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泊酚与丙泊酚在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
作者 张燕 李晓 +3 位作者 冯婷 田芳 李丽伟 杨建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比较环泊酚和丙泊酚在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2至12月择期行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环泊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麻醉前、打开颅骨、血管开始吻合、血管吻合结束、手术结束各... 目的:比较环泊酚和丙泊酚在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2至12月择期行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环泊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麻醉前、打开颅骨、血管开始吻合、血管吻合结束、手术结束各时间点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麻醉前和手术结束时动脉血气中血糖和乳酸水平,拔管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以及麻醉诱导期间不良反应(心动过缓、低血压、注射痛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H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泊酚组MAP随时间的变化小于丙泊酚组(P<0.001)。环泊酚组手术结束时与麻醉前血糖和乳酸水平的差值低于丙泊酚组(P<0.001)。环泊酚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均少于丙泊酚组(P<0.001)。环泊酚组注射痛的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环泊酚用于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患者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苏醒时间,降低注射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丙泊酚 烟雾病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环状脱垂痔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和恢复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沈亚萍 李丽伟 +3 位作者 吴俊鹤 莫榆 石博 孙振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1-1245,共5页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环状脱垂痔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环状脱垂痔切除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环状脱垂痔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环状脱垂痔切除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组(F组)和阿片类药物麻醉组(A组),每组30例。F组麻醉诱导前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诱导时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3μg·kg^(-1)·h^(-1)和艾司氯胺酮0.25 mg·kg^(-1)·h^(-1)。A组麻醉诱导前接受等体积生理盐水,诱导时给予舒芬太尼0.5μg/kg,术中持续泵注环泊酚0.4 mg·kg^(-1)·h^(-1)和瑞芬太尼0.1~0.4μg·kg^(-1)·min^(-1)。记录手术持续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前1 d和术后1 d采用15项恢复质量(QoR-15)量表评估患者状态,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和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睡眠情况。记录术毕即刻、术后2、6、12、24 h VAS疼痛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口腔分泌物增多、呼吸抑制、排尿困难等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F组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延长,术后1 d QoR-15评分明显升高、AIS和NR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恶心、排尿困难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不同时点VAS疼痛评分,头晕、口腔分泌物增多和呼吸抑制等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改善环状脱垂痔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和恢复质量,减少术后恶心、排尿困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环状脱垂痔切除术 恢复质量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的多种影像学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丽伟 刘茁 +7 位作者 王国良 张华 陈文 马静 张丽 何为 马潞林 王淑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8-683,共6页
目的:研究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下腔静脉瘤栓伴血栓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的肾癌伴瘤栓病例5... 目的:研究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下腔静脉瘤栓伴血栓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的肾癌伴瘤栓病例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同时行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检查并完成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结果:根据术中观察及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下腔静脉瘤栓是否合并血栓为标准,将56例患者分为合并血栓组(n=18)及不合并血栓组(n=38)。比较发现,瘤栓合并血栓的患者,瘤栓长度更长[(10.50±5.55)cmvs.(6.66±3.73)cm,P=0.014];瘤栓直径/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冠状最大径比值更接近1[1.0(0.7,1.0)vs.0.9(0.2,1.0),P=0.004];出现下肢水肿的比例更高[66.7%(12/18)vs.5.3%(2/36),P=0.005];行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或下腔静脉横断术的比例更高[66.7%(12/18)vs.15.8%(6/38),P<0.001]。对比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3种影像检查方法,鉴别瘤栓合并血栓,灵敏度最高的是增强磁共振(77.8%),特异性最高的是下腔静脉超声和增强CT(97.4%),准确性最高的是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83.9%),阳性预测值最高的是增强CT(90.9%),阴性预测值最高的是增强磁共振(89.2%)。结论: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的患者,下腔静脉瘤栓长度更长,瘤栓直径/IVC冠状最大径比值更接近1,更易出现下肢水肿。术前需综合多种影像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下腔静脉瘤栓 血栓 影像诊断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26例麻醉处理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丽伟 马南 +3 位作者 艾艳秋 韩新巍 高雪梅 孙瑞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08-909,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麻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车削表面三维形貌的形成及加工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丽伟 董申 程凯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9-52,共4页
全面分析了超精密加工表面形貌及其特征的形成 ,认为它是实际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和几何形状特征表面的叠加。基于机床工艺系统和加工过程 ,详细分析了超精密车削表面三维形貌的加工影响因素 ,认为刀具几何形状、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影... 全面分析了超精密加工表面形貌及其特征的形成 ,认为它是实际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和几何形状特征表面的叠加。基于机床工艺系统和加工过程 ,详细分析了超精密车削表面三维形貌的加工影响因素 ,认为刀具几何形状、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影响理想粗糙度表面的形成 ,工件材料特性和刀具与工件间相对振动影响实际粗糙度表面和波纹度表面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车削 超精密加工 表面形貌 粗糙度 波纹度 加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手术中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内插管37例应用体会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丽伟 韩雪萍 +1 位作者 王家祥 张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5-806,共2页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颈椎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患儿心肺转流期间血浆cTnI和CK-MB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丽伟 张卫 +2 位作者 艾艳秋 吕慧敏 王照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4-915,共2页
有研究报道,小儿心脏手术30%的左心室心肌坏死是由于围术期心肌保护不足引起。心肌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是1986年由Murry首次提出,药物预处理具有相对安全、方便、剂量易控制等优点,
关键词 心肌缺血预处理 盐酸戊乙奎醚 CTNI 转流期间 MB CK 血浆 心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微观形貌定量表征中几种新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丽伟 董申 程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702-1705,共4页
微观形貌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表面信息 ,对它的定量表征是深入研究表面的重要途径。随着纳米技术、激光测量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表面的定量表征方法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 ,新的先进数学方法如分形、小波等都被较好地应用于表面表征中。... 微观形貌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表面信息 ,对它的定量表征是深入研究表面的重要途径。随着纳米技术、激光测量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表面的定量表征方法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 ,新的先进数学方法如分形、小波等都被较好地应用于表面表征中。介绍其中的一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微观形貌 定量表征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经民航空中转运危重新生儿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丽伟 梁军 +1 位作者 董敏 孙丽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空中转运不同于陆路转运,它受环境及设备条件等因素限制,且存在诸多不稳定性因素。需要经过充分准备和途中严密监护。我院新生儿科分别于2007年1月和2010年10月,将2例危重新生儿通过民航航班转运至日本和上海治疗。现将2例空中转运的准... 空中转运不同于陆路转运,它受环境及设备条件等因素限制,且存在诸多不稳定性因素。需要经过充分准备和途中严密监护。我院新生儿科分别于2007年1月和2010年10月,将2例危重新生儿通过民航航班转运至日本和上海治疗。现将2例空中转运的准备工作及途中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转运 危重新生儿 护理配合 民航 设备条件 不稳定性 新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丽伟 方申 +4 位作者 艾艳秋 何龙 张卫 王照飞 吕慧敏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11期47-49,共3页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择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D组(0.5μg/kg/h泵注Dex至手术结束前30min)和对照组(C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方法同D组),术前1d(T_0),术后1d(T_1)...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择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D组(0.5μg/kg/h泵注Dex至手术结束前30min)和对照组(C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方法同D组),术前1d(T_0),术后1d(T_1),术后3d(T_2),术后5d(T_3),术后7d(T_4)进行MMSE评分并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与T0比较,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T_1、T_2和T_3时均下降,且D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皮质醇浓度在T_1、T_2、T_3时明显升高(P<0.05),且D组显著低于C组(P<0.05)。Dex降低老年患者POCD发生率可能与其降低应激反应时血浆皮质醇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微驱动器静电弹性耦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丽伟 朱荣 周兆英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244-246,共3页
以微泵静电驱动结构为例,基于静电和弹性薄板理论,应用瑞利-黎兹能量法建立了周边固支边界条件下,静电驱动圆膜弯曲振动的谐振频率及相应振型的理论模型。位移振形的模态分析及频率计算结果均表明该计算实例的谐振频率为635Hz,为微驱动... 以微泵静电驱动结构为例,基于静电和弹性薄板理论,应用瑞利-黎兹能量法建立了周边固支边界条件下,静电驱动圆膜弯曲振动的谐振频率及相应振型的理论模型。位移振形的模态分析及频率计算结果均表明该计算实例的谐振频率为635Hz,为微驱动器的设计及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驱动 薄板理论 瑞利-黎兹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光滑表面的加工、表征和功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丽伟 董申 程凯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18,共4页
超精密加工的目标是通过表面质量控制获得预定的表面功能。一定的加工过程产生相应的表面特征 ,而表面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着表面的实际功能。为了通过预先设计及加工控制获得要求的功能表面 ,必须对超光滑表面的加工、表征。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超光滑表面 表面特征 表面表征 表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密闭腔内微气流的挤压膜阻尼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丽伟 朱荣 +1 位作者 周兆英 任建兴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35-1839,共5页
针对MEMS密闭腔内微气流与压电驱动机构的耦合振动,综合采用空气挤压膜阻尼效应和能量法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等温雷诺方程求解气体压力分布,进而计算微气流挤压膜阻尼能,将其代入能量方程,与压电-硅膜的耦合动能、势能、压电电场能进行... 针对MEMS密闭腔内微气流与压电驱动机构的耦合振动,综合采用空气挤压膜阻尼效应和能量法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等温雷诺方程求解气体压力分布,进而计算微气流挤压膜阻尼能,将其代入能量方程,与压电-硅膜的耦合动能、势能、压电电场能进行能量耦合,将由能量方程确定的压电-硅膜-微气流耦合作用下的位移振形待定系数λ′与无气流影响下的压电-硅膜耦合振动位移振形待定系数λ对比后,找到了增加的阻尼项,微气流对驱动结构振动位移的影响正是通过该阻尼项体现的。研究可为微流体的驱动及协调控制提供相关理论基础及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微流体 微驱动 挤压膜阻尼 雷诺方程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布啡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术后镇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丽伟 马春宇 +4 位作者 吕慧敏 彭周全 王照飞 李新峰 艾艳秋 《医学与哲学(B)》 2018年第6期25-27,共3页
观察纳布啡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术后镇痛临床效果。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小儿90例随机均分为纳布啡(N)组、氟比洛芬酯(F)组和空白对照(C)组,所有小儿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三组剂量分别为纳布啡1mg/kg+舒芬太尼2.0μg/kg、氟比洛芬酯... 观察纳布啡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术后镇痛临床效果。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小儿90例随机均分为纳布啡(N)组、氟比洛芬酯(F)组和空白对照(C)组,所有小儿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三组剂量分别为纳布啡1mg/kg+舒芬太尼2.0μg/kg、氟比洛芬酯2mg/kg+舒芬太尼2.0μg/kg和舒芬太尼2.0μg/kg。观察并记录小儿术后4h(T_1)、8h(T_2)、12h(T_3)、24h(T_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及CHEOP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C组相比,N组、F组各时间点CHEOPS评分降低(P<0.05);N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F组和C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N组和F组(P<0.05)。纳布啡可安全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术后镇痛镇静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小儿 术后镇痛 尿道下裂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应用于大样本小儿外科手术麻醉前用药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丽伟 艾艳秋 +1 位作者 王家祥 王宏伟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9期28-29,41,共3页
为了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前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选取1 535例小儿外科手术,随机分为三组,观察麻醉前用药唾液分泌量、体温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气管插管和拔管时,三组分泌物量有差异(P<0.01)。三组基... 为了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前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选取1 535例小儿外科手术,随机分为三组,观察麻醉前用药唾液分泌量、体温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气管插管和拔管时,三组分泌物量有差异(P<0.01)。三组基础体温无差异(P>0.05),组内有差异(P<0.05)。三组基础心率无差异(P>0.05),组内有差异(P<0.01)。三组平均动脉压无差异(P>0.05)。因此PHC 0.04mg/kg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前用药,能有效抑制唾液腺分泌,维持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麻醉前用药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根治术30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丽伟 张卫 +3 位作者 王家祥 艾艳秋 花瑞芳 马君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2-762,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骶管阻滞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低潮气量人工通气法用于胸腔镜辅助小儿漏斗胸矫正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丽伟 王家祥 张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5-1116,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漏斗胸 胸腔镜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影像评估模型对下腔静脉切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丽伟 刘茁 +9 位作者 王国良 何为 张华 薛恒 葛辉玉 蒋洁 曹芳婷 张树栋 马潞林 王淑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614-620,共7页
目的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术中对下腔静脉的处理是取栓手术和术前影像学评价时关注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通过超声联合核磁及CT影像,评估下腔静脉切除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影像评估模型,预测术中下腔静脉切除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 目的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术中对下腔静脉的处理是取栓手术和术前影像学评价时关注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通过超声联合核磁及CT影像,评估下腔静脉切除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影像评估模型,预测术中下腔静脉切除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手术治疗的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MayoⅠ~Ⅳ级患者99例。收集87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下腔静脉切除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另外12例患者行数据验证。结果 48%(42/87例)行下腔静脉切除。经单因素分析,需要下腔静脉切除的患者更可能伴血栓,下腔静脉在肾静脉开口处完全阻塞,超声图像未显示下腔静脉残余管腔血流信号。与未切除下腔静脉组比较,切除组患者下腔静脉最大前后径[(34.20±7.82)mmvs.(26.96±7.12)mm]、下腔静脉在肾静脉开口的前后径[(30.86±5.65)mmvs.(25.00±6.48)mm]、下腔静脉最大冠状径[(36.23±5.65)mmvs.(28.79±4.55)mm]均更宽,下腔静脉瘤栓长度更长[(88.65±45.82)mmvs.(54.63±33.5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经多因素分析,MRI/CT图像测量下腔静脉冠状最大径(OR:1.291,P<0.001)和超声未见残余管腔血流(OR:0.152;P=0.002)是下腔静脉切除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得出影像预测模型:Ln{pre/(1-pre)}=0.256×IVC最大冠状径-1.885×IVC残余管腔血流-7.602,概率大于50%时需要切除下腔静脉。行ROC曲线分析,影像预测模型评估IVC切除曲线下面积为0.887。12例行数据验证,11例预测结果与手术情况相符合。结论下腔静脉切除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核磁/CT图像显示下腔静脉冠状最大径大和超声未显示彩色血流信号,并建立影像模型,预测下腔静脉切除概率,对临床术前手术策略制定、患者个体化管理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下腔静脉 瘤栓 影像诊断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诊断在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丽伟 刘茁 +3 位作者 何为 张丽 崔立刚 王淑敏 《中国医药》 2019年第6期922-92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像在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108例,结合肾肿瘤及瘤栓的超声、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和原发肿瘤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影像在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108例,结合肾肿瘤及瘤栓的超声、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和原发肿瘤病理特征,探讨影像诊断价值。结果结合患者影像学表现及原发肿瘤病理特征,108例患者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82例(75. 9%)、乳头状肾细胞癌12例(11. 1%)、肾母细胞瘤3例(2. 8%)、尿路上皮癌6例(5. 6%)、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1. 9%)、肾脏Ewing肉瘤1例(0. 9%)、TFE3易位肾细胞癌1例(0. 9%)、嫌色细胞性肾细胞癌1例(0. 9%)。CT/MRI检查发现,下腔静脉最大冠状径为(3. 2±0. 7) cm,下腔静脉瘤栓长度为(7. 0±4. 2) cm。下腔静脉瘤栓伴血栓35例,血栓可位于下腔静脉远心端、近心端及对侧肾静脉。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影像表现不同。结合超声、CT及MRI影像表现,分析肾肿瘤的影像特征及瘤栓长度、范围及肿瘤血供、伴血栓情况,对治疗方案及手术计划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下腔静脉瘤栓 病理类型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弱视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丽伟 刘明霞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23期2942-294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基本治愈的278例(391眼)弱视行3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经散瞳验光后证实视力下降至≤0.9时为弱视复发眼。结果:复发率为30.91%。轻、中、重度弱视组复发率分别为9.21%、45.7%、84.93%,差异...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基本治愈的278例(391眼)弱视行3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经散瞳验光后证实视力下降至≤0.9时为弱视复发眼。结果:复发率为30.91%。轻、中、重度弱视组复发率分别为9.21%、45.7%、84.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旁中心注视弱视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心注视的弱视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复发因注视性质和弱视程度不同而异,对于易复发的弱视类型应进行重点监测并长期系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复发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