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上皮细胞昼夜节律紊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1
作者 文富强 陈俊 申永春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369-372,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已成为中国三大常见慢性病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手段也较为有限。肺上皮细胞在慢阻肺发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吸烟导致的肺上皮细胞生物钟紊乱与慢阻肺发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已成为中国三大常见慢性病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手段也较为有限。肺上皮细胞在慢阻肺发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吸烟导致的肺上皮细胞生物钟紊乱与慢阻肺发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气道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昼夜节律调控紊乱在慢阻肺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现状,以及潜在的药物治疗策略和未来研究方向作一评述,以期为慢阻肺发病机制研究及其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上皮细胞 肺泡上皮细胞 昼夜节律 生物钟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多重免疫荧光染色的小鼠肺组织冰冻切片制备方法优化研究
2
作者 叶倩宸 徐丹 +2 位作者 文富强 陈俊 汪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目的优化小鼠肺组织冰冻切片制作方法,提高肺组织冰冻切片质量,有利于提高免疫荧光染色的特异性,获得更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方法使用C57BL/6小鼠,分别采用传统冷冻后固定法、冷冻前固定法、改良灌注冷冻前固定法3种方法制作冰冻切片,... 目的优化小鼠肺组织冰冻切片制作方法,提高肺组织冰冻切片质量,有利于提高免疫荧光染色的特异性,获得更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方法使用C57BL/6小鼠,分别采用传统冷冻后固定法、冷冻前固定法、改良灌注冷冻前固定法3种方法制作冰冻切片,经免疫荧光染色后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肺组织染色情况。使用荧光显微镜对肺组织切片进行全片扫描,计算单位面积内完整气道数量。结果传统冷冻后固定法制作的小鼠肺组织冰冻切片,肺泡结构破坏,气道壁断裂严重,存在非特异性染色;冷冻前固定法制作的小鼠肺组织切片,肺泡和气道结构相对完整,但肺泡塌陷,部分气道结构破坏;改良灌注冷冻前固定法制作的小鼠肺组织切片,肺泡和气道结构形态均完整、清晰,多重免疫荧光染色定位准确。改良灌注冷冻前固定法制作的小鼠肺组织冰冻切片单位面积内完整气道(直径≥100μm)数量高于冷冻前固定法((0.66±0.15)/mm^(2) vs(0.33±0.14)/mm^(2),P<0.05),也显著高于传统冷冻后固定法((0.66±0.15)/mm^(2) vs(0.02±0.04)/mm^(2),P<0.01)。结论使用改良灌注冷冻前固定法制作冰冻切片,利于保持小鼠肺组织形态完整,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多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肺组织 冰冻切片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吸痰致低氧血症的预防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荀 张灵 +2 位作者 刘黎 马文娟 文富强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960-964,共5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心源性以外各种肺内外致病因子导致的急性进行性Ⅰ型缺氧性呼吸衰竭,病情进展快,预后较差。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首要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吸痰是ARDS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时用来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心源性以外各种肺内外致病因子导致的急性进行性Ⅰ型缺氧性呼吸衰竭,病情进展快,预后较差。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首要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吸痰是ARDS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时用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护理操作,对肺泡正常通气和氧合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但吸痰过程中因操作对患者气道易引起物理刺激和气道压力改变,极易引发低氧血症,对ARDS转归不利,故而为确保ARDS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吸痰安全,避免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临床多有学者提出不同的预防措施,通过本文综述对临床ARDS吸痰致低氧血症的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和归纳,为临床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吸痰 低氧血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胸膜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4
作者 蔡维玲 申永春 文富强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736-740,共5页
胸膜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诊治仍存在一些难点,比如诊断的准确性有待提高、治疗难度大且容易复发等,给临床带来挑战。近年来,超声在胸膜疾病诊治领域的运用日益增多,从仅用于胸腔积液的发现与定位,到现在逐渐推广到临床胸腔操... 胸膜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诊治仍存在一些难点,比如诊断的准确性有待提高、治疗难度大且容易复发等,给临床带来挑战。近年来,超声在胸膜疾病诊治领域的运用日益增多,从仅用于胸腔积液的发现与定位,到现在逐渐推广到临床胸腔操作的引导、临床疗效的预测与临床治疗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胸膜疾病的诊疗模式。本文就超声在胸膜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分析超声在胸膜疾病诊治方面的应用,探讨其优点和不足,以期为临床胸膜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疾病 超声 恶性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营养支持治疗 被引量:26
5
作者 文富强 陈鹏 《西部医学》 2011年第1期1-2,共2页
2007年更新的《中国COPD指南》、200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都相继提出了营养支持在COPD治疗中的重要意义。而2010年NICE所颁布的《在初级和二级医疗系统中稳定期COPD的管理指南》更是提出了对多维严重度评估的需求,而营养... 2007年更新的《中国COPD指南》、200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都相继提出了营养支持在COPD治疗中的重要意义。而2010年NICE所颁布的《在初级和二级医疗系统中稳定期COPD的管理指南》更是提出了对多维严重度评估的需求,而营养支持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就如何正确理解COPD基础疾病状态下的营养不良,如何建立正确的营养分级,如何有的放矢的运用营养支持疗法,如何设定适当的支持目标等问题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营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LD 2017更新与中国慢阻肺临床实践 被引量:25
6
作者 文富强 陈磊 《西部医学》 2018年第1期1-2,7,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危害国民公共健康的最重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慢阻肺研究的不断推进,慢阻肺全球防治创议(GOLD 2017)对慢阻肺定义、评估、治疗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更新,本文就GOLD 2017更新与我国的慢阻肺临床实践做一述评。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全球防治创议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文富强 曾妮 《西部医学》 2017年第1期1-3,12,共4页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支气管扩张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即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Bronchiectasi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支气管扩张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即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Bronchiectasi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BCOS)。该综合征是目前国内外被忽略的一个研究领域,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等尚不清楚,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本文就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症 重叠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展望 被引量:9
8
作者 文富强 胡倩婧 《西部医学》 2013年第1期1-2,共2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组织学和(或)影像学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病因不明,呈慢性进行性加重的间质性肺疾病。IPF好发于老年患者,在50岁以下人群中罕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和体力活动受限。疾病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组织学和(或)影像学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病因不明,呈慢性进行性加重的间质性肺疾病。IPF好发于老年患者,在50岁以下人群中罕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和体力活动受限。疾病进展过程难以预测,但通常进行性恶化,疾病急性加重可能致命。IPF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其预后不良,IPF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限为确诊后2.5~3.5年。近年来,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IPF的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肺纤维化新的治疗靶点应运而生。现就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进展做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治疗靶点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振荡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字楷 高丽娟 文富强 《上海医学》 2024年第10期603-609,共7页
目的探究脉冲振荡技术(IO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病)患者诊断和检测气流受限严重程度方面的潜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363医... 目的探究脉冲振荡技术(IO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病)患者诊断和检测气流受限严重程度方面的潜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363医院就诊的40岁及以上患者,分为慢阻肺病组和对照组。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肺量计法和IOS检测结果。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慢阻肺病患者之间IOS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肺量计参数和IOS参数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评估IOS参数独立诊断慢阻肺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阻肺病组患者5 Hz时的呼吸阻抗(Z5)、呼吸电阻(R5)、R5与20 Hz时的呼吸电阻(R20)的差值(R5-R20)、共振频率(Fres)和外周阻力(Rp)等IOS参数显著升高,而5 Hz时的电抗(X5)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1)。在慢阻肺病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越高,IOS参数Z5、Fres、R5-R20和Rp升高(P值均<0.0001),X5则下降(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OS参数包括Z5、Fres、R5-R20和Rp均与FEV_(1)/FVC(Z5:ρ=-0.31,Fres:ρ=-0.46,R5-R20:ρ=-0.47,Rp:ρ=-0.39,P值均<0.0001)、FEV_(1%)(Z5:ρ=-0.30,Fres:ρ=-0.47,R5-R20:ρ=-0.40,Rp:ρ=-0.40,P值均<0.0001)和MMEF_(25%~75%)(Z5:ρ=-0.42,Fres:ρ=-0.55,R5-R20:ρ=-0.51,Rp:ρ=-0.50,P值均<0.0001)呈显著负相关。X5则与FEV_(1)/FVC(ρ=0.40,P<0.05)、FEV_(1%)(ρ=0.39,P<0.05)和MMEF_(25%~75%)(ρ=0.50,P<0.05)呈显著正相关。IOS参数Z5、Fres、R5-R20、Rp和X5诊断慢阻肺病的AUC均大于0.500(P值均<0.0001),其中Fres(AUC为0.7475,最佳截断值为20.34[cmH 2O/(L·s)],灵敏度为0.64、特异度为0.75)诊断慢阻肺病的AUC值最高。结论IOS参数在慢阻肺病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与肺量计参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都能有效诊断慢阻肺病,提示IOS对慢阻肺病的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脉冲振荡技术 多中心研究 回顾性研究 肺量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外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文富强 《西部医学》 2008年第3期453-454,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外 PULMONARY 气流受限 COPD 炎症反应 病变特点 进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临床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现状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9
11
作者 文富强 雷玲子 《西部医学》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且不可逆转,易反复加重的特点,需长期、规范诊疗,以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远期发作风险。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生承担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和管理的主要任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且不可逆转,易反复加重的特点,需长期、规范诊疗,以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远期发作风险。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生承担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和管理的主要任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水平将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疾病管理和预后。本文总结了国内临床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各方面内容的认知现况,并针对认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进一步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指南的落实和执行,推动基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体系建设,增强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疗能力,以建立更全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诊疗和疾病防治模式,使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最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医生 认知现况 规范诊疗 防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与保护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文富强 申永春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369-372,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严重影响健康的慢性气道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其临床诊治带来了挑战。不断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动力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线粒体动力学异常,香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严重影响健康的慢性气道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其临床诊治带来了挑战。不断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动力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线粒体动力学异常,香烟对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Mfn2/Opa1/Drp1等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发病机制,并探索基于线粒体动力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保护策略,以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带来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香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透明质酸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意义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文富强 孙翊道 +4 位作者 钟义 陈爱莲 辛火 廖光祥 严萍 《医学研究杂志》 1993年第1期14-17,共4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9例炎症和15例正常人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进行测定。比较正常人、炎症、COPD患者血清HA浓度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52.41±29.37ng/ml(单位下同);炎症组72.17±17.85...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9例炎症和15例正常人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进行测定。比较正常人、炎症、COPD患者血清HA浓度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52.41±29.37ng/ml(单位下同);炎症组72.17±17.85;慢性支气管炎(5例)150.82±39.87,肺气肿(7例)214.57±55.18,肺心病急发期(8例)171.25 ±66.28,肺心病缓解期(11例)279.13±49.26。COPD组测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和炎症患者(P<0.01);肺心病缓解期测值高于COPD组内各病种(期)(P<0.05~0.01),其余组内各病种(期)间无差别。结果提示:HA参与了COPD发病及病期进展的全过程,促其走向终末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成纤维细胞 肺纤维化 肺疾病 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免疫与临床
14
作者 文富强 严萍 +1 位作者 毛宝龄 孙翊道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2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对机体防御传染、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中,具有重要作用。非特异性免疫主要参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自身稳定 免疫监视 非特异性免疫 防御传染 免疫活性细胞 血管通透性 肺损伤 内皮细胞 肺血管 平滑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免疫与临床
15
作者 文富强 毛宝龄 《医学研究杂志》 1992年第5期11-13,10,共4页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在对机体防御传染、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中,具有重要作用。非特异性免疫主要参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现综述如下:(一)免疫机制参与ARDS发病1.临床证据1969年Koplow等注意到血液透析时,中性白细胞(PM...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在对机体防御传染、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中,具有重要作用。非特异性免疫主要参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现综述如下:(一)免疫机制参与ARDS发病1.临床证据1969年Koplow等注意到血液透析时,中性白细胞(PMN)短暂地减少,同时肺微血管发现PMN聚积和沉积,经研究因赛珞膜(多糖构成)激活补体所致。还可见于内毒素血症、创伤、胰腺炎等。ARDS病人血C<sub>5a</sub>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白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自身稳定 免疫机制 内毒素血症 免疫监视 细胞亚群 临床证据 血管通透性 防御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藏族结核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雪融 冯玉麟 +5 位作者 马玙 张宗德 李传友 文富强 唐晓燕 苏智广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7-851,共5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两种多态现象与藏族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的方法分别对140例藏族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及139例有分枝杆菌接触史的同民族健康者进行维生素D受体基因两种...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两种多态现象与藏族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的方法分别对140例藏族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及139例有分枝杆菌接触史的同民族健康者进行维生素D受体基因两种多态性(FokⅠ、TaqⅠ)基因分型,根据不同基因型对样本分组,经统计学处理,研究两种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中,FF、Ff与ff3种基因型分别为60例(42.9%)、56例(40%)、24例(17.1%);而健康对照组的相应基因型为70例(50.4%)、60例(43.2%)、9例(6.5%),病例组ff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OR3.111,95%可信区间1.343-7.207)。病例组中TT、Tt两种基因型分别为137例(97.9%)、3例(2.1%);而健康对照组的相应基因型则为134例(96.4%)、5例(3.6%)。通过X^2检验表明,两组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R1.704,95%可信区间0.399~7.272)。FD五Ⅰ与TaqⅠ二位点D’为0.475,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中FokⅠ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有关,TaqⅠ多态性与肺结核发病无关联。FokⅠ多态性与TaqⅠ多态性两位点之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现象 维生素 D受体基因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9
17
作者 庞才双 龙虹羽 +3 位作者 吴艳秋 万春 申永春 文富强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2173-2176,共4页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量表与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的关系,探讨CAT评分对识别慢阻肺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7例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利用CAT量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级(Modified Me...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量表与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的关系,探讨CAT评分对识别慢阻肺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7例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利用CAT量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级(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MMRC)量表进行评分。SPSS 16.0和Graph Pad Prism 5.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例患者中,慢阻肺患者80例,非慢阻肺患者77例。两组的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阻肺患者的CAT评分和MMRC评级均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分级增加而增加,慢阻肺组CAT评分与肺功能呈负相关(r=-0.47,P<0.001),和MMRC成正相关(rs=0.68,P<0.001)。CAT评分识别慢阻肺的敏感度78.75%,特异度94.81%,ROC曲线下面积0.93。结论 CAT评分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MMRC评分均有相关性,对慢阻肺有潜在的诊断价值,可用于慢阻肺患者的筛查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 诊断 呼吸困难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海霞 孙贝 +5 位作者 李继琼 王洵 陈磊 汪涛 徐丹 文富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丙烯醛引起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雾化吸入丙烯醛,建立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将4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对照组(A组)、辛伐他汀自身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低剂量辛伐他汀...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丙烯醛引起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雾化吸入丙烯醛,建立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将4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对照组(A组)、辛伐他汀自身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低剂量辛伐他汀组(D组)、中剂量辛伐他汀组(E组)、高剂量辛伐他汀组(F组)和甲羟戊酸组(G组),每组6只。分别用阿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气道黏蛋白和黏蛋白5ac(mucin5ac,MUC5ac)的表达。RT-PCR检测MUC5ac mRNA的表达。结果丙烯醛刺激可以使大鼠气道黏蛋白、MUC5ac蛋白和mRNA表达增高,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数增多。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抑制丙烯醛所致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甲羟戊酸可以部分逆转辛伐他汀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减少巨噬细胞在肺中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黏液高分泌 辛伐他汀 丙烯醛 甲羟戊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对中国藏族肺结核病人排菌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雪融 冯玉麟 +4 位作者 唐晓燕 文富强 岳翼 王可 徐丹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藏族结核病人群抗酸杆菌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45例菌阳病人和90例菌阴病人进行VDR基因分型,检测VDR基因中Fok1与T...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藏族结核病人群抗酸杆菌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45例菌阳病人和90例菌阴病人进行VDR基因分型,检测VDR基因中Fok1与Taq1多态性,分析两种多态性与痰结核杆菌培养及抗酸染色之间的关系。结果VDR-FF、VDR-Ff及VDR-ff三种基因型在菌阳组和菌阴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6%、40%、24%和59%、33%、8%,其中ff基因型在菌阳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菌阴组,OR值95%CI为3.836(1.372,10.719);VDR-TT及VDR-Tt两种基因型在菌阳组和菌阴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6%、4%和94%、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DR-ff基因型可能是中国藏族菌阳肺结核病人的易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维生素D受体 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上皮水通道5的表达与黏液高分泌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可 冯玉麟 +5 位作者 文富强 陈雪融 欧雪梅 徐丹 邓治平 杨劼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57-361,i0001,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上皮水通道5(AQP5)和黏蛋白MUC5AC、黏膜下腺黏蛋白的表达,探讨COPD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取2004年华西医院胸外科手术病人离体标本,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COPD组(8例)、...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上皮水通道5(AQP5)和黏蛋白MUC5AC、黏膜下腺黏蛋白的表达,探讨COPD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取2004年华西医院胸外科手术病人离体标本,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COPD组(8例)、中重度COPD组(17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用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阿辛兰-PAS染色检测气道上皮细胞AQP5、MUC5AC以及黏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OPD组患者黏膜下腺AQP5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肺组织AQP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COPD组患者黏膜下腺AQP5表达低于轻度COPD组(P<0.01)。COPD组患者气道上皮MUC5AC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COPD组患者气道上皮MUC5AC表达高于轻度COPD组(P<0.01);COPD组黏膜下腺分泌黏蛋白较对照组增加(P<0.01),中重度COPD组患者黏膜下腺分泌黏蛋白表达高于轻度COPD组(P<0.01)。黏膜下腺AQP5mRNA表达与患者FEV1/FVC、FEV1%pred、V50%pred、V25%pred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0.60,0.55和0.45,P均<0.01),AQP5的表达减弱与COPD患者的气道气流受限严重程度有关;与患者气道上皮MUC5ACmRNA表达呈负相关(r=-0.45,P<0.01);与黏膜下腺着色面积呈负相关(r=-0.61,P=0.01)。气道上皮MUC5ACmRNA表达与患者FEV1/FVC、FEV1%pred、V50%pred、V25%pred呈负相关(r分别为-0.53,-0.53,-0.48和-0.43,P均<0.01);与黏膜下腺黏液着色面积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COPD患者的黏膜下腺AQP5较对照组表达降低,AQP5可能参与了COPD患者气道黏液分泌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水通道5 黏液高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