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S疗法对脑梗死患者ESR,血清TC、LDL-C、HDL-C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文治成 贺传沙 +2 位作者 鲁远君 吕向洋 帅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214-3215,共2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PAS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12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阿司匹林联合...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PAS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12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组(AS组)和PSA疗法治疗组(PAS组),分别在入院后第2天及治疗后第14天清晨06:30~07:30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mL,采用动态血沉仪测定ESR,酶法测定血清TC、LDL-C、HDL-C水平。结果 PAS组、AS组治疗14d后ESR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d后PAS组ESR水平明显低于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组、AS组治疗14d后血清TC、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d后PAS组血清TC、LDL-C水平明显低于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高于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疗法与PAS疗法均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ESR水平以及调节患者血脂水平,而且PAS疗法优于AS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PAS疗法 血沉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TC、LDL-C、HDL-C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文治成 鲁远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580-2581,共2页
血清胆固醇(T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与缺血性卒中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没有确切的结论,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为脑梗死的病理基础〔1~3〕。本文就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 血清胆固醇(T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与缺血性卒中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没有确切的结论,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为脑梗死的病理基础〔1~3〕。本文就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与复发性脑梗死关系进行探讨,拟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复发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文治成 刘妍汐 项劲驰 《中国医药》 2012年第8期963-964,共2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患者行头颈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价值。方法对120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观察血管狭窄部位、受累血管数目并判断狭窄程度。结果120例患者中有血管病变者100例(83.3%),其中...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患者行头颈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价值。方法对120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观察血管狭窄部位、受累血管数目并判断狭窄程度。结果120例患者中有血管病变者100例(83.3%),其中单纯前循环病变16例(13.3%),单纯后循环病变40例(33.3%),前后循环同时病变44例(36.7%);其余20例(16.7%)CTA未见异常。累及两条及两条以上血管≥2条者63例(52.5%)。结论头颈部CTA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活、安全的检查方法,为寻找病灶、指导手术提供了一种可靠、客观、实用的影像资料,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S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鲁远君 帅杰 +2 位作者 吕向洋 文治成 贺传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PAS)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分析135例初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AS组...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PAS)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分析135例初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AS组,分别在入院后第2天及治疗后1个月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酶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结果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4.887,P=0.013);PAS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9.323,P=0.000);治疗1个月后PAS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326,P=0.004);对照组(t=1.670,P=0.212)、PAS组(t=0.978,P=0.449)治疗1个月后血浆Hc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颈动脉IMT(t=2.987,P=0.031)及斑块积分(t=3.562,P=0.009)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AS组治疗1个月后颈动脉IMT(t=10.210,P=0.000)及斑块积分(t=8.756,P=0.000)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治疗1个月后PAS组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341,P=0.034;t=2.792,P=0.021)。结论 AS疗法(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及PAS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PAS疗法优于AS疗法;PAS疗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治疗作用,而对血浆Hcy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PAS疗法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传导检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文治成 盘毓旻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782-1783,共2页
目的分析面神经炎患者早期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测指标,探讨其在面神经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43例面神经炎患者在发病1周内进行双侧面神经运动传导对比检测,比较健、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结果 43例面神经炎患者中所有... 目的分析面神经炎患者早期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测指标,探讨其在面神经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43例面神经炎患者在发病1周内进行双侧面神经运动传导对比检测,比较健、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结果 43例面神经炎患者中所有患者患侧波幅较健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有3例患侧诱发不出运动传导波幅,呈现病理电静息,患侧与健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检测可作为面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并对预后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炎 神经传导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鲁远君 文治成 +3 位作者 贺传沙 瞿伦学 费容 潘乙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析88例不同部位初发脑卒中患者和38例健康者,分别在入院后第2、10天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mL于预冷的抗凝管中,4℃低温离心,取上清液置-70℃以下低...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析88例不同部位初发脑卒中患者和38例健康者,分别在入院后第2、10天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mL于预冷的抗凝管中,4℃低温离心,取上清液置-70℃以下低温保存;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脑卒中组及对照组血浆NE水平;记录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脑梗死组第2、10天血浆NE水平分别为(1.97±0.26)ng/mL,(2.05±0.25)ng/mL,脑出血组第2、10天血浆NE水平分别为(1.71±0.25)ng/mL,(1.53±0.26)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54±0.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第2、10天血浆NE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脑出血组血浆NE水平,第2天与第1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第10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第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NE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联,其中脑梗死组交感神经活性明显高于脑出血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去甲肾上腺素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鲁远君 贺传沙 +2 位作者 文治成 费容 潘乙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rine,NE)、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水平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分析45例不同部位初发脑出血患者和38例健康人,分别在入院后第2、10天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rine,NE)、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水平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分析45例不同部位初发脑出血患者和38例健康人,分别在入院后第2、10天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于预冷的抗凝管中,4℃低温离心,取上清液置-70℃以下低温保存。分别采用液质联用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出血组及对照组血浆NE及Ach水平;记录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应用自主神经症状量表(autonomic symptom profile,ASP)对脑出血组及对照组进行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脑出血组第2、10天血浆NE水平[(1.71±0.25)、(1.53±0.2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54±0.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3),而血浆Ach水平[(76.88±12.38)、(71.75±12.73)ng/L]明显低于对照组(105.61±14.2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8),脑出血组血浆NE、Ach水平第2、1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0.342);脑出血组A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0),脑出血组ASP评分与血浆NE、Ach水平存在统计学相关性(r=0.770,P=0.042;r=-0.868,P=0.011)。脑出血组第10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第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1,P=0.008)。结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NE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浆Ach水平明显降低,血浆NE及Ach水平的变化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液质联用法 去甲肾上腺素 乙酰胆碱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鲁远君 文治成 +3 位作者 贺传沙 瞿伦学 费容 潘乙年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611-2613,共3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水平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43例不同部位初发脑梗死患者和38例健康人,分别在入院后第2、10天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于...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水平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43例不同部位初发脑梗死患者和38例健康人,分别在入院后第2、10天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于预冷的抗凝管中4,℃低温离心,取上清液置-70℃以下低温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Ach水平,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血浆NE水平;记录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脑梗死组入院后第2、10天血浆NE水平[(1.97±0.26)(、2.05±0.25)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54±0.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浆Ach[(68.75±12.03)、(67.15±12.71)n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05.61±14.2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血浆NE、Ach水平在第21、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脑梗死组血浆NE、Ach水平在第2、1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第10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第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NE水平明显升高,而Ach水平明显下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血浆NE及Ach水平的变化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液质联用法 去甲肾上腺素 乙酰胆碱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对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文治成 《现代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2S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瞿伦学 文治成 +2 位作者 贺传沙 费容 陈于祥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429-2430,共2页
目的探究脑血流量(CBF)、纤维蛋白原(Fig)、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电泳时间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临床结局恢复情况分为治愈组、缓解组及死亡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中的Fig、Hct、血小板... 目的探究脑血流量(CBF)、纤维蛋白原(Fig)、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电泳时间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临床结局恢复情况分为治愈组、缓解组及死亡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中的Fig、Hct、血小板电泳时间和CBF。结果脑梗死各组患者急性期CBF下降,Fig升高及血小板电泳时间延长;缓解组和死亡组Fig和Hct升高更显著,恢复期痊愈组与缓解组Hct、Fig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痊愈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ig和Hct升高、CBF降低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可能是引起脑梗死病理性损伤的重要因素,并可作为评价脑梗死预后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血细胞比容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川芎嗪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1
作者 费容 文治成 陈于祥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目的观察磷酸川芎嗪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选择51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磷酸川芎嗪和人血白蛋白;31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仅加用磷酸川芎嗪。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计算头颅CT血肿... 目的观察磷酸川芎嗪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选择51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磷酸川芎嗪和人血白蛋白;31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仅加用磷酸川芎嗪。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计算头颅CT血肿及水肿区的面积,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治疗结束后复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降低。结论联合应用磷酸川芎嗪和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较单一使用磷酸川芎嗪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川芎嗪 白蛋白 急性脑出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存质量及照料者负担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栾梅 贺传沙 文治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500-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生存质量、照料者负担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该院神经内科确诊的84例AD患者及其照料者,采用AD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AD)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使用照料者负担量表(CBI)、家庭负担量...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生存质量、照料者负担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该院神经内科确诊的84例AD患者及其照料者,采用AD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AD)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使用照料者负担量表(CBI)、家庭负担量表(FBS)评价AD患者照料者的负担。患者生存质量、照料者家庭负担总分与患者因素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照料者负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AD患者生存质量QOL-AD总分为(30.7±4.8)分,各因子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精力、家庭关系、情绪、对自己的整体感觉、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整体情况、进行娱乐能力、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做家务能力、朋友关系、婚姻状况、记忆力。照料者负担CBI总分为(53.4±17.3)分,各因子排序依次为:发展受限负担、身体性负担、情感性负担、时间依赖负担、社会性负担。家庭负担FBS总分为(17.2±9.8)分,各因子排序依次为:家庭日常活动、家庭经济负担、家庭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其中除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外均为中度负担。AD患者生存质量与照料者负担(r=-0.232,P=0.013)及照料者家庭负担(r=-0.229,P=0.005)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对照料者负担CBI总分有影响的因素(按影响程度排序)有痴呆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对照料者家庭负担FBS总分有影响的因素(按影响程度排序)有生存质量和痴呆程度。结论 AD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偏低、AD患者的痴呆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照料者及家庭负担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生存质量 照料者 家庭负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与复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对比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鲁远君 文治成 贺传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53-2154,共2页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的关系,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降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甘油三酯(TG)血症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潜在、独立的危险因素仍是有争议的。本文就血清TG水平与复发性缺血性脑卒...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的关系,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降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甘油三酯(TG)血症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潜在、独立的危险因素仍是有争议的。本文就血清TG水平与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 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胞磷胆碱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瞿伦学 文治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177-1179,共3页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胞磷胆碱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将64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胞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65.6%,差异有统计...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胞磷胆碱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将64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胞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纳络酮联合胞磷胆碱作用广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可逆转重症脑梗死患者连带的继发性脑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胞苷二磷酸胆碱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脑梗死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妍汐 文治成 +2 位作者 贺传沙 鲁远君 费容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5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初发组47例、复发组53例;另选50例查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尿酸酶法检测各组血清尿酸,血尿酸>416μmol/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结果初发组血尿酸为(412.7...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初发组47例、复发组53例;另选50例查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尿酸酶法检测各组血清尿酸,血尿酸>416μmol/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结果初发组血尿酸为(412.7±70.6)μmol/L,复发组为(493.5±75.3)μmol/L,对照组为(302.2±40.2)μmol/L。初发组、复发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组明显高于初发组(P均<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复发性脑梗死之间有显著相关性,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性 尿酸 高尿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一家系报告
16
作者 文治成 《现代医药卫生》 2002年第3期208-208,共1页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家系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脑梗死患者颅内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勇 文治成 +1 位作者 陈于祥 付敏 《安徽医学》 2017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脑梗死患者颅内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280例,按住院期间头部CT或头部MRI检查是否有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52例)和非出血组(228例)。对...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脑梗死患者颅内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280例,按住院期间头部CT或头部MRI检查是否有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52例)和非出血组(228例)。对可能导致脑梗死患者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ic回归分析。结果 280例脑梗死患者颅内出血发生率18.57%(52/280)。单因素分析显示:脉压差、房颤史、入院NIHSS评分、早期缺血改变、入院血糖水平、入院MRS评分和超敏C反应蛋白是引起颅内出血的可能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表明,入院血糖水平、房颤史、早期缺血改变和入院NIHSS评分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入院NIHSS评分高、血糖水平高,有房颤史、早期缺血改变是脑梗死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治疗 脑梗死 颅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FLAIR不匹配指导醒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费容 文治成 +1 位作者 贺传沙 盘毓敏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究扩散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DWI-FLAIR)不匹配指导醒后缺血性脑卒中(WUIS)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该院行静脉溶栓治疗DWI-FLAIR不匹配的82例WUIS患者临床资料(WUIS组),同时收集78例发病... 目的探究扩散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DWI-FLAIR)不匹配指导醒后缺血性脑卒中(WUIS)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该院行静脉溶栓治疗DWI-FLAIR不匹配的82例WUIS患者临床资料(WUIS组),同时收集78例发病4.5 h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资料(AIS组)。记录两组基线资料、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治疗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两组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估影响WUIS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后24 h临床疗效及溶栓后7 d颅内出血发生率、溶栓后90 d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后循环梗死均为影响WUIS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DWI⁃FLAIR不匹配指导WUIS静脉溶栓治疗安全且有效,患者预后与病史及梗死部位相关,临床应对高危患者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醒后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扩散加权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损伤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盘毓旻 文治成 +2 位作者 贺传沙 鲁远君 刘妍汐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9期3728-3729,共2页
选取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设为试验组,并根据影像学检查所显示的梗死病灶将其分为大面积梗死组32例和中等以下面积梗死组38例。另选我院行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人员血清NSE水平。结果大面积梗... 选取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设为试验组,并根据影像学检查所显示的梗死病灶将其分为大面积梗死组32例和中等以下面积梗死组38例。另选我院行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人员血清NSE水平。结果大面积梗死组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中等以下面积梗死组以及对照组(P<0.05),中等以下面积脑梗死组血清NSE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NSE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重型组患者NSE水平较中型、轻型及对照组均明显增高,中型组较轻型组及对照组NSE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NSE水平较对照组轻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可为梗死病灶情况及脑损伤程度评估给出客观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的变化及意义
20
作者 鲁远君 贺传沙 +2 位作者 文治成 费容 潘乙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例初发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和3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记录观察组入院第2、10天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糖水平,入院时及住院第10天完善...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例初发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和3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记录观察组入院第2、10天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糖水平,入院时及住院第10天完善头颅CT检查,并计算颅内血肿体积;入院第2、10天测定两组血浆NE及Ach水平。结果观察组入院时及入院第10天颅内血肿体积分别为(29.70±4.90)、(22.00±5.05)m L,入院后第2天和第10天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第2天、第10天血浆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血浆乙酰胆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血浆NE、Ach水平第2天与第10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NE水平明显升高、Ach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去甲肾上腺素 乙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