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踝及齐膝弹力裤对大腿吸脂病人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郭荣 余墨声 +5 位作者 赵月强 朱占永 罗莎 谭植襄 陶瑞 王芳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弹力裤对凝血功能和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因大腿脂肪堆积拟行吸脂瘦腿术的女性病人80例,随机分为齐踝弹力裤组(A组,40例)和齐膝弹力裤组(K组,40例)。两组病人吸脂手术完成,使用弹力绷带对大腿进行初步... 目的探讨弹力裤对凝血功能和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因大腿脂肪堆积拟行吸脂瘦腿术的女性病人80例,随机分为齐踝弹力裤组(A组,40例)和齐膝弹力裤组(K组,40例)。两组病人吸脂手术完成,使用弹力绷带对大腿进行初步加压包扎后,根据病人大腿粗细,A组病人穿上合适的齐踝弹力裤,K组病人穿上合适的齐膝弹力裤。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腘窝静脉流速、股静脉流速、足背温度、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指标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结果与术前比较,A组病人腘静脉及股总静脉血液流速明显加快,K组病人腘静脉血液流速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人APTT、PT无变化(P>0.05),Fib及D-Dimer在术后第1天显著增高,随后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K组比较,A组病人术后各个时点腘静脉及股总静脉血液流速均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术后第1、3、7天时的Fib及D-Dimer均低于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4天左右两组之间凝血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两组病人组间及组内足背温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A组病人未发现深静脉血栓,K组病人在第3、7天时分别有3例无临床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A组及K组病人在术后第1、3、7天时均有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第3、7天时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腿吸脂可导致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及小腿肌间血栓形成,齐踝长度的弹力裤更有利于病人腿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裤 大腿 吸脂 深静脉血栓 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防治病理性瘢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勇 赵娅琳 +2 位作者 林艳 段星祥 朱占永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333-1336,共4页
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一直是皮肤科和烧伤整形外科的难点。目前,虽然有很多治疗方式被应用于病理性瘢痕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但临床上病理性瘢痕的防治尚无确切方案。A型肉毒毒素(BoNT-A)是皮肤科及整形美容外科广... 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一直是皮肤科和烧伤整形外科的难点。目前,虽然有很多治疗方式被应用于病理性瘢痕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但临床上病理性瘢痕的防治尚无确切方案。A型肉毒毒素(BoNT-A)是皮肤科及整形美容外科广泛应用的药物,早在2000年就发现可用于改善瘢痕外观。近年来,有大量基础及临床实验对其在瘢痕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本文就BoNT-A对病理性瘢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病理性瘢痕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袖状胃切除附加改良空回肠旁路术对GK大鼠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占永 罗晓 +2 位作者 严玲玲 吴丹 吴毅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0-203,208,共5页
目的探讨袖状胃切除附加改良空回肠旁路术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GK大鼠)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1只GK大鼠分为袖状胃切除附加改良空回肠旁路术(SG/MJIB)组9只、假手术(sham-SG/MJIB)组6只和饮食配对(PF)组6只。动态观... 目的探讨袖状胃切除附加改良空回肠旁路术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GK大鼠)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1只GK大鼠分为袖状胃切除附加改良空回肠旁路术(SG/MJIB)组9只、假手术(sham-SG/MJIB)组6只和饮食配对(PF)组6只。动态观察手术前和术后16周中各组大鼠体重、进食量、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胰岛素和脂质浓度的变化。结果自手术后第4周起,SG/MJIB组的体重增量明显低于sham-SG/MJIB组和P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G/MJIB组空腹血糖较其它2组明显降低(P<0.05);SG/MJIB组术后2周OGTT曲线下面积(AUC)较其术前减少约38.9%(P<0.01),相对于其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F组和sham-SG/MJIB组相比,SG/MJIB组在术后的血脂浓度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SG/MJIB可独立于体重和进食量的变化而直接有效地改善GK大鼠的血糖和血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袖状胃切除术 空回肠旁路术 2型糖尿病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Closure~皮肤牵张闭合器在胸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占永 赵月强 +3 位作者 李爱林 童怡兰 王晓丽 余墨声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8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TopClosure~皮肤牵张闭合器在胸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胸部病灶切除后出现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病人71例,胸部病灶切除后,病人胸壁大面积皮肤缺损选用TopClosure~皮肤牵张闭合器来辅助修复重建。... 目的探讨TopClosure~皮肤牵张闭合器在胸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胸部病灶切除后出现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病人71例,胸部病灶切除后,病人胸壁大面积皮肤缺损选用TopClosure~皮肤牵张闭合器来辅助修复重建。结果 71例病人胸壁重建创面一期愈合良好,其中6例病人术后3个月可见创面表面有轻度的增生性瘢痕形成。结论TopClosure~皮肤牵张闭合器在胸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修复重建中具有实用价值,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皮肤缺损 牵张 修复 一期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牵张系统在局部晚期乳腺癌切除术后胸壁重建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朱占永 赵月强 +3 位作者 李爱林 范华骏 李娟娟 余墨声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系统在局部晚期乳腺癌切除术后胸壁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19例为原发肿瘤,7例为复发肿瘤。肿瘤扩大切除后,患者的胸壁软组织缺损均选用TopCl...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系统在局部晚期乳腺癌切除术后胸壁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19例为原发肿瘤,7例为复发肿瘤。肿瘤扩大切除后,患者的胸壁软组织缺损均选用TopClosure@皮肤牵张系统来辅助修复。结果26例患者胸壁重建创面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对于可以接受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TopClosure@皮肤牵张系统是辅助修复胸壁皮肤巨大缺损的有效手段,治疗效果满意,易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牵张 乳腺癌 胸壁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诊治进展
6
作者 林艳 谭植襄 +1 位作者 余墨声 朱占永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330-1332,共3页
假体隆乳术是一项广泛应用的美容整形手术,其安全性和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改善,但术后并发症仍然是病人和医生关注的主要问题。目前,假体隆乳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疼痛、感染、出血/血肿、血清肿、假体移位、包膜挛缩及乳房假体相关间... 假体隆乳术是一项广泛应用的美容整形手术,其安全性和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改善,但术后并发症仍然是病人和医生关注的主要问题。目前,假体隆乳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疼痛、感染、出血/血肿、血清肿、假体移位、包膜挛缩及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IA-ALCL)等。本文对各种并发症的发病机制、风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隆乳术 并发症 乳房整形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肽抗菌凝胶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占永 余墨声 +4 位作者 刘思洋 赵月强 杨希林 曾凤华 曹志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蝎肽抗菌凝胶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种编号的痤疮丙酸杆菌厌氧培养,采用微量稀释法对稀释后的痤疮丙酸杆菌菌株的培养菌液进行药敏试验,向稀释后的菌液中分别加入无菌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蝎肽抗菌凝胶和含有氨苄... 目的研究蝎肽抗菌凝胶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种编号的痤疮丙酸杆菌厌氧培养,采用微量稀释法对稀释后的痤疮丙酸杆菌菌株的培养菌液进行药敏试验,向稀释后的菌液中分别加入无菌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蝎肽抗菌凝胶和含有氨苄青霉素钠粉针剂的溶液,用酶标仪和显微镜观察其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用平板培养的方法复测蝎肽抗菌凝胶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加入蝎肽抗菌凝胶后的前6组痤疮丙酸杆菌培养溶液和加入含有氨苄青霉素钠粉针剂的溶液中均未发现有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显微镜下也未见有痤疮丙酸杆菌生长,其中蝎肽抗菌凝胶对2种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μg/mL和6.25μg/mL。结论蝎肽抗菌凝胶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上寻常型痤疮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肽 抗菌凝胶 痤疮丙酸杆菌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互联网下多维交互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占永 黄晶煜 +1 位作者 沈秉正 杨希林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期292-295,共4页
临床医学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进步,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将面临许多难题。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的多维交互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开展进行基础的理论研究,对以往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改... 临床医学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进步,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将面临许多难题。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的多维交互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开展进行基础的理论研究,对以往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分析,阐明多维交互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鲜明特色,简要叙述移动互联网下多维交互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详细分析这种新型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尤其是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优势的体现,为未来全方位开展移动互联网下多维交互式临床医学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可行方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临床医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交互式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朱占永 郭伟志 张海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4期8292-8295,8314,共5页
[目的]定量探求海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变化强度与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解译并绘制了研究区40年(1970~2010年)5期(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 [目的]定量探求海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变化强度与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解译并绘制了研究区40年(1970~2010年)5期(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图,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空间叠加构建了土地利用变化图谱、过程图谱、涨势图谱和演变模式4种图谱,分析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规律。[结果]整体上看,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是40年来海河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非稳定区域面积占到35%,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加强土地科学管理十分必要;1980~1990年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新增转化均最小,形成了增量波动低谷,表明在此时期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化最为平缓。[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转移矩阵法相比,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面有着明显优势,能够展示兴趣区的空间位置分布,表现出多维空间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图谱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 演变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治疗病态性肥胖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占永 余晶 +1 位作者 严玲玲 吴毅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目前,全球肥胖症患者人数已经超过3亿人,伴随着肥胖症患者数量的急剧增长,越来越多的患者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减重方式。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肥胖外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今,肥胖外科应用于人类患者的研究已有近40年的历史。
关键词 肥胖症 病态 减肥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information Tupu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in Haihe River Basin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占永 郭伟志 张海力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5期1139-1144,共6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land use in Haihe River Basin (HRB)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land use conversion, changes of intensity and spatial dist...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land use in Haihe River Basin (HRB)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land use conversion, changes of intensit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is region. [Method] With the suppor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land use maps of the study area in 40 years (1970-2010) were in- terpreted and plotted. Four kinds of tupu, namely, land use change tupu, process tupu, arising tupu and evolution mode tupu were built through the spatial overlay of the land use maps to analyze the change rules of land use patterns. [Result] The conversion of arable land to construction land w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changes in HRB for the 40 years; the area of non-stable region accounted for 35% of the total, indicating that the land use changed remarkably, thus, it was nec- 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land management in HRB; the new conversions to all land use patterns were all the lowest in 1980-1990, indicating that land use changed slowly during this period.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ansfer matrix method, geo-information tupu has obvious advantage in analyzing land use changes that it can demonstr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rest region, display the multi-dimensional spatial i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ihe river basin Tupu analysis Land use change Evolution m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缩小整形术式浅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占永 李思成 余墨声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1101-1103,共3页
女性乳房整形历史悠久。针对乳房过度肥大和乳房下垂,乳房缩小整形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得到不断发展,并衍生出诸多术式。现代乳房缩小成形术从本质讲,是将切除乳房多余松弛下垂皮肤及腺体组织的手术设计和保证乳头乳晕区血运和感觉的... 女性乳房整形历史悠久。针对乳房过度肥大和乳房下垂,乳房缩小整形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得到不断发展,并衍生出诸多术式。现代乳房缩小成形术从本质讲,是将切除乳房多余松弛下垂皮肤及腺体组织的手术设计和保证乳头乳晕区血运和感觉的乳头乳晕带蒂移植技术的优化组合。一、倒“T”形法倒“T”形法是最经典、应用相对广泛的乳房缩小整形方法,根据不同的多种乳头乳晕带蒂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缩小 乳房整形 整形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手术联合可调节负压引流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童怡兰 朱占永 +2 位作者 余墨声 赵月强 姚晓莉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EI手术联合可调节负压治疗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切口手术联合可调节负压治疗2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手段、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左侧乳腺炎8例,右... 目的探讨小切EI手术联合可调节负压治疗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切口手术联合可调节负压治疗2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手段、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左侧乳腺炎8例,右侧12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1.2±1.3)岁。根据患者病灶部位行小切口手术,并行可调节负压引流技术,创面一期愈合18例;通过负压引流联合换药直至愈合2例。均获得随访,1例复发,余19例患者对术后乳房外观及愈合后瘢痕相对满意。结论小切口手术联合可调节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安全性好,成功率高,恢复情况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手术 可调节负压引流 非哺乳期乳腺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0
14
作者 赵月强 朱占永 +1 位作者 李爱林 余墨声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49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PRP治疗组和常规换药对照组。PRP组23例,给予清创加自体PRP伤口内注射和凝胶覆盖,治疗1周即更换PRP凝胶,3次...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49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PRP治疗组和常规换药对照组。PRP组23例,给予清创加自体PRP伤口内注射和凝胶覆盖,治疗1周即更换PRP凝胶,3次治疗为1个疗程;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换药为主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根据情况采用植皮术、皮瓣转移等手术方法加速创面愈合。3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首次治疗后获随访,随访时间1~4个月。PRP组患者在2~3次PRP治疗后,可发现创面明显缩小,坏死组织及脓苔清除,组织色泽健康,血供良好,特别是外露骨或肌腱组织被新生肉芽组织覆盖。对照组患者在3周治疗后,创面愈合较PRP组面积小,特别是伴有骨或肌腱外露创面,新生肉芽覆盖较差。结论PRP凝胶由于具有可塑性强、能持续释放多种生长因子的特征,可以作为生长因子缓释系统,能有效促进难愈性创面软组织缺损修复,增加局部血运,加速慢性难愈合伤口愈合。并且与传统负压引流系统相比,在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上,PRP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难愈合创面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牵张联合可调式负压吸引装置治疗难愈性褥疮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月强 吕朝阳 +2 位作者 朱占永 童怡兰 余墨声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849-851,共3页
目的:总结难愈性褥疮的治疗体会。方法褥疮 IV 期(深溃疡)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支持治疗、清创及应用可调式负压吸引装置处理创面,待创面清洁、肉芽新鲜后行手术治疗封闭压疮创面。对照组19例... 目的:总结难愈性褥疮的治疗体会。方法褥疮 IV 期(深溃疡)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支持治疗、清创及应用可调式负压吸引装置处理创面,待创面清洁、肉芽新鲜后行手术治疗封闭压疮创面。对照组19例(28侧),采用传统植皮术或皮瓣转移术,实验组21例(32侧),在清除死腔后利用皮肤牵张闭合器术中扩张牵引,减少创缘张力后一期缝合创面,术后持续使用牵张器2~3周。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58.2±2.1)天,术后瘢痕明显有组织供区损伤。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50.8±3.2)天,术后瘢痕不明显,无供区组织损伤,患者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皮肤牵张闭合器联合可调式负压吸引装置治疗难愈性褥疮具有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创伤较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手术治疗 负压引流 闭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创面的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余墨声 朱占永 +2 位作者 赵月强 李爱林 陈学杰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前慢性创面的难愈问题尚无明确的解释,通常可以理解为在各种内在或外界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创面,经1个月以上治疗未能愈合,也无愈合倾向者,不能通过正常的创面愈合进程达到愈合,而是进入一种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从而导致创面经久... 目前慢性创面的难愈问题尚无明确的解释,通常可以理解为在各种内在或外界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创面,经1个月以上治疗未能愈合,也无愈合倾向者,不能通过正常的创面愈合进程达到愈合,而是进入一种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从而导致创面经久难愈。慢性难愈性创面是外科中长期难以解决的治疗难题,造成了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脂肪干细胞在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月强 朱占永 +3 位作者 李爱林 王晓莉 童怡兰 余墨声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干细胞在糖尿病皮肤创面中的修复作用。方法 80例糖尿病足病人按随机、单盲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细胞治疗组。干细胞治疗组病人共37例,采用以自体脂肪干细胞局部注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共43例,采用传统换药为主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干细胞在糖尿病皮肤创面中的修复作用。方法 80例糖尿病足病人按随机、单盲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细胞治疗组。干细胞治疗组病人共37例,采用以自体脂肪干细胞局部注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共43例,采用传统换药为主的治疗方法。干细胞组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情况采用植皮术、皮瓣转移等手术方法加速创面愈合。对照组清创后采用传统换药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并随访1~6个月。结果所有病人均于首次治疗后获随访,随访时间1~6个月。自体脂肪干细胞治疗组病人在2~3个疗程后,可发现创面明显缩小,坏死组织及脓苔清除,组织色泽健康,血供良好,小的创面可以在治疗后自行愈合。平均治疗4周后,自体脂肪干细胞治疗组创面愈合面积约65.3%,对照组创面愈合面积约32.1%,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细胞组创面感染率约8.4%,对照组创面感染率约20.3%,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干细胞组平均住院时间(42.5±2.6)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57.2±2.1)天,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病人足背Tc PO2值测定显示:干细胞治疗组的足背经皮氧分压值,由术前的(33.28±6.48)mmol/L上升到术后的(41.88±7.89)mmol/L,干细胞组术前术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足背经皮氧分压值,由术前的(34.15±6.25)mmol/L变为术后的(37.58±7.65)mmol/L,本组术前术后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不仅可以加速糖尿病足皮肤创面愈合,还可以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血管生成,从而改善患肢的血供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糖尿病足 创面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噪声暴露对大鼠听皮层及海马脑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希林 廖华 +3 位作者 陈抗松 解为全 杨琨 朱占永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噪声暴露后大鼠听皮层及海马脑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探讨其在长期噪声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各8只,噪声组暴露... 目的观察慢性噪声暴露后大鼠听皮层及海马脑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探讨其在长期噪声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各8只,噪声组暴露于100dB SPL白噪声28天,每天4小时,制成慢性噪声暴露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造模结束后检测两组大鼠ABR反应阈,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GF-1在听皮层和海马的表达。结果噪声组造模结束后ABR反应阈(80.62±4.58dB SPL)较对照组(38.75±3.54dB SPL)明显升高(P<0.05),听皮层及海马脑区IGF-1阳性神经元数目和表达强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慢性噪声暴露可以使听皮层及边缘系统海马脑区IGF-1表达增高,这可能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噪声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听皮层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负压引流系统在游离植皮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月强 朱占永 +5 位作者 王晓利 范华骏 童怡兰 陈学杰 周海孝 余墨声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12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持续负压引流系统与常规加压包扎植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3月~2018年9月急慢性创面并且需要进行植皮手术治疗的病人98例,根据术中皮片包扎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游离植皮+常规加压包... 目的比较应用持续负压引流系统与常规加压包扎植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3月~2018年9月急慢性创面并且需要进行植皮手术治疗的病人98例,根据术中皮片包扎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游离植皮+常规加压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游离植皮+持续负压引流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手术优良率、满意度、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及血肿、感染、皮片不成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结果优30例、良5例、可7例、差7例;观察组手术结果优41例、良6例、可1例、差1例。观察组病人手术优良率及满意度分别为95.92%和97.96%,对照组分别为71.43%和7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伤口愈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血肿、感染、皮片不成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2%,对照组为2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植皮术应用持续负压引流系统较常规植皮加压包扎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和病人术后满意度,促进伤口愈合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皮术 加压包扎 持续负压引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肽抗菌凝胶治疗创伤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楷 朱占永 余墨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44-145,共2页
创伤性湿疹是因创伤后创面的延迟愈合、药物过敏、细菌感染或机械因素迟迟未能愈合,伴瘙瘁、渗出,也常因瘙痒难忍而挠抓、精神压力、易感因素等诱发加重病情.预后留有色素沉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法以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 创伤性湿疹是因创伤后创面的延迟愈合、药物过敏、细菌感染或机械因素迟迟未能愈合,伴瘙瘁、渗出,也常因瘙痒难忍而挠抓、精神压力、易感因素等诱发加重病情.预后留有色素沉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法以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治疗为主,但因药物副作用及疗程较长等因素影响,效果欠佳.本院应用蝎肽抗菌凝胶(武汉摩尔太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治疗创伤性湿疹,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肽 抗菌凝胶 创伤性湿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