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扫描参数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洪悦 肖虎 +3 位作者 叶梅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党军 高晓燕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79-583,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低管电压(kV)并加大螺距扫描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对于血管强化程度、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选择可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40例,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将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为高kV组,B组为低kV组),每... 目的评价应用低管电压(kV)并加大螺距扫描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对于血管强化程度、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选择可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40例,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将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为高kV组,B组为低kV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扫描模式;再将B组分为B1组和B2组,分别接受不同的重建方式。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用5分法进行主观评估,并测量肺动脉主干、升主动脉以及周围肌肉组织的CT值和噪声,并计算对照组和实验组以及实验组两亚组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比较辐射曝光参数,包括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所有图像均满足诊断要求,3种方案的影像质量在主观评价及客观测量(CT值、SD、SNR、CNR)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辐射剂量(CTDIvol和DLP)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低kV和加大螺距扫描,并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扫描模式,在不降低图像质量且满足图像诊断的同时还能进一步降低有效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造影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宝石能谱CT 迭代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2
作者 于芬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3 位作者 刘文亚 党军 王海涛 杨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用16层及64层螺旋CT对临床疑似肺栓塞的196例病人行MSCTPA检查,采用横断面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综合分析进...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用16层及64层螺旋CT对临床疑似肺栓塞的196例病人行MSCTPA检查,采用横断面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综合分析进行诊断结果:196例病人1~5级肺动脉显示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99.67%、98.00%PE组中,对16层与64层的5级肺动脉显示率进行比较,x^2=27.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PE组,对16层与64层的5级肺动脉显示率进行比较,x^2=3.4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16层CT,对有、无PE组的5级肺动脉显示率进行比较,x^2=3.5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64层CT,对有、无PE组的5级肺动脉显示率进行比较,x^2=1.3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为肺动脉管腔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及肺梗死等,其各自的发生率分别为50.62%、33.33%、41.97%。结论:MSCTPA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方法,能够安全、快捷、准确显示肺动脉栓塞,可作为目前PE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栓塞与非老年肺栓塞的CTPA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艳 刘文亚 +4 位作者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于芬 党军 杨文 王海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老年肺栓塞与非老年肺栓塞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55例老年肺栓塞患者(≥60岁)及44例非老年肺栓塞患者(〈60岁)的CTPA资料,比较两组在肺栓塞分布类型、阻塞严重程度及与间接征象等...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老年肺栓塞与非老年肺栓塞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55例老年肺栓塞患者(≥60岁)及44例非老年肺栓塞患者(〈60岁)的CTPA资料,比较两组在肺栓塞分布类型、阻塞严重程度及与间接征象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两组间肺栓塞分布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1级肺动脉均无栓塞病例,2~5级肺动脉栓塞数比较χ2值分别为1.0041、1.3517、1.1164、0.8294,P值为:0.3163、0.2450、0.2907、0.3625);②栓塞面积及严重程度比较:两组大面积与非大面积肺栓塞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325、2.4063,P值为0.8570、0.1208),老年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多于非老年组(χ2值4.2672,P=0.0389),且多伴有右心功能不全,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按照不同栓塞面积类型计算栓塞严重程度,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448、0.5409、0.9488,P=0.3018、0.6004、0.3486);③间接征象:老年组肺动脉干增宽、马赛克征、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胸膜增厚及支气管动脉扩张数均多于非老年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5.9114、4.4000、5.2594、9.1743、5.1182,P=0.0150、0.0359、0.0218、0.0025、0.0237)。结论:老年肺栓塞更容易合并右心功能不全;而非老年肺栓塞虽然间接征象少,但栓塞严重程度并不轻于老年肺栓塞,在影像学分析诊断时需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老年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造影对大面积肺栓塞严重程度的评估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燕林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2 位作者 刘文亚 古丽菲拉.海克甫 党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大面积肺栓塞(MPE)的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与心血管参数的相关性,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评价MPE严重程度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2例经CTPA确诊的MPE患者,对PAOI与心血管参数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其疾病严重程度分为危重组1... 目的分析大面积肺栓塞(MPE)的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与心血管参数的相关性,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评价MPE严重程度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2例经CTPA确诊的MPE患者,对PAOI与心血管参数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其疾病严重程度分为危重组17例和非危重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PAOI、主肺动脉最大直径(MPAd)与升主动脉直径(AAd)比值(r PA)、右心室与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RVd/LVd)的差异。结果 62例MPE患者PAOI与MPAd、r PA、RVd、RVd/LVd均呈正相关(r=0.504、0.543、0.629、0.657,P<0.05),与LVd呈负相关(r=-0.500,P<0.05);危重组患者PAOI、MPAd、r PA、RVd/LVd及RVd均高于非危重组(P<0.05),危重组患者LVd低于非危重组(P<0.05)。结论 CTPA不仅可以有效地诊断肺栓塞,还可以及时评估MPE患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肺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栓塞伴右心功能不全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诚 刘文亚 +2 位作者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肖虎 王在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诊断急性肺栓塞伴右心功能不全(RVD)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0年1月经CTPA确诊并于48h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肺栓塞患者47例(肺栓塞组),随机抽取47名同期CTPA检查结果阴性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参考...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诊断急性肺栓塞伴右心功能不全(RVD)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0年1月经CTPA确诊并于48h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肺栓塞患者47例(肺栓塞组),随机抽取47名同期CTPA检查结果阴性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参考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析CTPA评价肺栓塞伴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准确性。结果肺栓塞组右心室最大短轴直径与右心室最大横截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在47例肺栓塞患者中,以超声心动图结果为标准,CTPA诊断右心扩大的敏感度为70.59%(12/17),特异度为90.00%(27/30),Kappa指数为0.622。中央型肺栓塞患者右心室最大横截面积大于周围型肺栓塞患者(P=0.035)。结论 CTPA可在准确诊断肺栓塞的同时判定患者是否伴有右心室扩大及右心功能不全,为判断肺栓塞的危险因子及评估肺栓塞早期死亡危险分级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心室功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示教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俭 田兄玲 +5 位作者 马娟 姜春晖 刘文亚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李白艳 贾文霄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第6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影像专业某班68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及改良PBL教学模式进行示教教学,通过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结果:改良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实... 目的:探讨改良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影像专业某班68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及改良PBL教学模式进行示教教学,通过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结果:改良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改良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影像示教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BL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医学影像学 示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海涛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邢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7期640-642,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均行MSCT扫描,全部患者行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分析3种方法对骨折及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杲:48例患者中共发现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均行MSCT扫描,全部患者行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分析3种方法对骨折及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杲:48例患者中共发现51处骨折,MPR显示了所有骨折的部位及形态,SSD技术漏诊2例骨折.VR技术漏诊1例骨折。结论:SSD及VR技术可以立体、逼真地显示骨折及脱位情况,MPR技术较SSD、VR技术能更清晰地显示细小的骨折线。MSCT横断面扫描结合不同重建技术,可以准确、直观地诊断骨关节损伤,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关节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肺灌注成像诊断肺栓塞 被引量:1
8
作者 叶梅 刘文亚 +3 位作者 肖虎 党军 高晓燕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9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造影(CTPA)结合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诊断肺栓塞的价值。方法选取肺栓塞患者17例,应用双源CT行平扫,以双能量扫描模式进行增强扫描,重建出3组图像,分别行CTPA及DEPI,对CTPA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的位置、...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造影(CTPA)结合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诊断肺栓塞的价值。方法选取肺栓塞患者17例,应用双源CT行平扫,以双能量扫描模式进行增强扫描,重建出3组图像,分别行CTPA及DEPI,对CTPA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的位置、数目、形态与DEPI图像进行对比。结果当肺段、亚段肺血管呈完全充盈缺损(完全栓塞)时,相应的DEPI图像主要以肺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为主;而部分充盈缺损(部分栓塞)时,DEPI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DEPI显示6处肺段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栓子。结论 DEPI与CTPA相结合,可为诊断肺栓塞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灌注成像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剂跟踪不同感兴趣区在肺动脉CT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党军 肖虎 +1 位作者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刘文亚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跟踪技术在不同感兴趣区的位置肺动脉CT成像中图像的质量。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设定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选用智能跟踪技术在不同感兴趣区的位置,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患者行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评判两组图像质量及各级... 目的探讨智能跟踪技术在不同感兴趣区的位置肺动脉CT成像中图像的质量。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设定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选用智能跟踪技术在不同感兴趣区的位置,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患者行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评判两组图像质量及各级肺动脉显出率。结果 (1)两组病例图像质量:研究组中图像质量1、2、3级的分别为28、1、1例,对照组中图像质量1、2、3级分别为21、6、3例,两组图像质量均无4级病例,两组图像质量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病例各级肺动脉显示率:研究组和对照组1~4级肺动脉显示率均为100.0%,5~6级肺动脉显示率分别为95.0%、51.0%和66.5%、12.7%。段级以下肺动脉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段级以上肺动脉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感兴趣区的位置选择在左心房上可明显提高对各级肺动脉的显示率及图像质量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培养医学生阅片能力为核心的影像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圆 刘文亚 +1 位作者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邢艳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3期537-539,共3页
影像实验课是医学影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结合目前所在高校影像实践课阅片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介绍了影像实践课体系进行改革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顺应了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及能力培养教学理念的转变。本文中从基于不同... 影像实验课是医学影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结合目前所在高校影像实践课阅片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介绍了影像实践课体系进行改革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顺应了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及能力培养教学理念的转变。本文中从基于不同教育层次不同专业,构建"学生为中心"的影像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影像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入PACS结合MIRC教学终端系统,促进学生阅片能力培养;基于学生阅片能力提高的科研能力培养;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延展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知识面;加强实验课教师自身建设,提高教学素质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片能力 医学影像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刘文亚 米日古丽.沙依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734-737,共4页
目的:评价X线、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均行X线检查,39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表现。结果:53例中良性骨肿... 目的:评价X线、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均行X线检查,39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表现。结果:53例中良性骨肿瘤11例(骨巨细胞瘤6例,骨软骨瘤5例),恶性骨肿瘤25例(骨肉瘤14例,软骨肉瘤4例,尤文氏肉瘤2例,脊索瘤3例,淋巴肉瘤2例),转移瘤5例,肿瘤样病变1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8例,骨囊肿4例)。结论:合理应用X线平片、CT、MRI 3种影像学检查,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骨肿瘤,确定病变的良恶性、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可靠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样病变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A扫描触发方式对肺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肖虎 党军 +1 位作者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刘文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44-1747,共4页
目的观察Test-Bolus法和Bolus-Tracking法两种扫描触发方式对MSCTP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68例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行CTPA检查,根据扫描前预注射实验时的肺动脉监测峰值分为A组(≥150HU)和B组(<150HU),随机以Test-Bolus和Bolus-Trac... 目的观察Test-Bolus法和Bolus-Tracking法两种扫描触发方式对MSCTP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68例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行CTPA检查,根据扫描前预注射实验时的肺动脉监测峰值分为A组(≥150HU)和B组(<150HU),随机以Test-Bolus和Bolus-Tracking两种触发方法完成扫描;分析评估A、B两组中不同触发方式获得的CT-PA图像质量,测量并计算右肺下叶基底动脉及同一层面伴行肺静脉密度的差值。结果 A组采用Test-Bolus法获得的图像质量优于Bolus-Tracking法(F=40.05,P<0.01),B组采用Bolus-Tracking法获得的图像质量优于Test-Bolus法(F=67.84,P<0.01)。A组中采用Test-Bolus法获得的图像的成像密度差值高于Bolus-Tracking法(t=10.59,P<0.01),B组中采用Bolus-Tracking法获得的图像的成像密度差值高于Test-Bolus法(t=3.41,P<0.01)。结论对于小剂量预注射肺动脉监测峰值<150HU的患者,采用Bolus-Tracking法触发扫描能增加成像成功率和提高图像质量;而对于监测峰值>150HU者,采用Test-Bolus法则能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触发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石能谱CT成像碘基图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红岩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4 位作者 叶梅 杨文 肖虎 王海涛 孙亚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成像碘基图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的80例患者行宝石能谱增强扫描,在CT肺血管造影图像(CTPA)上确诊肺栓塞20例,通过数据后处理,获得常规CTPA图...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成像碘基图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的80例患者行宝石能谱增强扫描,在CT肺血管造影图像(CTPA)上确诊肺栓塞20例,通过数据后处理,获得常规CTPA图像及碘基物质图像。在CTPA图像上观察肺动脉内栓子的分布情况,记录栓子的数目及栓子类型;观察不同类型栓子引起供血区的碘含量变化。采用GSI Viewer软件包定量测定正常肺组织与栓塞区肺组织的碘含量值,并进行比较。结果经CTPA图像上确诊肺栓塞的20例患者,共发现101个栓子,其中肺叶栓子25个,肺段栓子59个,亚段栓子17个;61个栓子为完全型,均显示为远端灌注减低,41个栓子为不完全型,其中14个栓子显示为远端灌注减低,完全型栓塞出现灌注减低的比例高于不完全型栓塞出现灌注减低的比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9,P=0.000)。不完全型栓塞中包括中心型栓子6个,偏心型栓子30个,附壁型栓子5个;栓塞区与对照区碘含量分别为(9.56±5.96)g/L和(15.58±6.68)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型栓塞中栓塞区与对照区碘含量分别为(6.22±3.60)g/L和(16.92±6.94)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型栓子栓塞区与对照区碘含量分别为(10.73±5.02)g/L和(12.54±5.72)g/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心型栓子栓塞区和对照区的碘含量分别为(11.18±5.82)g/L和(14.33±6.18)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壁型栓子栓塞区和对照区的碘含量分别为(18.47±7.02)g/L和(18.62±7.90)g/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能谱CT可以观察肺内栓子的形态及分布情况,提供发生肺栓塞时不同类型栓子引起的肺灌注改变的信息,同时可以作为评估病情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能谱CT 碘基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肺动脉造影在慢性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古丽菲拉.海克甫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3 位作者 王燕林 党军 肖虎 张一茹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615-618,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造影诊断慢性肺栓塞的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5例行双源CT肺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在轴位图像基础上,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对CTPA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以...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造影诊断慢性肺栓塞的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5例行双源CT肺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在轴位图像基础上,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对CTPA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以CTPA诊断肺栓塞的标准确诊慢性肺栓塞26例,慢性肺栓塞的CTPA直接征象表现为:(1)肺动脉管腔内偏心性低密度充盈缺损,栓子与管壁形成钝角5例;(2)血管内壁不光整7例;(3)血管腔内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充盈缺损3例;(4)管腔缩小5例;(5)管腔完全堵塞,无强化2例;(6)肺动脉分支减少4例。肺内间接征象表现为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或磨玻璃样改变,呈"马赛克"征、胸膜增厚、胸腔积液,两肺下叶盘状不张、不规则或楔形肺梗死、"肺少血"征、肺动脉高压、右室增大伴或不伴室间隔偏移、心包积液、支气管动脉扩张、同侧支气管扩张。结论双源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慢性肺栓塞的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根据直接征象能较准确地对慢性肺栓塞进行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血管造影 慢性肺栓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成像技术在肺部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封婷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2 位作者 洪悦 杨文 肖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76-279,331,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技术在肺部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能谱CT双期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占位患者40例,其中恶性20例(鳞癌10例,腺癌7例,其他3例),良性20例,通过能谱分析软件,获取动脉期、静脉期占位灶感兴趣区的碘浓度、水浓...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技术在肺部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能谱CT双期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占位患者40例,其中恶性20例(鳞癌10例,腺癌7例,其他3例),良性20例,通过能谱分析软件,获取动脉期、静脉期占位灶感兴趣区的碘浓度、水浓度及40~140 keV(以10 keV为间隔)各能量水平CT值(HU),并计算动脉期、静脉期其不同能量水平下的能谱曲线斜率。结果动脉期及静脉期良恶性肿瘤之间在不同keV(40、60、80、100、120、140 keV)对应的CT值及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动脉期及静脉期良恶性肿瘤之间的水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9、1.808,P>0.05)。动脉期鳞癌与腺癌在不同keV下对应的CT值差异及碘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肺鳞癌与腺癌不同keV下对应的CT值差异及碘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及静脉期鳞癌与腺癌的水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能谱成像联合多参数定量分析,在肺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能谱CT成像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空间分布特征及伴随恶性征象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越 刘文亚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22-1325,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伴随恶性征象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88例SPN患者,根据结节所处位置与支气管的关系,由肺门向胸膜将肺野分为内侧带、中间带及外侧带;然后再由肺尖向肺底,分为上野、中野及下野;最后再对所有结节...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伴随恶性征象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88例SPN患者,根据结节所处位置与支气管的关系,由肺门向胸膜将肺野分为内侧带、中间带及外侧带;然后再由肺尖向肺底,分为上野、中野及下野;最后再对所有结节伴随的恶性征象与分布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8个SPN中,位于内侧带7个、中间带57个、外侧带124个,相应部位具有恶性征象结节的百分比分别为14.69%(1/7)、59.65%(34/57)、86.29%(107/124),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位于上野84个、中野18个、下野86个,相应部位具有恶性征象结节的百分比分别为84.14%(69/84)、55.56%(10/18)、73.26%(63/86),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除肺上野与肺中野的结节数有差异外,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PN所具有的恶性征象与分布区域在横向空间具有差异性,在纵向空间不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分布 恶性征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软组织包虫囊肿的CT诊断 被引量:3
17
作者 塔西甫拉提.阿吾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刘文亚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肌肉软组织包虫囊肿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肌肉软组织包虫囊肿的CT表现。结果11例中,发生在颈部3例,胸壁2例,腰大肌3例,背部1例,腹壁1例,臀部1例;其中单发6例,多发5例,共17枚病灶。CT平扫均表现... 目的探讨原发性肌肉软组织包虫囊肿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肌肉软组织包虫囊肿的CT表现。结果11例中,发生在颈部3例,胸壁2例,腰大肌3例,背部1例,腹壁1例,臀部1例;其中单发6例,多发5例,共17枚病灶。CT平扫均表现为单囊型包虫囊肿,呈圆形或卵圆形囊性低密度肿物,密度均匀,接近水的密度,边缘光滑清楚,周围组织有受压、推移改变。增强扫描囊肿无强化。结论CT可显示肌肉软组织包虫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和内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包虫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增殖体肥大的CT表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塔西甫拉提.阿吾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7期614-614,共1页
增殖体肥大又称为腺样体增生,是儿童常见病.常引起睡眠打鼾、鼻塞流涕、呼吸困难、中耳炎及听力下降.影像学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弥漫性较高密度的软组织增生影[1]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增殖体肥大CT表现的认识,本文总结了我院行螺旋CT薄层扫... 增殖体肥大又称为腺样体增生,是儿童常见病.常引起睡眠打鼾、鼻塞流涕、呼吸困难、中耳炎及听力下降.影像学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弥漫性较高密度的软组织增生影[1]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增殖体肥大CT表现的认识,本文总结了我院行螺旋CT薄层扫描并经临床证实的儿童增殖体41例,旨在CT对儿童增殖体肥大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增殖体肥大 CT表现 腺样体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石能谱CT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癌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梅 阿布都热苏力.吐尔孙 +2 位作者 王海涛 李晓宇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8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癌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30例)和癌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10月,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宝石能谱CT检查,分析其鉴别诊断情况...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癌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30例)和癌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10月,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宝石能谱CT检查,分析其鉴别诊断情况。结果分析两种患者的能谱曲线交叉、重叠情况、CT值、脂基密度值、能谱曲线斜率、血基密度值、有效原子序数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癌性胸腔积液采取宝石能谱CT检查无法依据其重叠情况、CT值、脂基密度值、能谱曲线斜率、血基密度值等指标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腔积液 宝石能谱CT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低剂量造影剂行双源CT肺动脉血管造影价值 被引量:18
20
作者 康淑琴 刘文亚 +2 位作者 肖虎 高晓燕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造影剂在双源CT肺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疑诊肺动脉栓塞行CTPA检查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20例,分别应用优维显(300mgI/mL)80mL和40mL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获得140kV和80kV能量CT数据,由2名高... 目的探讨低剂量造影剂在双源CT肺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疑诊肺动脉栓塞行CTPA检查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20例,分别应用优维显(300mgI/mL)80mL和40mL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获得140kV和80kV能量CT数据,由2名高年资医师进行图像质量评价,Kappa分析行一致性检验,并比较2组相同能量扫描时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干、左肺上叶前段、左肺上舌段、左肺下叶前基底段、右肺上叶前段、右肺中叶内侧支、右肺下叶前基底段的血管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结果 2名医师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77,P=0.000),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评分(4.43±0.23)与小剂量组(4.32±0.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kV能量扫描时,常规剂量组和小剂量组肺动脉主干SNR(4.79(3.67,5.11)、5.18(4.81,7.59))、左肺动脉干SNR(4.48(3.35,5.12)、5.10(4.46,7.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0kV能量扫描时,常规剂量组和小剂量组肺动脉主干SNR(2.60(2.33,2.71)、3.16(2.73,3.64)),左肺动脉干SNR(2.63(2.17,2.78)、3.09(2.56,3.43)),左肺下叶前基底段SNR(1.96(1.28,2.13)、2.42(1.88,3.11)),右肺上叶前段SNR(2.09(1.66,2.68)、2.84(2.18,3.35)),右肺下叶前基底段SNR(2.18(1.70,2.74)、2.90(2.27,3.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相同能量扫描时2组血管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PA检查时应用小剂量造影剂可获得与常规剂量造影剂相同的清晰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双源CT 肺动脉成像 低剂量造影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