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MPK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分析温阳益气方改善大鼠梗死后心衰的药理机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曹程浩 韩丽华 张会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44,共6页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方药对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完善其药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100只健康SPF级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组20只。除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以外,均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梗...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方药对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完善其药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100只健康SPF级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组20只。除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以外,均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中药干预组采用温阳益气方灌胃,AMPK激动组在温阳益气方灌胃的基础上肌肉注射AMPK激动剂EX229。干预4周,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VF)与心脏/体重比;采用线粒体呼吸机测定线粒体呼吸控制比(RCR),采用WB实验测定磷酸化AMPK/非磷酸化AMPK(p-AMPK/AMPK)及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II/LC3I)、PINK1、Parkin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AMPK激动组心脏/体重比明显升高,state3呼吸速率与RCR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心脏/体重比降低,state3呼吸速率与RC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和AMPK激动组心肌组织p-AMPK/AMPK、LC3II/LC3I、PINK1及Park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p-AMPK/AMPK、LC3II/LC3I、PINK1及Park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气方药能够改善梗死后心衰大鼠的心肌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MPK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温阳益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振涛运用升陷汤治疗心系疾病经验 被引量:9
2
作者 曹程浩 班高亚 《河南中医》 2014年第2期249-250,共2页
升陷汤出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方由黄芪、知母、柴胡、升麻、桔梗五味药物组成,功用益气升阳,主治胸中大气下陷证。王振涛教授运用该方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窦性心动过缓、病毒性心肌炎等心系疾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 升陷汤 心脏神经官能症 窦性心动过缓 病毒性心肌炎 王振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振涛 韩丽华 +2 位作者 朱明军 柴松波 曹程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96-1500,共5页
目的:探讨抗纤益心方(党参、黄芪、茯苓、白术、丹参、川芎、红花、赤芍、泽兰、益母草)抑制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室重构的机制。方法:采用自主饮用呋喃唑酮水溶液建立DCM大鼠模型,8周后,存活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4只)16周时,处死... 目的:探讨抗纤益心方(党参、黄芪、茯苓、白术、丹参、川芎、红花、赤芍、泽兰、益母草)抑制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室重构的机制。方法:采用自主饮用呋喃唑酮水溶液建立DCM大鼠模型,8周后,存活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4只)16周时,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法(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心肌间质内Ⅰ、Ⅲ型胶原大量增生,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中西药联用组、大剂量组心肌内Ⅰ、Ⅲ型胶原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大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比较无差别(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M大鼠心肌呈明显纤维化,与Ⅰ、Ⅲ型胶原在心肌组织内较高的表达存在密切关系。抗纤益心方能够抑制心肌间质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益心方 扩张型心肌病 心室重构 Ⅰ、Ⅲ型胶原 免疫组化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碱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和炎症应答的作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会超 徐里 +3 位作者 芮浩淼 曹程浩 杨凤鸣 袁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1-286,共6页
目的:明确苦豆碱对缺血再灌注(I/R)引起的大鼠心肌H9c2细胞损伤和炎症应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缺氧/复氧的方法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SI/R)心肌损伤,用不同浓度苦豆碱处理,MTT实验分析苦豆碱对H9c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明确苦豆碱对缺血再灌注(I/R)引起的大鼠心肌H9c2细胞损伤和炎症应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缺氧/复氧的方法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SI/R)心肌损伤,用不同浓度苦豆碱处理,MTT实验分析苦豆碱对H9c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及caspase-3的活性;ELISA分析多种炎性因子水平;同时用Western blot法分析苦豆碱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苦豆碱可对抗SI/R抑制的H9c2细胞存活率,同时明显降低SI/R引起的LDH及MDA浓度的增加(P<0.05)。此外,苦豆碱能够显著抑制SI/R触发的细胞凋亡(P<0.05),同时降低SI/R处理后引起的caspase-3活性的增加,并上调Bcl-2/Bax比值(P<0.05)。与SI/R组相比,苦豆碱处理可显著性降低H9c2心肌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的浓度(P<0.05)。此外,与SI/R组相比,苦豆碱处理后可显著增加p-PI3K和p-AKT的蛋白水平(P<0.05);当用LY294002抑制PI3K/AKT通路后,苦豆碱促心肌细胞存活、抗凋亡及抗炎症的作用明显减弱(P<0.05)。结论:苦豆碱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抗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及炎症应答,提示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碱 心肌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益心方通过TGF-β/Smads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会超 聂恒 +2 位作者 芮浩淼 曹程浩 杨凤鸣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目的:研究抗纤益心方是否通过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s信号通路参与改善糖尿病心肌病(DC)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各10只:对照组(C组)大鼠予单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抗纤益心方组(AF组)大鼠在C组基础上加... 目的:研究抗纤益心方是否通过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s信号通路参与改善糖尿病心肌病(DC)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各10只:对照组(C组)大鼠予单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抗纤益心方组(AF组)大鼠在C组基础上加用抗纤益心方溶液灌胃,DC组大鼠予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DC模型,DC+AF组大鼠予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抗纤益心方溶液灌胃处理;观察4组大鼠经过不同处理后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变化情况。结果:DC组与DC+AF组大鼠血糖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DC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上升(P<0.05),左室收缩压(LVSP)显著下降(P<0.05),DC+AF组大鼠LVSP明显高于DC组(P<0.05),LVEDP低于DC组(P<0.05);DC组与DC+AF组大鼠Ⅰ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DC+AF组大鼠Ⅰ型胶原水平显著低于DC组(P<0.05);DC组大鼠TGF-β1、Smad2及Smad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而DC+AF组大鼠TGF-β1、Smad2及Smad3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DC组(P<0.05)。结论:抗纤益心方对DC大鼠心肌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大鼠心功能,其作用机制与TGF-β/Smads信号系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 抗纤益心方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21/Smad7探讨芍药苷在抗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会超 徐里 +3 位作者 芮浩淼 曹程浩 杨凤鸣 袁彬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在对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Ang-Ⅱ诱导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Pae组及Ang-Ⅱ+Pae组,脂质体转染法将微小RNA-21模拟物(miR-21 mimic)、信号转导分子7...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在对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Ang-Ⅱ诱导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Pae组及Ang-Ⅱ+Pae组,脂质体转染法将微小RNA-21模拟物(miR-21 mimic)、信号转导分子7(Smad7)siRNA及其对照转入模型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测算心肌细胞相对表面积,实时PCR检测miR-21及心房利尿钠肽(ANP)、脑利尿钠肽(BNP)mRNA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21对Smad7的靶向作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Smad7、ANP及BNP蛋白表达。结果:Ang-Ⅱ诱导显著增加心肌细胞表面积,ANP、BNP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miR-21,Pae能部分逆转Ang-Ⅱ诱导的miR-21表达增加(P<0.05),降低心肌细胞表面积,ANP、BNP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P<0.05)。MiR-21靶向Smad7 3'-UTR,发挥对Smad7转录后翻译的抑制作用,Pae能降低miR-21对Smad7的抑制(P<0.05),Smad7敲除后削弱了Pae对心肌细胞作用的相对表面积以及对ANP、BNP mRNA及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均P<0.05)。结论:Pae能通过负性调节miR-21降低靶蛋白Smad7表达,发挥抵抗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芍药苷 MICRORNA-21 SMAD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复康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过早搏动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振涛 韩丽华 +3 位作者 莫晓飞 张会超 杨凤鸣 曹程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通过本研究揭示律复康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过早搏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河南省中医院就诊的176例符合纳入标准,且排除不符合标准的病毒性心肌炎过早搏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措施上加用律复康胶囊,对照组在... 目的通过本研究揭示律复康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过早搏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河南省中医院就诊的176例符合纳入标准,且排除不符合标准的病毒性心肌炎过早搏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措施上加用律复康胶囊,对照组在基础措施上加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30 d。观察并记录患者动态心电图过早搏动的次数,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律复康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过早搏动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早搏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早搏次数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早搏次数组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律复康胶囊可有效减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过早搏动的数量,且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复康胶囊 病毒性心肌炎 早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30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辉 罗先润 +1 位作者 曹程浩 李朝辉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电复律成功后在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8例患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好转,总有效率为93.3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电复律成功后在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8例患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好转,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激光穴照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先润 罗荣辉 +7 位作者 魏娜 娄云霄 张辉 苗莉 李朝辉 曹程浩 牛颖 毋小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67,共1页
本研究通过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应用绿激光内关穴照射治疗和单纯西药干预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对血脂、心功能EF(%)、Hs-CRP等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绿激光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提示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应用绿激光内关穴... 本研究通过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应用绿激光内关穴照射治疗和单纯西药干预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对血脂、心功能EF(%)、Hs-CRP等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绿激光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提示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应用绿激光内关穴照射治疗,能更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激光 冠心病 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先润 牛颖 +2 位作者 张辉 曹程浩 李朝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0期764-767,共4页
目的评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早期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直接PCI,40例)和对照组... 目的评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早期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直接PCI,40例)和对照组(直接PCI,40例)。比较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PCI后即刻TIMI血流、术后90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术后7d左室射血分数、术后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PCI后慢复流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PCI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振涛 韩丽华 +2 位作者 朱明军 柴松波 曹程浩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10期575-576,共2页
目的:探讨抗纤益心方抑制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室重构的机制。方法:采用自主饮用呋喃唑酮水溶液建立DCM大鼠模型,抗纤益心方干预8周,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心肌间质内Ⅰ、Ⅲ型胶原大量... 目的:探讨抗纤益心方抑制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室重构的机制。方法:采用自主饮用呋喃唑酮水溶液建立DCM大鼠模型,抗纤益心方干预8周,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心肌间质内Ⅰ、Ⅲ型胶原大量增生,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药联用组、大剂量组心肌内Ⅰ、Ⅲ型胶原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大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M大鼠心肌呈明显纤维化,与Ⅰ、Ⅲ型胶原在心肌组织内较高的表达存在密切关系。抗纤益心方能够抑制心肌间质Ⅰ、Ⅲ型胶原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益心方 扩张型心肌病 心室重构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免疫组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芮浩淼 曹程浩 《河南中医》 2010年第8期819-820,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类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4周后观...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类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69.4%;试验组(通心络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变化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65.8%,其中显效42.1%(16例),有效23.7%(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41.7%,其中显效19.4%(7例),有效22.2%(8例);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通心络胶囊 益气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裸支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罗先润 曹程浩 +4 位作者 魏娜 张辉 娄云霄 李朝辉 牛颖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2期908-910,共3页
目的评价金属裸支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按照标准方法,13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置人金属裸支架。结果134例患者支架置入均获成功,术中无主要并发症。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1例... 目的评价金属裸支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按照标准方法,13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置人金属裸支架。结果134例患者支架置入均获成功,术中无主要并发症。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1例(0.7%),系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2-18个月,总MACE5例(3.7%),靶段血管再建术(TLR)5例(3.7%),支架内再狭窄16例(11.9%)。结论随着PCI策略及介入设备的不断改进,在有经验的介入中心,金属裸支架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可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裸支架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回顾性分析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冠心病三支病变的介入治疗
14
作者 罗先润 魏娜 +6 位作者 曹程浩 娄云霄 张辉 苗莉 李朝辉 牛颖 毋小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三支病变介入治疗的特点和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行PC 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高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不宜或未能置入支架而需外科搭桥以及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结果高龄冠心病...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三支病变介入治疗的特点和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行PC 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高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不宜或未能置入支架而需外科搭桥以及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结果高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冠脉多支病变和复杂病变多,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提示经介入治疗后症状和(或)体征缓解明显。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特点常为多支和复杂病变,介入治疗后症状和(或)体征缓解明显、远期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QTc间期延长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研究分析
15
作者 罗先润 张辉 +4 位作者 李朝辉 曹程浩 牛颖 毋小茜 李倩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9年第9期118-119,共2页
冠心病患者QT间期延长受到人们普遍重视,但对QT间期昼夜变化规律,特别是夜间QTc间期延长文献报道不多。本文用动态心电图评价心肌梗塞、心绞痛患者QTc的昼夜变化。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心肌梗塞组:根据病史、心电图、心向量及... 冠心病患者QT间期延长受到人们普遍重视,但对QT间期昼夜变化规律,特别是夜间QTc间期延长文献报道不多。本文用动态心电图评价心肌梗塞、心绞痛患者QTc的昼夜变化。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心肌梗塞组:根据病史、心电图、心向量及心肌酶谱等检查,诊断心肌梗塞48例,男34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35±6.24岁;其中AMI13例,OMI35例。心绞痛组:40岁以上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典型心绞痛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C间期延长 冠心病患者 QT间期延长 昼夜变化规律 动态心电图 心绞痛患者 心肌梗塞 典型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益心方通过调控miR-125b-5p抑制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雪萍 许姝雯 +3 位作者 曹程浩 王振涛 吴鸿 刘舜禹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09-2113,共5页
目的探讨miR-125b-5p对AngⅡ诱导的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转分化的影响及抗纤益心方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CFs取于出生48 h内乳鼠,体外培养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纤益心方组。利用腺病毒转染miR-125b-5p, q-PCR检测miR-125b... 目的探讨miR-125b-5p对AngⅡ诱导的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转分化的影响及抗纤益心方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CFs取于出生48 h内乳鼠,体外培养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纤益心方组。利用腺病毒转染miR-125b-5p, q-PCR检测miR-125b-5p以及-SMA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ol-1、-S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iR-125b-5p以及-SM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抗纤益心方组miR-125b-5p和-SMA 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Col-1、-SM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转染组-SMA表达降低(P<0.05)。结论抗纤益心方可能通过下调miR-125b-5p表达抑制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益心方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miR-125b-5p Α-SMA Col-1
原文传递
降低变电站清水围墙泛碱现象发生机率的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拾峰 许磊 +2 位作者 拾王庆 陆远 曹程浩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2,共5页
泛碱现象是建筑物墙体表面的一种常见病害,时间过久或不及时处理,会出现墙体平整度大大降低;砖墙的表面易粉化或剥落;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到建筑结构的安全。介绍了泛碱发生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实际调研情况,采用"单元面积法"估算... 泛碱现象是建筑物墙体表面的一种常见病害,时间过久或不及时处理,会出现墙体平整度大大降低;砖墙的表面易粉化或剥落;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到建筑结构的安全。介绍了泛碱发生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实际调研情况,采用"单元面积法"估算泛碱面积,同时剖析了抑制泛碱的诸多途径,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采用相关措施之后,变电站清水围墙的泛碱发生机率显著减小,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围墙 泛碱 单元面积法 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芮浩淼 曹程浩 +3 位作者 杨凤鸣 聂恒 董晓瑞 黄斌 《中国医药导刊》 2021年第11期814-818,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PCI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PCI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训练,疗程均...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PCI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PCI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训练,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心脏彩超检查结果、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4/55),高于对照组的78.2%(43/55)(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Borg劳累度评估量表(Borg)评分、SF-36简明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6 min步行距离(6-MWD)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心脏康复训练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康复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训练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振涛 韩丽华 +2 位作者 朱明军 曹程浩 柴松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喂饲呋喃唑酮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后药物干预8周,检测心肌凋亡及心肌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①中西药联用组、抗纤益心方大剂量...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喂饲呋喃唑酮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后药物干预8周,检测心肌凋亡及心肌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①中西药联用组、抗纤益心方大剂量组、卡托普利组、抗纤益心方小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中西药联用组减少凋亡最明显;②与模型组相比,中西药联用组、大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均能明显下调Bax蛋白表达(P<0.05),上调Bcl-2蛋白表达(P<0.05)。结论:抗纤益心方有抑制或减少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益心方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细胞凋亡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辉 罗先润 +2 位作者 曹程浩 娄云霄 李朝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421-1422,共2页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50例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后心功能改善不明显者予以短期小剂量静脉应用米力农,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米力农能明显改善左...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50例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后心功能改善不明显者予以短期小剂量静脉应用米力农,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米力农能明显改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且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结论:短期小剂量静脉应用米力农能有效改善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酮类/治疗应用 心力衰竭 充血性/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