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类跟驰行为的车头时距混合分布模型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福建 戴美伟 +1 位作者 孙凌涛 金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88-1294,共7页
基于实际的驾驶行为特性,将驾驶员的驾驶状态分为强跟驰、弱跟驰和自由流3种状态,建立能够描述这3种状态的车头时距三元混合分布模型.利用北京快速路实测数据,通过最大期望(EM)算法标定了三元混合分布模型中的参数,对3种不同驾驶行为数... 基于实际的驾驶行为特性,将驾驶员的驾驶状态分为强跟驰、弱跟驰和自由流3种状态,建立能够描述这3种状态的车头时距三元混合分布模型.利用北京快速路实测数据,通过最大期望(EM)算法标定了三元混合分布模型中的参数,对3种不同驾驶行为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对比各个车头时距分布模型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提出的车头时距混合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威布尔分布以及对数正态分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分布模型 最大期望算法 车头时距 跟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NJW算法的交通控制时段划分 被引量:9
2
作者 赵伟明 王殿海 +1 位作者 朱文韬 戴美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59-2265,2276,共8页
为了克服人为地对交通控制进行时段划分的随意性和K-means方法本身的缺陷,使用谱聚类算法得到最优的时段划分结果.选择道路交叉口各相位的流量作为聚类数据,以尽可能代表交叉口的状态,识别出动态交通中的不同交通模式.对谱聚类中的经典N... 为了克服人为地对交通控制进行时段划分的随意性和K-means方法本身的缺陷,使用谱聚类算法得到最优的时段划分结果.选择道路交叉口各相位的流量作为聚类数据,以尽可能代表交叉口的状态,识别出动态交通中的不同交通模式.对谱聚类中的经典NJW(Ng-Jordan-Weiss)算法进行改进,得到初始时段划分结果,再进行离群点的修正后,得到给定聚类数目下的时段划分结果.通过Synchro软件为每个时段建立最佳信号配时方案,使用SimTraffic对不同聚类数目下的时段划分结果进行仿真评价,以选择最佳的聚类数目.与K-means方法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使得总延误减少了6.8%、停车次数降低了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段 谱聚类 K-MEANS算法 交通仿真 交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路网交通控制方案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伟明 王殿海 戴美伟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60,共5页
由于城市交通网络中交通流固有的时间和空间关联性,交叉口间的信号控制方案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VISSIM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周期、绿信比和饱和度对邻近交叉口控制方案的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对邻近交叉口控制效果的影响和邻... 由于城市交通网络中交通流固有的时间和空间关联性,交叉口间的信号控制方案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VISSIM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周期、绿信比和饱和度对邻近交叉口控制方案的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对邻近交叉口控制效果的影响和邻近交叉口配时参数进行的调整。结果表明周期不会改变邻近交叉口的流量,但是绿信比和饱和度均会改变。3种因素都会显著地改变邻近交叉口的控制效果。而且流量的变化规律性较强,但控制效果的变化更复杂,难以事先预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关联性 信号周期 绿信比 饱和度 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新时期深化交通基础设施变革发展分析
4
作者 戴美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8期227-229,共3页
交通基础设施是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服务性的行业,它跟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和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对交通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针对以上内... 交通基础设施是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服务性的行业,它跟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和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对交通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针对以上内容,本文主要是以浙江省新时期深化交通基础设施变革来展开具体的分析和探索,希望能为全国其他省份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交通基础设施 变革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运输通道集约复合化布局模式研究
5
作者 董友邦 戴美伟 +1 位作者 程亚杰 何佳玮 《综合运输》 2024年第9期18-24,共7页
为解决综合运输通道集约复合化规划与设计、建设衔接不畅问题,从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视角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综合运输通道集约复合化内涵、模式及适用场景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浙江省局部通道为例,验证不同集约复合化布局的... 为解决综合运输通道集约复合化规划与设计、建设衔接不畅问题,从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视角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综合运输通道集约复合化内涵、模式及适用场景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浙江省局部通道为例,验证不同集约复合化布局的适应性。研究发现,2035年沿海通道(沪甬段)内布局1条复合通道的设施利用率为67%,2050年布局2条复合通道的设施利用率为63%,即采取公铁立体复合模式并分批次合建,可保证该通道服务能力和设施利用效率在合理范围。结论表明,在通道规划时考虑空间尺度、地形条件、交通方式、线路敷设形式以及供需平衡等,灵活采用相适应的集约复合化模式,可在破解用地、资金、环境等要素瓶颈制约的同时,提升综合运输通道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指导通道设计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交通网 运输通道 集约复合化 布局模式 适应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