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与同步发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仕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95-1699,共5页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信息化发展引领工业化,助推城镇化,支撑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依托信息化,仰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信息化发展引领工业化,助推城镇化,支撑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依托信息化,仰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依赖信息化,协助工业化,加速城镇化。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协调互动的必然选择。惟有"四化"同步发展,才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现代化进程,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会议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多维理路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仕波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6,共4页
遵义会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篇章。探讨遵义会议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立的逻辑关系,理论思路上要从科学性、民主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四个维度加以把握,遵义会议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蕴涵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供了... 遵义会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篇章。探讨遵义会议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立的逻辑关系,理论思路上要从科学性、民主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四个维度加以把握,遵义会议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蕴涵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供了民主机制保障、奠定了独立自主品质以及弘扬了时代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会议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多维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疫时期的公共卫生伦理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仕波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20,共3页
日益频发的重大灾疫引来了广泛的伦理关注。在应对灾疫中,既要解决医学问题,又要解决公共卫生伦理学问题。探讨其间评价公共卫生行动的效用、尊重、公正、互助和相称性等伦理学原则,分析卫生资源分配、应急救治职责、隔离检疫措施等伦... 日益频发的重大灾疫引来了广泛的伦理关注。在应对灾疫中,既要解决医学问题,又要解决公共卫生伦理学问题。探讨其间评价公共卫生行动的效用、尊重、公正、互助和相称性等伦理学原则,分析卫生资源分配、应急救治职责、隔离检疫措施等伦理学问题。建议将公共卫生伦理学框架纳入政府应对灾疫的行动方案中,科学地制定公共卫生伦理学指南;准确把握灾疫现状,最优组合配置医疗资源,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依法构建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体系,提升灾疫时期应对公共卫生安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疫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贵州定期集贸市场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仕波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9年第2期39-45,共7页
根据贵州地方志书中关于定期集场的记载,对清代贵州各地定期集贸市场发展、分布概况以及定期市场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进行阐述,拟对今天贵州地方经济史的研究和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决策有所借鉴。
关键词 清代 贵州 定期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仕波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7,共4页
经典作家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一系列问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必要性,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具体任务,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根本路径。我们必须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大力推进实践和理论创新、... 经典作家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一系列问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必要性,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具体任务,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根本路径。我们必须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大力推进实践和理论创新、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整合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正确方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两次结合”的历史条件及经验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仕波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3,共4页
总结中国共产党90多年取得革命、建设与改革辉煌成就的艰辛历程,其根本原因在于成功地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两次结合。两次结合是在一定的理论准备、实践基础和直接推力作用下实现的。两次结合的历史进程给我们... 总结中国共产党90多年取得革命、建设与改革辉煌成就的艰辛历程,其根本原因在于成功地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两次结合。两次结合是在一定的理论准备、实践基础和直接推力作用下实现的。两次结合的历史进程给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次飞跃 历史条件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运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仕波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8-71,共4页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一种现代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创设问题环境展开教学,学生围绕问题以小组讨论代替班级授课。通过在医学院校"概论"课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方面能够取得很好实效,...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一种现代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创设问题环境展开教学,学生围绕问题以小组讨论代替班级授课。通过在医学院校"概论"课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方面能够取得很好实效,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概论”课 教学理念 教学实效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仕波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1-54,共4页
红色资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优质资源和正确价值导向。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维护校园意识形态安全、引领校园舆情、适应高校人才培养需求有着积极意义。深度挖掘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 红色资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优质资源和正确价值导向。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维护校园意识形态安全、引领校园舆情、适应高校人才培养需求有着积极意义。深度挖掘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施"红色"情境教育、强化校园红色文化阵地建设、构建校园红色资源多媒体教育平台,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正确引领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民族地区基层协商民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仕波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2 6,6,共3页
分析了贵州民族地区开展基层民主协商面临的问题。基层协商民主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贵州民族地区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应该强化民主意识,提高民众参与度;健全表达机制,拓宽参与渠道;规范选举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创新协商形式,规... 分析了贵州民族地区开展基层民主协商面临的问题。基层协商民主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贵州民族地区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应该强化民主意识,提高民众参与度;健全表达机制,拓宽参与渠道;规范选举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创新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民族地区 基层 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贵州军屯述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仕波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8年第2期63-67,共5页
明代的卫所屯田制度在贵州"蛮荒"之地的开发史上有着重要的一页。本文通过对贵州社会变迁史的回顾来突出论述明代军屯在贵州的具体实施状况以及所产生的巨大历史作用,这对今天贵州地方经济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明代 贵州 军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贵州农村集贸市场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仕波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7-99,112,共4页
清代是贵州城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的重要时期,相应地,城乡市场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本文根据诸多贵州地方史料中关于集场的记载,对清代贵州各地农村集贸市场发展概况、市场类型以及集市特点进行了阐述。这对今天贵州地方... 清代是贵州城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的重要时期,相应地,城乡市场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本文根据诸多贵州地方史料中关于集场的记载,对清代贵州各地农村集贸市场发展概况、市场类型以及集市特点进行了阐述。这对今天贵州地方经济史的研究和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决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贵州 农村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经济”模式对贵州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仕波 《消费导刊》 2008年第18期19-20,共2页
贵州在"三线建设"时期取得重大发展。本文就"三线经济"模式对贵州开发取得的成就、所带来的历史影响及其对今天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启示进行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 贵州 三线经济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仕波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7年第4期124-125,共2页
本文分析了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价值以及运用原则,提出了运用策略: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开展“红色”实践教学,提升红色资源精神感召力;整合红色资源,构建大学校园红... 本文分析了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价值以及运用原则,提出了运用策略: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开展“红色”实践教学,提升红色资源精神感召力;整合红色资源,构建大学校园红色资源多媒体教育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强化大学校园红色文化阵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运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贵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仕波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5-68,共4页
抗战时期,贵州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回顾战争苦难中的贵州民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诉求,再现贵州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概况——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的建立,疫病的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以及医学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人们对特殊历... 抗战时期,贵州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回顾战争苦难中的贵州民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诉求,再现贵州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概况——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的建立,疫病的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以及医学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人们对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其历史影响进行深刻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贵州 医疗卫生事业 历史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贵州医疗卫生政策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仕波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8-71,共4页
抗战时期,贵州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立、医疗卫生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对抗战时期贵州医疗卫生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的剖析,有助于加强抗战史的研究。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贵州 医疗卫生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学习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索
16
作者 李仕波 《前沿》 2012年第14期43-44,共2页
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问题是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化大众"和"大众化"的目标。内隐学习的提出为在当代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契合内隐学习方式,转变理念,立足... 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问题是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化大众"和"大众化"的目标。内隐学习的提出为在当代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契合内隐学习方式,转变理念,立足于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在青年大学生中可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文尝试探索适应内隐学习方式的新路径,拓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性之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学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路径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的内涵探析
17
作者 李仕波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9期54-56,共3页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的新概括,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的鲜明问题意识、基本内涵、内在逻辑及其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实践特色 理论特色 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时段视角的中国道路探索分析
18
作者 李仕波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53-54,共2页
长时段理论的提出为探讨中国道路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长时段的视角来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正确选择深受近代以来历史任务、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和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影响。
关键词 长时段 革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设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历史条件的比较分析
19
作者 李仕波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7期47-48,共2页
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但是,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它所产生的背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但是,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它所产生的背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背景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就拟从这种背景上的差异性作初步的探讨,以期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主义设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历史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比较
20
作者 李仕波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13-16,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从理论上、实践上对中国发展经济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前后具有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由于他们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和不同的国际环境,因而,他们制定的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从理论上、实践上对中国发展经济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前后具有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由于他们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和不同的国际环境,因而,他们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又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比较研究他们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