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PBL和iSIM情景模拟教学在产儿团体合作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秀芳 曹伍兰 +3 位作者 陈简 朱侨伟 郑婉文 曾柳钰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第3期384-388,共5页
目的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联合优化情景模拟教学模式(improving simulation instructional methods,iSIM)应用于产儿科团队合作培训,探讨该教学模式在产儿科对临床医学本科实习医师的团队合作能力、新生儿急救... 目的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联合优化情景模拟教学模式(improving simulation instructional methods,iSIM)应用于产儿科团队合作培训,探讨该教学模式在产儿科对临床医学本科实习医师的团队合作能力、新生儿急救实践技能和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产科和新生儿科轮转的四年级实习医师共72人,按工号末位奇偶数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6)。两组均实行小组教学,每6人为一个小组。所有人员前期均接受产科危重症、新生儿复苏的理论培训。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操作示范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PBL+iSIM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期间穿插标准家属进行医患沟通,试验组和对照组每1个小组6个实习医师,利用Excel现场随机抽签确定所演练的角色分工。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医师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医患沟通能力和学生的满意度,并用团队合作评价工具(CSAT)进行评价,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并评估PBL+iSIM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产儿科团体合作培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培训教学效果差异。结果两组实习医师除了理论成绩和个人准备工作项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操作考核成绩、医患沟通能力、学生的满意度以及CSAT评价指标总分和其他项目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提示PBL联合iSIM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结论PBL联合iSIM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应用在临床本科实习生的产儿科合作项目中有较大的优势,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对产科和新生儿急救技能的掌握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学习 模拟情景教学法 教学模式 产儿科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3基因突变致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杨秀芳 宾淑铭 +7 位作者 李丹 梁慧英 陈康 郑铠军 丁俊彩 朱侨伟 施尚文 陈桂灵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08-314,共7页
目的探讨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3(MDR3)基因突变导致的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①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应用体外细胞培养、CRISPR/Cas9慢病毒感染、MDR3突变基因导入等技术处理后,比较1%脂肪乳... 目的探讨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3(MDR3)基因突变导致的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①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应用体外细胞培养、CRISPR/Cas9慢病毒感染、MDR3突变基因导入等技术处理后,比较1%脂肪乳诱导处理前(0)和处理后16、32、48 h不同时间点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的水平,确定构建MDR3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的时间。②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MDR3基因野生型组、MDR3基因突变组、茵陈水提物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只用培养液处理,MDR3基因野生型组应用慢病毒感染融入野生型MDR3基因和培养液培养,MDR3基因突变组应用慢病毒感染慢病毒导入MDR3(c.485T>A、c.2793insA、c.1031G>A、c.3347G>A)突变基因和培养液培养,茵陈水提物干预组应用慢病毒感染导入MDR3突变基因和培养液培养的基础上,加入100 g/L茵陈水提物预处理,然后将4组肝细胞分别加入1%脂肪乳诱导处理,处理时间为构建MDR3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组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组肝细胞编码MDR3、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蛋白(ABCB4、ABCB11、ABCC2、ABCC3、ABCC4)和TNF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MDR3基因野生型组比较,MDR3基因突变组在经1%脂肪乳诱导处理前和处理后16 h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1%脂肪乳诱导处理32 h和48 h MDR3基因突变组肝细胞上清液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确定构建MDR3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的时间为32 h。与MDR3基因突变组比较,茵陈水提物干预组肝细胞在脂肪乳处理后32 h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TBA)水平均明显降低〔ALT(ng/L):148.3±2.3比164.9±7.0,AST(ng/L):2767.4±78.8比3239.4±107.1,TBi(lμmol/L):7.6±0.2比13.6±0.3,DBi(lμmol/L):1.8±0.1比5.7±0.2,TBA(μmol/L):3.4±0.2比6.7±0.1,均P<0.05〕;空白对照组、MDR3基因野生型组、MDR3基因突变组和茵陈水提物干预组肝细胞编码MDR3、MRP2、MRP3、MRP4的ABCB4、ABCC2、ABCC3、ABCC4基因mRNA表达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基因mRNA在MDR3基因突变组呈高表达(2-ΔΔCt:1.258±0.200比1.001±0.052),茵陈水提物干预组呈低表达(2-ΔΔCt:0.387±0.247比1.258±0.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DR3基因突变组比较,茵陈水提取物干预组肝细胞编码BSEP的ABCB11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明显增高(2-ΔΔCt:2.955±0.479比1.333±0.529,P<0.05)。结论茵陈水提物对MDR3基因突变导致的PNAC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拮抗炎症反应,降低TNF基因的mRNA表达和改善编码BSEP的ABCB11基因的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水提物 多药耐药蛋白3基因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Adams-Oliver syndrome患儿DLL4基因变异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侨伟 陈玉兰 +4 位作者 简伟华 袁贯平 施尚文 杨秀芳 郑铠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8期2815-2817,共3页
Adams-Oliver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多系统发育异常相关性疾病,可累及神经、眼部及心血管系统,并以先天性头皮缺陷及远端肢体缺陷的为主要特点[1]。1945年由Adams和Oliver首次报道了出生时头皮皮肤缺损的相关病例。AOS的发病率约为1/225 00... Adams-Oliver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多系统发育异常相关性疾病,可累及神经、眼部及心血管系统,并以先天性头皮缺陷及远端肢体缺陷的为主要特点[1]。1945年由Adams和Oliver首次报道了出生时头皮皮肤缺损的相关病例。AOS的发病率约为1/225 000~1/100 000,呈散发分布,在我国尚未有患病率统计数据的相关报道[2]。AOS的遗传方式有两种:DLL4,RBPJ,NOTCH1和ARHGAP31基因突变所致的AO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OGT、DOCK6基因突变所致的AO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OS的临床表型不一,可伴有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其他系统异常表现,如先天性心脏缺陷、肺动脉高压、其他器官血管异常性疾病、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等[3]。本研究中我们对一例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头皮缺损的新生儿进行了遗传病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对其父母进行特定基因缺失突变半定量PCR验证,最后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及家系遗传分析,进一步明确其遗传学病因,为患儿的家系遗传咨询和优生优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Oliver syndrome 新生儿 DLL4基因 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75例不同日龄和体质量新生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惠娟 朱侨伟 +1 位作者 简伟华 杨秀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动态监测无循环障碍新生儿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每搏变异度(SVV)的动态变化,探讨应用USCOM动态监测的可靠性。方法测定2013年1... 目的应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动态监测无循环障碍新生儿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每搏变异度(SVV)的动态变化,探讨应用USCOM动态监测的可靠性。方法测定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75例无循环障碍的新生儿1、3、7、14 d的CO、SVI、SVRI、CI、EF、SVV的动态变化,同时575例新生儿按体质量>2500 g和体质量≤2500 g分为1组和2组,再根据不同的日龄各分4组,分别为11、13、17、114组和21、23、27、214组。对各组的新生儿主动脉区和肺动脉区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体质量>2500 g新生儿出生1 d和3 d测得的ASVI、ASV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 d和7 d测量结果仅A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出生7 d和14 d测量结果仅FEF、ASVV和FS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2500 g的新生儿出生1 d和3 d测得的AEF、ACI、FSVI、FCO、FCI、FSV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 d和7 d测得的ACI、FCO、F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7 d和14 d测得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循环障碍体质量>2500 g的3~7 d新生儿和体质量≤2500 g的7~14 d新生儿用USCOM测得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大,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有一定的意义,出生1~3 d新生儿血流动力学变化不稳定,临床监测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USCOM 心输出量 外周血管阻力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玉兰 杨秀芳 +4 位作者 陈简 施尚文 朱侨伟 廖小卒 张明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6-791,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应用ECMO支持的11例PPHN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ECMO支持时间及过程中各种并发症、住院时间、结局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例患儿中有10例撤机成功,撤机成功率91%;存活8例,存活率73%。11例患儿ECMO治疗时间26~185 h,平均治疗时间(81±50)h;呼吸机治疗时间57~392 h,平均治疗时间(198±105)h;住院时间2~49 d,平均住院时间(22±15)d。11例患儿ECMO治疗24 h后氧合指数、血乳酸水平较ECMO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其中10例患儿ECMO治疗24 h后肺动脉压力较ECMO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1例患儿在EMCO治疗期间肺动脉压力呈进行性升高,最终死亡,结合尸检肺组织病理及全外显子测序结果,确诊为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11例患儿ECMO治疗期间发生颅内出血5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胃出血1例,肺出血2例,肾功能不全1例,穿刺处出血3例。结论ECMO技术是一种有效应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PPHN新生儿救治的心肺支持措施。应用ECMO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高,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把握时机、提高ECMO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患儿的撤机率及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肺动脉高压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联合PCT在早产儿VAP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简伟华 陈玉兰 朱侨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HMGB-1联合PCT在VAP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017年1月-201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分为早产儿VAP组(40例)和早产儿非VAP组(40例).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48 h、机械通... 目的:分析HMGB-1联合PCT在VAP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017年1月-201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分为早产儿VAP组(40例)和早产儿非VAP组(40例).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48 h、机械通气96 h、撤机前支气管分泌物HMGB-1与血液HMGB-1水平的比值及PCT浓度.结果:(1)早产儿VAP组在机械通气后48、96 h支气管分泌物HMGB-1与血液HMGB-1水平比值高于早产儿非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机械通气后48 h早产儿VAP组血PCT浓度高于早产儿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MGB-1联合PCT诊断的准确度为88.75%,灵敏度为85.00%,特异度为92.50%.结论:HMGB-1联合PCT在早产儿VAP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提高对早产儿VAP的诊断率,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为抢救赢得时间,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PCT 早产儿 V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肺炎患儿的治疗疗效
7
作者 简伟华 陈玉兰 朱侨伟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7期35-37,共3页
目的该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进行分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祛痰、抗感染以及吸氧治疗,5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纤维支气管镜... 目的该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进行分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祛痰、抗感染以及吸氧治疗,5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进行治疗,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疗效,评估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5,P<0.05),实验组为92.00%,对照组为60.00%;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6,P<0.05),实验组为4.00%,对照组为24.0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肺炎患儿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肺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相关的宿主遗传易患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朱侨伟(综述) 张剑珲(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3年第1期31-34,共4页
遗传易患性是指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使机体具有容易发生某种疾病的特性。随着对感染性疾病遗传易患性的进一步认识和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优先对流感的遗传易患性进行研究。流感患者的相关家系研究提示遗传易患性... 遗传易患性是指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使机体具有容易发生某种疾病的特性。随着对感染性疾病遗传易患性的进一步认识和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优先对流感的遗传易患性进行研究。流感患者的相关家系研究提示遗传易患性是导致季节性和流行性流感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流感相关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影响病毒复制的宿主遗传因素可能是决定流感病情和预后的主要因素。基因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进一步阐明宿主遗传因素在流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契机,由于人类基因在不同的人种和地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在不同的国家、研究机构中共同开展同质化的科研协作将有助干讲一步榻示流感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遗传易患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