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容积和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于湘友 潘鹏飞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侧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肺容积和氧合的影响。方法对14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均先后行仰卧位、侧卧位、仰卧位通气各1h。各体位通气结束时测定患者呼气末容积(EELV),并观察动脉血气、肺机械力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EELV在侧卧位后... 目的探讨侧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肺容积和氧合的影响。方法对14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均先后行仰卧位、侧卧位、仰卧位通气各1h。各体位通气结束时测定患者呼气末容积(EELV),并观察动脉血气、肺机械力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EELV在侧卧位后由(1109±321)mL增加到(1376±381)mL(P<0.05),恢复仰卧位后下降至(1143±376)mL(P<0.05),而恢复仰卧位后与初始仰卧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PaO2/FiO2侧卧位后由(154.3±35.0)mmHg增加到(189.9±60.1)mmHg(P<0.05),恢复仰卧位后继续增加至(209.2±75.4)mmHg(P<0.05),并较初始仰卧位明显增加(P<0.01)。体位改变后PaCO2、肺机械力学、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RDS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侧卧位通气后可增加EELV并改善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侧卧位通气 呼气末容积 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脱机后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左蕾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1 位作者 郭晓枫 吴永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0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2013年1月~2014年12月210例有创机械通气脱机...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2013年1月~2014年12月210例有创机械通气脱机(除外全麻后脱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脱机后1个月均由心理医学科专科医师依据美国精神病疾病诊断准则手册Ⅳ(DSM—Ⅳ)标准,以PTSD症状检查量表(PCL-17)为测量工具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根据是否患PTSD分为PTSD组和非PTSD组,采用x^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这一人群中发生PTSD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176例患者完成了试验,PTSD组37例(21.02%)和非PTSD组139例(78.98%)。对于PTSD的发生率,年龄〉45岁者高于18-45岁(26.47%比13.51%),女性高于男性(31.15%比15.65%),既往有精神疾病患者高于无精神疾患者(92.59%比8.05%,),机械通气时间〉21d者高于≤21d者(30.14%比14.56%),机械通气期间未给予有效镇静镇痛治疗者高于给予有效镇静镇痛治疗者(31.03%比16.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在文化程度、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5岁(OR=2.304,95%CI:1.037—5.120)、女性(OR=2.438。95%C/:1.164~5.106)、既往有精神疾患(OR=142.708,95%CI:30.095~676.720)、机械通气时间〉21d(OR=2.531,95%CI:1.206~5-312)及机械通气期间未行有效镇静镇痛(OR=0.426,95%CI:0.203—0.896)是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患PTSD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大于45岁、女性、既往有精神疾患、机械通气时间大于21d、机械通气期间未行有效镇静镇痛等因素是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患PTS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机械通气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时同种异型输血1例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王在义 +1 位作者 于朝霞 张朝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45-745,共1页
关键词 异型输血 急危重症病人 抢救 同种 危重病人 稀有血型血液 围手术期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基层骨干医师短期培训方式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左蕾 席建宏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81-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基层骨干医师短期培训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短期培训的68名重症基层骨干医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施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重症基层骨... 目的探讨重症基层骨干医师短期培训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短期培训的68名重症基层骨干医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施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重症基层骨干医师为对照组,实施案例式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模式重症基层骨干医师为观察组,各34名,比较两组重症基层骨干医师的培训方式及效果。结果观察组问卷调查得分(认可度、趣味性、知识点理解力、重症疾病治疗原则把握度、总评分)、考核成绩(理论考核、临床操作、病例分析)、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自信心、寻找真相、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总评分)、重症基层骨干医师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知识点涵盖、提高学习能力、增加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技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CBL均是重症基层骨干医师短期培训的常用方法,其中CBL的培训效果更佳,不仅能提高医师技能,还能提高医师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骨干医师 短期培训方式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在重症监护室规培生教学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马燕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99-802,共4页
目的探究PBL在重症监护室(ICU)规培生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呼吸重症监护室100例2015和2016级规培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实行PBL教学方法,对2组规培生... 目的探究PBL在重症监护室(ICU)规培生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呼吸重症监护室100例2015和2016级规培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实行PBL教学方法,对2组规培生考试成绩、教学效果、ICU病房了解程度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规培生操作考试、理论考试、病历书写等的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于ICU病房了解程度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自学能力、学习兴趣、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教学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知识调查问卷结合PBL在重症监护室规培生教学的应用,能够让规培学生增加亲身体验,提升自身各项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知识调查问卷 PBL教学法 重症监护室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及其分类水平对合并ARDS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左蕾 吴永红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955-958,963,共5页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及其分类水平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是否出现ARDS分为脓毒症组(非A...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及其分类水平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是否出现ARDS分为脓毒症组(非ARDS患者,90例)和ARDS组(发生ARDS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流式细胞术进行PLA检测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比较两组PLA水平及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水平和APACHEⅡ、SOFA评分的差异,以"ARDS柏林定义"作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上述指标在预测脓毒症合并ARDS中的效能。结果 ARDS组的PLA和PMA水平以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脓毒症组(t=4.025、8.328、6.599、7.029,P=0.005、0.000、0.000、0.000),ARDS组和脓毒症组的PNA和PLyA水平间无明显差异(t=1.023、1.267,P=0.308、0.207);ROC曲线显示,PMA预测脓毒症合并ARDS的曲线下面积最高(AUC=0.860,P=0.029),其次为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和PLA(AUC=0.741、0.723、0.669,P=0.040、0.044、0.046),其中PMA的AUC分别高于PLA(Z=3.469,P=0.001)、APACHEⅡ评分(Z=2.536,P=0.011)和SOFA评分(Z=2.430,P=0.015),PMA的最佳截点为≥13.99%。PMA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的灵敏度为86.67%,明显高于PLA、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257,P=0.004)。结论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具有较高的外周血PLA水平,其中PMA升高更为明显;PMA在早期预测ARDS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其最佳截点为≥1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曲马多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林筱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978-2979,共2页
关键词 盐酸曲马多 老年人 镇痛 硬膜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嗜中性球发热癌症患者的抗生素给药时间与疗效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左蕾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91,共4页
目的研究低嗜中性球发热癌症患者的抗生素给药时间与住院天数、死亡率、转入重症监护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105例患有低嗜中性球发热的癌症患者,用多国癌症支持治疗联... 目的研究低嗜中性球发热癌症患者的抗生素给药时间与住院天数、死亡率、转入重症监护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105例患有低嗜中性球发热的癌症患者,用多国癌症支持治疗联合协会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运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统计抗生素给药时间与多种质量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105例患者中,37例(35%)进入高风险组,68例(65%)进入低风险组;52例(49%)有并发疾病,46例(44%)患有恶性血肿瘤,63例(60%)患有危重疾病。高风险组患者以男性为主,且患者患严重内科疾病的比率要显著高于低风险组(P<0.001)。相对实体瘤患者,恶性血肿瘤患者在研究最后3个月发生危重疾病及应用预防性白细胞生长因子和抗生素的比例较大。105例患者的抗生素用药中位时间是2.5 h。9%的患者在入院后1 h接受了抗生素治疗,95%的患者入院后9.3 h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入院前3个月内,88例(84%)患者接受的治疗药物为广谱青霉素,50例(47.6%)患者接受了预防性白细胞生长因子或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患者住院天数为(29±8)天。结论目前的临床诊疗中,仅有10%的患者能够在入院1h内接受抗生素治疗;高风险患者及有已知感染源的患者住院天数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用药时间 低嗜中性球发热 住院天数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ICU呼吸衰竭危重病人上应用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于朝霞 +5 位作者 于湘友 钟华 王燕 张琪植 买尔旦.阿不来 阿不力米 《新疆医学》 2010年第8期54-58,共5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综合ICU 纤维支气管镜 危重病人 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 创伤性湿肺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通气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容积和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鹏飞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于湘友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讨相同气道平台压(Pplat)下不同潮气量(VT)和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容积和氧合的影响。方法对16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先后采用低VT(6ml/kg)和高VT(9ml/kg)两种通气,调节PEEP使Plat... 目的探讨相同气道平台压(Pplat)下不同潮气量(VT)和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容积和氧合的影响。方法对16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先后采用低VT(6ml/kg)和高VT(9ml/kg)两种通气,调节PEEP使Plat维持在25cmH2O水平。各方式通气1h,通气结束时测定患者呼气末容积(EELV)和气体陷闭量并计算功能残气量(FRC),同时观察动脉血气、肺机械力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低VT通气结束时EELV和FRC高于高VT通气结束时(P均〈0.05);低v,通气结束时的气道峰)i,(PIP)、气道阻力(Raw)~lJ低于高v,通气结束时(P均〈0.01);低VT通气结束时的气道平均压(Pm)高于高Vt通气结束时(P〈0.05);两种通气结束时气体陷闭量、动态肺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O2/FiO2)、PC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在一定Pplat下ARDS患者采用低VT高PEEP通气后肺容积增加,但无法辨别是肺泡复张还是过度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气末容积 功能残气量 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于湘友 《新疆医学》 2010年第7期100-103,共4页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综合征 急危重患者 严重创伤 MODS 治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姜翠清 《新疆医学》 2008年第4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ICU危重患者 急危重症患者 气管切开指征 ICU病房 人工气道 医学院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呼吸机教学的探讨
13
作者 于朝霞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于湘友 《新疆医学》 2009年第12期51-53,共3页
近年来,ICU发展迅速,呼吸机是ICU治疗的重要因素,有时贯穿治疗的全过程,甚至决定治疗的成败。自呼吸机问世以来,随着人们对机械通气技术的不断研究、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临床应用要求的逐步提高,呼吸支持技术日臻成熟,现代呼吸机... 近年来,ICU发展迅速,呼吸机是ICU治疗的重要因素,有时贯穿治疗的全过程,甚至决定治疗的成败。自呼吸机问世以来,随着人们对机械通气技术的不断研究、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临床应用要求的逐步提高,呼吸支持技术日臻成熟,现代呼吸机得以迅速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呼吸机治疗是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涉及内容多,大学本科教育中未进行系统学习,短时间内熟悉和掌握呼吸机的应用技术是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治疗 临床教学工作 重症医学 ICU治疗 机械通气技术 呼吸支持技术 临床应用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对间质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的肺康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观察 被引量:17
14
作者 才开.莎热丽 迪丽努尔.乌甫尔 +3 位作者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裴华莲 王可 徐思成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间质性肺疾病(ILD)所致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的肺康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呼吸危重症中心诊治的IL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间质性肺疾病(ILD)所致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的肺康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呼吸危重症中心诊治的IL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家庭氧疗,观察组行常规药物+NPPV治疗。随访2年,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血气指标、肺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年后2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均降低(F/P_(对照组)=5.627/0.014、3.071/0.035、3.845/0.024;F/P_(观察组)=7.481/0.008、3.224/0.032、4.126/0.02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总量(TLC)、肺活量(VC)、功能残气量(FR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_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较治疗前升高(F/P_(对照组)=7.524/0.007、4.722/0.018、4.561/0.019、4.273/0.021、5.251/0.016、5.627/0.014、7.436/0.007;F/P_(观察组)=8.358/0.005、5.306/0.016、5.086/0.017、4.885/0.018、6.436/0.010、6.144/0.012、8.564/0.005),其中观察组的CRP、PaO_2、TLC、VC、FRC、FEV_1/FVC、DLCO%和6MWT、SGRQ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t/P_(1年)=3.852/0.022、6.342/0.010、4.045/0.022、4.013/0.025、3.604/0.026、4.515/0.019、3.355/0.027、5.802/0.012、3.624/0.026;t/P_(2年)=3.173/0.033、7.051/0.008、4.368/0.020、4.176/0.024、3.906/0.025、4.337/0.020、3.689/0.025、5.371/0.015、3.458/0.027)。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间质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间质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稳定期 肺康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代谢支持与调节对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买买江.卡斯木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1 位作者 石鑫 姜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622-462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行早期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及合理性。方法选择老年症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行早期肠内营养(EN)辅以肠外营养(PN)支持,对照组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观察血糖、白蛋白...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行早期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及合理性。方法选择老年症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行早期肠内营养(EN)辅以肠外营养(PN)支持,对照组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观察血糖、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实验组能获得较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 w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1 w后死亡率为31.11%,明显低于对照组64.44%(P<0.05)。结论老年颅脑损伤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支持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损伤后 早期肠内营养 代谢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性别年龄特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买买江.卡斯木 阿吉木库尔班 +2 位作者 石鑫 姜磊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2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性别年龄的特点。方法总结138例患者病变的性别年龄特点,并分析不同合并疾病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中青年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明显低于老年组,吸烟、饮酒史明显高于老年组,而老年组合并高脂血症、高...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性别年龄的特点。方法总结138例患者病变的性别年龄特点,并分析不同合并疾病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中青年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明显低于老年组,吸烟、饮酒史明显高于老年组,而老年组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者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要明显高于女性,男性不良嗜好比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男女在高脂血症/高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男性合并冠心病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尤其是高脂血症的患者,值得引起一级预防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颅内动脉狭窄 性别 年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对照观察
17
作者 买买江.卡斯木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1 位作者 姜磊 石鑫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13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80例颅内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中药汤剂(药用太子参、黄芩、丹参,等),...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80例颅内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中药汤剂(药用太子参、黄芩、丹参,等),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两组患者治疗2周辅助检查结果阳性率,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和脑脊液培养阳性的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脓毒血症和死亡的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使用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治疗,可达到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开颅术后 中药汤剂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1
18
作者 孙虎 左蕾 +4 位作者 叶远征 李超 张莹 徐思成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糖皮质激素给药方式的选择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6...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糖皮质激素给药方式的选择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6期)、Wanfang Data、CBM、CNKI,查找有关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7月。由两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并相互交叉核对结果,如遇分歧则讨论解决,若无法达成一致,则交由第三位研究者协助裁定。数据提取完毕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RCT,共计1 2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11,95%CI 1.01~1.21,P=0.02);ICU及急诊室糖皮质激素组治疗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 0.90~1.08,P=0.74;RR=1.19,95%CI 0.84~1.69,P=0.34)。结论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但对急诊室、ICU患者治疗成功率的影响尚待评估。受样本量及原始资料的限制,本研究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皮质激素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燕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2 位作者 于湘友 王毅 宋云林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微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4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小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每组12只。脓毒症模型采用CLP法进行制作,小、中、大剂量治疗组大...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微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4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小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每组12只。脓毒症模型采用CLP法进行制作,小、中、大剂量治疗组大鼠模型制作完成后,分别将右美托咪定以2.5μg·kg^(-1)·h(-1)、5μg·kg^(-1)·h(-1)和10μg·kg^(-1)·h(-1)的速度经尾静脉持续泵入。记录各组大鼠CLP术后1、3、5 h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以及CLP后3 h动脉血气包括p 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细胞外液剩余碱、碳酸氢盐水平、总二氧化碳含量、氧饱和度及血乳酸水平,并计算24 h各组大鼠死亡情况。结果四组大鼠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35、3.862,P=0.005、0.001)。与CLP组相比,小、中、大剂量治疗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水平在术后1 h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术后3、5 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心率则在术后3、5 h开始降低(P均<0.05)。CLP组大鼠术后3、5 h的平均动脉压较1 h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小、中、大剂量治疗组大鼠术后3、5 h的心率均较同组1 h显著降低(P均<0.05),小、中剂量治疗组大鼠术后5 h的心率均较同组3 h显著降低(P均<0.05)。四组大鼠p H值[(7.27±0.07)、(7.17±0.08)、(7.12±0.07)、(7.13±0.07)]、二氧化碳分压[(38±8)、(72±21)、(77±24)、(83±16)mm Hg]、细胞外液剩余碱[(-9.7±3.9)、(-3.2±2.8)、(-4.7±3.4)、(-2.0±1.7)mmol/L]、碳酸氢盐水平[(17.4±3.3)、(25.0±2.7)、(24.7±4.2)、(27.1±1.7)mmol/L]、总二氧化碳含量[(18.6±3.7)、(27.1±2.8)、(26.9±4.9)、(29.6±2.1)mmol/L]、氧饱和度[(97.8±1.0)%、(97.2±1.5)%、(93.9±4.2)%、(94.4±4.0)%]及血乳酸水平[(94.45±4.01)、(0.63±0.66)、(0.63±0.43)、(0.45±0.38)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902、34.460、30.096、33.709、33.988、18.076、39.916,P均<0.05),而氧分压水平[(115±17)、(118±23)、(105±19)、(109±22)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45,P>0.05)。小、中、大剂量治疗组大鼠p H值、二氧化碳分压、细胞外液剩余碱、碳酸氢盐、总二氧化碳含量及血乳酸水平与CLP组大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氧饱和度方面比较,中、大剂量治疗组大鼠均较CLP组有所降低(P均<0.05)。此外,小剂量治疗组大鼠总二氧化碳含量、氧饱和度及中剂量治疗组大鼠细胞外液剩余碱与大剂量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四组大鼠死亡构成比(11/1、9/3、3/9、2/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58,P=0.001),且中、大剂量治疗组较CLP组和小剂量治疗组均显著降低(P均<0.008)。结论右美托咪定在CLP脓毒症大鼠中持续输注3 h内即明显改善微循环系统,使心率显著下降并维持平均动脉压稳定。随着右美托咪定输注剂量的增加,CLP脓毒症大鼠的生存情况明显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右美托咪定 微循环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