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肝和胃方对APC术后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俞巧燕 施斌程 胡艳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 探讨疏肝和胃方对消化内镜氩离子凝固术(APC)术后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方,疗程6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GAS、MTL、... 目的 探讨疏肝和胃方对消化内镜氩离子凝固术(APC)术后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方,疗程6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GAS、MTL、细胞因子(CRP、TNF-α、IL-6)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GAS、细胞因子降低(P<0.05),MTL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疏肝和胃方可改善APC术后溃疡患者胃动力学,减轻细胞炎性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和胃方 雷贝拉唑 消化内镜氩离子凝固术(APC) 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气止咳方联合肺康复锻炼治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咳嗽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建明 施斌程 潘一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924-926,共3页
肺癌是胸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手段,咳嗽是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25%~50%的高发生率,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睡眠,加重心理负担,降低生活质量[1]。胸腔镜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对呼吸功能影响小及住院时间短等优... 肺癌是胸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手段,咳嗽是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25%~50%的高发生率,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睡眠,加重心理负担,降低生活质量[1]。胸腔镜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对呼吸功能影响小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其应用日益普遍,但对术后咳嗽未见明显改善。术后咳嗽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形成共识,受多重因素影响,如肺C纤维激活、胃食管反流、迷走神经损伤、手术方式与部位、支气管内缝合、纵隔淋巴结清扫、麻醉时间与方式、术后护理、慢性疾病及其他解剖学等原因,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2]。系统、规范的肺康复训练可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加速肺康复[3]。有报道显示中药二陈汤、射干麻黄汤、紫贝止咳颗粒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咳嗽的治疗中取得一定效果[4-6],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以气虚、血瘀、痰结相兼多见[7]。笔者临床自拟顺气止咳方与肺康复锻炼联合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咳嗽患者的治疗,观察治疗咳嗽的疗效和对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麻黄汤 胃食管反流 标准治疗方案 生存质量 二陈汤 咳嗽患者 麻醉时间 胸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强心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47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壬娇 倪新元 +2 位作者 施斌程 蔡少澜 陈建飞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5期348-348,共1页
笔者旨在探讨益气强心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气虚血瘀证患者心电图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UAP患者93例,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
关键词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益气强心汤 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M-PBL模式在呼吸科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于琼 刘建红 +1 位作者 施斌程 杨旭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年第2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循证医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呼吸科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呼吸科中医临床管理质量。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5月的80名中医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模... 目的:探讨和研究循证医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呼吸科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呼吸科中医临床管理质量。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5月的80名中医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应用EBM-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思维、理论考试、临床应用等知识掌握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科应用EBM-PBL模式在中医临床教学后,能够有效提高实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提高显著,且对于促进实习学生中医知识掌握程度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EBM-PBL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M-PBL模式 呼吸科 中医 临床教学 应用
原文传递
探索中医妇科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剑 施斌程 徐萍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年第1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索中医妇科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将2019年8—12月医院中医妇科科室的48名实习生设为实施前组,使用常规管理办法。将2020年1—5月医院中医妇科科室的48名实习生设为实施后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添加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管理... 目的:探索中医妇科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将2019年8—12月医院中医妇科科室的48名实习生设为实施前组,使用常规管理办法。将2020年1—5月医院中医妇科科室的48名实习生设为实施后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添加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管理。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学习状况及满意状况。结果:实施后实习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中医技术操作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实习生的很满意率、满意率、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实习生的不满意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中医妇科科室中添加形成性评价体系进行管理,能够提升临床实习生的学习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临床实习生将中医理论应用在实践中的意识,同时有助于带教医护人员发现并解决实习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妇科 形成性评价体系 实习生带教
原文传递
运用循证医学思维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疾病管理理念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影 施斌程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医学思维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疾病管理理念的实践价值。方法:选取于2020年医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参与科室专科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均接受规范化的培训与继续教育,...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医学思维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疾病管理理念的实践价值。方法:选取于2020年医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参与科室专科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均接受规范化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并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管理方案。观察组以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辨证管理、综合分析的原则执行中医特色管理。总结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内容和优势,比较两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评分。结果:当代中医妇科名家主要利用肝肾学说、阴阳学说、脾肾气血、活血化瘀、养阴保津等中医思维实现了对女性生理活动的调节、扶正祛邪、濡养脏腑等干预策略。观察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医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研究思维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疾病管理理念的应用可依托于循证医学,参考当代中医妇科名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疾病管理模式,实现医学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医务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中医特色疾病管理 医学服务
原文传递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乳腺癌患者特征与中西医用药分析
7
作者 吕胜 刘菲 施斌程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2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乳腺癌患者特征及中西医用药情况,以提高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信息系统中确诊为乳腺癌的1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软件对乳腺癌患者的医嘱用药信息、... 目的:探讨和研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乳腺癌患者特征及中西医用药情况,以提高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信息系统中确诊为乳腺癌的1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软件对乳腺癌患者的医嘱用药信息、诊断信息、基线资料信息等进行特征分析,另外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对乳腺癌患者的中西医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后汇总使用情况的占比值数据。根据医院信息系统进行统计后汇总中医证候情况,并将乳腺癌患者主要证候进行统计,根据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统计乳腺癌患者合并的疾病情况。统计乳腺癌患者的常用中药种类,统计乳腺癌患者的常用西药种类,分别统计各类西药种类的频数,计算西药种类的占比。结果:入选的162例乳腺癌患者中,根据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后分别包含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脾气亏虚、肝气瘀滞、气血亏虚、气滞血瘀、肾阴亏虚,占比分别为29.63%、21.60%、17.90%、12.96%、8.64%、5.56%、3.70%。162例乳腺癌患者中共有30例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合并疾病发生率值为18.52%;其中根据合并发生率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分别为骨恶性肿瘤、高血压疾病、胰腺恶性肿瘤、糖尿病、淋巴瘤、肺恶性肿瘤、其他,合并发生率分别为5.56%、4.32%、3.09%、2.47%、1.23%、1.23%、0.62%。乳腺癌患者中药种类分布情况中较为常用的中药种类为感冒清热、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贞芪扶正颗粒、地榆升白片、通便灵胶囊,占比分别为32.10%、24.69%、18.52%、14.20%、6.17%、3.09%、1.23%。乳腺癌患者西药种类分布情况中常用西药分别有多西地赛、地塞米松、托烷司琼、异丙嗪注射液、表柔吡星、胸腺肽注射液,占比分别为34.57%、22.84%、17.90%、15.43%、6.17%、3.09%。结论: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复杂,并且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类型较多,加上中西医治疗中的药物联合使用比较广泛,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结合临床治疗指南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乳腺癌患者 特征 用药情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