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方增红 郭繁雅 《药品评价》 CAS 2020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与丙泊酚乳状注射液联合应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所产生的麻醉效果。方法:从我院于2018年3至2019年3月期间接受诊治的胃镜患者当中筛选出120位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与丙泊酚乳状注射液联合应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所产生的麻醉效果。方法:从我院于2018年3至2019年3月期间接受诊治的胃镜患者当中筛选出120位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B1组、B2组),每组患者人数定为40人。记录不同组别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生理指标;及体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的丙泊酚乳状注射液10mL加0.2%的乳状注射液依托咪酯5mL(B1组),患者与其他两组相比HR变化幅度更小(P<0.05)、MAP降低更少(P<0.05)且体动发生率比其他两组更低(P<0.05)。结论:1%丙泊酚乳状注射液与0.2%依托咪酯按乳状注射液2:1混合使用可在无痛胃镜检测中获得最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 丙泊酚乳状注射液 无痛胃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方式对老年骨外科患者血清褪黑素水平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增红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850-852,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方式对老年骨外科患者血清褪黑素水平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血清褪黑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322例老年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 目的:探讨麻醉方式对老年骨外科患者血清褪黑素水平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血清褪黑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322例老年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和联合麻醉组,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褪黑素,同时于术前、术后1h、6h及24h采用简易智力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行检测,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麻醉方式与血清褪黑素水平、术后认知功能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h联合麻醉组褪黑素质量浓度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计算后联合麻醉组围手术期褪黑素质量浓度变化相比全身麻醉组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麻醉组术后1h、6h、24h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术后1h血清褪黑素质量浓度与术后1h、6h、24h MMSE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围手术期血清褪黑素质量浓度水平与术后1h、6h、24h 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股神经阻滞可有效减少对血清褪黑素水平的影响,从而起到降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老年 关节置换 褪黑素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在门诊老年无痛内窥镜诊疗中的效果
3
作者 方增红 《新疆医学》 2021年第6期683-685,共3页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在门诊老年无痛内窥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行无痛内窥镜检查与治疗的老年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芬太尼+依托咪酯静脉麻醉,观察组行芬太尼、依...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在门诊老年无痛内窥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行无痛内窥镜检查与治疗的老年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芬太尼+依托咪酯静脉麻醉,观察组行芬太尼、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两组麻醉相关指标[依托咪酯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检查时间],测定不同时间点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心率(HR)水平,并对比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依托咪酯用量较对照组少,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同时间点DBP、SBP及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肌痉挛、体动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可有效维持老年无痛内窥镜检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不会造成清醒时间和检查时间的延长,并有助于减少肌痉挛、体动发生,有助于保障诊疗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内窥镜 依托咪酯 丙泊酚 静脉麻醉 生命体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侯卫华 王新钊 +6 位作者 石中月 李富林 方增红 孙晓丽 刘艳锋 王丽娜 金木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01-707,共7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后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2021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原第一五二中心医院)26例HP根除后胃癌和45例HP未根除胃癌的临床资料,观察其...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后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2021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原第一五二中心医院)26例HP根除后胃癌和45例HP未根除胃癌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根除HP后胃癌患者男20例,女6例;中位年龄65岁(范围53~77岁);胃上部12例,胃中部4例,胃下部10例。肿瘤中位最大径12 mm(范围4~29 mm)。巴黎分型0~Ⅱa型4例,0~Ⅱb型4例,0~Ⅱc型18例。白光内镜观察癌灶呈微红色至微黄色,12例癌灶边界清楚;14例癌灶边界欠清楚,并有胃炎样改变,但通过窄带成像放大观察,仍可发现不规则微血管结构和微表面结构异常,以及相对可见的棘状边界。形态学上,高分化管状腺癌20例,高~中分化管状腺癌4例,高分化管状腺癌伴乳头状腺癌2例。与HP未根除胃癌相比,HP根除后胃癌的主体病变癌细胞核质比<50%、癌表面正常上皮覆盖、癌表面轻度不典型性上皮覆盖、癌组织内非癌腺体伸长现象和癌性腺体上皮下进展的比例高(P<0.05)。细胞表型为胃型6例,肠型4例,胃肠混合型16例。结论:HP根除后早期胃癌临床上更为隐匿,多为分化型管状腺癌。癌细胞异型度降低和癌组织表面覆盖正常上皮或轻度不典型性上皮是HP根除后胃癌的重要形态学特征。理解和识别这些形态学特征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内镜诊断和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螺杆菌 幽门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