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冰作品
1
作者 李冰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I0013-I001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冰雕塑作品选
2
作者 李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汝佳颖、李冰作品欣赏
3
作者 汝佳颖 李冰 《美化生活》 2023年第35期10-10,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李冰 徐鹏 +3 位作者 张兴州 袁亚兵 钱志鹏 吴俊琪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比较2枚双头加压螺钉交叉固定与单枚双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0例新鲜腕舟状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2枚双头加压螺钉交叉固定治疗,14例)和对照组(采用单枚双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16例)。... 目的比较2枚双头加压螺钉交叉固定与单枚双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0例新鲜腕舟状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2枚双头加压螺钉交叉固定治疗,14例)和对照组(采用单枚双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16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疼痛VAS评分、腕关节活动度,采用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4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12个月疼痛VAS评分和Mayo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枚双头加压螺钉交叉固定与单枚双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均能稳定固定骨折,获得良好疗效;2枚双头加压螺钉交叉固定骨折稳定性更高,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状骨骨折 加压螺钉 固定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奥司他韦用于儿童病毒性肺炎治疗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和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李冰 李纪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5年第3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奥司他韦用于儿童病毒性肺炎治疗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和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奥司他韦治疗)75例,...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奥司他韦用于儿童病毒性肺炎治疗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和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奥司他韦治疗)75例,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奥司他韦治疗)75例,共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70/75),高于对照组的82.67%(62/75)(P<0.05)。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氧化损伤指标SOD、GSH-Px水平均呈上升趋势,MDA以及炎症因子CRP、PCT、IL-6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7d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期观察组IgA、IgG、IgM、SOD、GSH-Px水平更高,而MDA、CRP、PCT、IL-6水平更低(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调节炎症因子和氧化损伤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病毒性肺炎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奥司他韦 血清免疫球蛋白 炎症因子 氧化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保温措施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体温的影响
6
作者 李冰 王承志 +3 位作者 陈婉婷 林根发 杨铎 张隆盛 《右江医学》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择期行乳腺癌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R组和C组,每组30例。R组患者接受综合保温措施,C组患者接受常规保温措施。...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择期行乳腺癌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R组和C组,每组30例。R组患者接受综合保温措施,C组患者接受常规保温措施。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1 h、手术结束时、进入麻醉恢复室各时间点的体温;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及躁动、寒战发生情况。结果R组患者手术1 h、手术结束时、进入麻醉恢复室体温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明显少于C组(P<0.05),苏醒期躁动和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综合保温措施应用于乳腺癌手术患者,能减缓体温下降速度,降低苏醒期躁动和寒战发生率,缩短患者复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保温 乳腺癌手术 苏醒期躁动 体温 舒适化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teTS-YOLO的交通标志检测
7
作者 李冰 朱孝峰 +1 位作者 管嘉俊 王艳芳 《自动化与仪表》 2025年第1期82-89,94,共9页
针对交通标志检测精度低、漏检误检率高及传统模型体积大的问题,提出LiteTS YOLO算法。通过构建C_(2)f_FA模块,结合FasterNet优化参数量与计算复杂度,并引入高效多尺度注意力(EMA)机制以保留小目标特征;重新设计特征提取与融合网络,优... 针对交通标志检测精度低、漏检误检率高及传统模型体积大的问题,提出LiteTS YOLO算法。通过构建C_(2)f_FA模块,结合FasterNet优化参数量与计算复杂度,并引入高效多尺度注意力(EMA)机制以保留小目标特征;重新设计特征提取与融合网络,优化检测层架构以减少参数量并增强信息整合能力;设计SAPD Head检测头,集成高级任务分解与动态对齐机制,有效降低误检与漏检率,同时进一步减少参数量。实验结果显示,LiteTS-YOLO在自制TTT100K数据集上的m AP@0.5提升7.9%,参数量减少66.4%,模型大小减小65%,在检测精度与轻量化方面均实现显著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s 交通标志检测 动态特征对齐 高效多尺度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创新
8
作者 李冰 《时代汽车》 2025年第4期47-49,共3页
在高职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技能的提升,机械相关专业也不例外。在机械类专业中,为了确保学生能精通所需专业技术,并将这些技术与实际操作结合,必须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专业实践融为一体。所以,在当前高职学校教育实践... 在高职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技能的提升,机械相关专业也不例外。在机械类专业中,为了确保学生能精通所需专业技术,并将这些技术与实际操作结合,必须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专业实践融为一体。所以,在当前高职学校教育实践中,机械类专业人才培训涵盖了在校内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学生与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强化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同时,基于这种校企合作与校内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类专业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企业合作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变异性和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与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李冰 奚志 +5 位作者 王洋 修佳琦 郭前成 于晨晨 孙斯雨 杨霄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51-1757,共7页
背景颅内动脉负性重塑是指颅内大血管的狭窄性改变,是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转化的一个潜在指标,如果不及时干预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关于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影响因素研究尚少开展。目的探索血压变异性(BPV... 背景颅内动脉负性重塑是指颅内大血管的狭窄性改变,是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转化的一个潜在指标,如果不及时干预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关于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影响因素研究尚少开展。目的探索血压变异性(BPV)、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3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CSVD患者110例,根据影像学检查计算其脑动脉重塑(BAR)评分,并将患者分为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组(BAR评分<-1倍标准差,17例)和颅内动脉非负性重塑组(BAR评分≥-1倍标准差,93例)。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可能导致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指标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预测价值,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临床价值。结果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组与颅内动脉非负性重塑组患者高血压史、SII、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SC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史(OR=23.192,95%CI=1.029~522.644,P=0.048)、SII升高(OR=1.005,95%CI=1.000~1.010,P=0.041)、24 hSSD升高(OR=3.510,95%CI=1.155~10.671,P=0.027)是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危险因素。SII、24 hSSD预测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7(95%CI=0.670~0.924,P<0.001)、0.933(95%CI=0.885~0.980,P<0.001)。基于SII、24 hSSD建立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其进行内部验证,理想曲线与预测曲线相近。结论SII、24 hSSD升高是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危险因素,并对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通过降低SII、24 hSSD对预防颅内动脉负性重塑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颅内动脉负性重塑 血压变异性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VEGF-D、NSE、Cyfra21-1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10
作者 王铮 胡述提 李冰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VEGF-D、NSE、Cyfra21-1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2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21例)和未转移组(81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VEGF-D、NSE、Cyfra21-1水平... 目的分析血清VEGF-D、NSE、Cyfra21-1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2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21例)和未转移组(81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VEGF-D、NSE、Cyfra21-1水平,分析VEGF-D、NSE、Cyfra21-1水平与NSCLC纵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VEGF-D、NSE、Cyfra21-1水平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性别、年龄、肿瘤家族史、病理类型、肿瘤直径、TMN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VEGF-D、NSE、Cyfra21-1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D、NSE、Cyfra21-1联合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良好,灵敏度相对单一指标较好,AUC为0.805。三者预测阈值分别为411.775 ng/L、25.135μg/L、7.985μg/L。结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VEGF-D、NSE、Cyfra21-1水平显著升高,VEGF-D、NSE、Cyfra21-1水平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D NSE CYFRA21-1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法治教育的跨学科合作模式探究
11
作者 李冰 焦爱丽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第1期193-195,共3页
随着法治化进程的深入发展,高校法治教育的角色日渐显著。然而,现行的法治教育方式普遍存在于法学学科的封闭体系中,未能充分实现与其他领域的交融。本文旨在探索一种跨越学科边界的高校法治教育新模式。通过对当前法治教育困境的剖析,... 随着法治化进程的深入发展,高校法治教育的角色日渐显著。然而,现行的法治教育方式普遍存在于法学学科的封闭体系中,未能充分实现与其他领域的交融。本文旨在探索一种跨越学科边界的高校法治教育新模式。通过对当前法治教育困境的剖析,论证跨学科合作的紧迫性,并进一步讨论其实现策略。文章首先描绘了高校法治教育的当前状态,继而论述了跨学科合作的理论支撑,随后从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及教师团队建设等多角度提出构建跨学科合作框架的建议。研究表明,这种合作模式对增强法治教育质量和成效具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法治教育 跨学科合作 教育模式 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学生英语技能提升研究
12
作者 王明琪 赵佳 李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1期077-080,共4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技能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而工匠精神所倡导的敬业、专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同时拓宽知识面,提高跨文...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技能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而工匠精神所倡导的敬业、专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同时拓宽知识面,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国际视野。这些能力的提升将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技能现状,提出了解决策略,为高职学生英语技能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职业教育领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 英语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街区低碳更新研究现状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13
作者 苗力 严桥 李冰 《景观设计》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历史街区低碳更新为活化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新思路,也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以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历史街区低碳更新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研究涉... 历史街区低碳更新为活化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新思路,也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以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历史街区低碳更新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更广,在内容方面更关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强调公众参与,并以自下而上的更新方式为主;国内研究侧重对街区活力的提升,以政策导向、自上而下的更新方式为主。基于现有研究对历史街区低碳更新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探索具有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历史街区低碳更新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低碳更新 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科学依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晓萌 张芝兰 +4 位作者 尚文雅 黄靖 韦慧麟 李冰 任亚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4111-4121,共11页
背景:脊髓损伤是由创伤性或非创伤性事件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损伤节段以下严重功能障碍。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被认为在调控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抑制胶质瘢痕的过度增生以及促进神经再生方面具有显著的治疗潜力。目的:综... 背景:脊髓损伤是由创伤性或非创伤性事件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损伤节段以下严重功能障碍。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被认为在调控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抑制胶质瘢痕的过度增生以及促进神经再生方面具有显著的治疗潜力。目的:综述并讨论针刺及神经干细胞移植疗法在抑制脊髓损伤诱导的继发性损伤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深入探讨其治疗脊髓损伤的科学依据。方法:以“脊髓损伤,针刺,神经干细胞,SDF-1α/CXCR4轴”为中文检索词,以“Spinal cord injury,acupuncture,neural stem cells,SDF-1α/CXCR4 axis”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PubMed、Elsevier、万方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最终纳入96篇文献,汇总分析了针刺联合神经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这一联合疗法在治疗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中的相关机制。结果与结论: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derived factor 1α,SDF-1α)/CXC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轴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信号传导机制不仅影响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更是决定干细胞归巢至损伤部位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针对该轴线的调控,对于提升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②针刺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损伤调控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它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微循环、减少神经胶质瘢痕形成以及对抗氧化应激等多种途径,有效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③针刺还能够影响SDF-1α/CXCR4轴的表达与功能,从而增强神经干细胞的归巢和存活能力,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④结合针刺与干细胞移植的疗法,是一种创新且较好的脊髓损伤治疗策略,适用于修复神经环路,它结合了传统中医的智慧与现代生物技术的优势,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目前这种联合疗法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⑤综合而言,针刺及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但仍需深入研究和优化治疗方案。未来,期待通过更多的临床试验和机制研究,进一步揭示这一疗法的疗效机制和最佳适应证,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希望和更高效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神经干细胞 脊髓损伤 继发性损伤 神经再生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神经保护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轴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在猪体内的对比药代动力学研究
15
作者 李江 姚学强 +10 位作者 代国年 程富胜 李冰 周雅馨 白玉彬 王玮玮 翟斌涛 魏小娟 郭丽华 张继瑜 周绪正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9,共9页
旨在比较4种国内自研的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受试制剂)和爱乐新(参比制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5种制剂间的相对生物利用度,遴选出生物利用度更高的制剂。采用平行试验设计方法,选取3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 旨在比较4种国内自研的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受试制剂)和爱乐新(参比制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5种制剂间的相对生物利用度,遴选出生物利用度更高的制剂。采用平行试验设计方法,选取3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组,公母各半,按25 mg/kg剂量,以经口灌胃单次给药的方式,分别给予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测定血药浓度,使用WinNonlin软件中非房室模型进行分析,计算5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受试制剂1~4号药和参比制剂爱乐新的消除半衰期(T_(1/2))分别为(4.40±1.98)、(5.03±1.39)、(4.73±1.42)、(1.26±0.32)和(3.52±0.86)h;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4.00±0.00)、(0.50±0.00)、(0.90±0.22)、(0.56±0.13)和(0.50±0.00)h;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51.86±8.95)、(111.00±4.51)、(37.95±5.28)、(92.13±2.65)和(147.71±29.47)n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last))分别为(260.15±29.63)、(336.68±9.41)、(227.93±11.56)、(204.33±4.83)和(300.48±32.09)h·ng/mL;1~4号药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86.58%、112.05%、75.85%、68.00%。综上,本试验建立的泰万菌素UPLC-MS/MS检测方法高效、准确、可靠,可用于泰万菌素在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在猪体内具有吸收迅速、达峰时间短、消除较快、血液中平均滞留时间较短等特征;对比4种国内自研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和进口药爱乐新药代动力学参数,以国产酒石酸泰万菌素预混剂2号药T_(1/2)最长、T_(max)最短、AUC_(last)最大、F最高,综合评价最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进一步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万菌素 对比药代动力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相对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的调控治疗机制及策略
16
作者 杨溢珂 任亚锋 +4 位作者 李冰 尚文雅 黄靖 郭佳 刘慧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885-3896,共12页
背景:细胞自噬通过自噬体-溶酶体降解途径来维持代谢和体内平衡,其与脊髓损伤后远端神经元细胞死亡和功能恢复受损密切相关,靶向细胞自噬来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是比较有前景的治疗方向。目的:对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细胞自... 背景:细胞自噬通过自噬体-溶酶体降解途径来维持代谢和体内平衡,其与脊髓损伤后远端神经元细胞死亡和功能恢复受损密切相关,靶向细胞自噬来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是比较有前景的治疗方向。目的:对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细胞自噬的相关调控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方法:以“spinal cord injury,autophagy,regulatory mechanisms,autophagy pathway,therapeutic target”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脊髓损伤,细胞自噬,调控机制,自噬通路,治疗靶点”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最终纳入133篇英文文献和4篇中文文献。结果与结论:①细胞自噬作为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的一种,在脊髓损伤的进展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研究表明,适度激活或促进自噬能够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少数研究表明,过度激活自噬相反,会阻碍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②脊髓损伤后,PI3K/AKT/mTOR、MAPK、AMPK、p53信号通路及Beclin-1、ATG和LC3等因子正向或负向调节细胞自噬的发生发展。③促进或抑制自噬可能是调控创伤性脊髓损伤发病机制的有前景的治疗策略,西药氨氯地平、二甲双胍、米诺环素,中医药山楂叶总黄酮、白桦脂酸、氧化苦参碱、针灸,以及细胞外囊泡、外泌体、活性氧响应的复合纤维等作为细胞自噬的激活剂,通过激活细胞自噬,减轻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损伤反应;而西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依拉达奉,中医药人参皂苷、针灸,以及水凝胶搭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为细胞自噬的抑制剂,通过抑制过度的细胞自噬来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④细胞自噬的相关调控因子之间相互联系,而细胞自噬对于脊髓损伤的双向作用使得调控细胞自噬的主导因素尚需进一步探讨。⑤以自噬作为脊髓损伤治疗靶点的研究多在动物模型中进行,尚无应用于临床领域的自噬相关药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自噬 调控机制 自噬通路 治疗靶点 自噬激活 自噬抑制 组织工程 工程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热稳定性
17
作者 魏佳媛 任侠 +8 位作者 袁丽丽 王晓勤 赵娅茹 李慧 李冰 吴梦瑶 陈林 李学斌 庞丹波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99-2010,共12页
土壤有机碳热稳定性有助于解析土壤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认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和热动态特征,从而揭示环境要素对碳循环的影响。以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盐基离子、热重曲线特征、热稳定性参数及热稳定性驱... 土壤有机碳热稳定性有助于解析土壤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认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和热动态特征,从而揭示环境要素对碳循环的影响。以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盐基离子、热重曲线特征、热稳定性参数及热稳定性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土壤理化性质除容重(BD)、pH和有效磷(AP)外均呈现递增的趋势;盐基离子主要富集在低海拔地区;TG(Thermogravimetry,热重)曲线所反映的质量损失速率增大;DTG(Derivative thermogravimetry,热重微分)曲线在中低海拔呈双峰趋势,在高海拔呈现单峰趋势;中低海拔TG-T50(SOC质量减少一半时对应的温度)相对较高;随海拔升高,Exo1/Exot(较低温度分解下SOC/总分解SOC)逐渐增加,而Exo2/Exot(较高温度分解下SOC/总分解SOC)逐渐减少,表明贺兰山西坡低海拔土壤有机碳的热稳定性较高;理化性质和土壤有机碳热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水平更高;SOM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热稳定性的主导因素。综上,贺兰山西坡土壤有机碳热稳定性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低海拔土壤有机碳含有更多耐热成分且相对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热稳定性 海拔梯度 盐基离子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研究现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
18
作者 李慧 赵娅茹 +6 位作者 魏佳媛 吴梦瑶 李冰 孙浩楠 陈林 李学斌 庞丹波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35,共15页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类型之一,其固碳潜力较大,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两种可视化软件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9—2022年...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类型之一,其固碳潜力较大,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两种可视化软件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9—2022年发表的4464篇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以期揭示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功能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研究的发文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通过VOSviewer对WOS数据库中发文国家的分析显示,中国和美国是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力量。利用CiteSpace对WOS和CNKI数据库中发文机构的分析显示,在WOS数据库中发文量位居前三的研究机构分别为中国科学院、美国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在CNKI数据库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最为活跃,但各研究团队的交流合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该领域在两个数据库中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对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变化的驱动作用,土壤碳储量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功能价值评估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固碳功能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酰苯胺类及咪唑并噻唑类抗寄生虫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代国年 李冰 +5 位作者 周雅馨 李江 徐晶 周绪正 彭晓婷 张继瑜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5-1075,共11页
寄生虫病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由于治疗药物种类较少等问题导致耐药性严重,且治疗效果不佳,因此近年来对于有效防治寄生虫病的新型药物需求增加。针对当前现状,大量临床试验表明:将两种或多种抗寄生虫类药物联用,可能会达到增强药物利... 寄生虫病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由于治疗药物种类较少等问题导致耐药性严重,且治疗效果不佳,因此近年来对于有效防治寄生虫病的新型药物需求增加。针对当前现状,大量临床试验表明:将两种或多种抗寄生虫类药物联用,可能会达到增强药物利用度、扩大抗虫谱并降低寄生虫耐药性的目的。为此,将隶属于咪唑并噻唑类药物的盐酸左旋咪唑和隶属于水杨酰苯胺类药物的羟氯扎胺联合使用,可有效防治线虫病和吸虫病,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这两类药物的作用机理、设计合成、理化性质、研究现状以及联合使用的疗效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水杨酰苯胺类 咪唑并噻唑类 盐酸左旋咪唑 羟氯扎胺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泛湿地甲烷排放机制与量化评估:进展与挑战
20
作者 王雪然 万荣荣 +3 位作者 赵晓松 李婷婷 李冰 杨素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5,共13页
洪泛湿地甲烷排放是全球甲烷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洪泛湿地甲烷排放,对准确量化区域甲烷收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洪泛湿地甲烷产生、氧化和传输的关键过程,系统梳理了水文过程、植被、土壤特性、温度,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 洪泛湿地甲烷排放是全球甲烷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洪泛湿地甲烷排放,对准确量化区域甲烷收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洪泛湿地甲烷产生、氧化和传输的关键过程,系统梳理了水文过程、植被、土壤特性、温度,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洪泛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总结了加入全球碳计划的湿地甲烷过程模型及其发展历程,并指出了洪泛湿地甲烷排放模拟面临的挑战,包括水文过程动态变化、土壤特性梯度差异及湿地植被发育等。最后提出,应加强复杂水文过程对洪泛湿地甲烷排放影响机制的研究,将周期性水文变化、干湿交替的土壤特性及湿地植被变化纳入甲烷排放模拟中,以改进洪泛湿地甲烷过程模型,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泛湿地 甲烷排放 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