定圈;采用冷成形热固定的方法制作罗叶泵隔膜;泵的出、入接口采用Tc-4医用钛金属制作;瓣膜采用17#CL-I(标准型)国产人工机械心脏瓣膜。对组装好的罗叶泵在模拟循环台上行耐疲劳实验。结果采用模具注塑成形的方法制作20 mL小儿罗叶泵,泵内表面光滑,泵体透明。在模拟循环台上进行测试,泵体、隔膜及接口无变形和渗漏。结论采用模具注塑成形技术可成功制作小儿罗叶泵,质量稳定,可实现批量生产,提高了制作效率。制成的罗叶泵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罗叶泵 心室辅助装置 模拟循环台 心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左心辅助心电触发方式下辅助延迟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以群 肖学钧 +3 位作者 范瑞新 成安衡 高婉梅 罗征祥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2年第1期46-48,共3页
本文旨在寻找一个经验公式以有效地指导成人左心辅助装置触发延迟时间。目的 :以R Ao代表心电QRS波峰点与主动脉瓣关闭结束的间隔时间 ,以RR代表RR间期 ,找出RR与R Ao的相关方程R Ao =A·(RR) n+B。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RR的平均值 ,... 本文旨在寻找一个经验公式以有效地指导成人左心辅助装置触发延迟时间。目的 :以R Ao代表心电QRS波峰点与主动脉瓣关闭结束的间隔时间 ,以RR代表RR间期 ,找出RR与R Ao的相关方程R Ao =A·(RR) n+B。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RR的平均值 ,再求出R Ao预期值 ,对R Ao做安全较正后 ,以此做为辅助的延迟时间。方法 :选择 14岁以上行升主动脉导管的成人患者 ,经筛选 ,测量 877例心导管记录图中心电部分的RR间期以及与此心电对应的主动脉压力波形 ,测量主动脉下降波切迹与QRS波起始点间的间隔 ,以R Ao为因变量 ,以 (RR) n 为自变量 ,绘散点图 ,找出相关模型 ,并求出相关方程。结论 :当心率小于 12 0次 分时 ,相关系数为 0 5 0 6 6 ,回归系数为 - 0 0 948,P值为 1 96 8E 5 8;截距为 0 6 5 5 ,P值为 8 0 97E 10 9,相关方程为 :R Ao =(- 0 0 948)RR1 3 +0 6 5 5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辅助装置 罗叶泵 辅助延迟时间 同步触发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左心辅助心电触发方式下辅助延迟时间的探讨
16
作者 丁以群 肖学钧 +3 位作者 范瑞新 成安衡 高婉梅 罗征祥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73-475,共3页
心电是触发左心辅助同步控制的一个重要的信号源 ,而辅助延迟时间是辅助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适当的延迟既可以使左心辅助装置 (L VAD)有充分的收缩时间 ,又可以避免 L VAD与心脏在收缩期的冲突 ;如果延迟时间不适当、尤其是在左心房... 心电是触发左心辅助同步控制的一个重要的信号源 ,而辅助延迟时间是辅助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适当的延迟既可以使左心辅助装置 (L VAD)有充分的收缩时间 ,又可以避免 L VAD与心脏在收缩期的冲突 ;如果延迟时间不适当、尤其是在左心房引流不充分时 ,L VAD与心脏的冲突在短时间内就可造成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本文旨在寻找一个经验公式以有效地指导 L VAD延迟时间。目的 :以 R- Ao代表心电 QRS波峰点与主动脉瓣关闭结束的间隔时间 ,以 RR代表 RR间期 ,找出 RR与 R- Ao的相关方程 :R- Ao=A× (RR) n+B。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RR的平均值 ,再求出 R- Ao预期值 ,对 R- Ao做安全较正后 ,以此做为辅助的延迟时间。方法 :选择 5~ 14岁行升主动脉导管的小儿患者 ,经筛选 ,测量 45 7例心导管记录图中心电部分的 RR间期以及与此心电对应的主动脉压力波形 ,测量主动脉下降波切迹与 QRS波起始点间的间隔 ,以 R- Ao为因变量 ,以 (RR) n为自变量 ,绘散点图 ,找出相关模型 ,并求出相关方程。结论 :当心率小于 12 0次 / min时 ,相关系数为 0 .733,回归系数为 - 0 .182 ,P值为 2 .2 94E-78;截距为 1.0 70 ,P值为 4.83E- 10 9,相关方程为 :R- Ao=(- 0 .182 ) RR1 /3 +1.0 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触发方式 左心辅助装置 罗叶泵 辅助延迟时间 儿童 心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罗叶泵聚氨酯瓣膜的制作及功能测试
17
作者 吴岳恒 黄焕雷 +6 位作者 范瑞新 祁周措 姚丽明 武长礼 陆平兰 成安衡 肖学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1期5607-5612,共6页
背景:现有成人罗叶泵使用机械瓣,但机械瓣膜的尺寸较大,对血液破坏较大,不适于婴幼儿心室辅助泵,故设计和制作尺寸小、血栓形成低的高分子瓣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设计和制作20mL婴幼儿罗叶泵的瓣膜,并进行基本功能测试和疲劳测试方... 背景:现有成人罗叶泵使用机械瓣,但机械瓣膜的尺寸较大,对血液破坏较大,不适于婴幼儿心室辅助泵,故设计和制作尺寸小、血栓形成低的高分子瓣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设计和制作20mL婴幼儿罗叶泵的瓣膜,并进行基本功能测试和疲劳测试方法:通过MASTERCAM软件设计瓣膜尺寸和形状,通过制作瓣膜模具和注塑获得聚氨酯瓣膜;根据ISO5840的要求测试聚氨酯瓣膜的静止泄露、跨瓣压差和耐疲劳性能。结果与结论:制作了聚氨酯三叶瓣膜,但注塑失败率较高;所制作的三叶瓣膜的基本功能基本符合ISO5840的要求;聚氨酯瓣膜在连续运行1.0×107次后,20mL罗叶泵的搏出量的变化率为5.2%。两个聚氨酯瓣膜保持完整,瓣叶无变化。说明设计并成功制作了聚氨酯三叶瓣膜;所制备的聚氨酯瓣膜能满足20mL罗叶泵的需要,已具备了临床试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心肺移植 心室辅助装置 罗叶泵 聚氨酯 三叶瓣膜 耐疲劳 心脏装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室辅助对缺血性左右心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黄焕雷 肖学钧 +2 位作者 范瑞新 成安衡 高婉梅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08-411,共4页
比较在缺血性左右心功能不全时左心辅助和双心室辅助对血流动力学的不同影响 ,为自制气动隔膜泵(罗叶泵 )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 8只健康成年犬 ,植入左心辅助装置和右心辅助装置。结扎左前降支 ,3mins后在窦房结支发出处远侧端... 比较在缺血性左右心功能不全时左心辅助和双心室辅助对血流动力学的不同影响 ,为自制气动隔膜泵(罗叶泵 )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 8只健康成年犬 ,植入左心辅助装置和右心辅助装置。结扎左前降支 ,3mins后在窦房结支发出处远侧端结扎右冠状动脉 ,以建立缺血性左右心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先行左心辅助 5mins,再行双心室辅助。分别记录中心静脉压 ,心输出量 ,平均动脉压 ,肺动脉压 ,肺毛细血管楔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表明 :双心室辅助时心输出量显著上升 (0 .82 2± 0 .0 9L / min vs 1.33± 0 .12 L / m in,P<0 .0 1)与正常对照值相比无显著差异 ;平均动脉压上升达正常范围 (37.4± 8.8mm Hg vs 84.2± 9.7mm Hg,P<0 .0 1) ;中心静脉压显著下降 (14.6± 2 .3cm H2 O vs 4.2± 1.5 cm H2 O,P<0 .0 1) ;肺动脉压无显著性变化 ;肺毛细血管楔压下降 (14± 3.9vs 1.6± 0 .9mm Hg,P<0 .0 1)。结论是全心功能不全时 ,单纯应用左心辅助并不能有效地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 ,应用双心室辅助可提高心输出量和动脉压至正常水平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脏作功 ,降低氧耗 ,促进心肌组织的修复和代谢。因此 ,在左右心功能明显受损对药物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治疗无效时 ,单行左心辅助应慎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室辅助 左右心功能不全 血流动力学 左心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心室辅助泵——20mL罗叶泵体外测试平台的建立和性能研究
19
作者 吴岳恒 黄焕雷 +5 位作者 姚丽明 周嘉辉 祁周措 成安衡 余细勇 肖学钧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设计并制作基于婴幼儿心室辅助泵——罗叶泵的体外测试平台,分别完成20 mL婴幼儿罗叶泵的流体性能实验和耐疲劳实验。方法将罗叶泵驱动装置、20 mL婴幼儿罗叶泵、前负荷腔、前负荷压力传感器、后负荷腔、后负荷压力传感器、心电监... 目的设计并制作基于婴幼儿心室辅助泵——罗叶泵的体外测试平台,分别完成20 mL婴幼儿罗叶泵的流体性能实验和耐疲劳实验。方法将罗叶泵驱动装置、20 mL婴幼儿罗叶泵、前负荷腔、前负荷压力传感器、后负荷腔、后负荷压力传感器、心电监护器、阻尼器和流量计等按不同的实验目的组装成不同的测试平台,流体温度控制为37℃,分别用来完成20 mL婴幼儿罗叶泵的流体性能实验和耐疲劳实验。结果所制作的流体性能实验平台能较好地模拟人体前后负荷;在固定泵输出压力时,测量了20 mL婴幼儿罗叶泵泵频率与泵前压力(前负荷)、泵后压力(后负荷)和流量的关系;所组装的耐疲劳实验平台能够测试罗叶泵的耐疲劳性能;20 mL婴幼儿罗叶泵在连续搏动70 d后,其形变率仅为4.5%。结论所组装的搏动泵测试平台能测试20 mL婴幼儿罗叶泵的流体性能和耐疲劳性能;所制作的20 mL婴幼儿罗叶泵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疲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叶泵 测试平台 心室辅助装置 流量实验 耐疲劳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老年干部人群血液流变学特性
20
作者 梁玲 成安衡 +1 位作者 唐红艳 陈志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93-95,共3页
从参加每年度保健体检老干部中,随机抽查258例测试血液流变学指标.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共164例(疾病组)占63.6%,其它患肝、肾疾病共17例,占6.6%,疾病组的平均年龄(65.52±6.658岁).疾病组与健康... 从参加每年度保健体检老干部中,随机抽查258例测试血液流变学指标.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共164例(疾病组)占63.6%,其它患肝、肾疾病共17例,占6.6%,疾病组的平均年龄(65.52±6.658岁).疾病组与健康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是粘弹性指标具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血液流变学指标当中,粘弹性指标比粘度指标对疾病观察有更大的敏感性,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普查项目之一,特别是中老年人可作为定期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干部 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