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指标、肿瘤标志物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成伟 曹京燕 于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0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与外周血肿瘤标志物、炎症指标变化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NSCLC患者182例,根据EGFR基因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突...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与外周血肿瘤标志物、炎症指标变化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NSCLC患者182例,根据EGFR基因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突变组71例和野生型组111例(EGFR野生型NSCLC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方式分析引起NSCLC患者发生EGFR突变的危险因素。结果突变组患者的CEA>5.0 ng/ml、CA125>35.0U/ml、SCCA≤1.5ng/ml、CYFRA21-1>3.3ng/ml占比高于野生型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组患者的NLR值≤3.67、TNM分期中Ⅲ+Ⅳ期占比均显著高于野生型组患者,吸烟患者占比低于野生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CEA>5.0ng/ml、CA125>35.0 U/ml、SCCA≤1.5ng/ml是NSCLC患者发生EGFR突变的危险因素(P<0.05),不吸烟的NSCLC患者发生EGFR突变的风险高于吸烟患者(P<0.05)。结论 EGFR突变的NSCLC患者CEA、CA125、SCCA、CYFRA21-1、NLR水平与EGFR非突变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与患者发生EGRF基因突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标志物 炎症指标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缺血脑组织中IP-10和IFN-γ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曹京燕 李呼伦 +3 位作者 孙博 彭海生 马珊珊 金连弘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IP-10和细胞因子IFN-γ是否参与人缺血脑损伤过程。方法:将21例脑梗死死亡病例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7天、7~14天和15~21天3组,以非缺血侧半球做对照,用HE染色法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IP-10和细胞因子IFN-γ是否参与人缺血脑损伤过程。方法:将21例脑梗死死亡病例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7天、7~14天和15~21天3组,以非缺血侧半球做对照,用HE染色法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半球脑组织与非缺血半球脑组织中趋化因子IP-10和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结果:在〈7天组和7~14天组中,缺血脑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在〈7天组、7~14天组和15~2l天组中,趋化因子IP-10在缺血半球脑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缺血半球(分别是1.74倍增高,P〈0.01;1.41倍增高,P〈0.05和1.52倍增高,P〈0.01)。在对细胞因子IFN-γ的检测中发现〈7天和7~14天组中,IFN-γ在缺血半球脑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缺血半球(分别是1.65倍增高,P〈0.05和1.32倍增高,P〈0.05);在15~21天组中,IFN-γ在缺血半球与非缺血半球中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人缺血脑组织中观察到IP-10和IFN-γ的表达,提示IP-10和IFN-γ参与了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损伤过程。同时也提示IP-10可能参与后期对损伤脑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10 IFN-Γ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黏膜诱导免疫耐受预防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京燕 李呼伦 +6 位作者 彭海生 乔慧 孙博 杨硕 王菁华 刘玉梅 李国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4-277,282,共5页
目的:探讨鼻黏膜免疫耐受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预防机制以及与耐受原相关的剂量依赖性。方法:建立Lewis大鼠EAE模型,用不同种属和剂量髓鞘碱性蛋白(MBP)诱导免疫耐受,评估EAE临床发病情况;检测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 目的:探讨鼻黏膜免疫耐受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预防机制以及与耐受原相关的剂量依赖性。方法:建立Lewis大鼠EAE模型,用不同种属和剂量髓鞘碱性蛋白(MBP)诱导免疫耐受,评估EAE临床发病情况;检测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POT检测特异性单个核细胞IFN-γ表达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经鼻黏膜给予低剂量(30μg/rat)和高剂量(600μg/rat)特异性抗原可诱导免疫耐受,抑制EAE的发生。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高、低剂量耐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抑制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0·001;P<0·01)。ELISP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耐受组单个核细胞IFN-γ表达数量明显降低(P<0·01;P<0·00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IL-4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01),高剂量组未见明显增高(P>0·05)。结论:经鼻黏膜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预防EAE的发生。给予低剂量抗原可引起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发生偏离,产生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鼻黏膜 EAE M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胞苷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曹京燕 程月新 +3 位作者 姜敏辉 胡桂萍 王卫彪 姜胜华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801-804,共4页
目的:研究5-氮胞苷(5-Aza)对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作用,并对分化后的心肌样细胞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到骨髓单个核细胞(MB-MNC),用含200 ml/L胎牛血清的低糖型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MSC,用... 目的:研究5-氮胞苷(5-Aza)对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作用,并对分化后的心肌样细胞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到骨髓单个核细胞(MB-MNC),用含200 ml/L胎牛血清的低糖型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MS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以5-Aza诱导第3代MSC 24 h后继续培养。培养4周,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肌系标记抗原:α-肌动蛋白(α-actin)及心肌细胞特异性标记抗原:肌钙蛋白T(cTnT);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MSC经5-Aza诱导分化后,可表达α-actin和cTnT,未经诱导的同培养天数的MSC中均未见表达。透射电镜可观察到肌丝等心肌细胞的特异性结构。结论:5-Aza可诱导MSC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5-氯胞苷 细胞分化 心肌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曹京燕 程月新 +3 位作者 姜敏辉 姜胜华 林娜 王育林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研究5-氮胞苷(5-Aza)对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作用,并对分化后的心肌样细胞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到骨髓单个核细胞(MB-MNC),用含200 ml/L胎牛血清的低糖型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MSCs,用... 目的研究5-氮胞苷(5-Aza)对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作用,并对分化后的心肌样细胞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到骨髓单个核细胞(MB-MNC),用含200 ml/L胎牛血清的低糖型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以5-Aza诱导第3代MSCs 24 h后,继续培养。于培养的第4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肌系特异性标记抗原结合蛋白(Desmin),RT-PCR检测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和心肌特异性蛋白肌钙蛋白T(cTnT)。结果MSCs经5-Aza诱导分化后表达Desmin、GATA-4和cTnT,未经诱导的同培养天数的MSCs中均呈未见表达。结论MSCs经5-Aza诱导后可以表现心肌样细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5-氮胞苷 细胞分化 心肌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曹京燕 程月新 姜敏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208-210,共3页
来自于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主要具有:(1)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研究细胞周期发现约10%处于S期、G2期和M期。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EGFR基因突变指导厄洛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车德海 田强 +2 位作者 曹京燕 张华 于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2009-2013,共5页
目的:通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探讨厄洛替尼(Erlotinib)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从110例NSCLC患者的... 目的:通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探讨厄洛替尼(Erlotinib)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从110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提取DNA,用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情况,31例EGFR基因突变患者中,30例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50mg/d,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评价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OS),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一年生存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10例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31(28%)例,其中19外显子缺失18(58%)例,21外显子点突变13(42%)例。EGFR基因突变率女性40%、肺腺癌33%、不吸烟者46%,高于男性、非腺癌、吸烟的病人。30例口服厄洛替尼患者,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1例,疾病稳定(SD)5例和疾病进展(PD)1例,客观有效率为80%,疾病控制率为97%,截止随访结束,仍有20例患者生存,故中位总生存未获得结果,无疾病进展时间为11.4个月,1年生存率为78%,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和皮疹,多为I-II级。结论:DNA直接测序检测晚期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具有高度敏感性,以EGFR基因突变结果为依据,一线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明显,耐受性好,是治疗晚期NSCLC的最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厄洛替尼 一线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水相对胰岛素载药纳米颗粒胶体系统分散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彭海生 李呼伦 +8 位作者 吕桂香 刘明 孙博 曹京燕 乔慧 王广友 刘希君 王菁华 赵崴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外水相组成对胰岛素纳米颗粒胶体系统分散性的影响,为深入开展纳米载药颗粒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速高压联合均质机,经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粒径的纳米载药颗粒,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粒径分析仪分析颗粒... 目的探索不同外水相组成对胰岛素纳米颗粒胶体系统分散性的影响,为深入开展纳米载药颗粒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速高压联合均质机,经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粒径的纳米载药颗粒,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粒径分析仪分析颗粒在胶体系统中的分散情况。结果高速均质和高速高压均质聚乙烯醇组粒径分布(d50)分别为(5·410±0·487)μm和(0·389±0·034)μm,高速均质和高速高压均质偏磷酸钠-柠檬酸盐缓冲液组粒径分布(d50)分别为(5·505±0·854)μm和(0·204±0·020)μm。联合均质结果缓冲液组粒径分布小于聚乙烯醇组,颗粒表面光滑平整;比表面积与之相反,聚乙烯醇组低于缓冲液组。结论偏磷酸钠-柠檬酸盐缓冲液作为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胰岛素纳米载药颗粒的外水相,能够获得更好的分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分散性 胰岛素 外水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黏膜给予MBP68-86和87-99协同免疫预防Lewis大鼠EAE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博 杨硕 +4 位作者 彭海生 乔慧 曹京燕 金连弘 李呼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鼻黏膜给予MBP68-86和87-99协同免疫预防Lewis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作用。方法合成3条不同的碱性髓鞘蛋白(MBP)多肽(MBP68-86、87-99和非致脑炎性肽段110-128),在用豚鼠MBP(gp-MBP)加弗氏完全佐剂免疫Lewis大鼠... 目的探讨鼻黏膜给予MBP68-86和87-99协同免疫预防Lewis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作用。方法合成3条不同的碱性髓鞘蛋白(MBP)多肽(MBP68-86、87-99和非致脑炎性肽段110-128),在用豚鼠MBP(gp-MBP)加弗氏完全佐剂免疫Lewis大鼠前的11、10、9、8和7d,经鼻黏膜分别给予MBP多肽,观察其对EAE的保护作用。结果致脑炎性肽段MBP68-86和87-99都有保护作用,其中MBP68-86的保护作用更强;而MBP110-128没有保护作用。鼻黏膜给予MBP68-86+87-99的混合物,在相对低的剂量可完全阻断gp-MBP引发的EAE。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IFN-γELISPOT检测显示,与鼻黏膜给予大鼠MBP110-128组相比,鼻黏膜给予大鼠MBP68-86+87-99可降低T细胞对于MBP的反应性,淋巴结单核细胞中表达IFN-γ和TNF-αmRNA的细胞数减少,而两组表达TGF-β及IL-4mRNA的淋巴细胞数都低。结论鼻黏膜给予致脑炎性MBP多肽能够导致抗原特异性T细胞耐受,对gp-MBP引发的EAE提供不完全的保护,MBP68-86和MBP87-99具有协同作用。鼻黏膜给予多肽引发的免疫耐受与非调节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黏膜耐受 MBP68-86 MBP87-99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重症肌无力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巨噬细胞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博 李呼伦 +4 位作者 赵吉成 王菁华 曹京燕 彭海生 金连弘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重症肌无力发病机理中巨噬细胞的作用及巨噬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变化。方法用原位杂交探索在EAMG动物模型靶器官肌肉组织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双染技术,检测在Lewis... 目的探讨早期重症肌无力发病机理中巨噬细胞的作用及巨噬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变化。方法用原位杂交探索在EAMG动物模型靶器官肌肉组织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双染技术,检测在Lewis大鼠EAMG早期,巨噬细胞浸润和程序性细胞凋亡。结果在EAMG早期观察在7和12天的EAMG大鼠肌肉组织中可见TNF-α、IL-1β和IL-6mRNA的表达细胞瞬时爆发,其峰值分别是(8.7±2.2)、(13.1±1.2)和(6.9±2.4)cells/mm2。第15天TNF-αmRNA的表达细胞数量再一次上升,IFN-γ、IL-4、IL-10、TGF-β和溶细胞素的mRNA表达细胞非常低。这些细胞主要在EAMG的早期观察到,范围是1~4cells/mm2。结论(1)EAMG早期大量巨噬细胞浸润,程序性细胞凋亡是浸润的巨噬细胞消除的主要方式;(2)EAMG早期于肌肉组织中细胞因子低水平表达;没有发现C-C趋化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趋化因子 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后IFN-γ 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惊宇 李国忠 +6 位作者 孙博 曹京燕 王广友 马珊珊 王曙辰 李呼伦 金连弘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6-530,共5页
目的:检测SD大鼠脑缺血后缺血脑组织和外周免疫淋巴细胞干扰素-γ(IFN-γ)mRNA的表达,探讨IFN-γ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用线拴封闭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作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及外周淋巴组织中IFN-γmRNA... 目的:检测SD大鼠脑缺血后缺血脑组织和外周免疫淋巴细胞干扰素-γ(IFN-γ)mRNA的表达,探讨IFN-γ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用线拴封闭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作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及外周淋巴组织中IFN-γmRNA动态的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浸润的T淋巴细胞数量。结合免疫组化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检测T细胞表达IFNγ-。结果:①缺血脑半球IFN-γmRNA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01),且随着脑缺血时间延长其表达量增加;②IFN-γmRNA表达数量随损伤面积扩大而增加(R=0.978 0,P<0.001);③缺血组外周血单核细胞IFN-γmRNA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12小时达高峰(P<0.001),而脾淋巴细胞、淋巴结细胞IFN-γmRNA水平也均比假手术组明显增高,且随着脑缺血时间延长表达量增加(P<0.05、P<0.01、P<0.001);④随着脑缺血时间的延长,脑内浸润的T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P<0.01、P<0.001)。结论:IFN-γmRNA表达主要参与大脑损伤后期反应过程,可能加重脑缺血后期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干扰素-Γ T细胞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t(11;14)、CD5和CD23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月新 徐卫 +5 位作者 李建勇 吴雨洁 曹京燕 徐浩 李丽 仇海荣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检测t(11;14)、CD5和CD23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常规细胞遗传学(CC)对45例初诊为CLL的患者进行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测,并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t(11;14)的研究。结果:4...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检测t(11;14)、CD5和CD23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常规细胞遗传学(CC)对45例初诊为CLL的患者进行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测,并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t(11;14)的研究。结果:45例初诊CLL中,CC均未见t(11;14)异常,FCM示5例CD5+CD23-,40例CD5+CD23+。5例CD5+CD23-患者中,4例经I-FISH检测出具有t(11;14)异常。40例CD5+CD23+患者中,I-FISH检测无一例有t(11;14)异常。结论:t(11;14)、CD5和CD23在CLL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CLL免疫表型多为CD5+CD23+,且无t(11;14)异常。少数套细胞淋巴瘤(MCL)误诊为CLL,MCL多有t(11;14)异常,免疫表型为CD5+CD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性 慢性 t(11 14) CD5 CD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敏辉 王卫彪 曹京燕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兔心肌梗死(myoeardial infarction,MI)的治疗作用。方法:大耳白兔38只,2只用于提供MSCs,余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MI组和MSCs移植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作MI...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兔心肌梗死(myoeardial infarction,MI)的治疗作用。方法:大耳白兔38只,2只用于提供MSCs,余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MI组和MSCs移植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作MI模型,在MI后1小时将DAPI标记的MSCs移植至梗死区,对照组注射等量PBS。术前、术后2周、4周分别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其心功能变化。术后4周处死兔.取心梗区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心梗4周后,MSCs组心肌组织冷冻切片中可以观察到DAPI标记细胞存在。MSCs组心功能和毛细血管密度与M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5-aza诱导的MSCs同种异体移植入兔MI模型的受损心肌后能存活并改善宿主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血清VEGF和b-F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伟 曹京燕 +1 位作者 潘博 于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讨化疗前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4例SCLC患者化疗前后VEGF和b-FGF的浓度变化,并与34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结果:化... 目的:探讨化疗前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4例SCLC患者化疗前后VEGF和b-FGF的浓度变化,并与34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结果:化疗前肺癌组VEGF及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后有效组VEGF及b-FGF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癌组VEGF和b-FGF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相关性分析表明VEGF浓度的升高仅与化疗疗效和NSE升高相关(P<0.05),b-FGF的升高与各项病理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证实VEGF和b-FGF低浓度组的平均生存期均明显长于高浓度组(P<0.05)。结论:SCLC患者血清VEGF和b-FGF浓度与生存明显相关,可以作为SCLC患者生存的预后因子。此外,化疗前后血清VEGF和b-FGF浓度变化可以作为预测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生存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对五种肿瘤细胞系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巍巍 马珊珊 +4 位作者 史立军 孙博 王菁华 曹京燕 李呼伦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顺铂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对Survivin基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五种肿瘤细胞系: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10)、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人喉癌细胞(Hep-2)、人胰腺癌细胞(PC-... 目的探讨顺铂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对Survivin基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五种肿瘤细胞系: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10)、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人喉癌细胞(Hep-2)、人胰腺癌细胞(PC-2),应用RT-PCR方法检测顺铂作用后Survivin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五种肿瘤细胞系中Survivin基因均有较高的表达,顺铂对SGC-7910、HO-8910、HO-8910pm细胞系中Survivin基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Hep-2、PC-2细胞系在顺铂作用后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顺铂可能是通过抑制Survivin基因诱导SGC-7910、HO-8910、HO-8910PM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抗肿瘤功效,而对Hep-2、PC-2细胞系Survivin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基因 顺铂 RT-PCR 肿瘤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90抑制剂 NVP -AUY922单药及联合用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佳文 曹京燕 +1 位作者 金时 于雁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热休克蛋白(Hsp90)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近年的研究表明,Hsp90与肿瘤的发生及转移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一些小分子Hsp90抑制剂被发现具有广泛的抗肿瘤增殖及转移的作用。 NVP-AUY922是其中一种具有吡咯骨架的人工合成制剂,由... 热休克蛋白(Hsp90)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近年的研究表明,Hsp90与肿瘤的发生及转移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一些小分子Hsp90抑制剂被发现具有广泛的抗肿瘤增殖及转移的作用。 NVP-AUY922是其中一种具有吡咯骨架的人工合成制剂,由于它具有毒副作用小和结构稳定等优点,被人们广泛考虑作为新一类的抗肿瘤药物使用。本篇综述主要就AUY922单药及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90抑制剂 肿瘤 靶向治疗 NVP-AUY9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和卡铂治疗头颈部鳞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菁 曹京燕 高静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和卡铂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入选52例初治的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6例采用DCS方案化疗;对照组26例,采用多西他赛、顺铂、...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和卡铂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入选52例初治的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6例采用DCS方案化疗;对照组26例,采用多西他赛、顺铂、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方案(DCF方案)化疗;至少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近期有效率(RR)为53.8%,略优于对照组的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及严重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和卡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头颈部肿瘤 化学治疗 替吉奥 卡铂 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改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梦珂 曹京燕 +1 位作者 周书含 孙清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36-40,共5页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基因之一,与不良预后相关。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波奇替尼和吡咯替尼对该病效果佳;莫博替尼对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亲和力高,联合曲妥珠单抗的治疗可用于一线进展的患者。抗体偶联药物的效果是...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基因之一,与不良预后相关。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波奇替尼和吡咯替尼对该病效果佳;莫博替尼对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亲和力高,联合曲妥珠单抗的治疗可用于一线进展的患者。抗体偶联药物的效果是最鼓舞人心的,曲妥珠单抗-德鲁替康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被推荐,但免疫联合治疗或许会为患者带来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靶向治疗 抗体偶联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OF/MS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19
作者 张佳文 于雁 +3 位作者 张薇 曹京燕 罗雯 尚利华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索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代谢组学差异,为小细胞肺癌的鉴定与分期寻找血清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TOF/MS)建立小细胞肺癌血清代谢图谱,采用EZinfo2.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目的探索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代谢组学差异,为小细胞肺癌的鉴定与分期寻找血清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TOF/MS)建立小细胞肺癌血清代谢图谱,采用EZinfo2.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隐变量投影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代谢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并利用HMDB和METLIN数据库搜索差异物的精确质荷比,对一些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物质进行初步的成分鉴别。结果通过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筛选并鉴定出溶血性磷脂酰胆碱等10种差异性代谢产物,不同分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轮廓分析存在甘氨胆酸等10种差异性物质。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在血清代谢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差异代谢物的发现为小细胞肺癌的鉴定以及分期寻找潜在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代谢组学 肿瘤标志物 UPLC-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徐智 陈龙锦 +1 位作者 程月新 曹京燕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529-530,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干预治疗。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分别予...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干预治疗。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分别予动态心电图(DCG)等检测,观察心率变异性(HRV)及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抑郁状态缓解,HAMD分值减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梗死率、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HRV时域指标升高,其中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内每5分钟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升高显著(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后,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者的抑郁症状改善,HRV尤其是SDNN、SDNNindex的升高与抑郁好转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冠心病 老年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