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毁损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曾凡俊 夏勋 +5 位作者 邢学民 匡永勤 陈林 贺伟琪 杨涛 林龙 《西南军医》 2009年第3期391-392,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帕金森病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毁损手术的疗效因素。方法分析20多年来我院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影像学改变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本组病例症状完全控制950例(74.21%),症状控制伴有肢体麻木、发音、情感、智... 目的探讨影响帕金森病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毁损手术的疗效因素。方法分析20多年来我院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影像学改变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本组病例症状完全控制950例(74.21%),症状控制伴有肢体麻木、发音、情感、智能障碍270例(21.09%)。无效50例(3.9%),恶化10例(0.78%)。结论CT及MR I靶点定位法与脑室造影定位法无显著差异,而靶点定位、毁损范围与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立体定向外科 丘脑毁损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2
作者 曾凡俊 陈礼刚 +4 位作者 黄茂清 曾力 李开慧 匡永勤 李讯 《四川医学》 CAS 2000年第9期769-770,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因素。方法 分析 16年来采用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影像学改变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 ,并将 1990年以前与以后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病例症状完全... 目的 探讨影响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因素。方法 分析 16年来采用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影像学改变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 ,并将 1990年以前与以后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病例症状完全控制 95 0例 (74.2 1% ) ,症状控制伴有肢体麻木、情感、智能障碍 2 70例 (2 1.0 9% ) ,无效 5 0例(3.9% ) ,恶化 10例 (0 .78% )。结论  CT定位靶点法与脑室造影定位法对疗效影响无显著差异 ,而靶点定位、毁损大小与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毁损术 立体定向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疗效分析
3
作者 曾凡俊 匡永勤 +5 位作者 顾建文 夏勋 杨立斌 周虎田 屈延 程林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7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在显微直视下手术全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儿童颅咽管瘤51例。年龄15岁以下(平均年龄9.2岁)。头痛、内分泌及视力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结果39例获手术全切,12例获手术次全切(其中6例为术后复发再手... 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在显微直视下手术全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儿童颅咽管瘤51例。年龄15岁以下(平均年龄9.2岁)。头痛、内分泌及视力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结果39例获手术全切,12例获手术次全切(其中6例为术后复发再手术)。3例术后死亡,39例获随访0.5~11年。肿瘤复发6例(平均术后24.6个月复发)。结论在熟练的显微直视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行儿童期颅咽管瘤全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组资料进一步表明,首次手术全切肿瘤者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颅咽管瘤 手术入路 显微外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伤诊治体会
4
作者 曾凡俊 袁树斌 《四川医学》 CAS 1989年第3期148-149,共2页
急性颅脑损伤并有其他部位或器官的严重损伤,则病情更加严重复杂,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收集近期诊治的140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7.0%),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40例均有明显致伤因素。男108例,女32例。年龄1~81岁。致伤原... 急性颅脑损伤并有其他部位或器官的严重损伤,则病情更加严重复杂,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收集近期诊治的140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7.0%),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40例均有明显致伤因素。男108例,女32例。年龄1~8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89例,高处坠落28例,殴斗伤11例,挤压伤8例,火器伤4例。140例均有其他部位或脏器的多处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多发伤 休克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射频治疗帕金森氏病94例体会
5
作者 曾凡俊 陈礼刚 +6 位作者 黄茂清 曾力 匡永勤 李讯 杨立斌 程林 张健民 《成都军区医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6-27,共2页
帕金森氏病是因纹状体与黑质中多巴胺含量明显减少而引起以震颤、僵直和运动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在传统立体定向射频治疗帕金森氏病(PD)基础上,采用微电极导向技术,使手术更精确,效果更明显。自1999年6月到2000年6月,我科采用该... 帕金森氏病是因纹状体与黑质中多巴胺含量明显减少而引起以震颤、僵直和运动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在传统立体定向射频治疗帕金森氏病(PD)基础上,采用微电极导向技术,使手术更精确,效果更明显。自1999年6月到2000年6月,我科采用该技术治疗94例PD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 立体定向 帕金森氏病 射频治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病人的微量元素测定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曾凡俊 陈礼刚 黄茂清 《成都军区医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脑肿瘤病人血清、脑脊液微量元素含量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Thermo Jarren VIDEO-2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20例恶性脑肿瘤,20例良性脑肿瘤和30例非肿瘤病人血清及脑脊液中铜(Cu)、锌(Zn)、铁(Fe)、镁(Mg)、钙(Ca)的含量... 目的 探讨脑肿瘤病人血清、脑脊液微量元素含量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Thermo Jarren VIDEO-2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20例恶性脑肿瘤,20例良性脑肿瘤和30例非肿瘤病人血清及脑脊液中铜(Cu)、锌(Zn)、铁(Fe)、镁(Mg)、钙(Ca)的含量。结果 脑肿瘤病人术前血清及脑脊液中微量元素含量与术后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血清与脑脊液中微量元素含量无直接相关关系。结论 Fe的含量在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而Mg、Ca的含量在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Cu和Zn的含量在临床上对脑肿瘤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病人 脑脊液 含量 人血清 临床意义 微量元素测定 结论 显著性差异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吸附大豆异黄酮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潘廖明 姚开 +2 位作者 贾冬英 曾凡俊 林龙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18,共4页
比较 9种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性质 ,从中筛选出效果较好的LSA 8型树脂进行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的研究 ,得到该树脂在不同温度下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等温线和以大豆异黄酮原液浓度及时间为参数的吸附动力学曲线方程。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吸附热力学 吸附动力学 大孔吸附树脂 LSA-8型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家兔脑损伤后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韩金安 匡永勤 +5 位作者 周虎田 杨立斌 曾凡俊 孙增会 胡威夷 王晓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 (PNS)对减轻颅脑创伤后脑组织损伤机制。方法 :改良八木国夫法检测家兔脑损伤后 2 4h脑组织中的丙二醛 (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 ,观察PNS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脑损伤后 2 4h脑损伤 +PNS...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 (PNS)对减轻颅脑创伤后脑组织损伤机制。方法 :改良八木国夫法检测家兔脑损伤后 2 4h脑组织中的丙二醛 (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 ,观察PNS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脑损伤后 2 4h脑损伤 +PNS组及对照组脑组织中MDA含量分别为 (81.43± 9.72 )nmol/g湿脑 ,(76 87± 8.31)nmol/g湿脑 ,明显低于脑损伤组MDA含量 (10 6 .5 2± 17.6 8)nmol/g湿脑 ,(P <0 .0 1) ;脑损伤 +PNS组及对照组脑组织中水含量分别为 78.97%± 0 .91% ,78.35 %± 0 .89% ,明显低于脑损伤组 80 .74± 0 .98(P <0 0 1)。损伤脑组织中MDA含量与伤后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 (P <0 .0 1) ,同时脑损伤组出现明显的脑组织超微病理改变。结论 :PNS能够降低颅脑损伤后自由基的产生 ,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病理损害 ,对颅脑损伤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醛 颅脑损伤 三七总皂甙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的分析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何强 吕远平 +2 位作者 姚开 曾凡俊 林龙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4-116,共3页
本文首先研究了采用不同标样儿茶素(C),表儿茶素(EC)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样品茶多酚中总儿茶素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带来的影响,其测定结果儿茶素纯度分别为51.98%,49.59%和82.3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5%,1.79%和2.28%,回... 本文首先研究了采用不同标样儿茶素(C),表儿茶素(EC)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样品茶多酚中总儿茶素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带来的影响,其测定结果儿茶素纯度分别为51.98%,49.59%和82.3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5%,1.79%和2.28%,回收率分别为94.19%,93.46%和102.4%。结果表明使用异构体C和EC作标样测定结果相近,而采用分子量较大的EGCG作标样时结果偏高。最后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样品茶多酚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C、EC、EGC(表没食子儿茶素)、E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EGCG等五种儿茶素单体的含量分别为5.05%、10.38%、25.96%、1.98%和10.18%,总儿茶素含量为53.5%,其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以C为标样)所测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标样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下大型侵袭性垂体瘤的个体化入路切除(附17例报告)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敬民 顾建文 +9 位作者 匡永勤 贺伟旗 邢学民 黄海东 马原 夏勋 杨涛 张修忠 程林 曾凡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辅助下采用个体化入路切除大型侵袭性垂体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4-2009年收治的HardyⅣ级以上大型侵袭性垂体瘤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2278(39.8±9.2)岁,术前均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进行个体化的入路设... 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辅助下采用个体化入路切除大型侵袭性垂体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4-2009年收治的HardyⅣ级以上大型侵袭性垂体瘤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2278(39.8±9.2)岁,术前均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进行个体化的入路设计,采用翼点入路、额下硬膜外入路、经蝶窦入路以及两两联合入路,在神经导航的指引下,充分利用自然解剖间隙,切除向多方向侵袭生长的垂体瘤。术后3d复查头颅CT,术后13个月复查头颅MRI,随访672个月,综合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结果评价手术切除范围及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复查显示全切15例,次全切1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短暂性尿崩8例,电解质紊乱2例,脑脊液漏2例,嗅觉减退2例,视力损害加重1例,术侧动眼神经及外展神经功能障碍l例,枕顶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肿瘤生长方向采用神经导航辅助下的个体化手术入路,可帮助术者了解入路路径中的血管分支及神经,从而选择最佳入路,有助于提高大型侵袭性垂体瘤的全切率和安全性,降低伤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显微外科手术 垂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D对颅脑外伤早期脑血管痉挛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罗跃辉 顾建文 +6 位作者 卢敏 匡永勤 曾凡俊 李讯 马原 夏勋 陈平萍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TCD的表现和变化规律以及TCD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于伤后24—48h内入院的成年脑外伤患者行TCD检测。结果伤后1-3d出现血管痉挛,6—8d达峰值,10.13d已明显减轻;重伤组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程度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TCD的表现和变化规律以及TCD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于伤后24—48h内入院的成年脑外伤患者行TCD检测。结果伤后1-3d出现血管痉挛,6—8d达峰值,10.13d已明显减轻;重伤组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程度明显高于轻伤组,血管痉挛程度越重,预后越差。结论TCD可及时、准确、无创的进行脑血管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血管痉挛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可以作为指导治疗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TCD 脑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习居与空运犬颅脑火器伤脑水肿的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捷 胡威夷 +5 位作者 黄茂清 曾凡俊 严利春 曹力 何毅 刘丛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82-384,共3页
高原习居与空运犬颅脑火器伤脑水肿的比较610083成都成都军区成都总医院张捷,胡威夷,黄茂清,曾凡俊严利春,曹力,何毅,刘丛军关键词创伤和损伤,脑水肿,血脑屏障,肺水肿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1.15高原地区空气中氧... 高原习居与空运犬颅脑火器伤脑水肿的比较610083成都成都军区成都总医院张捷,胡威夷,黄茂清,曾凡俊严利春,曹力,何毅,刘丛军关键词创伤和损伤,脑水肿,血脑屏障,肺水肿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1.15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明显低于平原地区,海拔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水肿 血脑屏障 火器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切除中上岩斜区肿瘤(附43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邢学民 顾建文 +13 位作者 孔滨 匡永勤 贺伟旗 程敬民 杨涛 程林 黄海东 杨文涛 夏勋 马原 赵凯 张修忠 林龙 曾凡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386,392,共3页
目的探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中上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0年4月收治的43例中上岩斜区肿瘤,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23~64岁,平均42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4个月,均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对肿瘤与中上岩... 目的探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中上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0年4月收治的43例中上岩斜区肿瘤,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23~64岁,平均42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4个月,均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对肿瘤与中上岩斜区毗邻结构关系进行评估,分离肿瘤与天幕及岩斜部脑膜的近端粘连,由近及远分块切除肿瘤,逐渐分离扩大脑干、下视丘、海绵窦与肿瘤之间的间隙,避免直接接触上述重要结构,彻底切除肿瘤。观察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43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31例(72.1%),次全切除7例(16.3%),大部切除5例(11.6%),死亡1例(2.3%)。23例术后出现部分神经功能障碍。术后随访3~48个月,神经功能障碍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中上岩斜区肿瘤具有手术路径短、容易暴露的优点。缩小肿瘤体积、扩大操作空间是此类手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脑肿瘤 岩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法纯化大豆异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廖明 姚开 +2 位作者 何强 曾凡俊 林龙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5-27,48,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对离心法纯化大豆异黄酮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溶液中大豆异黄酮浓度为20mg/mL,溶液温度为40℃,离心速度为2×103r/min,离心30min,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可由原来的40.9%提高到71.2%,收率为32.3%。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纯化 离心法 正交试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预防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敬民 顾建文 +6 位作者 匡永勤 曾凡俊 程林 李汛 杨立斌 夏勋 马原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通过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应用透明质酸,观察术后症状的改善、功能的恢复,探讨其预防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31例接受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的病例随机分成透明质酸治疗组(A组)16例及对照组(B组)15例,所有病例都经显微手... 目的通过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应用透明质酸,观察术后症状的改善、功能的恢复,探讨其预防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31例接受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的病例随机分成透明质酸治疗组(A组)16例及对照组(B组)15例,所有病例都经显微手术治疗,术毕A组以地塞米松5mg+透明质酸1支(1500U)+生理盐水10.15ml喷于脊髓周围及创腔内;B组用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15ml局部使用。以术后症状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判断效果。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至3年,A组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功能恢复程度高,优良率75%;B组优良率53%,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显微手术彻底松解粘连同时局部应用透明质酸是治疗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水后预防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髓脊膜膨出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氏线对AC-PC平面定位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力 程林 +7 位作者 杨立斌 李讯 匡永勤 曾凡俊 黄茂清 王开祥 白小红 汪庆华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 :确认姚氏线作为扫描基线对获得 AC— PC平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 15 0例次帕金森氏病的立体定向手术 ,分别以姚氏线、额枕线和与听眦线成向后开放 10°角线作为 CT定位扫描基线 ,获取轴位 AC— PC平面及目标核团平面... 目的 :确认姚氏线作为扫描基线对获得 AC— PC平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 15 0例次帕金森氏病的立体定向手术 ,分别以姚氏线、额枕线和与听眦线成向后开放 10°角线作为 CT定位扫描基线 ,获取轴位 AC— PC平面及目标核团平面影像。结果 :姚氏线作为扫描基线的 AC— PC平面直接显示率最高 (92 % ) ,与其它两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别 (P<0 .0 1) ;并且姚氏线组的手术疗效也优于另两组 (P<0 .0 5 )。结论 :姚氏线为国人理想的功能神经外科 CT立体定向定位扫描基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前连合 后连合 AC-PC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颅脑火器弹片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捷 胡威夷 +2 位作者 曾凡俊 严利春 何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犬颅脑火器弹片伤动物模型的建立610083成都成都军区成都总医院张捷,胡威夷,曾凡俊,严利春,何毅关键词创伤;脑损伤;脑水肿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641在战伤中,颅脑伤占全身各部战伤的14%~17%,仅次于四肢伤居第... 犬颅脑火器弹片伤动物模型的建立610083成都成都军区成都总医院张捷,胡威夷,曾凡俊,严利春,何毅关键词创伤;脑损伤;脑水肿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641在战伤中,颅脑伤占全身各部战伤的14%~17%,仅次于四肢伤居第2位,所致阵亡率居第1位[1]。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脑损伤 脑水肿 动物模型 火器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治疗海洛因心理依赖临床报道 被引量:5
18
作者 贺伟旗 曾凡俊 +3 位作者 李汛 杨文涛 康崇文 顾建文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药物依赖并评估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伏膈核及扣带回射频毁损,术后147~253d内随访.结果 70例病人中55例药物依赖心理完全消失,9例术后复吸,并发症少.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一...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药物依赖并评估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伏膈核及扣带回射频毁损,术后147~253d内随访.结果 70例病人中55例药物依赖心理完全消失,9例术后复吸,并发症少.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有效和可行的治疗药物依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手术 药物依赖 射频毁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2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朴永旭 陈礼刚 +4 位作者 曾凡俊 曾力 程林 王方 汪庆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76-276,共1页
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hematoma ,ISH)是一种特殊的硬膜下血肿,较为少见。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直到1940年才由Airrng和Erans首次在尸检中发现。自Jacobsen于1955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至今仅有110例[1]... 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hematoma ,ISH)是一种特殊的硬膜下血肿,较为少见。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直到1940年才由Airrng和Erans首次在尸检中发现。自Jacobsen于1955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至今仅有110例[1]。我科新近收治ISH患者2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 病例 颅脑损伤 颅脑CT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定向术后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树斌 顾明 +5 位作者 徐元昌 黄茂清 曾凡俊 陈礼刚 吴敏清 郭爱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49-252,308,共5页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治疗128例帕金森病的影像学改变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方法:128例帕金森病病人均采用温控射频热凝制造丘脑腹外侧核毁损灶。结果:本组病例症状完全控制95例(74.21%),症状控制伴有肢体麻木、情感、智能障...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治疗128例帕金森病的影像学改变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方法:128例帕金森病病人均采用温控射频热凝制造丘脑腹外侧核毁损灶。结果:本组病例症状完全控制95例(74.21%),症状控制伴有肢体麻木、情感、智能障碍27例(21.09%),无效5例(3.90%),恶化1例(0.78%)。结论:经统计学处理显示CT定位靶点法与脑室造影定位法对疗效影响无显著性差异。靶点定位、毁损灶大小与手术疗效、并发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毁损术 立体定向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