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7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塑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认同的制度变革路径——基于新制度理论与嵌入式能动性的考察
1
作者 曾艳 《教师发展研究》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专业身份认同处于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关键地位,对教师教育实践具有重要影响。我国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认同研究多围绕着制度、身份、能动性三者关系展开,但却忽视了能动性的丰富表现形态,低估了制度变革中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借助新制... 专业身份认同处于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关键地位,对教师教育实践具有重要影响。我国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认同研究多围绕着制度、身份、能动性三者关系展开,但却忽视了能动性的丰富表现形态,低估了制度变革中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借助新制度理论和嵌入式能动性的概念,从正反两方面剖析制度变革与个体建构身份认同的能动行动之关系,展现了以制度变革重新定向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行动与专业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因此,要重塑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身份认同,应以能动性为焦点,聚焦于制度条件下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发展中的转变过程与环境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教师教育改革 身份认同 专业发展 新制度理论 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瘀滞型盆腔炎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2
作者 曾艳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瘀滞型盆腔炎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寒湿瘀滞型盆腔炎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联合组(n=34)和常规抗炎组(n=34)...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瘀滞型盆腔炎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寒湿瘀滞型盆腔炎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联合组(n=34)和常规抗炎组(n=34)。常规抗炎组给予常规抗炎治疗,中药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中药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05%,高于常规抗炎组的82.35%(χ^(2)=3.981,P=0.046)。治疗14 d后,2组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积分、ESR、CRP水平及SAS、SDS评分均降低,且中药联合组低于常规抗炎组(P<0.01)。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瘀滞型盆腔炎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炎性反应及调节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寒湿瘀滞型 少腹逐瘀汤 加减治疗 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说明书中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剂量调整信息标注情况分析
3
作者 李思妍 沈江华 +3 位作者 曾艳 邱雨婕 邵晨 闫素英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496,共6页
目的调查全身使用药品的说明书中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信息标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3月收集宣武医院药品目录中全身使用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剂药品的说明书中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药... 目的调查全身使用药品的说明书中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信息标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3月收集宣武医院药品目录中全身使用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剂药品的说明书中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药动学及药物剂量调整信息,分类比较原研药与仿制药、进口药与国产药药物相应信息的标注率;将通过非肾脏途径消除、或分子量≥5000、或与血浆蛋白结合率≥60%、或药物分布容积>360 L的药品归类为“不可透析组”,其他药物归类于“可透析组”,分组比较“可透析组”与“不可透析组”药物相应信息的标注率;并与Lexicomp、Micromedex中相应药物相应信息的标注率和内容比较。结果930种药品说明书中,药物透析清除情况、药物调整方案及明确的药物调整方案标注率分别为16.67%、25.16%和24.52%。原研药与仿制药、进口药与国产药透析相关信息标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透析组”与“不可透析组”透析相关信息标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被调查的药品说明书与Lexicomp或Micromedex中相应药品透析相关信息标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被调查的药品说明书存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相关信息缺失与标注不明确的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说明书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Micromedex Lexico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生”功能视角下城市近郊区村庄发展适宜性评价与分类——以江西抚州临川区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曾艳 廖成浩 +2 位作者 刘建生 刘卫平 吕雅慧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2-1132,共11页
城市近郊区是城乡融合的关键地带,识别该地区村庄类型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格局。本研究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生”功能视角构建临川区村庄发展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空间自相关揭示其空间集聚特征,采用村庄类型识别系统... 城市近郊区是城乡融合的关键地带,识别该地区村庄类型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格局。本研究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生”功能视角构建临川区村庄发展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空间自相关揭示其空间集聚特征,采用村庄类型识别系统划定339个行政村的村庄类型,进而提出村庄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临川区村庄发展适宜度指数总体较高,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92、0.585和0.466,前二者在空间上呈现“北强南弱”的分布格局;临川区村庄发展适宜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具体表现为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指数的“北热南冷”以及生态功能指数的“中间冷边缘热”;临川区村庄类型分为4类2型,城郊融合类与集聚提升类中的集聚发展型村庄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发展对象。根据村庄类型识别结果提出以地类管控为基础的村庄差异化发展策略,可以明确村域国土空间的优化布局,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三生”功能 村庄评价 村庄分类 临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桂枝干姜汤调节Toll 样受体4/核因子κB/NOD样受体蛋白3信号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影响
5
作者 姚硕 李源 +1 位作者 段超 曾艳 《河北中医》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 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NOD样受体蛋白3(TLR4/NF-κB/NLRP3)信号通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构建小鼠NASH模型,将小鼠分为5组:正常饮食组(NOR组)、蛋氨酸胆碱... 目的 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NOD样受体蛋白3(TLR4/NF-κB/NLRP3)信号通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构建小鼠NASH模型,将小鼠分为5组:正常饮食组(NOR组)、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组(NASH组)、柴胡桂枝干姜汤低剂量组(CGGD-L组,6 g/kg)、中剂量组(CGGD-M组,12 g/kg)、高剂量组(CGGD-H组,24 g/kg)。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LISA)检测肝脏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Ⅰ型胶原蛋白α链(ColⅠ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4、p-NF-κB、NF-κB、NLRP3蛋白表达。结果 NASH组小鼠出现明显的肝脏大泡脂肪性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AST、ALT、TG、IL-1β、IL-6、TNF-α含量,ColⅠα、CTGF、TIMP1的mRNA表达及α-SMA、TLR4、p-NF-κB、NF-κB、NLRP3蛋白表达,均较NOR组显著增加(P<0.05);与NASH组比较,CGGD-L组、CGGD-M组、CGGD-H组小鼠AST、ALT、TG、IL-1β、IL-6、TNF-α含量,ColⅠα、CTGF、TIMP1的mRNA表达及α-SMA、TLR4、p-NF-κB、NF-κB、NLRP3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通过抑制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减轻NASH小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柴胡桂枝干姜汤 动物实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碰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曾艳 李理 汪芸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81-285,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碰撞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直肠碰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72岁和69岁,临床主... 目的:探讨直肠碰撞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直肠碰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72岁和6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便中带血、大便不尽、直肠肿块和排便习惯改变等表现。镜下可见肿瘤由中分化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NET G1)碰撞形成。免疫组化:腺癌细胞MLH1(+)、MSH2(+)、MSH6(+)、PMS2(+),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CD56(+)、CgA(+)、Syn(+)。结论:直肠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形成的碰撞瘤很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及病理医师应当充分认识该病,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瘤 直肠 腺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目标下脱贫县农业产业化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曾艳 廖成浩 +1 位作者 周宝亮 郝柯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5-656,共12页
探究脱贫县农业产业化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关系,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发展理念,以江西省25个脱贫县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产业化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评价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泰尔指数模型测度两者的耦... 探究脱贫县农业产业化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关系,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发展理念,以江西省25个脱贫县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产业化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评价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泰尔指数模型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2011—2020年,江西省脱贫县农地利用生态效率总体水平较高,年均值为0.738,赣南地区高于赣中和赣北地区;(2)2011—2020年,江西省脱贫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指数总体水平较低,年均值为0.414,赣北地区最高,其次为赣中,赣南最低;(3)2011—2020年,脱贫县农业产业化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指数由期初的0.321升至期末的0.342,总体处于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阶段;(4)脱贫县地区内差异对泰尔指数总体贡献最大,县域农业发展协调性较弱。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差异是导致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提高两者耦合协调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脱贫县 农业产业化 农地利用生态效率 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智能化的无人值守计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曾艳 叶校瑛 +2 位作者 王康 高研皓 郑宏亮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目前无人值守的计量系统在企业应用越来越多,其反馈数据可直接影响企业成本管理。为了进一步提升无人值守计量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面向中小微企业,设计开发了一种智能化无人值守计量系统。首先,通过分析业务需求设计系统的业务流程,搭建... 目前无人值守的计量系统在企业应用越来越多,其反馈数据可直接影响企业成本管理。为了进一步提升无人值守计量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面向中小微企业,设计开发了一种智能化无人值守计量系统。首先,通过分析业务需求设计系统的业务流程,搭建五层系统架构。之后对汽车衡计量的磅房和外围设备进行了选型与布置。最后搭建软件系统,开发客户端应用界面及防作弊功能,使整个系统可实现智能计量、车牌识别、远程控制、视频监控、人机交互等功能。将所发的系统进行落地试用,经测试,该系统可稳定应用,可使门岗过车时间由5min减少至1min,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防止违规行为发生,且标准化接口易于系统进行升级、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值守 汽车衡 计量系统 防作弊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主产区土壤酸化特征分析
9
作者 曾艳 谢如林 +2 位作者 彭嘉宇 黄金生 沈小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23-2631,共9页
【目的】分析广西甘蔗主产区土壤pH现状和分布特点及土壤pH与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土壤交换性铝含量的关系,为探明广西蔗区土壤酸化机制及土壤酸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春季在广西15个甘蔗种植面积较大的县(区、市)共采集51... 【目的】分析广西甘蔗主产区土壤pH现状和分布特点及土壤pH与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土壤交换性铝含量的关系,为探明广西蔗区土壤酸化机制及土壤酸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春季在广西15个甘蔗种植面积较大的县(区、市)共采集515个地块的0~20 cm土壤样品,分别采用去离子水、0.01 mol/L CaCl_(2)溶液和1 mol/L KCl溶液测定土壤pH[分别标记为pH(H_(2)O)、pH(CaCl_(2))和pH(KCl)],同时测定交换性盐基离子、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分析土壤pH与交换性盐基离子和盐基饱和度的关系,以及交换性铝积累对土壤p H的响应。【结果】广西甘蔗主产区土壤p H(H_(2)O)平均值为4.52,其中pH(H_(2)O)<4.5的强酸性土壤占63.9%;pH(CaCl_(2))和p H(KCl)平均值分别为4.06和3.71,与pH(H_(2)O)相比分别低0.46和0.81。土壤交换性酸平均含量为4.59 cmol/kg,且>6.0 cmol/kg的土壤占比32.8%。交换性铝是交换性酸的主要组分,在交换性酸含量>4.0 cmol/kg的土壤中,交换性铝占比超过80.0%。交换性铝含量与pH(KCl)的拟合优度最高(R^(2)=0.9005),当土壤交换性铝含量为2.0cmol/kg时,其所对应的pH(H_(2)O)、pH(CaCl_(2))和pH(KCl)的平均值分别为4.67、4.07和3.66。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交换性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67、0.42和0.49cmol/kg,土壤交换性钙含量<1.5 cmol/kg的土壤占比31.1%,交换性镁含量<0.25 cmol/kg的土壤占比31.7%,交换性钾含量以介于0.2~0.6 cmol/kg的土壤占多数,约为46.8%。土壤盐基饱和度平均为49.5%,且有15.3%的土壤盐基饱和度在20%以下。盐基饱和度、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与土壤pH(H_(2)O)、pH(CaCl_(2))和pH(KCl)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广西甘蔗主产区出现严重的土壤酸化现象,pH≤4.5的土壤占大多数。钙镁缺乏、盐基饱和度偏低和铝毒危害风险较高已成为广西甘蔗主产区土壤酸化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土壤pH 交换性酸 交换性铝 盐基饱和度 广西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感染管控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
10
作者 曾艳 陈友明 +1 位作者 田洁 郑晓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22-26,30,共6页
目的 分析强制性感染管控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的群体特征、感染率、病原菌及药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7例,其中施行强制... 目的 分析强制性感染管控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的群体特征、感染率、病原菌及药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7例,其中施行强制性管控前(2019年3月—2020年2月)患者295例,施行强制性管控后(2020年3月—2021年2月)患者272例。收集管控前后2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置管部位)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对管控前后VCAI群体特征变化、感染率、病原学结果及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管控后感染率为10.29%(28/272),低于管控前的16.27%(48/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管控后患者平均年龄较管控前更高(Z=-6.889,P<0.01)。管控前分离出病原菌58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3.79%,管控后分离出病原菌33株,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4.55%,管控后革兰阳性菌感染较前有明显下降(χ^(2)=3.899,P=0.048)。管控前检出多重耐药菌28株(48.28%),管控后检出多重耐药菌23株(69.70%)。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对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苯唑西林耐药率均>50%;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严重,但分别对粪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突出。革兰阴性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50%;替加环素对阴性、阳性菌均覆盖良好,且未发现耐药菌。结论 强制性感染管控是行之有效的VCAI防控措施,在目前已形成习惯的基础上可常态化保持。管控后感染人群年龄增大,革兰阳性致病菌检出率下降,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上升,故应加强老年患者的管理,优选颈内静脉作为置管部位并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临床推荐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作为经验性全身用药,抗生素封管首选万古霉素、头孢吡肟,局部外用可考虑庆大霉素软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感染 维持性血液透析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分布现状及其变化原因分析
11
作者 高兴祥 孔媛 +8 位作者 张耀中 李美 李健 金岩 张国福 刘帅帅 刘明平 曾艳 柏连阳 《中国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0,共10页
【目的】过去10年,河南省6个冬小麦种植区杂草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明确河南省6大冬小麦种植区域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并分析其演替原因,为制定冬小麦田杂草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3年11—12月,采用倒“W”型九点取样... 【目的】过去10年,河南省6个冬小麦种植区杂草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明确河南省6大冬小麦种植区域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并分析其演替原因,为制定冬小麦田杂草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3年11—12月,采用倒“W”型九点取样法,调查河南省17市共计378个地块的冬小麦田杂草种类和株数,明确河南省6大冬小麦种植区杂草群落现状,并与2013年调查结果比较,分析10年来的杂草群落变化规律。【结果】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现状及变化有以下特点:(1)禾本科杂草发展迅速,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雀麦(Bromus japonicus)和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从局部区域逐步向全省扩散蔓延,目前几乎覆盖全省的各大种植区域,其中节节麦和雀麦主要发生在旱茬麦田。2013年这4种杂草的相对优势度排序分别是第14、15、27和35位,2023年相对优势度分别位居第2、5、8和15位。(2)猪殃殃(Galium aparine)和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是河南省冬小麦田主要的阔叶杂草,2023年相对优势度分别高达26.89%和10.68%。其中猪殃殃相对优势度10年来均居于第1位,且在旱茬麦田和稻茬麦田均能造成巨大危害,波斯婆婆纳从第6位上升为第3位。(3)猪殃殃、节节麦、波斯婆婆纳和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目前成为河南省冬小麦田的绝对优势杂草。2013年相对优势度超过10%的只有猪殃殃和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分别为17.38%和10.92%;2023年相对优势度超过10%的有猪殃殃、节节麦、波斯婆婆纳和播娘蒿,分别为26.89%、13.45%、10.68%和10.65%。(4)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野芥菜(Raphanus raphanistrum)、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麦家公(Lithospermum arvense)、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等杂草在局部区域危害大,此外稻槎菜(Lapsana apogonoides)、通泉草(Mazus japonicus)、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等区域性危害杂草主要分布于稻茬麦田。【结论】耕作制度变化、恶性杂草传播入侵和杂草抗药性发展是造成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变化的主要因素,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和人类无意识携带传播也是推动杂草群落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防控中,应推广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和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与农艺措施相结合、根据不同种植区域田间草相精准选择除草剂以及不同机理除草剂轮换使用等区域杂草综合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杂草群落 冬小麦田 群落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糖核酸酶1在肾细胞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曾艳 祝恒成 杨康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3期486-491,共6页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患者在手术后对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均不敏感。前期研究证明,在肝癌中,脱氧核糖核酸酶1(deoxyribonuclease 1-like 3,DNASE1L3)可以分解包膜内的单链和双链DNA,通过弱化糖酵解的限速酶,抑制细胞周...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患者在手术后对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均不敏感。前期研究证明,在肝癌中,脱氧核糖核酸酶1(deoxyribonuclease 1-like 3,DNASE1L3)可以分解包膜内的单链和双链DNA,通过弱化糖酵解的限速酶,抑制细胞周期、增殖和代谢。然而,DNASE1L3在肾癌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尚不清楚。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下载并分析了肾癌RNA测序数据;使用(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和免疫印迹验证DNASE1L3的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相关数据库分析、划痕和侵袭实验,探究了DNASE1L3的作用和潜在机制。结果发现,在TCGA肾癌数据中,DNASE1L3表达量与患者的临床特征显著相关,且与患者生存期呈正相关;过表达DNASE1L3会抑制ACHN和786-O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表明,DNASE1L3可能成为肾癌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酶1 肿瘤免疫 肾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并发急性肾损伤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13
作者 曾艳 刘秀 《循证护理》 2024年第24期4471-447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实施预测效果的验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4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21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急性心力衰竭病人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实施预测效果的验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4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21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急性心力衰竭病人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进行分组,未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病人作为病例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结果:纳入的213例病人中,26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并发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12.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C反应蛋白、心功能分级是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2)=0.506,P>0.05,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程度较高,拟合优度表现较好。构建的列线图风险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52。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进行内部验证,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为0.022。年龄、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C反应蛋白、心功能分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712,0.800,0.775,0.752。结论:基于年龄、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C反应蛋白和心功能分级的列线图模型可以较为精准地预测急性心力衰竭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风险,为个体化风险评估提供了有力工具,对识别高危人群、优化临床干预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肾损伤 列线图 糖尿病 肾小球滤过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4
作者 曾艳 廖成浩 +1 位作者 罗强煌 樊童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5,共8页
以县级行政单位为基础,构建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模型。结果表明:在2000-2020年间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数均呈现“N”型发展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在结构... 以县级行政单位为基础,构建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模型。结果表明:在2000-2020年间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数均呈现“N”型发展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在结构上呈波动上升趋势;2000-2020年间赣江流域耦合协调度的莫兰指数显著增加,表明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冷点区主要集中在上游丘陵地区,热点区集中在下游平原地区。赣江流域的耦合协调度首要障碍因素历经了生态、经济和医疗的变迁,社会经济系统的低水平发展是影响耦合协调度的最大掣肘。应进一步强化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下,激活社会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土地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高质量耦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社会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赣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成都蒲江乡村建设的经验观察
15
作者 曾艳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3-63,72,118,119,共14页
党建引领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当前乡村社会面临治理结构碎片化、社会关联离散化、基层党建“悬浮化”的现实困境,成为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掣肘。成都市蒲江县在乡村建设中,党建引领的治理结构重塑、社会关... 党建引领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当前乡村社会面临治理结构碎片化、社会关联离散化、基层党建“悬浮化”的现实困境,成为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掣肘。成都市蒲江县在乡村建设中,党建引领的治理结构重塑、社会关联再造、价值共识凝聚,重建了乡村社会的权威秩序、有机联系和文化认同,形塑了新的共治格局。基于蒲江乡村建设的经验,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优化路径包括:整合治理结构,完善组织体系,培育主体能力,再造集体认同,全方位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形塑共治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乡村治理共同体 实现机制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院校语文教育融合艺术理论的策略研究
16
作者 曾艳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在艺术院校中,以常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有诸多不足,因而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与艺术理论相融合,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论修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有意识对比同一题材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来分析文学与其... 在艺术院校中,以常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有诸多不足,因而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与艺术理论相融合,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论修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有意识对比同一题材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来分析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艺术思维。同时应注重向古典文学汲取营养,使之具备较为扎实的古文功底,为今后的专业创作、改编提供可能。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文化与专业相互促进,使学生在艺术之路上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艺术理论 融合实践 相互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渊源、历史演进及价值意蕴
17
作者 曾艳 王青峰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不...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助推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且以优异成绩回应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预测效果分析
18
作者 李春萍 曾艳 +2 位作者 蔡少青 杨露 刘元税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预测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便利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入某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24 h后是否... 目的探讨两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预测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便利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入某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24 h后是否发生心搏骤停分为病例组(158例)和对照组(142例)。病例组收集患者在心搏骤停发生前30 min、1 h、2 h、4 h、8 h、16 h、24 h的生命体征,并带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量表和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量表;对照组随机选择24 h内具有完整资料的时间点与病例组相对应,收集内容及方法同病例组。结果病例组患者心搏骤停前30 min至24 h各个时间点,两个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搏骤停前8 h,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具有较低的预测效能,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预测效能中等。心搏骤停发生前的8 h内,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7,且各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对各种类型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7。结论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比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具有更高的预测效能,能够提前8 h预测心搏骤停的发生,且对各种类型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均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预警评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搏骤停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19
作者 曾艳 席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43,共4页
银屑病是具有显著遗传倾向的免疫介导皮肤病,认知障碍指认知功能不同程度下降;二者均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且存在共同遗传和炎症发病机制。MRI可评估银屑病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揭示银屑病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本文就银屑病与认知障... 银屑病是具有显著遗传倾向的免疫介导皮肤病,认知障碍指认知功能不同程度下降;二者均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且存在共同遗传和炎症发病机制。MRI可评估银屑病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揭示银屑病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本文就银屑病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肾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赵黎 陈华茜 +3 位作者 杨涛 曾艳 李正东 阮华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6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在肾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肾内科实习的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法进行分组,接受传统教学的50名实习生设为对照组,接受案例教学法...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在肾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肾内科实习的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法进行分组,接受传统教学的50名实习生设为对照组,接受案例教学法的50名实习生设为观察组。实习时间为1个月。对比2组实习生在接受不同的教学方式后,学习效果、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学习效果优良率(98.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评分分别为(89.66±8.34)分、(88.66±7.3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9.52±8.69)分、(78.67±7.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综合能力评估结果显示,知识接受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讨论能力、紧急应对能力5个方面的评分分别为(15.36±3.21)分、(14.22±3.56)分、(15.22±2.18)分、(16.19±1.38)分、(15.45±3.26)分,高于对照组[(12.41±3.15)分、(12.21±2.33)分、(13.24±2.05)分、(14.22±1.19)分、(13.36±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案例教学法组的满意度为96.00%,传统教学组的满意度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教学相比,效果更好,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其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内科 案例教学法 理论知识 传统教学 应用效果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