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疗法对越野滑雪运动员备战“十四冬”期间运动后疲劳恢复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旭 曹家桢 +4 位作者 李铁 刘俊一 王润达 韩鑫洋 徐莹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2,共9页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后疲劳的恢复作用,探究艾灸疗法对运动后疲劳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名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吉林省集训队越野滑雪项目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艾灸组(n=7)。对照组和艾灸组均进行持续4...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后疲劳的恢复作用,探究艾灸疗法对运动后疲劳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名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吉林省集训队越野滑雪项目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艾灸组(n=7)。对照组和艾灸组均进行持续4周、每周3次的运动疲劳训练。对照组在运动疲劳训练后进行常规放松,艾灸组除常规放松外,同期接受艾灸治疗(每周3次,每次40 min,共12次)。对运动疲劳训练后的运动心理指标(Borg主观疲劳感觉量表评分)、运动生化指标(血乳酸、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运动生理指标(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异性、上肢握力)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1)艾灸组在干预中期和干预结束后的主观疲劳感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2)艾灸组运动后5 min血乳酸值在干预中期和干预结束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运动后次日晨起血乳酸值艾灸组在干预中期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但干预结束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在干预中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干预结束后,艾灸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两组的血氧饱和度水平在干预中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干预结束后,艾灸组的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相邻心搏RR间期之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NN intervals exceeding 50 ms,PNN50)]比较结果显示,艾灸组在干预中期、干预结束后的SDNN、RMSSD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P<0.01),艾灸组PNN50比对照组稍有升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指标[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低频和高频的比值(LF/HF)]比较结果显示,艾灸组在干预中期、干预结束后的HF、LF/HF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LF在干预中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干预结束后艾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两组运动前后左、右手握力差值在干预中期和干预结束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灸疗法干预能够有效加快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疲劳训练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状态的恢复,并对心理疲劳、乳酸堆积、肌肉力量等有一定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疗法 越野滑雪运动员 疲劳恢复 运动性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单穴与配伍腧穴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睡眠参数的影响差异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曹家桢 莽靖 +4 位作者 徐忠信 杜广中 岳公雷 王富春 李铁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评估针刺配伍腧穴和单穴在对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参数影响的差异。方法使用中央随机系统将2015年5月-2018年5月3个临床中心门诊和住院的144名原发性失眠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配伍组、单穴组、非经非穴组,接受不同针刺治疗... 目的评估针刺配伍腧穴和单穴在对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参数影响的差异。方法使用中央随机系统将2015年5月-2018年5月3个临床中心门诊和住院的144名原发性失眠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配伍组、单穴组、非经非穴组,接受不同针刺治疗。3组所有参与者接受5周共25次针刺治疗。所有原发性失眠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天22:00至第2天6:00进行多导睡眠检测,并完成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结果共纳入128名参与者,3组的基线期特征具有可比性。配伍组与单穴组PSQI和AIS评分、多导睡眠参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与单穴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配伍组PSQI评分显著改善(P<0.01),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显著增加(P<0.01,P<0.05),但AIS评分、觉醒时间、觉醒次数、快速眼动睡眠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伍腧穴可有效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调整睡眠结构,总体疗效优于针刺单穴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配伍腧穴 多导睡眠图 百会 神门 三阴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E技术对胃溃疡模型小鼠的探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家桢 王富春 +3 位作者 赵晋莹 刘雁泽 李铁 哈丽娟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9期1216-1218,共3页
目的通过CCD图像采集系统观察胃溃疡模型小鼠自发光光子强度及图像情况,判断胃溃疡造模成功与否。方法 DBA/1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8只)、模型组(8只)。冷水束缚应激法制作胃溃疡模型。采用Guth标准计算溃疡损伤指数,CCD图像采集系统检... 目的通过CCD图像采集系统观察胃溃疡模型小鼠自发光光子强度及图像情况,判断胃溃疡造模成功与否。方法 DBA/1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8只)、模型组(8只)。冷水束缚应激法制作胃溃疡模型。采用Guth标准计算溃疡损伤指数,CCD图像采集系统检测小鼠CCD成像情况及光子强度。结果模型组小鼠溃疡损伤指数较空白组差异明显(P<0.05)。CCD成像观察到在注射鲁米诺后,模型组小鼠左上腹部近胃部光子强度明显增强,并可出现白色圆形光团,空白组小鼠无明显改变。模型组小鼠胃部光子强度较空白组差异不明显(P>0.05);空白组小鼠在注射鲁米诺前后光子强度差异不明显(P>0.05);模型组小鼠在注射鲁米诺前后光子强度差异显著(P<0.05);注射鲁米诺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光子强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确立了UPE技术为观察胃溃疡造模成功的有利手段,对后续针刺治疗胃溃疡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E技术 CCD图像采集系统 胃溃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镓在医疗领域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铁 刘人铭 +2 位作者 曹家桢 旷苗(综述) 于波(审校)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73-76,92,共5页
镓作为一种新的液体金属材料,不仅具有高导热性、高导电性和出色的机械性能等常规金属的基本属性,还具备典型液体性能。这些特性使其成为生物医学应用中最有前途的生物医学材料,镓及其化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生物医学... 镓作为一种新的液体金属材料,不仅具有高导热性、高导电性和出色的机械性能等常规金属的基本属性,还具备典型液体性能。这些特性使其成为生物医学应用中最有前途的生物医学材料,镓及其化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生物医学材料的产业化发展,正受到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镓及其化合物在抗菌、生物成像、充填材料、疾病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生物成像 镇痛 肿瘤治疗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特定部位刺法——肛针疗法
5
作者 曹家桢 李铁 +3 位作者 刘雁泽 赵晋莹 李永明 王富春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9期10-15,共6页
特定部位刺法作为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李永明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所有特定部位针刺区域如头、眼、耳、口唇、腹、腕踝等,均为肥大细胞聚集区,肛区也如此,但肛区尚未形成相应的特定部位刺法。故此... 特定部位刺法作为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李永明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所有特定部位针刺区域如头、眼、耳、口唇、腹、腕踝等,均为肥大细胞聚集区,肛区也如此,但肛区尚未形成相应的特定部位刺法。故此,李永明教授与王富春教授共同提出:肛区因其与经络脏腑的联系密切,生理解剖结构特殊,且为肥大细胞聚集区,故也存在着相应的特定部位刺法,即肛针疗法。根据两位专家多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医案,对肛针疗法的分区、主治、穴位及操作要领等做出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针疗法 特定部位刺法 微针疗法 肥大细胞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肛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理疗仪对原发性失眠患者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鹤燃 蒋海琳 +3 位作者 赵雪玮 曹家桢 李铁 王富春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3期396-399,共4页
目的通过脑电超慢涨落图(ET)作为客观评价指标进行监测和疗效对比,验证穴位贴敷理疗仪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脱落4例;治疗组脱落3例。实际入组对照组32例,治疗... 目的通过脑电超慢涨落图(ET)作为客观评价指标进行监测和疗效对比,验证穴位贴敷理疗仪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脱落4例;治疗组脱落3例。实际入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口服安神补脑液,早餐前服用1支,晚餐后服用1支,每日2支。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理疗仪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 d,休息2 d,疗程:3个疗程,5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8%,2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GABA、Glu、5-HT、Ach、NE、DA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统计学的差异性分析可知,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原发性失眠均有治疗效果,治疗组在调节原发性失眠患者脑内GABA、5-HT、Ach上升;Glu、NE、DA下降方面优于对照组,但在改善Ach上升方面并不明显,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理疗仪 脑电超慢涨落图 神经递质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通莱蜜栓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崔长升 刘莉 +7 位作者 齐滨 李铁 赵晋莹 曹家桢 李丽 孙琦 王金凤 张昊旻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5-668,共4页
目的研究润通莱蜜栓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白鼠(5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高剂量组,以盐酸洛哌丁胺胶囊(1.5 mg/kg)经口灌胃建立STC便秘模型。待造模成功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2.5 mg/kg)... 目的研究润通莱蜜栓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白鼠(5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高剂量组,以盐酸洛哌丁胺胶囊(1.5 mg/kg)经口灌胃建立STC便秘模型。待造模成功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2.5 mg/kg)灌胃给药组作为阳性对照组;低、高剂量组给予润通莱蜜栓稀释液0.05 ml/10 g、0.10 ml/10 g经口灌胃治疗,2次/d,共7 d。通过比较小鼠炭末推进率、观察结肠病理结构、检测各组小鼠结肠内酪氨酸肌酶受体(c-kit)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润通莱蜜栓高低剂量组能够提高小鼠小肠的炭末推进率、恢复结肠形态结构及提高结肠内c-kit蛋白的表达量,并且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润通莱蜜栓对STC小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通莱蜜栓 慢传输型便秘 HE染色 C-K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靛果多酚对免疫抑制小鼠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龄予 潘丽佳 +5 位作者 侯苏芯 姜姗 杨梅 曹家桢 徐晓红 张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47-155,共9页
目的:探究蓝靛果多酚(Lonicera caerulea berry polyphenols,LCB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LCBP低剂量组、LCBP高剂量组,分别在17、19、21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 m_... 目的:探究蓝靛果多酚(Lonicera caerulea berry polyphenols,LCB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LCBP低剂量组、LCBP高剂量组,分别在17、19、21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 m_(b)·d),考察小鼠免疫相关脏器指数、血常规生化指标、结肠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情况、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分布、结肠内短链脂肪酸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LCBP高剂量组小鼠的脾脏指数与胸腺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较模型组极显著升高(P<0.01);LCBP提高了免疫抑制小鼠肠道内厚壁菌门、ε-变形菌纲、变形菌门、狄氏副拟杆菌、放线菌门和蓝细菌门的相对丰度及短链脂肪酸质量浓度。结论:LCBP具有增加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种类、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分布、减轻免疫抑制导致的肠道损伤、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多酚 免疫抑制 免疫调节活性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特定部位刺法——会阴针法与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雁泽 赵晋莹 +2 位作者 曹家桢 李永明 王富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91-194,共4页
特定部位刺法,是以针刺的方式来诊治全身特定部位疾病的各种针刺方法的总称,是现代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永明博士经过多年临床、科学研究发现:特定部位刺法涉及的皮肤穴区都存在肥大细胞富集现象,而人体会阴部也同样为肥大细胞富... 特定部位刺法,是以针刺的方式来诊治全身特定部位疾病的各种针刺方法的总称,是现代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永明博士经过多年临床、科学研究发现:特定部位刺法涉及的皮肤穴区都存在肥大细胞富集现象,而人体会阴部也同样为肥大细胞富集区,但尚未形成特定针刺疗法。李永明教授与王富春教授共同提出:会阴部存在特定部位刺法,可用于治疗癫、狂、痫等神志病以及会阴部相应疾病。现结合两位专家多年临床、科研经验,依据会阴部生理解剖特点、与经络穴位的关系、肥大细胞分布趋势等方面,总结出会阴针分区与操作应用,并结合相关临床医案,对这一针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针 特定部位刺法 经络 穴位 肥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同功穴规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雁泽 曹家桢 +1 位作者 姚琳 王富春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6期820-823,共4页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整理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选穴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2009-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VIP)中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全部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95篇,分析...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整理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选穴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2009-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VIP)中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全部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95篇,分析整理其选穴及配伍规律。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同功穴'主要是内关、足三里、中脘、攒竹;'同功穴'所属经脉多为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同功穴'所属部位集中在下肢部、胸腹部和头颈部;'同功穴'中特定穴多选取五输穴、募穴和络穴。结论归纳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选穴配伍规律,有助于临床选穴配伍应用,加强腧穴间的协同作用和增效作用,增强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顽固性呃逆 同功穴 腧穴配伍 规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特定部位针法——乳针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晋莹 刘雁泽 +2 位作者 曹家桢 王富春 李永明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期51-54,共4页
微针疗法,亦称微针系统,是针灸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发展形成耳针、头针、眼针、面针、鼻针、腕踝针、手足针、脐针、腹针等多个成熟的微针系统。近年来,李永明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所有微针系统的皮肤区域都有肥大细胞聚集的现象... 微针疗法,亦称微针系统,是针灸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发展形成耳针、头针、眼针、面针、鼻针、腕踝针、手足针、脐针、腹针等多个成熟的微针系统。近年来,李永明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所有微针系统的皮肤区域都有肥大细胞聚集的现象,其中乳房与会阴部是仅有的两个还没有开发微针系统的区域。因此,李永明教授与王富春教授认为,乳房由于其特殊的生理解剖功能及其与经络脏腑的联系,也存在相应的微针系统,并可治疗特定部位的疾病。该文结合李永明教授与王富春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依据乳房的生理解剖基础、乳房与经络脏腑的关系、乳房的腧穴分布等,结合中医的"三焦理论",总结出乳针的分区与操作,并佐以相关临床医案,探讨新的微针疗法——乳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针 微针系统 经络与脏腑 乳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海穴作为特定穴的探讨与研究
12
作者 付琦瑶 孙文哲 +2 位作者 曹家桢 贺静 李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62-64,共3页
特定穴是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治疗脏腑病时,常选用特定穴中的俞穴与募穴发挥其调节脏腑的作用。而在《标幽赋》中提到“岂不闻脏腑病,求门、海、俞、募之微”。“门穴”与“海穴”根据其临床应用特点,也符合... 特定穴是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治疗脏腑病时,常选用特定穴中的俞穴与募穴发挥其调节脏腑的作用。而在《标幽赋》中提到“岂不闻脏腑病,求门、海、俞、募之微”。“门穴”与“海穴”根据其临床应用特点,也符合特定穴的性质。本文通过探讨“门穴”与“海穴”命名、归经、分布规律及临床应用等,追本溯源,探索“门穴”、“海穴”能否成为新的特定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穴 海穴 特定穴 脏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