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认知视角看新闻标题中的转喻 被引量:1
1
作者 戴理敏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4Z期26-29,共4页
标题是语篇的标志性主题,具有简洁、生动、直接、客观、信息浓缩等特点。我们通常用标题指称任何题材的文学及艺术作品,如《雷雨》在特定语境中既可以表示剧本也可以表示话剧演出,或根据剧本改编的电影、歌剧等。新闻是人们获取各种信... 标题是语篇的标志性主题,具有简洁、生动、直接、客观、信息浓缩等特点。我们通常用标题指称任何题材的文学及艺术作品,如《雷雨》在特定语境中既可以表示剧本也可以表示话剧演出,或根据剧本改编的电影、歌剧等。新闻是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来源,而新闻语篇的标题可以说是正文的高度概括,比其他体裁语篇的标题更能反映文章的内容,因而新闻标题的好坏直接决定新闻报道是否能够吸引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标题 转喻 新闻报道 新闻语篇 认知视角 《雷雨》 艺术作品 特定语境 宏观结构 新闻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隐喻识解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戴理敏 殷银芳 苗兴伟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6,80,共6页
多模态意义的构建是一个互动的、动态的和共生的过程。对多模态隐喻的识解涉及由多种模态表征的源域和目标域两个不同的概念本体、其内含的特质及其之间的跨域映射。文章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尝试在Lakoff(1987)提出的"理想化... 多模态意义的构建是一个互动的、动态的和共生的过程。对多模态隐喻的识解涉及由多种模态表征的源域和目标域两个不同的概念本体、其内含的特质及其之间的跨域映射。文章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尝试在Lakoff(1987)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理论框架内,以电影动画片《狮子王》(1994版)为例,对多模态隐喻的识解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多模态隐喻的动态识解提供可行的解释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 理想化认知模式 识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