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熟化银精矿氧压强化酸浸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强 李存兄 +3 位作者 顾智辉 李倡纹 王启亮 宋健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92-2105,共14页
考虑到浮选银精矿极具回收价值及现有处理工艺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浓硫酸熟化-氧压酸浸的工艺路线。首先,以湿法炼锌过程产出的浮选银精矿为对象,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破坏浮选残留有机药剂矿物包裹体;其次,利用加压湿法冶金独特的技术... 考虑到浮选银精矿极具回收价值及现有处理工艺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浓硫酸熟化-氧压酸浸的工艺路线。首先,以湿法炼锌过程产出的浮选银精矿为对象,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破坏浮选残留有机药剂矿物包裹体;其次,利用加压湿法冶金独特的技术优势,氧化溶解低价金属硫化物;最后,重点研究了工艺过程原理及氧压酸浸过程中Zn、Cu、In的浸出行为及浸出渣中物相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银精矿颗粒表面残留浮选药剂的P—O、—OH极性基团被浓硫酸氧化破坏,避免产生水化膜及矿物包裹体,促进有价元素的高效浸出;在高温氧化性条件和Fe^(3+)/Fe^(2+)变价离子对的助浸作用下,银精矿物相组成由闪锌矿(Zn S)、锌铁尖晶石(Zn Fe_(2)O_(4))、雌黄铁矿(FeS)、氯化亚铜(Cu Cl)为主,转变为以单质硫(S8)、铁矾(MeFe_(3)(SO_(4))_(2)(OH)_(6),Me:1/2Pb、Na、K)为主,并残留少量的闪锌矿(Zn S);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初始质量浓度可促进Zn、Cu、In的浸出,但温度过高会加剧铟铁共沉淀问题,降低锌、铟的浸出率,而质量浓度过高会降低氧气对Zn S及Fe^(2+)的氧化能力,抑制银精矿的溶解;延长反应时间、提高液固比均有利于银精矿的解离浸出;增大氧分压可以加强Fe^(3+)的氧化能力,促进对Zn S及ZnxFe(1-x)S的氧化作用,有利于银精矿的溶解。在反应温度为155℃、初始质量浓度为160 g/L、反应时间为180 min、氧分压为0.8 MPa、液固比为7 m L/g的氧压酸浸条件下,银精矿中Zn、Cu、In的浸出率分别为94.84%、98.36%和91.13%,浸出渣中铅、银的富集率分别达2.88%和7754 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银精矿 浓硫酸熟化 水化作用 氧压酸浸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含铁溶液水热矿化沉铁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倡纹 李存兄 +3 位作者 刘强 顾智辉 王启亮 宋健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1301,共11页
在常规湿法炼锌过程中,采用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除铁工艺时存在铁渣中铁质量分数低而锌质量分数高、渣量大、无害化处理成本高等难题,为此,本文开展湿法炼锌含铁溶液水热矿化沉铁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Fe3+水解生... 在常规湿法炼锌过程中,采用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除铁工艺时存在铁渣中铁质量分数低而锌质量分数高、渣量大、无害化处理成本高等难题,为此,本文开展湿法炼锌含铁溶液水热矿化沉铁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Fe3+水解生成赤铁矿(Fe2O3),同时促进铁矾物相(MFe3(SO4)2(OH)6)向赤铁矿的转化,铁渣中铁质量分数显著升高;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Fe3+沉淀率,并使更多的黄钾铁矾(KFe3(SO4)2(OH)6)转化为赤铁矿;提高氧分压将加快Fe2+氧化成Fe3+的速率,促进赤铁矿物相的形成。在反应温度为180℃,氧分压为0.8 MPa、反应时间为3 h且控制碱金属离子浓度的优化条件下,溶液中94.29%的铁以赤铁矿(Fe2O3)形式沉淀入渣,沉铁渣中铁质量分数为57.75%、锌质量分数为0.82%。对比黄钾铁矾工艺,铁渣量减少约60%,铁渣中锌质量分数降低6.5%。采用水热矿化沉铁工艺,可在低酸条件下实现溶液中铁的矿化沉淀,得到铁质量分数满足氧化铁行业标准且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赤铁矿沉铁渣,可助力湿法炼锌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含铁溶液 水热 矿化沉铁 铁物相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精矿与锌浸出渣加压协同助浸过程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倡纹 李存兄 +5 位作者 戴兴征 陆占清 王启亮 陈帮耀 宋健清 成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8,共11页
针对现有锌精矿加压浸出过程氧气利用率低、闪锌矿溶解缓慢等问题,利用锌浸出渣中Fe^(3+)的强氧化性以及Fe^(2+)/Fe^(3+)氧化还原离子对输氧效能,提高闪锌矿中S2-的高效氧化和O2利用率,实现锌精矿与锌浸出渣协同强化浸出。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现有锌精矿加压浸出过程氧气利用率低、闪锌矿溶解缓慢等问题,利用锌浸出渣中Fe^(3+)的强氧化性以及Fe^(2+)/Fe^(3+)氧化还原离子对输氧效能,提高闪锌矿中S2-的高效氧化和O2利用率,实现锌精矿与锌浸出渣协同强化浸出。研究结果表明,Fe^(3+)可以提高氧气溶解度,同时Fe^(2+)/Fe^(3+)的往返变价行为加速了浸出体系中闪锌矿(ZnS)的氧化溶解,锌的浸出速率和浸出率得到显著提升。以锌浸出渣形式向体系添加6.1 g/L Fe^(3+)、在初始硫酸浓度95 g/L、氧分压0.8 MPa、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20 min的优化条件下,锌浸出率可以达到98.60%,同时92.47%的铁沉淀入渣。锌精矿与锌浸出渣协同助浸受外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15.61 kJ/mol,协同浸出的动力学方程为:1-(1-α)^(1/3)=4.78×10^(-3)×{[exp(-15610/8.314T)]×c(H_(2)SO_(4))1.21×P(O_(2))0.33×c(Fe^(3+))0.4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精矿 加压浸出 锌浸出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溶液中锗的配位反应分离规律及萃取机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顾智辉 李存兄 +4 位作者 李倡纹 刘强 王启亮 宋健清 王阳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9-291,共13页
针对湿法炼锌溶液中锗富集回收成本高、工艺复杂等问题,本文深入研究5种不同配合剂对N235-TBP复合萃取体系选择性分离富集锗过程的影响规律及酒石酸配位反应体系的传质机理。结果表明:在有机相构成为30%N235-15%TBP-55%260^(#)溶剂油、... 针对湿法炼锌溶液中锗富集回收成本高、工艺复杂等问题,本文深入研究5种不同配合剂对N235-TBP复合萃取体系选择性分离富集锗过程的影响规律及酒石酸配位反应体系的传质机理。结果表明:在有机相构成为30%N235-15%TBP-55%260^(#)溶剂油、相比O∶A为1∶2、pH 1.5、反应温度25℃,配合剂与锗的摩尔比n_(L)/n_(Ge)=5的条件下,5种配合剂对锗的配位能力大小依次为:酒石酸(C_(4)H_(6)O_(6))>草酸(C_(2)H_(2)O_(4))>柠檬酸(C_(6)H_(8)O_(7))>马来酸(C_(4)H_(4)O_(4))>水杨酸(C_(7)H_(6)O_(3)),酒石酸对Ge^(4+)与共存离子Zn^(2+)、Fe^(2+)的分离效果最佳,在nC_(4)H_(6)O_(6)/nGe=5.5时,分离系数达最大,分别为β_(Ge/Zn^(2+))=2807.23、β_(Ge/Fe^(2+))=3271.43;酒石酸与锗的配位形式为双齿(螯合)配位;N235-TBP复合萃取体系萃取锗的机理是质子化N235中的HSO_(4)^(-)与料液中的Ge(OH)_(2)Tar^(2-)发生阴离子置换反应,生成萃合物(R_(3)NH^(+))_(2)·(Ge(OH)_(2)Tar_(2)/^(2-)·TBP_(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萃取机理 分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锌精矿与锌浸出渣协同助浸机理及行为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倡纹 李存兄 +5 位作者 王冲 贾著红 顾智辉 刘强 张兆闫 张耀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1-442,共12页
针对硫化锌精矿两段氧压浸出能耗高、锌浸出渣处理产生危废铁渣量大等行业技术难题,提出硫化锌精矿与锌浸出渣协同助浸工艺,利用锌浸出渣中高价铁的载氧体特性促进硫化锌精矿中低价硫化物的高效溶解,同时实现铁酸锌、金属硫化物的强化... 针对硫化锌精矿两段氧压浸出能耗高、锌浸出渣处理产生危废铁渣量大等行业技术难题,提出硫化锌精矿与锌浸出渣协同助浸工艺,利用锌浸出渣中高价铁的载氧体特性促进硫化锌精矿中低价硫化物的高效溶解,同时实现铁酸锌、金属硫化物的强化解离和铁的高效沉淀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锌浸出渣可以强化硫化锌精矿的浸出;反应温度和初始酸度是关键影响因素,升高反应温度可显著提高锌浸出率,同时促进Fe3+水解沉淀成铁矾,提高酸度可以促进硫化锌精矿的高效溶解,但酸度过高时氧气溶解度降低,将抑制硫化锌精矿的溶解和Fe3+水解沉淀。在锌浸出渣与硫化锌精矿质量比为1:3、初始酸度95 g/L、反应温度160℃、液固比7:1、氧压0.8 MPa、搅拌转速800 r/min、反应时间120 min的最优技术条件下,渣计锌浸出率为98.6%,同时溶液中92.69%的铁以铁矾的形式沉淀入渣,浸出终渣主要物相组成为单质硫、黄钾铁矾、黄钠铁矾和赤铁矿,其占比分别为40.00%、39.10%、16.60%和4.30%;浸出液中铁质量浓度仅为1.62 g/L,为浸出液后续提锌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锌精矿 锌浸出渣 协同助浸 锌浸出率 Fe3+水解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精矿氧压酸浸过程Fe(Ⅲ)助浸及水解沉淀行为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倡纹 李存兄 +5 位作者 顾智辉 刘强 宋健清 王阳波 成圳 毛罗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62-3374,共13页
针对锌精矿氧压酸浸过程受多相传质影响导致氧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利用锌浸出渣中可溶性Fe(Ⅲ)的强氧化性促进锌精矿中低价硫化物的高效溶解,同时实现铁酸锌、金属硫化物的强化解离和铁的清洁分离。结果表明:锌浸出渣中铁酸锌溶解产生... 针对锌精矿氧压酸浸过程受多相传质影响导致氧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利用锌浸出渣中可溶性Fe(Ⅲ)的强氧化性促进锌精矿中低价硫化物的高效溶解,同时实现铁酸锌、金属硫化物的强化解离和铁的清洁分离。结果表明:锌浸出渣中铁酸锌溶解产生的Fe(Ⅲ)可以提高体系氧化还原电位,强化锌精矿浸出;以添加锌浸出渣形式向系统补充6.1g/L Fe(Ⅲ)后,锌浸出率由87.59%升高到98.82%;升高反应温度、提高氧分压将有助于提升Fe(Ⅲ)、Fe(Ⅱ)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力,同时促进锌的高效浸出和Fe(Ⅲ)的矿物化沉淀;提高酸度可以加快锌精矿的溶解速率,但酸度过高将抑制Fe(Ⅲ)矿物化水解沉淀。在初始Fe(Ⅲ)为6.1 g/L、初始酸度95 g/L、反应温度160℃、氧分压0.8 MPa、液固比6 mL∶1 g、搅拌转速800 r/min、反应时间120min的优化技术条件下,锌浸出率为98.82%,同时溶液中92.36%的铁以铁矾的形式沉淀入渣,浸出终渣含黄钾铁矾40.2%、铅铁矾14.6%;浸出液含铁低至1.04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精矿 锌浸出渣 强化浸出 锌浸出率 Fe(Ⅲ)矿物化水解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精矿预氧化及有价元素深度强化浸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强 李存兄 +6 位作者 李倡纹 顾智辉 王启亮 宋健清 毛罗滨 成圳 王阳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640-4651,共12页
针对浮选银精矿极具回收价值及现有处理工艺不足,提出浓硫酸预氧化—氧压酸浸的工艺。以湿法炼锌过程产出的浮选银精矿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浓硫酸预氧化作用机理、预氧化银精矿微观形貌变化规律及氧压酸浸过程中Zn、Cu、In的浸出行为。... 针对浮选银精矿极具回收价值及现有处理工艺不足,提出浓硫酸预氧化—氧压酸浸的工艺。以湿法炼锌过程产出的浮选银精矿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浓硫酸预氧化作用机理、预氧化银精矿微观形貌变化规律及氧压酸浸过程中Zn、Cu、In的浸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浓硫酸预氧化温度为60℃、时间为15 h、酸矿质量比为0.6的条件下,浮选药剂中P—O、—OH极性集团被破坏,避免了水化作用及由其引起的矿物包裹体形成,提升了矿物溶解浸出能力;升高反应温度、延长时间和增大酸矿比均可促进浓硫酸预氧化反应的进行,但当酸矿比超过1.07时,预氧化物料呈半流体状态,黏度增大,不利于预氧化过程;在反应温度为155℃、初始酸度为160 g/L、反应时间为180 min、氧分压为0.8 MPa、液固比为7 mL/g的氧压酸浸条件下,预氧化银精矿中Zn、Cu、In的浸出率分别为94.84%、98.36%和91.13%,浸出渣中铅、银的富集率分别达2.88%和7 754 g/t,实现了Zn、Cu、In的深度浸出和铅、银的高效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银精矿 浓硫酸预氧化 水化作用 氧压酸浸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溶液中锗萃取机理及选择性分离行为 被引量:6
8
作者 顾智辉 李存兄 +3 位作者 李倡纹 刘强 张耀阳 张兆闫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76-3487,共12页
针对现行湿法炼锌溶液中锗富集回收成本高、工艺复杂等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N235-TBP复合萃取体系选择性分离富集锗过程的传质机理及络合体系中杂质离子的掩蔽行为。结果表明:TBP与酸化N235混合后形成疏水的缔合体(R_(3)NH)×HSO_(4)... 针对现行湿法炼锌溶液中锗富集回收成本高、工艺复杂等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N235-TBP复合萃取体系选择性分离富集锗过程的传质机理及络合体系中杂质离子的掩蔽行为。结果表明:TBP与酸化N235混合后形成疏水的缔合体(R_(3)NH)×HSO_(4)×H_(2)O×TBP,避免了第三相的形成;N235-TBP复合体系萃取锗的机理是有机相中的(R_(3)NH)×HSO_(4)×H_(2)O×TBP与料液中酒石酸锗络阴离子(Ge(C_(4)H_(4)O_(6))^(2-)_(3))发生阴离子置换反应,HSO_(4)^(-)被置换进入萃余液;在有机相构成的体积分数为30%N235+15%TBP+55%260^(#)溶剂油、料液pH值为1.3、相比A∶O为2∶1、n_(C4)H_(6)P_(6)/n_(Ge)=5、温度25℃、反应时间10 min的条件下,锗的单级萃取率达98.17%,三级逆流萃取率达99%以上,杂质离子As^(3+)、Fe^(2+)、Zn^(2+)的萃取率分别小于2%、2.5%、3%。强碱对萃合物中锗的剥离效果最佳,在反萃相比O∶A=2∶1、反萃剂NaOH浓度为2.5 mol/L的条件下,锗的单级反萃率达98.41%,二级逆流反萃率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复合萃取体系 萃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溶液中螯合树脂对Cu^(2+)的吸附机理及行为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晓坦 李存兄 +5 位作者 吉文斌 张兆闫 张耀阳 刘强 李倡纹 顾智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40-2551,共12页
针对湿法炼锌酸性浸出液中铜的选择性分离困难、有机物污染严重等问题,筛选出可高效选择性分离Cu^(2+)的D711型螯合树脂,并研究树脂吸附Cu^(2+)的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D711树脂对Cu^(2+)的吸附量随体系酸度升高而降低,当溶液初始H2... 针对湿法炼锌酸性浸出液中铜的选择性分离困难、有机物污染严重等问题,筛选出可高效选择性分离Cu^(2+)的D711型螯合树脂,并研究树脂吸附Cu^(2+)的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D711树脂对Cu^(2+)的吸附量随体系酸度升高而降低,当溶液初始H2SO4浓度为0.005 mol/L、接触时间为120 min时,树脂的平衡吸附量为56.11 mg/g;D711树脂与Cu^(2+)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298 K)为-10.26 kJ/mol,焓变ΔH为-4.91 kJ/mol,熵变ΔS为17.92 J/(mol·K),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熵增的过程;D711树脂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速率控制步骤为膜扩散控制;工业湿法炼锌酸性浸出液经二级串联吸附后Cu^(2+)的吸附率可达99.5%以上。吸附前后D711树脂的表面形貌由多孔粗糙状过渡至致密平滑状,树脂的官能团结构稳定,吸附过程中树脂官能团中的N原子参与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溶液 D711树脂 选择性吸附Cu^(2+) 行为机理 二级串联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浸出渣加压深度浸出过程优化及锌浸出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兆闫 李存兄 +4 位作者 张耀阳 刘强 李倡纹 顾智辉 毛罗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38-3850,共13页
针对锌浸出渣处理过程中存在有价金属回收率低、危废铁渣量大等关键技术难题,提出锌浸出渣Ⅰ段控铁低酸加压浸出-Ⅱ段深度高酸加压浸出的两段逆流加压酸浸工艺路线;深入研究了Ⅱ段深度高酸加压浸出过程中锌浸出动力学行为,分别考察反应... 针对锌浸出渣处理过程中存在有价金属回收率低、危废铁渣量大等关键技术难题,提出锌浸出渣Ⅰ段控铁低酸加压浸出-Ⅱ段深度高酸加压浸出的两段逆流加压酸浸工艺路线;深入研究了Ⅱ段深度高酸加压浸出过程中锌浸出动力学行为,分别考察反应温度、硫酸浓度、搅拌速度、氧分压等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及过程锌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50℃、初始硫酸浓度100g/L、搅拌速度500r/min、氧分压0.4 MPa的条件下浸出180 min后,锌浸出率可以达到96.73%。锌浸出渣加压酸浸过程中锌浸出过程可以用无固态产物层的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来描述,过程反应速率受外扩散控制,计算得到的表观活化能为9.61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出渣 加压酸浸 锌浸出率 浸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湿法冶金在锌冶炼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11
作者 李存兄 李倡纹 +3 位作者 王国栋 刘强 顾智辉 王启亮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9,共13页
为充分掌握加压湿法冶金在锌冶炼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发挥对锌冶炼强化浸出、净化除杂、综合回收、危废处置等领域的指导作用,全面阐述了加压湿法冶金在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赤铁矿除铁、关键伴生元素综合回收、锌浸出渣减量化... 为充分掌握加压湿法冶金在锌冶炼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发挥对锌冶炼强化浸出、净化除杂、综合回收、危废处置等领域的指导作用,全面阐述了加压湿法冶金在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赤铁矿除铁、关键伴生元素综合回收、锌浸出渣减量化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成果、工业应用及技术进步.分析表明,该技术因强化高效、绿色低碳、清洁环保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在未来湿法炼锌行业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及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冶炼 加压湿法冶金 赤铁矿除铁 综合回收 危废渣减量
原文传递
湿法炼锌溶液中锗的富集与回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存兄 顾智辉 +4 位作者 李倡纹 刘强 王国栋 张兆闫 张耀阳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锗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保障性资源,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其战略地位更加突显.当前,锗主要从锌冶炼过程中回收,从湿法炼锌溶液中锗的存在形态及特点出发,阐述了单宁沉锗、溶剂萃取、液膜法、离子交换树脂4类主要方法富集回收锗的反... 锗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保障性资源,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其战略地位更加突显.当前,锗主要从锌冶炼过程中回收,从湿法炼锌溶液中锗的存在形态及特点出发,阐述了单宁沉锗、溶剂萃取、液膜法、离子交换树脂4类主要方法富集回收锗的反应机理、工艺特点、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单宁沉锗工艺较为成熟,但存在试剂成本高,单宁消耗量大,无法循环利用等问题;离子交换树脂因湿法炼锌产出的含锗溶液复杂,易导致树脂中毒、负载量小等问题,近年来发展缓慢;溶剂萃取与液膜法等新型绿色方法,因技术进步、生产成本的降低、分离富集效果显著等优势备受关注,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沉锗 溶剂萃取 液膜法 离子交换
原文传递
高锗锌精矿锌锗深度浸出及铁同步沉淀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吉文斌 李存兄 +5 位作者 林晓坦 张兆闫 张耀阳 刘强 李倡纹 顾智辉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共11页
稀散金属锗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保障性资源之一,在锌冶炼过程中,锗的综合高效回收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了高锗锌精矿两段逆流氧压酸浸过程Fe的沉淀机理和Zn、Ge高效浸出行为研究,通过技术参数优化与过程控制同时实现Zn、Ge的深度浸出... 稀散金属锗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保障性资源之一,在锌冶炼过程中,锗的综合高效回收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了高锗锌精矿两段逆流氧压酸浸过程Fe的沉淀机理和Zn、Ge高效浸出行为研究,通过技术参数优化与过程控制同时实现Zn、Ge的深度浸出和Fe的高效沉淀.结果表明:在I段低酸沉铁氧压酸浸过程中,反应温度是影响Fe沉淀的最主要因素,升高反应温度促进了Fe以黄钾铁矾(KFe_(3)(SO_(4))_(2)(OH)_(6))与赤铁矿(Fe_(2)O_(3))形式沉淀,增大初始酸度,促进Zn、Ge的浸出,但对Fe沉淀起抑制作用;在Ⅱ段高温高酸浸出过程中,搅拌转速以及初始酸度的提高,促进了Zn、Ge、Fe的高效浸出,浸出终渣中硫化锌(ZnS)及亚稳态KFe_(3)(SO_(4))_(2)(OH)_(6)物相的逐步消失,浸出终渣物相组成过渡到以单质硫(S~0)为主,氧分压的增大促进了性质相对较为稳定的黄铁矿(FeS_(2))的溶解.在Ⅰ段反应温度110℃、初始酸度58.3 g/L、反应时间120 min、氧分压0.3 MPa、液固比7∶1(mL/g)、搅拌转速600 r/min;Ⅱ段反应温度145℃、初始酸度130 g/L、反应时间120 min、氧分压1.0 MPa、搅拌转速600 r/min的优化技术条件下,高锗锌精矿中Zn、Ge浸出率分别大于99%和96%,得到了含Zn^(2+)145 g/L、Ge 100 mg/L、TFe<2 g/L、H_(2)SO_(4)<5 g/L的低酸低铁I段富锗硫酸锌浸出液,为Ⅰ段浸出液中有价金属Zn、Ge的进一步分离回收以及减少危废铁渣的排放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锗锌精矿 氧压酸浸 铁沉淀 锌浸出率 锗浸出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