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SA技术与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刘祥英 何帆 +5 位作者 吴金星 魏文超 晏长红 王巧芳 吴丹 刘春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e,INSURE)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e,INSURE)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5例NRDS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A组(给予LISA技术,n=29)和INSURE组(给予INSURE技术,n=26)。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二次牛肺表面活性剂(CPS)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72 h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率低于INSURE组,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INSUR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均低于INSU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NSURE技术相比,LISA技术治疗早产儿RDS,能有效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缩短用氧时间,并减少BPD及RO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 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对TNF-α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晏长红 江英 刘红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263-3265,共3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ganglioside,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为临床GM1治疗HIE提供依据... 目的观察外源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ganglioside,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为临床GM1治疗HIE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n=30)加用GM1治疗,对照组(n=30)加用胞二磷胆碱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NBNA评分及血清TNF-αI、L-6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临床神经体征恢复时间、NBNA评分、血清TNF-α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GM1治疗HIE的临床疗效优于胞二磷胆碱;(2)GM1可能通过抑制HIE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从而减轻脑损伤;(3)血清TNF-αI、L-6可作为HIE临床预后的生化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TNF-α水平与脑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9
3
作者 晏长红 江英 刘红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27-1128,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并以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作为判定脑损伤程度的标准,探讨HIE患儿血清TNF-α浓度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52例HIE新生儿及15例正常足月... 目的通过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并以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作为判定脑损伤程度的标准,探讨HIE患儿血清TNF-α浓度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52例HIE新生儿及1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2天血清TNF-α浓度,并对所有对象于出生后第7天进行NBNA评分;HIE新生儿按临床诊断分为轻、中、重度3组,按NBNA分值分为>36分、35~36分和<35分3组。结果 HIE组新生儿TNF-α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9,P<0.01),而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7.510,P<0.01)。对照组与HIE患儿轻、中、重度组4组比较,TNF-α浓度及NB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组新生儿不同NBNA组间TNF-α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49,P<0.01);TNF-α浓度与NBNA评分具有负相关性(r=-0.185,P<0.05)。结论 TNF-α参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早期血清TNF-α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晏长红 余曼莉 +2 位作者 何玲 江英 张婧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我院早产儿病房收治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采用前瞻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都在常规治疗(保持正确的体位、按摩脊...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我院早产儿病房收治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采用前瞻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都在常规治疗(保持正确的体位、按摩脊背、弹足底)不能缓解时加用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烦躁不安、心动过速、高血糖症、脱水、低血钾症、胃潴留)发生率。最终纳入研究的患儿共65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结果两组患儿显效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除外胃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 氨茶碱 早产儿 呼吸暂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及其对血气血乳酸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晏长红 江英 +1 位作者 王启新 卢文青 《江西医药》 CAS 2004年第4期284-286,共3页
关键词 利多卡因 治疗 新生儿 惊厥 血气 血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CPAP预防胎龄<30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晏长红 何帆 +1 位作者 余曼莉 刘春子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早产儿病房收治的出生胎龄<30周、日龄<6h早产儿,采用前瞻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入院时...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早产儿病房收治的出生胎龄<30周、日龄<6h早产儿,采用前瞻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入院时全部给予CPAP预防治疗,对照组入院时不予CPAP预防,只有发生RDS的患儿才给予CPAP治疗。分析两组患儿RDS发生率、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PS再次使用率、机械通气使用率、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最终纳入研究患儿58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儿RDS发生率、PS使用率、PS再次使用率、机械通气使用率、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CPAP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确切,可减少患儿RDS发生率、PS使用率、PS再次使用率、机械通气使用率,缩短总的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晏长红 江英 何玲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重度黄疸新生儿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下,外周静脉输血,速度2~3 mL/(kg.min),外周动脉抽血,均采用留置针头连接输液泵,抽血速度加上肝... 目的探讨应用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重度黄疸新生儿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下,外周静脉输血,速度2~3 mL/(kg.min),外周动脉抽血,均采用留置针头连接输液泵,抽血速度加上肝素生理盐水输液泵速度为排血速度,换血前后行血常规、血生化、血糖及血培养检查。结果30例患儿换血前平均总胆红素(469.33±52.45)μmol/L,换血后(226.67±35.36)μmol/L(P<0.01),换出率是51.75%,平均换血量162 mL/kg,迅速改善了内环境。结论应用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方法简单、安全、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泵 新生儿 黄疸 换血疗法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血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晏长红 王启新 江英 《江西医药》 CAS 2007年第8期741-742,共2页
目的了解应用微量血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测定新生儿胆红素的准确性。方法黄疸新生儿180例用玻璃毛细管采微量血在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上测定血胆红素(微量法),根据采血部位不同分A组90例和B组90例,A组采足跟末梢血,B组采股静脉血,两... 目的了解应用微量血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测定新生儿胆红素的准确性。方法黄疸新生儿180例用玻璃毛细管采微量血在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上测定血胆红素(微量法),根据采血部位不同分A组90例和B组90例,A组采足跟末梢血,B组采股静脉血,两组微量血胆红素均与同时股静脉血、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胆红素值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微量法与静脉血、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胆红素值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微量血无论采自足跟(末梢血),还是采自股静脉(静脉血),应用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测定新生儿胆红素快速、准确、简便,能及时反映新生儿血胆红素的变化,为临床及时干预新生儿黄疸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胆红素 黄疸 微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晏长红 王启新 +1 位作者 何玲 江英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胞苷二钠(CTP)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6月-2008年8月收治的5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TP治疗,对照组(n=28)仅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 目的探讨三磷酸胞苷二钠(CTP)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6月-2008年8月收治的5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TP治疗,对照组(n=28)仅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神经体征恢复时间、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评分)及血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2组临床神经体征(意识状态、原始发射和四肢肌张力)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NBNA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增高的COR、NE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早期应用CTP治疗新生儿HIE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胞苷二钠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晏长红 江英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 为探讨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的影响。方法 采用 6 8例新生儿惊厥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 34例 ,对照组 34例 ,治疗组加用利多卡因 ,每日 6mg/ (kg·d) ,分 3次加入 5 %葡萄糖 10ml静滴 ,持续 1h ,连用 5~ 7... 目的 为探讨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的影响。方法 采用 6 8例新生儿惊厥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 34例 ,对照组 34例 ,治疗组加用利多卡因 ,每日 6mg/ (kg·d) ,分 3次加入 5 %葡萄糖 10ml静滴 ,持续 1h ,连用 5~ 7d。对照组用苯巴比妥。两组同时监测血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79.4 % ,对照组总有效率4 7.1% (P <0 .0 1〉。治疗组临床症状迅速好转 ,止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0 1)。治疗组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下降 ,同时血气恢复正常优于对照组。结论 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疗效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新生儿惊厥 血气分析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前后血液内环境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琳 何玲 +6 位作者 陈丽萍 江英 卢文青 晏长红 涂满梅 王巧芳 刘红霞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0期51-53,6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液内环境各项指标可能造成的变化及其安全性。方法对3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监测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血常规、血糖、血气分析及血电解质等的变化。结果 32... 目的探讨应用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液内环境各项指标可能造成的变化及其安全性。方法对3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监测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血常规、血糖、血气分析及血电解质等的变化。结果 32例患儿经换血后总胆红素值下降显著(P<0.001),血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清游离钙较换血前下降(均P<0.01),血钠、钾及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糖与换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换血术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值,对血清钠、钾无明显影响,对血钙、白细胞、血小板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换血术 内环境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霄 卢文青 +3 位作者 陈丽萍 晏长红 王巧芳 刘红霞 《当代医学》 2018年第7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生化和CRP等参数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变化,探讨其在快速简便诊治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评估价值。方法按照新生儿败血症诊断... 目的观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生化和CRP等参数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变化,探讨其在快速简便诊治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评估价值。方法按照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A组),选择同期入住的、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8例为对照组(B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参照新生儿休克评分标准判断是否合并休克将病例A组患儿又分为两个小组:A1组(临床病情较重,合并休克,休克评分>6分)和A2组(临床病情较轻微,未合并休克或合并休克但休克评分≤6分)。对其及B组展开血小板和血生化、CRP等指标的动态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新生儿患者的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中PLT、Hb、MCV在A组较B组显著降低,而CRP、TBIL、DBIL、BUN在A组较B组显著升高;多参数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拟合结果。其中PLT、MCV、CRP、TBIL、BUN进入回归方程,而WBC计数及血红蛋白、直接胆红素均未进入回归方程,PLT、MCV、CRP、TBIL、BUN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密切相关;A1组较A2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TBIL,CRP、BUN、MCV等实验室指标均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其中血小板参数变化对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在临床诊治中应予重视,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实验室指标 新生儿 败血症 动态监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余曼莉 晏长红 何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431-1433,1436,共4页
目的:研究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产儿病房收治的呼吸暂停的早产儿65例,患儿在常规治疗(保持正确的体位、按摩脊背、弹足底)不能缓解时加用药物治疗,枸橼酸咖啡因组35例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 目的:研究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产儿病房收治的呼吸暂停的早产儿65例,患儿在常规治疗(保持正确的体位、按摩脊背、弹足底)不能缓解时加用药物治疗,枸橼酸咖啡因组35例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氨茶碱组30例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无创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及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枸橼酸咖啡因组患儿的无创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均明显短于氨茶碱组(P <0. 01),支气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亦低于氨茶碱组(P <0. 05); 2组患儿早产儿视网膜病、脑室内出血、脑白质软化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可减少呼吸暂停早产儿的无创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和支气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暂停 早产儿 枸橼酸咖啡因 氨茶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联合应用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喻聪 晏长红 +1 位作者 蔡军 蒋文星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5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的联合应用在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脑损伤患者的检查和诊断情况,依据不同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早产儿接...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的联合应用在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脑损伤患者的检查和诊断情况,依据不同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头颅B超检查,实验组早产儿接受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联合检查,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早产儿脑损伤患者临床诊断的LB、Cy和Co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ROC曲线分析结果可知,Cy评分用于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特异度和灵敏性最高,且明显高于LB评分和Co评分,而三者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最高(P<0.05)。结论早产儿脑损伤患者接受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联合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 头颅B超 早产儿脑损伤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其对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江英 晏长红 刘红霞 《江西医药》 CAS 2011年第10期877-879,共3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与CD3、CD4、CD8、IgM和C3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住院60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GM1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GM1组加用GM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与CD3、CD4、CD8、IgM和C3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住院60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GM1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GM1组加用GM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0.12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于入院后第1d用药,疗程均为7-10d。且于第1d、第7d采血,分别检测CD3、CD4、CD8、IgM和C3免疫指标。结果 GM1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M1组治疗后血清CD3、CD4、IgM和C3均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 (1)GM1治疗HIE的临床疗效优于胞二磷胆碱;(2)GM1可能通过一定程度上抑制血清CD8过高浓度,一定程度上升高血清CD3、CD4、IgM和C3过低浓度,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3)血清GM1与CD3、CD4、CD8、IgM和C3可作为HIE临床预后的免疫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建明 李菁 +6 位作者 陶荔 陈丽萍 晏长红 刘祥英 晁小云 吴媚 曾丽春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801-802,共2页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住院的早产儿8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保暖、心电监护、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住院的早产儿8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保暖、心电监护、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口服或鼻饲Gln.观察两组病人NEC的发生率、严重程度,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体重增长情况,住院时间.结果 35例治疗组病人中,有2例出现NEC,发生率5.71%(2/35),无服药不良反应.48例对照组病人中,有11例出现NEC,发生率22.92%(11/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平均每日增长体重、平均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给早产儿补充Gln,可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率,缩短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平均每日增长体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ES、N-PASS评估量表用于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镇静镇痛效果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喻聪 樊纬 +2 位作者 冯应辉 陈丽萍 晏长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4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hildren’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CRIES)、躁动及镇静评估量表(neonatal pain,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N-PASS)用于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镇静镇痛效果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 目的:分析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hildren’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CRIES)、躁动及镇静评估量表(neonatal pain,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N-PASS)用于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镇静镇痛效果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8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37例先天性食道闭锁的患儿为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根据CRIES、N-PASS评估量表评估结果进行镇静镇痛校准,对照组给予经验性镇痛镇静。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吸氧浓度、平均气道压、治疗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96小时,观察组吸氧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4、48、96小时,观察组平均气道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机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肠内喂养量达120 mL/(kg·d)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RIES、N-PASS评估量表对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镇静镇痛效果评估具有应用价值,根据其评估结果进行镇静镇痛校准可有效促进患儿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ES N-PASS 先天性食道闭锁 镇静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早产儿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霄 刘红霞 +1 位作者 张帆 晏长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9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研究危重早产儿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早产儿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胎龄将其分为<32周组、32~<35周组、35~37周组,分别为31例、18例、41例。同时,根... 目的研究危重早产儿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早产儿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胎龄将其分为<32周组、32~<35周组、35~37周组,分别为31例、18例、41例。同时,根据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标准,对早产儿进行危重(NCIS<90分)及非危重(NCIS≥90分)划分。纳入研究的早产儿分别在入院时(日龄≤3 d)、日龄7 d、日龄14 d的8:00-10:00检测血浆皮质醇和ACTH水平。比较各组危重和非危重早产儿不同日龄时血浆皮质醇及ACTH水平。结果不同日龄时,<32周、32~<35周、35~37周组危重早产儿血浆皮质醇水平均高于非危重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日龄的增长,32~<35周、35~37周组中危重和非危重早产儿的血浆皮质醇水平有降低趋势。不同日龄时,<32周、32~<35周、35~37周组危重早产儿血浆ACTH水平与非危重早产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早产儿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且胎龄越大,早产儿机体调节皮质醇分泌的能力越强;但血浆ACTH水平与早产儿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皮质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HHFNC预防新生儿拔管失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陶荔 陈丽萍 晏长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预防新生儿拔管失败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收的211例应用气管插管后需无创辅助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预防新生儿拔管失败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收的211例应用气管插管后需无创辅助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102例)和HHHFNC组(109例)。比较两组患儿拔管前平均气道压(MAP)、拔管前吸入氧气浓度(FiO2)、有创呼吸机应用时间和总用氧天数等呼吸参数情况、拔管失败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拔管前MAP和有创呼吸机应用时间、拔管前FiO2浓度等呼吸参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HFNC组总用氧天数短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HFNC组患儿不良事件(医院感染、慢性肺疾病)和并发症(腹胀、鼻部损伤)发生率均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NCPAP方法,HHHFNC的应用更能有效缩短患儿总用氧天数,减少发生并发症、不良反应,对预防新生儿拔管失败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拔管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VH早产儿的aEEG规律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曼莉 晏长红 曾丽春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401-404,413,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规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7-32周胎龄PIVH早产儿,分为轻度出血组和重度出血组,生后7d内、矫正胎龄40周及至3个月完善...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规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7-32周胎龄PIVH早产儿,分为轻度出血组和重度出血组,生后7d内、矫正胎龄40周及至3个月完善aEEG评分、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及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研究各组患儿的aEEG规律,及其与NBNA评分及GMs质量评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重组出血组患儿的aEEG评分低于轻度出血组(P<0.05),两组患儿的aEEG评分与NBNA评分及GMs质量评估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aEEG可评估PIVH早产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测神经发育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早产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