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钚自辐照老化过程中氦效应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敖冰云 汪小琳 +1 位作者 陈丕恒 赖新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37-42,共6页
钚因放射性衰变而出现自辐照老化效应。钚中氦行为是理解钚自辐照老化效应的一个基础和前提。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计算研究了钚中缺陷行为、氦与缺陷的相互作用、氦泡的初始形核过程、氦泡的长大过程以及氦泡对钚材料宏观性能的影... 钚因放射性衰变而出现自辐照老化效应。钚中氦行为是理解钚自辐照老化效应的一个基础和前提。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计算研究了钚中缺陷行为、氦与缺陷的相互作用、氦泡的初始形核过程、氦泡的长大过程以及氦泡对钚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等。其中,钚-钚、钚-氦和氦-氦相互作用势分别采用修正嵌入原子多体势(modified embedded atom method,MEAM)、Morse对势和Lennard-Jones对势。主要的计算结果表明,氦原子与空位的结合能较大,在钚的自辐照过程中,两者易于结合并形成氦-空位团簇,成为氦泡的前驱体;氦泡可通过冲出位错环的机制而长大;氦泡的压力在GPa量级,且氦泡引起的基体膨胀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损伤 氦效应 嵌入原子法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钚固体材料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敖冰云 叶小球 陈丕恒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5期3-13,共11页
钚是元素周期表中最为复杂的元素,呈现出众多奇异的性质,准确理解其电子结构己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一个挑战.此外。钚会发生化学老化和物理老化,使得其材料性能随时间而变化,准确获得材料性能的演化规律对于钚的实际使用具有重要的价... 钚是元素周期表中最为复杂的元素,呈现出众多奇异的性质,准确理解其电子结构己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一个挑战.此外。钚会发生化学老化和物理老化,使得其材料性能随时间而变化,准确获得材料性能的演化规律对于钚的实际使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钚固体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重点是金属钚及其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以及钚自辐照损伤的原子尺度模拟,比较了不同的理论方法在钚固体材料计算上的适用性,为今后深入开展钚固体材料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若干指导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锕系元素 强关联电子体系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原子尺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氢合金吸氢致应力的实验研究和数学推导
3
作者 敖冰云 陈世勋 +1 位作者 蒋国强 高克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3-216,共4页
The hydrogen storage alloys are selected as tritium s torage and boost materials. The alloy’s lattice swells and compresses in the hyd rogen ab /desorption cycle, and the wall stress is induced as a result of ununi f... The hydrogen storage alloys are selected as tritium s torage and boost materials. The alloy’s lattice swells and compresses in the hyd rogen ab /desorption cycle, and the wall stress is induced as a result of ununi form deformation. The pulverization of the bulk material leads to self compacti on and concentration of stress. The relationships of wall stress of hydrogen sto rage bed with cycle number of hydrogen ab /desorption, capacity of hydrogen sto rage, packing fraction and thickness of the wall are studied using strain gauges . In the paper, the relationship of wall stress and capacity of hydrogen storage is main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吸氢 实验研究 放氢 晶格 膨胀 收缩 电阻应变测量法 贮氢床 壁应力 贮氢材料 聚变反应堆 核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i_(5-x)Al_x(x=0,0.3)合金吸放氢循环床体壁应力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敖冰云 蒋国强 +1 位作者 陈世勋 高克勤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研究了LaNi5-xAlx系列合金吸放氢循环床体壁应力与循环次数、贮氢容量、壁厚以及松装比的关系。结果表明:松装比大和壁薄的贮氢床应力要大;且随吸放氢循环的进行,壁应力增大更明显;在贮氢量达到一定值... 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研究了LaNi5-xAlx系列合金吸放氢循环床体壁应力与循环次数、贮氢容量、壁厚以及松装比的关系。结果表明:松装比大和壁薄的贮氢床应力要大;且随吸放氢循环的进行,壁应力增大更明显;在贮氢量达到一定值后,壁应力才缓慢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放氢循环 壁应力 贮氢床 贮氢合金 聚变反应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内滤效应的锂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仲敬荣 刘妙根 +3 位作者 敖冰云 羊小海 王柯敏 肖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1-196,共6页
报道了一种基于荧光内滤效应的荧光增强型锂离子光化学传感器 ,将荧光试剂、亲脂性 pH指示剂和锂离子中性载体结合在增塑的PVC膜中 ,Li+与H+在膜相中的竞争萃取效应引起受亲脂性pH指示剂调制的敏感膜荧光值的变化 .推导了有关理论关系... 报道了一种基于荧光内滤效应的荧光增强型锂离子光化学传感器 ,将荧光试剂、亲脂性 pH指示剂和锂离子中性载体结合在增塑的PVC膜中 ,Li+与H+在膜相中的竞争萃取效应引起受亲脂性pH指示剂调制的敏感膜荧光值的变化 .推导了有关理论关系式 ,研究了该传感器的响应特性 ,并对人工合成样品进行测试 ,结果较为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内滤效应 锂离子光化学传感器 PVC膜 荧光试剂 PH指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气体原子与Pu(100)表面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秋云 曹坤 +1 位作者 敖冰云 赖新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31-1936,共6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稀有气体原子在Pu(100)表面上的吸附。计算结果表明:除He原子外,其他稀有气体原子在桥位处的吸附能均为最大;稀有气体原子在Pu(100)表面吸附后,稀有气体原子失去电荷,而Pu原子得到电荷,稀有气体原子中Xe原子的电荷... 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稀有气体原子在Pu(100)表面上的吸附。计算结果表明:除He原子外,其他稀有气体原子在桥位处的吸附能均为最大;稀有气体原子在Pu(100)表面吸附后,稀有气体原子失去电荷,而Pu原子得到电荷,稀有气体原子中Xe原子的电荷转移数最大。差分电荷密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位于Pu(100)表面穴位和桥位处的Xe原子,可观察到较明显的电荷再分布现象,这表明Xe原子具有一定极化效应,能与Pu(100)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从He到Xe,原子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稀有气体原子 Pu(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T_x老化释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蔚勇军 敖冰云 +1 位作者 常元庆 敬文勇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6-188,共3页
为研究老龄氚化铀释放氦的规律,对室温贮存多年的老龄UT0.9~1.2释放的氦压力与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氚化铀经过6~7a老化,氚衰变产生的3He气体约有38.1%~45.3%释放至贮氚铀床空腔内,其纯度为99.9%,贮氚铀床空腔气体压力达1.11~1... 为研究老龄氚化铀释放氦的规律,对室温贮存多年的老龄UT0.9~1.2释放的氦压力与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氚化铀经过6~7a老化,氚衰变产生的3He气体约有38.1%~45.3%释放至贮氚铀床空腔内,其纯度为99.9%,贮氚铀床空腔气体压力达1.11~1.36MPa;部分He保留在固相中,He和U的原子比为0.177~0.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化铀 老化 ~3He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O_2 Σ5对称晶界附近氧的自扩散行为
8
作者 黄河 赖新春 +1 位作者 敖冰云 张庆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9-1413,共5页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PuO2∑5对称晶界附近氧的自扩散行为。结果表明:晶界能在较大程度和范围内影响氧原子的自扩散能力,晶界的存在加速了氧原子在其附近的扩散;随着氧原子与晶界界面距离的增加,其扩散能力逐渐降低;氧原子在晶界附...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PuO2∑5对称晶界附近氧的自扩散行为。结果表明:晶界能在较大程度和范围内影响氧原子的自扩散能力,晶界的存在加速了氧原子在其附近的扩散;随着氧原子与晶界界面距离的增加,其扩散能力逐渐降低;氧原子在晶界附近的扩散呈各向异性,其在垂直于晶界界面上的扩散能力大于平行于晶界界面上的扩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O2 自扩散 对称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中的氢化物脱附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振飞 史鹏 敖冰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108,共7页
锆合金因具有强的耐腐蚀能力、低的热中子吸收截面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中。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锆合金已由第一代锆-1合金发展至第二代锆-2、锆-4合金以及第三代的N36、ZIRLO、M05等。氢化物析出是造成核级锆合金力学性能变差... 锆合金因具有强的耐腐蚀能力、低的热中子吸收截面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中。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锆合金已由第一代锆-1合金发展至第二代锆-2、锆-4合金以及第三代的N36、ZIRLO、M05等。氢化物析出是造成核级锆合金力学性能变差的主要原因,氢主要来自于金属锆和水发生的腐蚀反应,它通过扩散运动进入金属基体,并滞留在基体中。锆合金中氢化物的种类及性质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目前发现的氢化物有四种,但由于ζ-ZrH 0.5(bct)、γ-ZrH(fct)两种氢化物为亚稳态,且ζ相氢化物存在时间极短,现阶段的实验设备或实验方法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尺度上对其进行观察,因此大量关于氢化物的研究均集中于δ-ZrH 1.4—1.7(fcc)、ε-ZrH 2(fct)这两种稳定相上。锆合金包壳或结构件的工作环境均为高温,高温下基体中的滞留氢将发生脱附。在停堆及其他条件下吸收的氢超过极限固溶度后将以氢化物的形式析出,造成晶格畸变,而在高温时氢脱附使晶格畸变消失。此循环过程中,材料内部将逐渐累积大量微缺陷,加速材料老化。大量研究者均采用纯ZrH 2粉末样品研究氢的脱附行为,但实际服役的锆合金中还含有大量合金元素,合金元素的存在会影响氢的滞留状态以及脱附行为。因此以纯ZrH 2粉末样品中氢脱附温度的实验数据作为依据来判断锆合金的适用条件并不严谨,需研究不同种类锆合金中不同氢化物的脱附温度。热脱附谱(TDS)技术是研究金属及合金中滞留氢及其同位素的有效方式之一,但采用TDS设备测定锆合金中氢的脱附行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锆合金表面普遍存在一层氧化层,其会影响氢的脱附行为,在脱附过程中当氢扩散至氧化层时,氧化层中的氧将捕获部分氢原子形成氢氧键,使脱附量减少,同时滞后氢的脱附,使脱附温度升高。因此,实验数据上的脱附温度升高并不意味着基体内的氢化物实际脱附温度升高,只是氢向外扩散的过程受到了氧化层的阻挡,使脱附谱向高温方向移动。本文总结了氢化锆脱附行为的研究进展,分别对氢化物的结构、氢的来源、氢滞留量、TDS设备局限性以及氢化物脱附行为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包壳 锆合金 氢化物 热脱附谱技术 二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钚中氦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瑶 黄理 +2 位作者 邱睿智 叶小球 敖冰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37-11144,11152,共9页
钚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核材料。作为放射性元素,钚会自发衰变成铀核,同时产生α粒子(氦核),高速运动的衰变产物在晶格中激发离位,产生缺陷。由于最外层是满电子结构,氦难溶于金属。因此,钚持续自发衰变会在材料中累积大量的晶格损伤;同时... 钚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核材料。作为放射性元素,钚会自发衰变成铀核,同时产生α粒子(氦核),高速运动的衰变产物在晶格中激发离位,产生缺陷。由于最外层是满电子结构,氦难溶于金属。因此,钚持续自发衰变会在材料中累积大量的晶格损伤;同时由衰变产生的氦会在金属基体中与空位相结合,通过位错与晶界扩散,在基体中聚集、形核、长大,形成氦泡。含氦量的增加会使氦泡生长,但并不是无限制地长大;当氦含量很高时,氦泡会破裂,引起材料表面剥落;一定程度上,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氦泡最后的大小。宏观上,氦的存在会使材料发生体积变化、延展性降低、脆性变大等物理老化现象,从而降低钚的使用性能、缩短其寿命。理解氦原子对钚结构性能的影响机制,探寻相应的抑制氦脆和氦损伤的有效措施,对钚材料老化效应的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钚中的氦行为主要集中在实验和模拟两个方面。由于原材料本身的放射性和毒性,研究人员大多使用晶体结构、最外层电子结构或是某些力学性能与钚一致的模拟材料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微观结构和成分的优化是调控钚抗老化的重要手段。通常,微观结构的变化中主要考察晶界和位错对材料中氦行为的影响,而成分的优化则是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或改变相来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就氦对钚材料体积、电阻率、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氦在钚中的微观行为进行了综述,比较了不同方法在钚中氦行为研究方面的适用性,指出了进一步构建氦的微观状态与宏观性能之间对应关系的必要性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脆 老化 辐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a合金力学行为的计算与实验研究(英文)
11
作者 陈金繁 罗超 +2 位作者 敖冰云 彭丽霞 石洁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9-616,共8页
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V-Ta合金体系的弹性常数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评估.计算得到的杨氏模量、剪切模量、柯西压力及体模量与剪切模量等表明当合金中Ta的含量在10 wt.%左右时,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为了检验计算结果,合成了V-10... 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V-Ta合金体系的弹性常数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评估.计算得到的杨氏模量、剪切模量、柯西压力及体模量与剪切模量等表明当合金中Ta的含量在10 wt.%左右时,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为了检验计算结果,合成了V-10 wt.%Ta,V-15 wt.%Ta,V-20 wt.%Ta等不同Ta含量体系,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实验所得结果与计算相吻合,为通过计算设计合金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合金 第一性原理计算 力学行为 合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氢化反应过程中氢扩散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宾韧 王鑫 +1 位作者 敖冰云 汪小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3-880,共8页
铀氢化反应动力学及产物形式受氢在铀氧化物及氢化物中的固溶、扩散等过程控制.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氢在UO2、α-UH3、β-UH3、PdHx等介质中的固溶、扩散行为,从微观角度解释氢化反应各个阶段氢化反应速率的主要特征,并对α... 铀氢化反应动力学及产物形式受氢在铀氧化物及氢化物中的固溶、扩散等过程控制.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氢在UO2、α-UH3、β-UH3、PdHx等介质中的固溶、扩散行为,从微观角度解释氢化反应各个阶段氢化反应速率的主要特征,并对α/β相生成的条件作一番探讨.研究表明,UO2中较高的氢扩散势垒导致氢扩散到达氧化物-金属界面非常困难,这是氢化反应起始阶段存在孕育期的主要原因;与此相反,β-UH3的氢具有非常低的溶解能和扩散势垒,且实际状态下β-UH3的表面积非常大,对氢化反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dHx具有和α-UH3相近且均略高于β-UH3的溶解能和扩散势垒,这使得氢在其中的扩散速率较低,是Pd膜覆盖下铀氢化主要产物为α-UH3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氢化反应 α-UH3 第一性原理 β-U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abnormal lattice contraction of plutonium hydrides studied by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被引量:3
13
作者 敖冰云 史鹏 +1 位作者 郭咏 高涛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26-430,共5页
Pu can be loaded with H forming complicated continuous solid solutions and compounds,and causing remarkable electronic and structural changes.Full potential linearized augmented plane wave methods combined with Hubbar... Pu can be loaded with H forming complicated continuous solid solutions and compounds,and causing remarkable electronic and structural changes.Full potential linearized augmented plane wave methods combined with Hubbard parameter U and the spin-orbit effects a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onic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stoichiometric and non-stoichiometric face-centered cubic Pu hydrides(PuHx,x=2,2.25,2.5,2.75,3).The decreasing trend with increasing x of the calculated lattice parameters is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finding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lectronic-structure results for a series of PuH x compositions reveals that the lattice contraction results from the associated effects of the enhanced chemical bonding and the size effects involving the interstitial atoms.We find that the size effects ar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abnormal lattice cont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TONIUM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rongly correlated electron system crystal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Y-H三元氢化物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欢 叶小球 +2 位作者 唐俊 敖冰云 高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2-271,共10页
本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构预测方法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LiYH_(4),Li_(2)YH_(5)和Li_(3)YH_(6)在0-300 GPa压力范围内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LiYH4-P4/nmm,Li_(2)YH_(5)-I4/mmm和Li_(3)YH_(6... 本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构预测方法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LiYH_(4),Li_(2)YH_(5)和Li_(3)YH_(6)在0-300 GPa压力范围内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LiYH4-P4/nmm,Li_(2)YH_(5)-I4/mmm和Li_(3)YH_(6)-P4/nmm结构可分别在169-221 GPa,141-300 GPa和166-300 GPa压力范围内由LiH和YH3按一定配比加压合成.富氢化合物的超导电性研究成为近年来高温超导体研究领域的热点,该研究结果有希望为Li-Y-H三元体系氢化物的超导电性研究及实验合成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氢化物 Li-Y-H 结构预测 第一性原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钚表面氦释放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5
作者 敖冰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11年第1期119-121,共3页
钚因放射性衰变而出现自辐照老化效应,氦行为和氦泡行为是这种老化效应的集中体现,也是理解这种老化效应的重要途径。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氦泡的释放过程。钚-钚、钚-氦和氦-氦相互作用势分别采用嵌入原子多体势(Embedded... 钚因放射性衰变而出现自辐照老化效应,氦行为和氦泡行为是这种老化效应的集中体现,也是理解这种老化效应的重要途径。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氦泡的释放过程。钚-钚、钚-氦和氦-氦相互作用势分别采用嵌入原子多体势(Embedded Atom Method,EAM)、Morse对势和Lennard.Jones对势,计算体系采用表面平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距离表面一定距离的氦泡中的氦原子发生释放,释放过程受距离表面的距离、温度、氦泡大小以及氦原子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金属钚 氦泡 表面 老化效应 释放过程 放射性衰变 相互作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钚中氦与空位的相互作用
16
作者 敖冰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6年第1期487-487,共1页
针对钚自辐照老化研究中的氦效应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氦在钚中的行为特征以及氦泡对材料性质的影响。研究方法以基于嵌入原子法的分子动力学方法为主,开展了氦与理想晶格和各类缺陷的相互作用、氦泡的形核和长大过程、氦泡行为以及自... 针对钚自辐照老化研究中的氦效应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氦在钚中的行为特征以及氦泡对材料性质的影响。研究方法以基于嵌入原子法的分子动力学方法为主,开展了氦与理想晶格和各类缺陷的相互作用、氦泡的形核和长大过程、氦泡行为以及自辐照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钚中氦行为以及自辐照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金属钚 氦泡 分子动力学方法 空位 行为特征 辐照效应 嵌入原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point defects in plutonium grain boundaries 被引量:2
17
作者 Ao Bing-Yun Xia Ji-Xing +2 位作者 Chen Pi-Heng Hu Wang-Yu Wang Xiao-Li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398-406,共9页
A modified analytic embedded atom method (MAEAM) potential is constructed for fcc 5-Pu.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s with the potential a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symmetrical ... A modified analytic embedded atom method (MAEAM) potential is constructed for fcc 5-Pu.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s with the potential a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symmetrical tilt grain boundaries (GBs) and point defects such as He atom, vacancy and self-interstitial atom (SIA) in Pu.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point defect formation energies are on averag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lattice but variations from site to site along the GBs are very remarkable. Both substitutional and interstitial He atoms are trapped at GBs. Interstitial He atom is more strongly bound at the GB core than the substitutional He atom. The binding energy of SIA at GB core is higher than those of He atom and vacancy. GB core can bind many He atoms and SIAs due mainly to the fact that it contains many vacancies. Compared with He atom and SIA, the vacancy far from GB core is difficult to diffuse into the core. The GBs can act as sinks and sources of He atoms and SIAs, which may be a reason for the swelling of Pu after a period of self-irradiation because of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vacancy in the bu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TONIUM molecular dynamics crystal defect radiation da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al, magnetic, electronic, and elastic properties of face-centered cubic PuH_x (x= 2, 3):GGA (LSDA) + U + SO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咏 艾娟娟 +1 位作者 高涛 敖冰云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34-440,共7页
We perform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magnetic,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ce-centered cubic (fcc) Pull2 and fcc Pull3 using the full potential linearized augmented ... We perform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magnetic,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ce-centered cubic (fcc) Pull2 and fcc Pull3 using the full potential linearized augmented plane wave method (FP- LAPW) with the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GGA) and the local spin density approximation (LSDA) taking account of both relativistic and strong correlation effects. The optimized lattice constant a0 = 5.371 A for fcc Pull2 and a0 = 5.343 A for fcc PuH3 calculated in the GGA + sp (spin polarization) + U (Hubbard parameter) + SO (spin-orbit coupling) scheme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ground state of fcc PuH3 is found to be slightly ferromagnetic.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fcc PuH2 is a metal while fcc PuH3 is a semiconductor with a band gap about 0.35 eV. We note that the SO and the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localized Pu 5f electron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band gap of fcc PuH3. The bonds for PuH2 have mainly covalent character while there are covalent bonds in addition to apparent ionicity bonds for PuH3. We also predict the elastic constants of fcc PuH2 and fcc PuH3, which were not observed in the previous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tonium hydride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magnetic and elastic properties METAL-INSULATORTRAN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nsity function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complex involved in Th atom-activated C–C bond in C2H6
19
作者 王青青 李鹏 +2 位作者 高涛 王红艳 敖冰云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72-178,共7页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calc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activity of Th atom toward ethane C–C bond activation.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the reaction mechanisms leading to two different 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calc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activity of Th atom toward ethane C–C bond activation.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the reaction mechanisms leading to two different reaction products is presented.We report a complete exploration of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different spin states.In addition,the intermediate and transition states along the reaction paths are characterized.Total,partial,and overlap population density of state diagrams and analyses are also presented.Furthermore,the natures of the chemical bonding of intermediate and transition states are studied by using topological method combined with electron localization function(ELF) and Mayer bond order.Infrared spectrum(IR) is obtained and further discussed based on the optimized geome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on mechanism Mayer bond order electron localization function density of sta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chemical bonding,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β-US_2
20
作者 李世长 郑远蕾 +2 位作者 马生贵 高涛 敖冰云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70-476,共7页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magnetic states, chemical bonding,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β-US2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through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U approach. The...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magnetic states, chemical bonding,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β-US2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through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U approach. The obtained band structure exhibits a direct band gap semiconductor at Γ point with a band gap of 0.9 e V for β-US2, 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cent experimental data. The charge-density differences, the Bader charge analysis, and the Born effective charges suggest that the U–S bonds of the β-US2 have a mixture of covalent and ionic characters, but the ionic character is stronger than covalent character. The Raman-active, infrared-active, and silent modes at the Γ point are further assigned and discussed. The obtained optical-mode frequencies indicate that the three apparent LO–TO(longitudinal optical–transverse optical) splittings occur in B1 u, B2 u, and B3 umode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Helmholtz free energy ?F, the specific heat ?E, vibrational entropy S, and constant volume CVare studied over a range from 0 K-100 K. We expect that our work can provide som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and the infrared reflectivity spectrum of uranium chalcogen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US2 MAGNETIZATION chemical bonding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