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1
- 1
-
-
作者
戴涵莘
陶亦亦
吴增军
-
机构
苏州职业大学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10期20-23,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动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04SJD630034),
-
文摘
苏南地区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地域优势。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大背景下。苏南高职教育必须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积极调整培养层次,合理设置专业,适度发展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采用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培养人才。同时,政府应充分发展主导作用,制定高职教育发展规划。
-
关键词
苏南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互动策略
-
Keywords
Su'na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on strategy
-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基于民营经济的联盟型校企合作模式初探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戴涵莘
陶亦亦
张芬
薛铭
-
机构
苏州职业大学
-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80-81,共2页
-
基金
2008年度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重点课题(GJN081212)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JS244)
-
文摘
校企合作是一条高校与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共赢之路。文章从民营中小型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动机分析入手,通过对联盟型校企合作模式的SWOT分析,创新了原有的校企模式,提出了由校企合作联盟、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型教学工作和基于双向需求的课程体系建设四个支撑点组成的联盟型校企合作模式。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民营经济
校企合作
-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F27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以“园区经济”为特征的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6
- 3
-
-
作者
戴涵莘
陶亦亦
-
机构
苏州职业大学学生工作处
苏州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主任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0-12,共3页
-
基金
2007年苏州市科协系统软科学研究指导课题“苏州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特色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07SKXR3)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基于产学研结合为平台的项目驱动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S2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移步苏州,园区经济在苏州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点。文章从现代园区经济特征分析入手,通过分析苏州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现状,了解园区经济背景下的高技能人才观,提出建立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技工学校为基础,以技师学院、高职院校为发展、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拓展,以企业培训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
关键词
园区经济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构建与苏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戴涵莘
陶亦亦
吴增军
张芬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07年第12期4-5,共2页
-
基金
2007年度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重点课题(课题编号:071210)
2007年苏州市科协系统软科学研究指导课题(课题编号:07SKXR3)
-
文摘
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教育类型,在重新认识苏南地区经济社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苏南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加以分析,有助于构建一个定位科学、注重内涵、结构合理、层次相互衔接、学科体现区域特色的苏南地区高职教育的新体系。
-
关键词
苏南地区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教育体系
-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27
- 5
-
-
作者
戴涵莘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党总支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7-98,共2页
-
基金
苏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2010年度"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重点项目"创新经济背景下苏州高技能人才开发与发展趋势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JN101201)
-
文摘
文章从创新创业的关系辨析入手,厘清二者各有侧重、互有交叉、相互支撑的辩证关系,在剖析当前"双创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主要症结后,提出了以专业教育为起点,以职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一体化渗透式为特征,以活动课程开发为创新的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确定了"双创型"人才职业能力层化培养实施体系、载体及执行体制。
-
关键词
高职
“双创型”人才
培养体系
-
分类号
G717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的探索与创新
被引量:13
- 6
-
-
作者
戴涵莘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00-101,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非本地生源毕业生就业地域取向的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项目编号:2013SJDFDY084)
2011年苏州市职业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非本地生源毕业生就业地域取向的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项目编号:2011SZDQ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大学生创业不但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而且需要系统的实践训练。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开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高职学生创业实践,构建具有相对完善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具有紧迫性和实用性。文章对创业实践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创业实践教育必须关注整体化、参与度、存活率三个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实践教育
创业平台
创业项目
-
分类号
G717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技能创新人才开发机制的探索
被引量:3
- 7
-
-
作者
戴涵莘
高小惠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党总支
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0-22,共3页
-
基金
苏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2010年度“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重点项目“创新经济背景下苏州高技能人才开发与发展趋势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JN101201)
-
文摘
文章从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高技能人才发展趋势入手,剖析了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形态以及创新型经济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从核心、内生、环境和动态四个因素分析了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政府应搭建创新平台,建立以创新能力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创新团队的人才集聚作用,建立新型校企业合作关系,并完善绩效评价机制。
-
关键词
经济转型
高技能创新人才
开发机制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借鉴国外学术团体成功经验 加强社会学术团体建设
被引量:2
- 8
-
-
作者
戴涵莘
姜左
陶亦亦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
出处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68-71,共4页
-
文摘
当前我国正处在“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格局的形成过程,通过学习西方社会学术团体在运作方式、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探索我国社会学术团体的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对社会学术团体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
关键词
学术团体
经验
发展
-
Keywords
social scholarship group
experience
development
-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
-
题名以园区经济为背景的苏州地方高职院校发展定位分析
被引量:1
- 9
-
-
作者
戴涵莘
陶亦亦
陈宇光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11-113,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JS244)
2008年度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重点课题(CJN081212)。
-
文摘
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是学校发展规划方针政策拟定的依据,关系到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及在区域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文章从苏州园区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定位相互关系的角度入手,分析苏州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现状,探求园区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之间的矛盾所在,形成了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的层次定位、目标定位、结构定位、特色定位四大定位原则,提出了优化人才培养网络,丰富高职教育层次布局;发展特色,着力内涵建设;紧随需求,注重院校定位权变;创新机制,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四大苏州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策略。
-
关键词
园区经济
地方高职院校
发展定位
-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F127.6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创新经济视角下高技能人才开发策略探析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戴涵莘
高小惠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
出处
《理工高教研究》
2010年第6期130-132,共3页
-
基金
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重点课题(GJN101201)
-
文摘
对苏州创新型经济运行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高技能人才短缺对苏州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从人力资本积累、专业方向培养、职前和职后培养以及区域优势等方面,探求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开发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经济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开发的措施。
-
关键词
创新经济
高技能人才
开发策略
-
Keywords
Innovation economy
high-tech talents
development policy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职院校与民营企业合作机制探索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戴涵莘
陶亦亦
张芬
薛铭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第4期14-15,共2页
-
基金
2008年度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重点课题(课题编号:GJN081212)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JS244)
-
文摘
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强大,构建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已成为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民营企业的视角,透析了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特征,指出了高职院校与民营企业合作的优势。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民营企业
合作机制
-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F279.24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心理建设探索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戴涵莘
汪清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生工作处
-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07STB710016)
江苏省高职教育研究会规划课题(2007-11-1)
-
文摘
辅导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使其对世界具有正确态度并充满信心迎接生活挑战的重任。但目前这一人群存在着职业倦怠、激励机制缺失、职业满意度低、角色冲突等问题。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职业心理建设应坚持职业定位的非教师化原则,明确个体发展的良性目标,创建纵向、专业化管理模式,从而构建辅导员队伍的"精品工程"。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辅导员
职业心理建设
-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
分类号
G71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高职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戴涵莘
郑洪静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
出处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7-40,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非本地生源毕业生就业地域取向的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项目编号:2013SJDFDY08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往往受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文章从调查数据中分析高职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现状,从区域选择中的社会知觉、区域选择的职业代际流动以及教育分流引发的社会分层、目标扭曲下的从众心理等四方面,分析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外部影响因素,探索如何帮助毕业生合理引导个人就业区域选择的策略及建议,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
关键词
就业地域
选择
外部
影响因素
-
Keywords
employment area
selection
external
influential factor
-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及策略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戴涵莘
-
机构
苏州职业大学
-
出处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137-138,共2页
-
文摘
高校后勤服务改革,不能认为单纯的是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变,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涉及观念转变、管理体制变革,运行机制转换以及人事制度、劳动用工等制度的一次改革,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高校
后勤社会化
改革
-
Keywords
university
logistics socialization
reform
-
分类号
G47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行为经济学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行为研究
- 15
-
-
作者
戴涵莘
颜娟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
出处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0-73,共4页
-
基金
苏州市职业大学2011年校级基金项目"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非本地生源毕业生就业地域取向的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SZDQ12)
-
文摘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地域的选择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许多非理性的行为,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阐述了毕业生有限理性思考的三项因素,并结合对就业地域选择中出现的知识技能城市专用性特征、就业地域选择羊群效应以及毕业生自愿性失业与就业地滞留现象这三大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院校要积极调整,实现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街接与互动;毕业生应调整理性预期,制定好职业发展蓝图,实行多元化就业;职能部门要构建信息交流机制,助力毕业生就业的多项对策。
-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毕业生
就业地域
选择行为
-
Keywords
behaviorial economics
graduate
job location
choice behavior
-
分类号
G647.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策略研究
- 16
-
-
作者
戴涵莘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
出处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3,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重点课题"混合所有制视角下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SS-B-2016003)
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
+1 种基金
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课题"以"融合"为特征的校内企业学院运行机制研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同策房地产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7SZJG010)
苏州市职业大学校企合作示范组合项目"职大--同策双主体共育房地产服务业高技能人才"(项目编号:XQSFZH-17006)
-
文摘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通过分析多种校企业合作类型及各自存在的难点,提出以混合所有制形式在公办二级学院进行探索的积极作用,提出通过公办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管理机制探索的"小步慢走"和合作内容探索的"多点实践",来实现混合所有制对推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的实际意义。
-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混合所有制
主体作用
-
Key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mixed ownership
main role
-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 17
-
-
作者
吕华芹
陶亦亦
戴涵莘
张芬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
出处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5-17,42,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JS244)
2008年度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重点课题(GJN081212)
-
文摘
"互动"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机制,本文在介绍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的模式进行分析,并对高职院校在与企业互动机制中将"企业客户化"的互动方式进行探讨,然后从二者互动的"战略联盟"合作发展观,"互利共赢"双重效能观以及良性长效互动环境来分析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企业
互动
-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terprise
interaction
-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园区经济视野下的高技能人才观分析
被引量:3
- 18
-
-
作者
陶亦亦
戴涵莘
邱阳
吴倩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02-103,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JS244)
2007年度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重点课题(071210)
2007年苏州市科协系统软科学研究指导课题(07SKXR3)
-
文摘
现代园区经济已在苏州市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点。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使得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分析苏州园区经济中主要两类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观,提出了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等六方面的建设性的想法。
-
关键词
园区经济
企业
高技能人才观
-
分类号
C964.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
题名苏州软件服务外包低端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被引量:4
- 19
-
-
作者
郑洪静
李金祥
戴涵莘
高小惠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
出处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2-64,共3页
-
基金
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重点课题(GJN091206)
-
文摘
针对苏州服务外包行业特点和软件外包的发展趋势,分析了软件外包人才现状和需求结构,形成以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公共学习相结合的多渠道低端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公共学习平台的搭建,实现外包人才培养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
-
关键词
苏州服务
软件外包
人才培养
-
Keywords
Suzhou service
software outsourcing
personnel training
-
分类号
G642.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对构筑苏南区域高职发展新优势的思考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陶亦亦
戴涵莘
吴增军
张芬
-
机构
苏州职业大学
-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1-103,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学科代码630.5520
编号04SJD630034。
-
文摘
苏南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其产业结构正面临着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经济对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强烈需求使得苏南地区更迫切需要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本文通过对苏南区域高职教育的特征分析,在充分阐述构筑区域高职发展新优势的必要性后,提出了构筑苏南区域高职教育发展新优势的建议策略。
-
关键词
苏南
区域高职教育
发展策略
-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