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橙皮苷、百里香酚、迷迭香酸及其联合添加对肉仔鸡肠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瑞雪 丁雪东 +2 位作者 党苗苗 汪晶 朱伟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79,共9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橙皮苷、百里香酚、迷迭香酸及其联合添加对肉仔鸡肠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4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5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以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橙皮苷、百里香酚、迷迭香酸及其联合添加对肉仔鸡肠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4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5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以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 mg·kg^(-1)橙皮苷(橙皮苷组)、40 mg·kg^(-1)百里香酚(百里香酚组)、20 mg·kg^(-1)迷迭香酸(迷迭香酸组)和 40 mg·kg^(-1)橙皮苷+40 mg·kg^(-1)百里香酚+20 mg·kg^(-1)迷迭香酸(联合组),试验期42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肉仔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增加(P<0.05),血清中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中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醌氧化还原酶(NQ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等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回肠和盲肠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盲肠黏膜中SOCS1、Nrf2、SOD1和GPX4 mRNA表达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橙皮苷组肉仔鸡血清中LPS、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Nrf2和SOCS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盲肠黏膜的GSH-Px活性显著增强(P<0.05);百里香酚组肉仔鸡血清中LPS、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中Nrf2、NQO1和SOCS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盲肠黏膜中GPX4的mRNA表达水平和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迷迭香酸组肉仔鸡血清中LPS、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中Nrf2、NQO1、SOD1和SOCS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饲料中联合添加橙皮苷、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能够增加肉仔鸡法氏囊指数,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提高机体和黏膜的免疫能力,增强肠道黏膜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橙皮苷 百里香酚 迷迭香酸 抗氧化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酚和百里香酚对白羽肉鸡小肠形态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尹莉丽 吴建民 +3 位作者 陈露 赵文轩 汪晶 朱伟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姜酚、百里香酚及其组合对白羽肉鸡小肠形态、免疫功能及肠道屏障的影响。[方法]将200只1日龄AA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期为42 d。4个处理组如下:对照组(Con组,基础日粮)、姜酚...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姜酚、百里香酚及其组合对白羽肉鸡小肠形态、免疫功能及肠道屏障的影响。[方法]将200只1日龄AA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期为42 d。4个处理组如下:对照组(Con组,基础日粮)、姜酚组(Gin组,基础日粮+60 mg·kg^(-1)姜酚)、百里香酚组(Thy组,基础日粮+30 mg·kg^(-1)百里香酚)及姜百组(Gin+Thy组,基础日粮+30 mg·kg^(-1)姜酚+15 mg·kg^(-1)百里香酚)。在试验期第42天,采集肉鸡的空肠和回肠制作切片并观察,取空肠和回肠黏膜以测定免疫球蛋白含量、细胞因子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紧密连接和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姜百组肉鸡回肠绒毛高度(VH)有增加的趋势(P=0.063),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提高(P<0.05);姜百组肉鸡空肠和回肠黏膜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空肠黏膜中白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以及回肠黏膜中IL-6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姜百组肉鸡空肠和回肠黏膜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姜百组肉鸡空肠黏膜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和回肠黏膜中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和回肠黏膜中的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日粮添加姜酚和百里香酚组合可以提高肉鸡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并通过改善肠道形态和肠道屏障促进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酚 百里香酚 肉鸡 肠道形态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蛋白酶对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孟成明 刘子昱 +1 位作者 慕春龙 朱伟云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7,共8页
研究采用Meta分析,旨在评价饲粮中添加蛋白酶对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饲粮中添加蛋白酶对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 研究采用Meta分析,旨在评价饲粮中添加蛋白酶对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饲粮中添加蛋白酶对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自2013至2023年,筛选获得22篇文献纳入研究,所纳入总样本1818例,使用R包(Meta)进行相关数据分析。选择标准化均数差(SMD)作为效应指标。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饲粮中添加蛋白酶显著提高了猪的平均日采食量(SMD=0.11,95%CI=0.01~0.21)和平均日增重(SMD=0.43,95%CI=0.28~0.57),降低了料重比(SMD=-0.33,95%CI=-0.48~-0.18),提高了饲粮中干物质(SMD=0.27,95%CI=0.15~0.39)和粗蛋白(SMD=0.42,95%CI=0.32~0.53)的消化率,降低了血清中尿素氮含量(SMD=-0.17,95%CI=-0.28~-0.05)。综上,饲粮中添加蛋白酶可以改善猪的生长性能,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血清中尿素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消化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岩藻糖基乳糖缓解LPS诱导的细胞炎症应答和屏障损伤的功能研究
4
作者 孙伟乐 李轩 +1 位作者 慕春龙 朱伟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0-1138,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2′-岩藻糖基乳糖(2′-FL)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仔猪小肠上皮J2细胞系(IPEC-J2)炎症和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以IPEC-J2为细胞模型,先通过预试验对LPS和2′-FL的处理浓度分别进行筛选,最终选择100μg·mL^(-1)LPS...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2′-岩藻糖基乳糖(2′-FL)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仔猪小肠上皮J2细胞系(IPEC-J2)炎症和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以IPEC-J2为细胞模型,先通过预试验对LPS和2′-FL的处理浓度分别进行筛选,最终选择100μg·mL^(-1)LPS诱导细胞促炎反应,然后通过不同浓度(20和100μg·mL^(-1))2′-FL干预来探究其对LPS诱导IPEC-J2的促炎反应和屏障功能受损的调节作用。试验分为6组:对照组(CON)、LPS组(100μg·mL^(-1)LPS)、FL20组(20μg·mL^(-1)2′-FL)、FL100组(100μg·mL^(-1)2′-FL)、SF20组(100μg·mL^(-1)LPS+20μg·mL^(-1)2′-FL)和SF100组(100μg·mL^(-1)LPS+100μg·mL^(-1)2′-FL)。试验处理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活力、紧密连接蛋白、炎症因子和炎症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F-κB、Myd88、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LPS组显著降低IPEC-J2细胞活力(P<0.05),显著上调促炎因子IL-6、IL-8及炎症通路NF-κB、Myd88和CD14基因的表达(P<0.05),显著下调抗炎因子IL-4基因的表达(P<0.05),显著下调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3、Claudin-4、ZO-1、ZO-2和Occludin基因的表达(P<0.05)。与CON组相比,FL20组还显著提高Claudin-1、Claudin-3、Claudin-4和ZO-2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与LPS组相比,SF20组和SF100组显著提高IPEC-J2细胞活力(P<0.05),显著下调IL-8及上调IL-4和IL-10基因的表达(P<0.05),显著下调NF-κB、Myd88和CD14基因的表达(P<0.05),显著上调Claudin-1、Claudin-3、Claudin-4、ZO-1、ZO-2、Occludin基因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只有LPS组的NF-κB蛋白显著上调(P<0.05)。与LPS组相比,SF20组的NF-κB、Myd88蛋白表达量降低,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表达量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结论]LPS处理促进IPEC-J2细胞的促炎反应并造成屏障功能受损,2′-FL干预减弱了LPS刺激的促炎信号通路,改善了LPS引起的屏障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岩藻基乳糖 猪小肠上皮细胞 紧密连接蛋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 被引量:54
5
作者 朱伟云 余凯凡 +1 位作者 慕春龙 杨宇翔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46-3051,共6页
肠道中栖息着数量庞大复杂多样的微生物菌群,肠道微生物在宿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影响着饲料消化、营养物质吸收和能量供应,又调控着宿主正常生理功能及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动物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还是感应器官,肠道对营养物质... 肠道中栖息着数量庞大复杂多样的微生物菌群,肠道微生物在宿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影响着饲料消化、营养物质吸收和能量供应,又调控着宿主正常生理功能及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动物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还是感应器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感应可以通过脑肠轴调节机体生理活动。肠道微生物还能代谢蛋白质产生宿主细胞不能合成的肽类物质,并通过小肠上皮的肽类转运系统影响机体代谢,因此可能存在微生物-肠道-大脑轴。肠道微生物还可以与机体形成宿主-微生物代谢轴,对动物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和免疫稳态起重要作用。饲粮对宿主代谢的改变,常伴随有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可能通过微生物-肠道-大脑轴以及宿主-微生物代谢轴调节宿主很多生理过程,进而影响机体整体代谢。本文概述了猪肠道微生物区系与宿主肠道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以加深关于肠道微生物对机体代谢贡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微生物-肠道-大脑轴 宿主-微生物代谢轴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机体整体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真菌体外发酵筛选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朱伟云 毛胜勇 +2 位作者 王全军 姚文 M K Theodorou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48,共5页
分离自不同地区、不同动物的 30株厌氧真菌菌株分两次进行发酵降解试验。发酵底物为麦秸 ,其干物质含量为 5g·L-1,利用气压转换技术测定菌株发酵的产气量。试验Ⅰ 10个菌株降解麦秸所得的表观干物质消失率为 46 6~ 5 79mg·g... 分离自不同地区、不同动物的 30株厌氧真菌菌株分两次进行发酵降解试验。发酵底物为麦秸 ,其干物质含量为 5g·L-1,利用气压转换技术测定菌株发酵的产气量。试验Ⅰ 10个菌株降解麦秸所得的表观干物质消失率为 46 6~ 5 79mg·g-1,总产气量为 110~ 15 0mL。试验Ⅱ 2 0个菌株的表观干物质消失率为 386~ 5 94mg·g-1,总产气量为 99~ 144mL。两次试验中共有 2 4个菌株的总产气量与表观干物质消失率成正相关 ,相关系数 (R2 )分别为 0 917和 0 90 3。除菌株W 6外 ,2 9个菌株在 1/ 2气体总量时的生长速率相似 ,为 0 0 32~ 0 0 42h-1。菌株W 6的生长速率为 0 0 2 5h-1。 30个菌株的延滞期为 15 4~ 30 2h。结果说明 ,利用气压转化技术测定发酵产气量能方便有效地用于厌氧真菌生长动力学的比较和菌株的筛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真菌 筛选 体外发酵 麦秸饲料 降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研究断奶仔猪粪样细菌区系变化 被引量:81
7
作者 朱伟云 姚文 毛胜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3-508,共6页
利用PCR和DGGE技术分析了 1 2头仔猪在断奶后其粪样细菌区系的变化。粪样细菌 1 6SrDNA的V6~V8可变区经PCR扩增 ,扩增产物经DGGE电泳后再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 ,仔猪断奶当天粪样DGGE谱带少 ,同窝仔猪间图谱相似。断奶后 ,随着断... 利用PCR和DGGE技术分析了 1 2头仔猪在断奶后其粪样细菌区系的变化。粪样细菌 1 6SrDNA的V6~V8可变区经PCR扩增 ,扩增产物经DGGE电泳后再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 ,仔猪断奶当天粪样DGGE谱带少 ,同窝仔猪间图谱相似。断奶后 ,随着断奶时间的推移 ,每头仔猪的DGGE图谱带逐渐增多 ,变得复杂和多样 ,仔猪个体间DGGE图谱差异逐渐增大。仔猪是否同窝以及所采食日粮类型对DGGE图谱没有明显影响。相似性分析还表明 ,日粮中添加寡果糖的仔猪在断奶后第 1周 ,其粪样微生物区系变化迅速 ,而后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断奶仔猪 粪样细菌 肠道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饲料与胃肠道微生物区系: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营养生态学 被引量:8
8
作者 朱伟云 姚文 +3 位作者 BWilliams ADLAkkermans STamminga 韩正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33-36,共4页
本文主要就我们近年来应用PCR为主的核糖体RNA基因方法对不同生态环境下微生物多样性的新研究及新菌种的鉴定以及这些微生物体外发酵特性等方面研究结果及进展情况作了介绍 ,同时对关于胃肠道真菌的研究也作了概述。
关键词 PCR 核糖体RNA 微生物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精粗比底物下瘤胃真菌和纤维降解细菌共培养发酵特性及菌群变化 被引量:40
9
作者 孙云章 毛胜勇 +1 位作者 姚文 朱伟云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2-426,共5页
采用体外厌氧共培养技术,研究了瘤胃真菌和纤维降解细菌在不同精粗比(A组为全粗料,B组3:7,C组5:5,D组7:3,E组为全精料)底物下菌群变化及其共培养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与Oh相比,发酵至24h时B组和C组的厌氧真菌数量有较大幅度... 采用体外厌氧共培养技术,研究了瘤胃真菌和纤维降解细菌在不同精粗比(A组为全粗料,B组3:7,C组5:5,D组7:3,E组为全精料)底物下菌群变化及其共培养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与Oh相比,发酵至24h时B组和C组的厌氧真菌数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A组和D组则有所下降,E组未检测到真菌生长;纤维降解细菌随精粗比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发酵至48h时,各组均未检测到真菌生长;从A组到C组细菌数量呈上升趋势,此后急剧下降。DGGE结果表明,A、B和C组(精粗比低于5:5)的DGGE图谱相似,有11条共有条带,但是当精粗比上升到7:3时,条带数目显著下降。随精料比例的增加,整个发酵期共培养系统中pH值显著下降(P〈0.05)。整个发酵期问,共培养系统发酵产生的VFA主要为乙酸,丙酸和丁酸的量较少,乙酸与丙酸比值从A组到C组呈下降趋势,此后呈上升趋势。随精料比例的上升,发酵48h时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从A组到C组呈上升趋势,此后呈下降趋势。发酵48h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和术聚糖酶活均以A组最高,而α-淀粉酶活从A组到D组逐渐增大,而E组最低,仅为B、C、D组的1/4~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真菌 纤维降解细菌 共培养 精粗比 发酵 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瘤胃发酵法评定不同类型饲料的营养价值 被引量:47
10
作者 李袁飞 郝建祥 +2 位作者 马艳艳 成艳芬 朱伟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03-2413,共11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法评定不同类型饲料的营养价值。试验1比较了不同粗饲料(麦壳、羊草、稻草、高能饲草、美国苜蓿、国产苜蓿、全株玉米青贮、花生秧青贮、玉米秸青贮和杂交高粱青贮)的体外发酵特性,试验2比较了不同蛋白质饲料...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法评定不同类型饲料的营养价值。试验1比较了不同粗饲料(麦壳、羊草、稻草、高能饲草、美国苜蓿、国产苜蓿、全株玉米青贮、花生秧青贮、玉米秸青贮和杂交高粱青贮)的体外发酵特性,试验2比较了不同蛋白质饲料(豆粕、棉籽粕、菜籽粕、芝麻粕和棕榈粕)的体外发酵特性,试验3比较了不同饲料组合(稻草组合、苜蓿组合、羊草组合和麦壳组合,各组合精料相同)的体外发酵特性。结果表明:玉米青贮(包括全株玉米青贮和玉米秸青贮)和苜蓿(包括美国苜蓿和国产苜蓿)体外发酵48 h的产气量(GP)、干物质降解率(DMD)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麦壳的GP和DMD则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豆粕体外发酵48 h的GP最高,其发酵速度最快。不同蛋白质饲料的有机物降解率(OMD)和DMD差异较大,以豆粕的OMD与DMD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蛋白质饲料(P<0.05);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也以豆粕最高,显著高于芝麻粕和棕榈粕(P<0.05)。对于不同饲料组合,中性洗涤纤维与粗蛋白质比值(NDF/CP)越小,其发酵速度越快、降解率越高。相关性分析显示,NDF/CP与DMD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1)对于粗饲料,玉米青贮和苜蓿类饲料的体外发酵GP较高,发酵速度较快;麦壳的体外发酵GP较低,发酵速度较慢。2)对于蛋白质饲料,豆粕的体外发酵GP、发酵速度和MCP浓度均高于其他蛋白质饲料。3)对于饲料组合,NDF/CP会影响体外发酵特性,NDF/CP越小,其发酵延滞期越短、发酵速度越快、降解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产气法 粗饲料 蛋白质补充料 体外消化率 菌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存于厌氧真菌分离培养液中瘤胃甲烷菌的检测及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成艳芬 毛胜勇 +2 位作者 裴彩霞 刘建新 朱伟云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9-883,共5页
对分离自山羊瘤胃的真菌分离培养液中甲烷菌进行16SrDNA扩增、DGGE分析、RFLP及测序分析,研究共存于真菌分离培养液中甲烷菌的种类及其多样性。DGGE结果显示:从厌氧真菌分离至第45代,甲烷菌多样性指数由1·32降至0·99,相似性... 对分离自山羊瘤胃的真菌分离培养液中甲烷菌进行16SrDNA扩增、DGGE分析、RFLP及测序分析,研究共存于真菌分离培养液中甲烷菌的种类及其多样性。DGGE结果显示:从厌氧真菌分离至第45代,甲烷菌多样性指数由1·32降至0·99,相似性最低为34·7%;第45代至62代,多样性指数由0·99升至1·15,相似性最低为89·2%。RFLP多态性分析69个克隆共得到5个操作分类单元,选择其中6个具有代表性的序列进行测序。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属于其中3个操作分类单元的克隆最相似菌都是UnculturedarchaealsymbiontPA202,相似性均为95%,没有与这些克隆相似性较高的已培养甲烷菌;属于另外2个操作分类单元的克隆最相似菌都是Unculturedrumenmethanogen956,相似性均为97%,最相似已知菌为Methanobrevibactersp.NT7,相似性为97%。结果表明,真菌培养液中存在目前尚未分离培养的瘤胃甲烷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真菌 甲烷菌 DGGE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除瘤胃厌氧真菌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毛胜勇 王全军 +1 位作者 姚文 朱伟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4,共4页
在青干草日粮条件下 ,以 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山羊为试验动物 ,研究去除瘤胃厌氧真菌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去除瘤胃厌氧真菌后 ,瘤胃中的氨氮浓度显著下降 (P <0 0 5 ) ,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上升(P <0 0... 在青干草日粮条件下 ,以 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山羊为试验动物 ,研究去除瘤胃厌氧真菌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去除瘤胃厌氧真菌后 ,瘤胃中的氨氮浓度显著下降 (P <0 0 5 ) ,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上升(P <0 0 5 ) ,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下降 (P<0 0 5 ) ,脂肪酸组成中 ,乙酸比例显著下降 (P<0 0 5 ) ,丙酸比例显著上升 (P <0 0 5 ) ,丁酸比例无显著变化 (P >0 10 )。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瘤胃内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显著下降 (P <0 0 5 ) ,稻草片段的消失率也显著下降 (P <0 0 5 )。在此基础上 ,1# 、 2 # 羊引入瘤胃厌氧真菌后 ,氨氮浓度、稻草片段的消失率、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皆有所回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瘤胃厌氧真菌 微生物蛋白 挥发性脂肪酸 干物质消失率 羧甲基纤维素酶 瘤胃消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乳酸菌产乳酸及其抑菌特性研究 被引量:48
13
作者 吴惠芬 毛胜勇 +1 位作者 姚文 朱伟云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4,共6页
研究了5株(L1、L2、L3、L5和L7)分离自仔猪肠道的乳酸菌的产乳酸能力及抑菌特性。结果表明:L5菌株产乳酸的速度最快,培养液中乳酸含量最高,L5菌株培养液pH值的下降速度最快,终末pH值最低,而L1菌株产乳酸的速度最慢,培养液乳酸含量最低。... 研究了5株(L1、L2、L3、L5和L7)分离自仔猪肠道的乳酸菌的产乳酸能力及抑菌特性。结果表明:L5菌株产乳酸的速度最快,培养液中乳酸含量最高,L5菌株培养液pH值的下降速度最快,终末pH值最低,而L1菌株产乳酸的速度最慢,培养液乳酸含量最低。5株乳酸菌对大肠杆菌K88、K99、987P、O141和大肠杆菌E1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排除酸的影响后仍有22%~53%抑菌效果;经热处理后保持有92%以上的抑菌效果;蛋白酶处理后保持85%以上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乳酸产量 抑菌特性 仔猪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生元组合筛选及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戴兆来 董红军 +2 位作者 林勇 黄瑞华 朱伟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5,共5页
利用体外法对4种化学益生素和4株乳酸菌(S1、L7、L17和L18)进行了合生元组合的筛选,并在仔猪上进行了饲养试验。结果表明:4株乳酸菌均能利用菊粉(inulin)和果寡糖(FOS)产生乳酸,只有S1和L18能利用低聚木糖(XOS),低聚异麦芽糖(IMO)只能... 利用体外法对4种化学益生素和4株乳酸菌(S1、L7、L17和L18)进行了合生元组合的筛选,并在仔猪上进行了饲养试验。结果表明:4株乳酸菌均能利用菊粉(inulin)和果寡糖(FOS)产生乳酸,只有S1和L18能利用低聚木糖(XOS),低聚异麦芽糖(IMO)只能被S1利用。当以果寡糖和菊粉混合物(FOS+inulin,质量比为2∶8)为底物时,各株乳酸菌生长良好,产乳酸量高,其次为果寡糖和低聚木糖混合物(FOS+XOS,质量比为1∶1)。当以FOS+inulin为底物,4株乳酸菌混合培养时,24 h产乳酸量最高,为(23.49±0.67)mmol.L-1。以FOS+inulin为底物时,S1和混合乳酸菌均能很好地抑制肠毒素大肠杆菌K88和混合大肠杆菌的生长,混合乳酸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单菌S1。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化学益生素或合生元均可降低哺乳期、断奶期仔猪腹泻率,增加断奶后仔猪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其中合生元作用效果最优,其次为混合化学益生素,最后为乳酸菌,混合乳酸菌组优于单独使用S1组。结果提示,混合乳酸菌与FOS+inulin组合以及与FOS+XOS组合具有减少腹泻,提高生长性能的作用,可用于断奶期仔猪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化学益生素 合生元 肠毒素大肠杆菌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山羊瘤胃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53
15
作者 姚文 朱伟云 +3 位作者 韩正康 Antoon D L Akkermans Barbara Williams Seerp Tamminga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374-1378,共5页
以取自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土种山羊的瘤胃内容物为材料,经过DNA抽提和PCR扩增,扩增产物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一种DNA指纹技术)分析瘤胃细菌在两种日粮条件下的多样性.同时利用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分析了16个在DGGE胶上... 以取自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土种山羊的瘤胃内容物为材料,经过DNA抽提和PCR扩增,扩增产物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一种DNA指纹技术)分析瘤胃细菌在两种日粮条件下的多样性.同时利用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分析了16个在DGGE胶上有匹配带的克隆的16S rDNA序列,并与现有的数据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饲喂基础日粮时3头山羊瘤胃内容物的DGGE图谱有一定的相似性(43%~55%);饲料中添加大豆黄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瘤胃细菌的组成,DGGE 谱带变化程度分别为 1 号 36% 、2 号 46% 、3 号 3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DGGE图谱中优势条带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中有5个基因序列与基因数据库登录的相关序列的相似性大于97%,8个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在90%~96%,余下的低于90%。相似性大于97%的5个克隆中,只有1个被鉴定为Prevotella sp .,其余 4 个都属于未被鉴定的瘤胃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16SrDNA序列分析 山羊 瘤胃细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功能和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雪莉 虞徳夫 +3 位作者 王超 丁立人 朱伟云 杭苏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4-510,共7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制剂对苏淮断奶仔猪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微生物菌群数量、短链脂肪酸及乳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和体质量(9.34 kg)相近的28日龄健康苏淮断奶仔猪144头,按饲喂日...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制剂对苏淮断奶仔猪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微生物菌群数量、短链脂肪酸及乳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和体质量(9.34 kg)相近的28日龄健康苏淮断奶仔猪144头,按饲喂日粮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抗生素)、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基础日粮+植物乳杆菌制剂),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预饲期3 d,仔猪32日龄开始试验,59日龄试验结束时屠宰采样。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及黏膜样品分别用于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和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分别收集盲肠和结肠食糜,测定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RT-qPCR分析微生物菌群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PepT1、空肠SGLT-1和PepT1以及回肠SGL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对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Occludin、空肠和回肠Occludin和ZO-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而对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其他基因无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增加盲肠丁酸、结肠丁酸和乳酸的含量(P<0.05),而对乙酸和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减少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结肠乳酸杆菌和梭菌ⅩⅣa群的数量(P<0.05);相较于抗生素组,植物乳杆菌制剂可显著提高盲肠乳酸、结肠乳酸和丁酸含量以及盲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结论]仔猪断奶时饲喂植物乳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及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提高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促进肠道有益菌如乳酸杆菌、梭菌ⅩⅣa群的增殖,减少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数量,从而促进肠道健康,缓解断奶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制剂 断奶仔猪 营养素转运体 紧密连接蛋白 短链脂肪酸 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猪源乳酸菌对低pH值和胆盐耐受性及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吴惠芬 毛胜勇 +1 位作者 姚文 朱伟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研究了分离自仔猪肠道的乳酸菌L5和L7对低pH值、胆盐的耐受性。结果表明,pH值在2.5、3.5 和4.5时,L5菌株处理1 50 min对其无显著影响,在pH 1.5时经30 min处理,L5仍可维持较高的存活率;L7菌株在pH 3.5和4.5条件下经150 min处理后可保持... 研究了分离自仔猪肠道的乳酸菌L5和L7对低pH值、胆盐的耐受性。结果表明,pH值在2.5、3.5 和4.5时,L5菌株处理1 50 min对其无显著影响,在pH 1.5时经30 min处理,L5仍可维持较高的存活率;L7菌株在pH 3.5和4.5条件下经150 min处理后可保持较高的存活率,而在pH 1.5和2.5条件下经处理30 min后菌株数量显著下降。胆盐对L5和L7菌株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低浓度短时间内影响较小。在同一胆盐浓度下,随培养时间的增长,活菌数下降。当胆盐浓度高于0.2%时,L5和L7菌株的生长极差。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L5菌株在50℃下可成活,且呈正常生长趋势,但其对80℃及以上的耐热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低PH值 胆盐 存活 仔猪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厌氧真菌对木质素含量不同底物附着及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孙云章 毛胜勇 +2 位作者 陈洁 周利芬 朱伟云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56-61,共6页
结合体外发酵和瘤胃尼龙袋法,研究了本地山羊瘤胃厌氧真菌对木质素含量不同底物(黑麦草叶、黑麦草茎、稻草秸、花生壳,木质素含量依次上升)的附着及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随体外发酵的进行,真菌数量逐渐增加,以黑麦草叶、黑麦草茎、稻草... 结合体外发酵和瘤胃尼龙袋法,研究了本地山羊瘤胃厌氧真菌对木质素含量不同底物(黑麦草叶、黑麦草茎、稻草秸、花生壳,木质素含量依次上升)的附着及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随体外发酵的进行,真菌数量逐渐增加,以黑麦草叶、黑麦草茎、稻草秸为底物时,瘤胃真菌数量均在48h达到最大值,且真菌数量的最大值随底物木质素含量的上升呈下降趋势。显微观察显示,体外发酵前72h附着于稻草秸表面孢子囊数量均显著高于黑麦草叶和黑麦草茎(P<0.05),而切缘孢子囊数量三者差异不显著。瘤胃内培养结果表明,稻草秸切缘和表面孢子囊数量均在48h时最大,72h后数量显著下降(P<0.05),而黑麦草茎切缘和表面上的孢子囊数量均在24h时最大,72h后数量显著下降(P<0.05);稻草秸切缘和表面上孢子囊数量均要高于黑麦草茎上的数量。不同底物进行厌氧真菌体外发酵时其累计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和纤维素消失率差异均不显著,但在瘤胃内培养时,各底物的干物质消失率则随底物木质素含量的上升而显著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真菌 瘤胃发酵 木质素 附着 黑麦草 稻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DNA技术研究新生腹泻仔猪粪样细菌区系的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28
19
作者 姚文 朱伟云 毛胜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用PCR/DGGE技术跟踪一窝5头新生腹泻仔猪自然康复、补饲、断奶过程中粪样细菌区系的演变,构建3头仔猪42日龄粪样的16S rDNA克隆库,分析匹配于DGGE优势谱带23个克隆的16S rDNA序列。结果表明,DGGE图谱由简单(2日龄)到复杂(10日龄),再回... 用PCR/DGGE技术跟踪一窝5头新生腹泻仔猪自然康复、补饲、断奶过程中粪样细菌区系的演变,构建3头仔猪42日龄粪样的16S rDNA克隆库,分析匹配于DGGE优势谱带23个克隆的16S rDNA序列。结果表明,DGGE图谱由简单(2日龄)到复杂(10日龄),再回复简单(16日龄)到复杂(断奶),最后趋于稳定。2、16日龄DGGE图谱最简单、相似,最优势谱带为大肠杆菌;10日龄(补饲后3天)图谱复杂,大肠杆菌存在但不是最优势谱带,补饲前后图谱的相似性低,补饲导致了粪样细菌区系结构的显著变化;断奶前(27日龄)和后(35、42日龄)图谱复杂,优势谱带、图谱相似性均趋向稳定。序列分析表明,23个克隆中除5个与未知细菌最相似外,其余最相似菌分属于肠球菌(Enter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梭菌(Clostridium),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16S rDNA系列分析 多样性指数 仔猪 粪样细菌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寡糖对断奶前仔猪胃肠道组织形态、消化酶、有机酸及乳酸杆菌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杭苏琴 时祺 +1 位作者 丁立人 朱伟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选择6窝(8~10头仔猪/窝)健康的新生(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7日龄(7d)开始对照组辅喂常规开食料,试验组用果寡糖(FOS)代替1% 的对照组开食料(按干物质折算),23日龄(23d... 选择6窝(8~10头仔猪/窝)健康的新生(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7日龄(7d)开始对照组辅喂常规开食料,试验组用果寡糖(FOS)代替1% 的对照组开食料(按干物质折算),23日龄(23d)(断奶)时结束试验,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取1头仔猪屠宰,采集胰脏、胃肠道各部位组织和食糜样品,研究FOS对断奶前仔猪胃肠道组织形态、消化酶、有机酸和乳酸杆菌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FOS组仔猪小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之比均高于对照组(P <0.05);FOS显著提高了仔猪胰腺和十二指肠中淀粉酶活性(P <0.05),蛋白酶和脂肪酶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FOS显著提高了仔猪胃肠道内容物中挥发性脂肪酸(VFAs)浓度(P <0.05),降低了胃中乳酸浓度(P <0.05),显著提高了胃肠道乳酸杆菌菌群的相似性和多样性(P <0.05),增加了乳酸杆菌数量(P >0.05)。提示,FOS能够促进断奶前仔猪小肠形态的发育,减缓固体饲料对其损伤,一定程度上增加消化酶活性,提高胃肠道中总VFAs浓度,促进乳酸杆菌的增殖,这可能有利于仔猪平稳度过断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前仔猪 果寡糖 肠道形态 消化酶活性 有机酸 乳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