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学学理资源在文学地理学建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仲凡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8,共6页
文学地理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不应满足于在文学研究中对地理学概念和名词的简单搬用。文学研究与地理学的结合也不应该只是两个学科的简单拼贴,而应该是两个学科的深度融合。文学地理学建构过程中应该注意文学与地理学两种学科理论的... 文学地理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不应满足于在文学研究中对地理学概念和名词的简单搬用。文学研究与地理学的结合也不应该只是两个学科的简单拼贴,而应该是两个学科的深度融合。文学地理学建构过程中应该注意文学与地理学两种学科理论的贯通性,尤其需要对地理学进行深层的理论透视。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和借鉴地理学的各种关键学科思想与研究方法,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理解地理学带给文学研究的勃勃生机与广阔空间,还将使文学地理学超越文学的地理要素研究,成为真正具有文学和地理学双重学科品格的学术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地理学 学理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旧体诗词的非现代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仲凡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3-194,共2页
现代旧体诗词在精神品格、语言形式以及写作传播机制等方面上具有非现代性的特征。在讨论现代旧体诗词的价值和入史问题时,不应该笼统地谈论现代旧体诗词是否具有现代性,而应该注意到它在现代性方面的复杂性与多面性,特别是应该注意到... 现代旧体诗词在精神品格、语言形式以及写作传播机制等方面上具有非现代性的特征。在讨论现代旧体诗词的价值和入史问题时,不应该笼统地谈论现代旧体诗词是否具有现代性,而应该注意到它在现代性方面的复杂性与多面性,特别是应该注意到它无法被定性或归入为现代性的层面。现代旧体诗词的现代性与非现代性是夹缠扭结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现代旧体诗词自身所处文化语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在现代性问题上的复杂性。对现代旧体诗词非现代性的承认,并不意味着对现代旧体诗词的轻视或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旧体诗词 非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诗的历史构想与20世纪中国诗歌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仲凡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2期116-119,共4页
新诗的历史构想,是新诗的写作者和理论家们对新诗在文体特征、具体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设想、期待和想象。这些构想描绘了新诗的理想形态。尽管关于新诗的构想已经成为历史,而且自身也是千差万别甚至相互对立,但它们对后来的诗歌写作和批... 新诗的历史构想,是新诗的写作者和理论家们对新诗在文体特征、具体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设想、期待和想象。这些构想描绘了新诗的理想形态。尽管关于新诗的构想已经成为历史,而且自身也是千差万别甚至相互对立,但它们对后来的诗歌写作和批评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却至关重要。它们引导和制约着20世纪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同时又作为诗歌批评的重要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反过来影响着人们对新诗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历史构想 中国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区》的理论创新与超越——《理论建构的边界与问题》商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仲凡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57,共4页
曾大兴的《论文学区》正式提出"文学区"的概念,是国内第一部对文学区的定义与特征、文学区的类型、文学区的划分依据等问题进行讨论的专题性研究成果。《论文学区》在借鉴"文化区"相关理论的同时,对它们也有丰富和... 曾大兴的《论文学区》正式提出"文学区"的概念,是国内第一部对文学区的定义与特征、文学区的类型、文学区的划分依据等问题进行讨论的专题性研究成果。《论文学区》在借鉴"文化区"相关理论的同时,对它们也有丰富和发展。从"文化区"到"文学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中间体现的却是一种明确的文学地理学意识。左鹏《理论建构的边界与问题——〈论文学区〉商榷》对《论文学区》的全面否定是不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文学区》 创新 超越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檀香刑》与《秦腔》的戏曲元素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仲凡 陈娜娜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1-54,共4页
莫言的《檀香刑》和贾平凹的《秦腔》作为新世纪以来重要的长篇小说,与中国传统戏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显示了与地方戏曲的密切关联和深厚渊源。《檀香刑》是借鉴民间戏曲猫腔写小说的典范之作,《秦腔》的叙事也处处渗透着秦腔戏曲的... 莫言的《檀香刑》和贾平凹的《秦腔》作为新世纪以来重要的长篇小说,与中国传统戏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显示了与地方戏曲的密切关联和深厚渊源。《檀香刑》是借鉴民间戏曲猫腔写小说的典范之作,《秦腔》的叙事也处处渗透着秦腔戏曲的影响。戏曲元素在两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各有不同,其影响下的小说深层结构也呈现出较大差异。作者之所以在小说中大量运用戏曲元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生命中具有深厚的戏曲情结,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把戏曲作为重塑精神故乡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香刑》 《秦腔》 戏曲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的视野和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仲凡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686-690,共5页
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在视野和方法上有一些倾向,如宏观视野的缺乏、作家作品研究中对传统诗文评的过分倚重、对研究现状漠视而产生的偏见等,目前亟需对这些倾向进行审视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新的研究路向。旧体诗词研究需要打通古今... 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在视野和方法上有一些倾向,如宏观视野的缺乏、作家作品研究中对传统诗文评的过分倚重、对研究现状漠视而产生的偏见等,目前亟需对这些倾向进行审视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新的研究路向。旧体诗词研究需要打通古今、融会新旧的宏阔视野,需要把旧体诗词置于整个中国诗歌变迁的历程之中,置于现当代文学的整体之中,同时还需要批评观念与研究方法的革新以及学术力量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体诗词 研究 视野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学家旧体诗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仲凡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145,共4页
新文学家的旧体诗写作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旧体诗词与新文学在艺术功能、表现对象上的互补性,使得新文学家有了在新旧文学之间腾挪转换的自由空间。新文学家旧体诗写作的广泛存在,表明20世纪对中国文学来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新... 新文学家的旧体诗写作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旧体诗词与新文学在艺术功能、表现对象上的互补性,使得新文学家有了在新旧文学之间腾挪转换的自由空间。新文学家旧体诗写作的广泛存在,表明20世纪对中国文学来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新文学的世纪,而是一个新旧文学交替的世纪。在新文学家旧体诗的评价问题上,我们需要纵横两个坐标系,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视角予以观照,才能对其做出公允、恰当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家 旧体诗 文学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余华《第七天》看小说对社会新闻的借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仲凡 孙小娟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2-25,85,共5页
余华《第七天》借用大量社会新闻,并对这些新闻进行重构和改编。小说在对有些新闻的借用中,作者赋予了新闻原型中平面化符号化的人物以鲜活的生命。但从总体上来看,余华未能处理好新闻和文学之间的转化,存在简单搬用、生硬搬用、细节不... 余华《第七天》借用大量社会新闻,并对这些新闻进行重构和改编。小说在对有些新闻的借用中,作者赋予了新闻原型中平面化符号化的人物以鲜活的生命。但从总体上来看,余华未能处理好新闻和文学之间的转化,存在简单搬用、生硬搬用、细节不真实等问题。近年来,余华开始尝试在创作中借用社会新闻来表达他对现实的关注,但其实很难单纯通过新闻媒体全面而又深刻地了解和把握现实,此外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借用社会新闻时,需要清楚地知道文学与新闻之间的本质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七天》 社会新闻 余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地图绘制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仲凡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7-11,共5页
文学地图的制作比文学地图学理论研究更具有实践性、挑战性和创造性。它需要以文学地图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充分吸收古今中外文学地图制作的经验,遵守专题地图制作的基本原则及一般技术规范。文学地图制作不能简单地照搬普通地图,而是需... 文学地图的制作比文学地图学理论研究更具有实践性、挑战性和创造性。它需要以文学地图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充分吸收古今中外文学地图制作的经验,遵守专题地图制作的基本原则及一般技术规范。文学地图制作不能简单地照搬普通地图,而是需要考虑到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自身特点,创造性地设计和发明一些有针对性的表示方法。文学地理信息系统及电子地图等,必将逐渐替代传统的纸质文学地图,成为信息承载量更大、也更加高效的文学地理信息新载体。文学地图的制作,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泛,学界有必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对其展开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文学地图 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情与诗艺——鲁迅与周作人诗观合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仲凡 《社科纵横》 2001年第4期63-64,共2页
鲁迅周作人由于他们共同的家庭文化教育背景及相似的留学经历 ,他们对艺术、诗歌的许多观点都非常接近 ,他们以一种开放的眼光 ,继承古典诗歌优秀传统 ,借鉴西方文艺思想 ,联系革命当时诗歌创作批评现状 ,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鲁迅 周作人 诗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飞宇苏北书写的文学地理学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仲凡 刘平平 《太原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88-91,共4页
毕飞宇在小说中将苏北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全景式地呈现给读者。江苏特殊的地域划分、苏南苏北存在的事实上的差距,促使毕飞宇在描绘苏北平原时,着力凸显苏北景观的特殊性。毕飞宇小说中对苏北自然、人文历史的描绘,使读者了解到:江苏... 毕飞宇在小说中将苏北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全景式地呈现给读者。江苏特殊的地域划分、苏南苏北存在的事实上的差距,促使毕飞宇在描绘苏北平原时,着力凸显苏北景观的特殊性。毕飞宇小说中对苏北自然、人文历史的描绘,使读者了解到:江苏文学并不等同于苏南文学。苏北文学的产生和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江苏文学感伤颓废的文风,并为文学地理学以及边缘地区的文学研究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飞宇 苏北书写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诗词写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仲凡 《电影评介》 2009年第5期97-98,共2页
互联网上的中华诗词作品已经成为中华诗词版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给中华诗词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扩大了中华诗词的作者、读者群体,带来了中华传统诗词创新的机遇,也使中华诗词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和压力。互... 互联网上的中华诗词作品已经成为中华诗词版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给中华诗词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扩大了中华诗词的作者、读者群体,带来了中华传统诗词创新的机遇,也使中华诗词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和压力。互联网中华诗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和互联网上的传统古典诗词以及新诗相比,中华诗词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方面显得保守和落伍。另外,各种互联网中华诗词力量需要整合,中华诗词网站的运作也亟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华诗词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地图在空间转向中的兴起与困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仲凡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6,26,共7页
文学地图的兴起与文学研究中的空间转向具有某种呼应关系。文学地图是以一种或多种文学地理信息为主题的专题地图,用于表示文学要素或现象的地理分布、空间关系及动态变化。文学地图的内涵不仅非常丰富,而且具有相当大的延展性,与之相... 文学地图的兴起与文学研究中的空间转向具有某种呼应关系。文学地图是以一种或多种文学地理信息为主题的专题地图,用于表示文学要素或现象的地理分布、空间关系及动态变化。文学地图的内涵不仅非常丰富,而且具有相当大的延展性,与之相关的具有研究价值的对象范围其实是极其广泛的。文学地图的相关研究和绘制近年来获得加速发展,成为文学地理学和空间批评领域中一个特别重视技术性和操作性的分支。一方面,文学地图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字描述的地理环境,确定小说情节的发生位置等,弥补文字表现地理空间直观性较差的弱点;另一方面,文学地图绘制中的信息收集、核实、底图选择、图例设计等技术瓶颈问题,仍然制约着高水平文学地图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文学地图 空间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茂腔对莫言创作个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仲凡 刘玮琦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51-55,共5页
地域文化,不仅是莫言创作保持浓郁生活气息的源泉,更是其叙事独具民间特色的根本。高密地方小戏茂腔,是莫言幼时的精神食粮。离开故乡后,茂腔成为莫言心中高密东北乡独特的文化符号,是代表着高密声音、高密地域文化的精神之根,同时对他... 地域文化,不仅是莫言创作保持浓郁生活气息的源泉,更是其叙事独具民间特色的根本。高密地方小戏茂腔,是莫言幼时的精神食粮。离开故乡后,茂腔成为莫言心中高密东北乡独特的文化符号,是代表着高密声音、高密地域文化的精神之根,同时对他的文学创作、作品的个性化生成、文体形式的创新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莫言汲取了民间戏曲文化营养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仅为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也为当代中国文学建构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茂腔 艺术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理经验对虹影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仲凡 刘玮琦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2-35,共4页
童年时期长江边的贫苦生活和移民后的异域体验作为虹影最重要人生经验,成为她长篇小说创作的灵感来源,这不仅扩大了其作品的地理空间范围,充分展示出多种地域特色,而且还满足了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心理。丰富的地理经验在成就虹影的同时... 童年时期长江边的贫苦生活和移民后的异域体验作为虹影最重要人生经验,成为她长篇小说创作的灵感来源,这不仅扩大了其作品的地理空间范围,充分展示出多种地域特色,而且还满足了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心理。丰富的地理经验在成就虹影的同时,也给她的文学创作带来某些制约与规定。客观看待地理经验对虹影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对于整体把握其长篇小说创作的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地理经验 长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仲凡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5,11,共6页
文学地理学应该以文学为本位,学科归属上属于文学而非地理学。文学地理学不但会改变既有的文学研究格局,还会为文学研究带来全新的契机和广阔的前景,其作为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学科意义十分有限。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是成为与文学史... 文学地理学应该以文学为本位,学科归属上属于文学而非地理学。文学地理学不但会改变既有的文学研究格局,还会为文学研究带来全新的契机和广阔的前景,其作为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学科意义十分有限。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是成为与文学史并列的二级学科,而不是中国文学史的次生学科或附属学科,更不是中国文学史的附庸。文学地理学既是文学理论的一种新形态,也是一系列文学研究方法和批评方法的总和,它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应该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学科 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游记的文体特征与文学景观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仲凡 《临沂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50-61,共12页
从游记承担的功能和发挥的作用来看,游记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分享旅行经验的桥梁。作者游览的踪迹、游览的见闻、游览的所感所思三个方面是一般游记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却并非游记的必要条件。游记作为一种纪实性文体,真实性是这种文体的立... 从游记承担的功能和发挥的作用来看,游记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分享旅行经验的桥梁。作者游览的踪迹、游览的见闻、游览的所感所思三个方面是一般游记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却并非游记的必要条件。游记作为一种纪实性文体,真实性是这种文体的立身之本。游记必须以实际的游览经验作为写作游记的生活基础,而不能凭空想象或单纯地依凭文献等二手资料写作。游记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突出地表现在它的个人印记和情感方面。文学家的游记散文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作者们常常对游览地的文学景观,如作家故居或其他文学胜迹表现出特别浓厚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记 文体特征 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耀的陌生化诗学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仲凡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2-54,共3页
昌耀诗歌的陌生化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意象两方面。语言方面指他对古汉语的复活和对日常汉语的疏离;意象方面指他在意象选取、生成时与日常世界的偏离。昌耀诗歌的陌生化追求一方面使他的诗歌具有典雅的风貌和阅读的新鲜感;另一方面,这种... 昌耀诗歌的陌生化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意象两方面。语言方面指他对古汉语的复活和对日常汉语的疏离;意象方面指他在意象选取、生成时与日常世界的偏离。昌耀诗歌的陌生化追求一方面使他的诗歌具有典雅的风貌和阅读的新鲜感;另一方面,这种陌生化有时又成了诗歌阅读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耀 诗歌 陌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刊》发表毛泽东诗词的文学史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仲凡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诗刊》自创刊起,就发表了以毛泽东诗词为代表的大量旧体诗词作品,在当代诗歌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事件使旧体诗词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不证自明,并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在客观上鼓励了包括新文学家在内的广大诗人尝试、转向旧体... 《诗刊》自创刊起,就发表了以毛泽东诗词为代表的大量旧体诗词作品,在当代诗歌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事件使旧体诗词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不证自明,并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在客观上鼓励了包括新文学家在内的广大诗人尝试、转向旧体诗词写作。在诗歌观念上,改变了人们新旧诗对立的思维模式。还使得报刊杂志成为当代旧体诗词重要的传播媒介,旧体诗词获得更多公开发表的机会。《诗刊》发表旧体诗词,使得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实现了互利双赢,提升了旧体诗词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刊》 毛泽东 旧体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民经验作为严歌苓小说写作资源的限度
20
作者 李仲凡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6-41,共6页
移民经验曾经是严歌苓最为重要的小说写作资源。长期的移民经历不仅使严歌苓获得了丰富的异国生存体验,也在她的小说中留下了多重深刻的印记。她小说的题材与主题都在出国后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转型。移民的艰辛生活与心路历程成为她这... 移民经验曾经是严歌苓最为重要的小说写作资源。长期的移民经历不仅使严歌苓获得了丰富的异国生存体验,也在她的小说中留下了多重深刻的印记。她小说的题材与主题都在出国后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转型。移民的艰辛生活与心路历程成为她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小说题材之一。严歌苓小说对女性及同性恋者等边缘和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语言上注重对外语和方言的学习等,都与她的移民经验直接相关。移民经验在成就严歌苓的同时,也给她的小说创作带来某些束缚与限制。近年来的严歌苓小说,因为中国本土经验的匮乏而逐渐显出疲态,有些国内题材小说的真实感大不如前。如何更好地处理移民经验与本土经验之间的关系,是严歌苓不得不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移民经验 本土经验 写作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