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石分离”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文联勇 谢宇 +1 位作者 李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20,31,共6页
文家沟于2010年8月13日爆发泥石流,一次下泄量达460万m3,沟床下切深度最大约70 m,是5.12大地震后典型的次生地质灾害,也是我国近年来规模较为罕见的特大型泥石流。鉴于该泥石流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在治理方案的选择和设计上具有很... 文家沟于2010年8月13日爆发泥石流,一次下泄量达460万m3,沟床下切深度最大约70 m,是5.12大地震后典型的次生地质灾害,也是我国近年来规模较为罕见的特大型泥石流。鉴于该泥石流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在治理方案的选择和设计上具有很大难度。在分析该泥石流典型特征、成因以及各功能分区地形特征和坡体物质组成的基础上,详细论证了排导、拦挡、固源、截水分流等措施在该泥石流沟防治工程中的效果和局限性,通过比选和设计,论证了"水石分离"综合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和治理效果,为大型泥石流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水石分离 防治工程 地质灾害 引水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家沟“8.13”特大泥石流典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文联勇 洪钢 +1 位作者 谢宇 刘章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2-35,共4页
以文家沟特大泥石流为例,在现场详细调查、统计、试验,获得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对该泥石流的典型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文家沟泥石流具有一次冲出量巨大、松散物源集中、沟谷下切速度快、深度大、侧向冲刷造成岸坡垮塌、堵... 以文家沟特大泥石流为例,在现场详细调查、统计、试验,获得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对该泥石流的典型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文家沟泥石流具有一次冲出量巨大、松散物源集中、沟谷下切速度快、深度大、侧向冲刷造成岸坡垮塌、堵溃现象明显等基本特征,属典型的由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地震诱发滑坡产生的碎屑流堆积体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源,特殊的地形条件、短时强降雨、揭底下切-边坡滑塌堵沟-溃决冲出导致更易下切的恶性循环模式、防治工程失效破坏造成放大效应等因素是泥石流爆发且规模巨大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治理方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特征 成因 揭底冲刷 拉槽成沟 文家沟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L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汽窜通道表征及治理
3
作者 马良宇 彭业伟 +3 位作者 王俊 高云林 蒲超 文联勇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53-57,63,共6页
稠油L油藏经历多轮次蒸汽吞吐后,出现井间汽窜频繁、剩余油分散、周期油气比低等问题,油田稳产难度大。通过总结L油藏的汽窜规律及影响因素,基于数值模拟分析L油藏各小层不同含油饱和度范围内的油藏温度和对应的孔隙体积倍数,定量表征... 稠油L油藏经历多轮次蒸汽吞吐后,出现井间汽窜频繁、剩余油分散、周期油气比低等问题,油田稳产难度大。通过总结L油藏的汽窜规律及影响因素,基于数值模拟分析L油藏各小层不同含油饱和度范围内的油藏温度和对应的孔隙体积倍数,定量表征了地下窜流程度。基于定量化的井组汽窜程度研究3种汽窜治理技术的开采效果,包括小区域多井组合吞吐、汽窜通道控制下的变形井网蒸汽驱、氮气泡沫辅助蒸汽驱。结果表明,氮气泡沫辅助变形井网蒸汽驱可有效治理汽窜,当油汽比降至0.1以下时,全区累计产油量为24.87×10^(4)t,采收率为50.76%,研究结果对改善油藏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汽窜表征 组合吞吐 变形井网蒸汽驱 氮气泡沫 热复合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