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旅融合背景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形象感知
1
作者 文捷敏 余颖 谢鸿璟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文旅融合背景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形象建设非常重要。文章以广州三个代表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案例,首先分析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公众形象,探讨形象感知形成机理,并将公众感知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归纳为依托环境、文化内涵、设计构思... 文旅融合背景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形象建设非常重要。文章以广州三个代表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案例,首先分析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公众形象,探讨形象感知形成机理,并将公众感知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归纳为依托环境、文化内涵、设计构思、场所功能、运营品质等五个主题;然后通过规范性编码梳理形象关联因素,构建基于“感知主体—形象主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感知模型,进而从文化主题、功能定位、景观设计和形象关联等四方面归纳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特征;最后提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提升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形象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滨海旅游体验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巽寮湾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文捷敏 余颖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以广东省惠州市巽寮湾为案例地,通过收集携程、马蜂窝和小红书等平台上发布的目的地相关游记内容,运用扎根理论和IPA分析法对游客在滨海旅游目的地体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得到品牌认知、距离认知等32... 以广东省惠州市巽寮湾为案例地,通过收集携程、马蜂窝和小红书等平台上发布的目的地相关游记内容,运用扎根理论和IPA分析法对游客在滨海旅游目的地体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得到品牌认知、距离认知等32个初始概念,自然景观、人文资源等8个初始范畴,行前决策、游中体验和游后行为3个主范畴,并构建了基于时间线索的游客滨海旅游体验模型。运用IPA分析法对“游中体验”涉及的22个因子进行分析归类,得出“住宿设施与服务”“海岸地貌”等是影响游客滨海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而“交通设施与服务”“物价水平”等则是需要重点改善提升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滨海旅游 旅游体验 IPA分析法 惠州市 巽寮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网红”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重庆洪崖洞景区为例 被引量:76
3
作者 文捷敏 余颖 +2 位作者 刘学伟 刘学敏 时朋飞 《旅游研究》 2019年第2期44-57,共14页
选取重庆洪崖洞景区作为案例地,以马蜂窝、携程等旅游网站游客发表的网络游记和在线点评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游客感知的"网红"旅游目的地形象特征。结果表明游客感知的洪崖洞形象可以归纳为依托环境、建筑风貌、夜景风... 选取重庆洪崖洞景区作为案例地,以马蜂窝、携程等旅游网站游客发表的网络游记和在线点评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游客感知的"网红"旅游目的地形象特征。结果表明游客感知的洪崖洞形象可以归纳为依托环境、建筑风貌、夜景风情、美食购物和休闲氛围5个主题,对目的地的整体感知为具有所在城市地标意义的综合性文化商业旅游地;游客对于景区的负面情绪感知主要来自周边交通混乱、指引不足、景区拥挤,以及商业化氛围太浓等方面;洪崖洞独特的景观、故事情境的体验,以及特色消费活动是景区"走红"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结论进一步提出了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本 旅游形象 内容分析 洪崖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美食要素的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对比研究——以广东顺德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文捷敏 陶慧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45-52,共8页
以携程、马蜂窝等主要旅游网站游客发布的顺德美食体验游记文本和顺德旅游局官方网站发布的美食宣传相关信息为样本,借助分析软件ROST Content Mining 6(ROST CM6),运用词频统计和语义网络等功能提取顺德美食的游客感知形象与官方投射形... 以携程、马蜂窝等主要旅游网站游客发布的顺德美食体验游记文本和顺德旅游局官方网站发布的美食宣传相关信息为样本,借助分析软件ROST Content Mining 6(ROST CM6),运用词频统计和语义网络等功能提取顺德美食的游客感知形象与官方投射形象,并构建维度对比分析二者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射形象 感知形象 美食旅游 广东顺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空间错位演化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任前 胡静 +1 位作者 陈小娟 文捷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7,共7页
运用重力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模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浙江省及11个地级市近10a来的入境旅游流、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的空间错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10a来,从宏观上看:1)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的重心均集中在绍兴市... 运用重力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模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浙江省及11个地级市近10a来的入境旅游流、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的空间错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10a来,从宏观上看:1)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的重心均集中在绍兴市;2)三者之间的空间错位指数均不高于0.4,空间错位程度不明显,其中星级酒店-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匹配性最好,旅游景区-入境旅游流匹配性最弱;3)2007年是旅游景区与入境旅游流的空间错位指数转折点,2007年之后其匹配程度逐渐趋良好.从微观上看:1)整体而言,湖州的入境旅游流、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空间匹配性最好,而杭州最弱;2)2007年是部分地市在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和旅游景区-入境旅游流匹配度上的转折点,2007年之后这些地市的数值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匹配逐渐趋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模型 空间错位指数模型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邮轮母港群旅游竞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学伟 李国平 +2 位作者 余颖 杨智涛 文捷敏 《旅游研究》 2019年第5期75-83,共9页
广东、香港是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在毗邻的有限空间区域内有3个城市布局了邮轮母港,粤港邮轮母港群初显雏形。文章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从港口功能、邮轮航线及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了粤港邮轮母港群旅游竞合关系,提出粤港两地应... 广东、香港是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在毗邻的有限空间区域内有3个城市布局了邮轮母港,粤港邮轮母港群初显雏形。文章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从港口功能、邮轮航线及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了粤港邮轮母港群旅游竞合关系,提出粤港两地应探索形成区域邮轮母港竞合的组织机制、人才机制、市场机制和产业机制,营造互惠互利的共生环境,实现粤港两地邮轮母港旅游的共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轮母港 旅游 竞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开发视角下的乡村文化符号生产——以清远市安庆村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梁江川 文捷敏 +1 位作者 潘玲 吴雅骊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98-103,共6页
引入皮尔斯符号三分法理论,解析乡村旅游开发的符号化现象,构建由结构、层次、程序、时间、空间等五个不同维度综合集成的乡村文化符号生产模式。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清远市安庆村为案例,通过资源识别、意义解释、符号设计三个步骤... 引入皮尔斯符号三分法理论,解析乡村旅游开发的符号化现象,构建由结构、层次、程序、时间、空间等五个不同维度综合集成的乡村文化符号生产模式。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清远市安庆村为案例,通过资源识别、意义解释、符号设计三个步骤,探讨岭南古民居聚落文化、清西平原农耕文化、理想田园文化三种不同文化符号的设计应用,为乡村振兴的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生产 符号三分法 乡村文化 旅游开发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工业旅游发展探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学伟 文捷敏 刘学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24期4-7,共4页
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工业旅游作为产业融合的新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旅游产品开发的热点领域之一。广东省是工业大省,发展工业旅游有很大的潜力。梳理了广东省工业旅游的发展历程,从开发规模、行业分布、空间分布、开发模式、... 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工业旅游作为产业融合的新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旅游产品开发的热点领域之一。广东省是工业大省,发展工业旅游有很大的潜力。梳理了广东省工业旅游的发展历程,从开发规模、行业分布、空间分布、开发模式、运营特点等方面对现阶段广东省工业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广东省工业旅游的存在问题,并从政策、产品、营销、人才等角度提出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工业旅游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Spatial Mismatch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被引量:10
9
作者 TAO Hui WEN Jiemin +1 位作者 ZHU He ZHANG Qi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8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The spatial mismatch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analyzed by gravity model and two-dimensional matrix based on the 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and the results are visualized using Arc GIS... The spatial mismatch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analyzed by gravity model and two-dimensional matrix based on the 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and the results are visualized using Arc GIS software.This study finds that varying degrees of spatial mismatch exist between the level of tourism development,abundance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accessibility of tourism locations in the 21 c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The gravity centers for tourism economy,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m location are(113.55°E,23.00°N),(113.69°E,23.21°N)and(113.74°E,22.86°N),respectively.According to the two-dimensional combinatorial matrices,synchronous development is shown in 10 prefecture-level cities for the tourism revenue-resource abundance combination,whereas it is shown in seven prefecture-level cities for the tourism revenue-tourism location combination.Guangzhou and Shenzhen are synchronous-double high zones for both combinations,while Foshan,Qingyuan,Yangjiang,Zhongshan and Jieyang are deviating-negative mismatch zones for both combinations.Furthermore,the vast majority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within the province currently present mismatching trends in tourism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various prefecture-level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mismatch tourism development level tourism resource abundance tourism location accessibility Guangdong Provi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