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酰胺与葡萄糖烯丙基酰胺共聚水凝胶的合成与释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凌冰 谭业邦 孟建文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60-963,共4页
用葡萄糖内酯与烯丙基胺反应制备了葡萄糖烯丙基酰胺单体 (AAG) ,然后与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共聚得到含糖结构的水凝胶。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 ,制备水凝胶缓释骨架片。通过对Peppas经验式中n值的详细考察 ,研究阿司匹林在不同... 用葡萄糖内酯与烯丙基胺反应制备了葡萄糖烯丙基酰胺单体 (AAG) ,然后与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共聚得到含糖结构的水凝胶。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 ,制备水凝胶缓释骨架片。通过对Peppas经验式中n值的详细考察 ,研究阿司匹林在不同骨架片中的释放度。证实骨架片中药物的释放是随着糖基单体的含量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片 释药性能 阿司匹林 水凝胶 葡萄糖 释放度 药物 共聚 烯丙基 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从多孔骨架聚合物系统中控制释放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凌冰 谭业帮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0-125,119,共7页
以组分的连续性方程为基础 ,建立了药物从多孔骨架聚合物系统中释放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引入相对渗透速度来刻画药物释放过程中不同机理的影响 ,并用摄动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 ,特别对药物溶出机制控制的恒速释... 以组分的连续性方程为基础 ,建立了药物从多孔骨架聚合物系统中释放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引入相对渗透速度来刻画药物释放过程中不同机理的影响 ,并用摄动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 ,特别对药物溶出机制控制的恒速释药现象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方程 多孔骨架聚合物 数学模型 摄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在玻璃状高分子材料中的非Fick扩散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凌冰 徐明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1-450,共10页
本文对高分子材料中的非Fick 扩散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了扩散与粘弹性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来刻画这一现象,同时考虑了溶剂的移动的影响,建立了带有可动边界的数学模型,运用奇异摄动方法对此模型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玻璃状 高分子材料 非Fick扩散 粘弹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内药动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凌冰 魏培 刘君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8-800,共3页
目的建立靶向制剂在靶器官和血液中药动学模型。方法以房室模型理论为依据,结合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靶器官药-时函数表达式和血液中药-时函数表达式。据此,可由血药数据求得靶器官的药-时曲线。并用实验数据验证了其... 目的建立靶向制剂在靶器官和血液中药动学模型。方法以房室模型理论为依据,结合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靶器官药-时函数表达式和血液中药-时函数表达式。据此,可由血药数据求得靶器官的药-时曲线。并用实验数据验证了其准确性。结果所建立的靶器官的药-时函数表达式与实验数据能很好地拟合。由血药数据求得靶器官的药-时曲线与实验结果拟合也比较好。结论我们所建立的药-时函数表达式能很好地刻画靶向制剂体内药动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制剂 药动学模型 房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体内外相关性模型研究红霉素缓释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凌冰 张娜 邓树海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对红霉素缓释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模型在预测体内数据方面的性能进行了考察。方法 应用美国缓、控释制剂专业委员会推荐的水平A、水平B两种体内外相关的模型。收集红霉素缓释微囊12 h的体外溶出数据。同时以家兔为... 目的 对红霉素缓释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模型在预测体内数据方面的性能进行了考察。方法 应用美国缓、控释制剂专业委员会推荐的水平A、水平B两种体内外相关的模型。收集红霉素缓释微囊12 h的体外溶出数据。同时以家兔为实验动物,灌服微囊后收集血药浓度。应用水平A相关性模型,采用反卷积方法获得体内吸收百分数,并与体外溶出百分数进行比较。同时进一步运用基本的和扩展的卷积-反卷积方法对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进行研究。对水平B相关性模型在药物相关性研究上的应用也进行了考察。结果 水平A模型和水平B模型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结论 两种模型都能刻画体内外的相关性,水平A相关性模型可以得到较水平B相关性模型更多的关于药物体内外相关性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外相关性模型 红霉素缓释微囊 血药浓度 血浆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结合药动学模型设计氯氮平非pH依赖型缓释片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凌冰 张娜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并结合药动学模型建立氯氮平缓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模型,应用此模型设计氯氮平非pH依赖性缓释片的处方。方法利用氯氮平缓释胶囊的体内数据与体外累积释放度数据建立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与体内吸收分数之间关系,...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并结合药动学模型建立氯氮平缓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模型,应用此模型设计氯氮平非pH依赖性缓释片的处方。方法利用氯氮平缓释胶囊的体内数据与体外累积释放度数据建立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与体内吸收分数之间关系,再结合Wanger-Nelson方法建立体内吸收分数与血药浓度之间关系,从而建立体内外相关性。以此为基础,结合处方的体外释放数据,可预测所设计处方的体内数据。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处方组成与体内参数之间的关系。应用这种模型可设计具有预期生物利用度的制剂处方。结果预测所得血药浓度与实验所得血药浓度基本一致,设计的处方的生物利用度与要求一致。结论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并结合药动学模型建立缓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模型并应用于缓释制剂的处方设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药动学模型 体内外相关性 处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聚合物凝胶系统中药物控制释放两类特殊情况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凌冰 谭业邦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7-21,共5页
对药物从亲水聚合物凝胶系统中释放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药物释放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溶剂渗透引起材料松弛膨胀 ,在模型中引入了反映应力应变关系的弹性体方程。用摄动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同时利用溶胀界面数和扩散德伯拉数 ,... 对药物从亲水聚合物凝胶系统中释放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药物释放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溶剂渗透引起材料松弛膨胀 ,在模型中引入了反映应力应变关系的弹性体方程。用摄动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同时利用溶胀界面数和扩散德伯拉数 ,对不同机理控制下的介质移动过程和药物释放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聚合物凝胶系统 药物控制释放 数学模型 黏弹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洛尔脂质体制备工艺及处方优化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凌冰 刘华强 《中南药学》 CAS 2005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研制阿替洛尔脂质体给药系统。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乙醚注入法、薄膜法和硫酸铵梯度法制备了阿替洛尔脂质体,证实硫酸铵梯度法包封率最高且稳定性最好。采用均匀设计法,以包封率为指标,优化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 目的研制阿替洛尔脂质体给药系统。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乙醚注入法、薄膜法和硫酸铵梯度法制备了阿替洛尔脂质体,证实硫酸铵梯度法包封率最高且稳定性最好。采用均匀设计法,以包封率为指标,优化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并用透射电镜对脂质体进行了考察。结果证实最优处方制得的脂质体的外观比较圆整,包封率和粒径均令人满意。结论硫酸铵梯度法对于弱碱性药物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洛尔 脂质体 包封率 处方工艺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从玻璃状高分子材料中控制释放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凌冰 徐明瑜 +1 位作者 谭业邦 李艳丽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3,136,共6页
对药物从玻璃态高分子材料中扩散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将药物在高分子材料中扩散过程和溶剂在高分子材料中扩散过程结合起来 .同时考虑到溶剂的扩散引起材料粘弹性的改变 ,以及状态的改变对扩散的影响 .最终得到一个刻画药物从不同状态高... 对药物从玻璃态高分子材料中扩散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将药物在高分子材料中扩散过程和溶剂在高分子材料中扩散过程结合起来 .同时考虑到溶剂的扩散引起材料粘弹性的改变 ,以及状态的改变对扩散的影响 .最终得到一个刻画药物从不同状态高分子材料中扩散的模型 .并用奇异摄动法进行了求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控制释放 数学模型 玻璃状高分子材料 扩散 粘弹性 奇异摄动法 释放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红霉素缓释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凌冰 李琇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10-612,共3页
以明胶为囊材制备了红霉素缓释微囊 ,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体外释放度的数据作为输入、血药浓度数据作为输出训练神经网络系统 ,通过比较体内血药浓度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差异考察网络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本... 以明胶为囊材制备了红霉素缓释微囊 ,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体外释放度的数据作为输入、血药浓度数据作为输出训练神经网络系统 ,通过比较体内血药浓度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差异考察网络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本网络得到的体内外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缓释微囊 人工神经网络 体内外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从多孔骨架聚合物系统中Non-Fickian扩散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凌冰 张娜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1-65,共5页
以组分的连续性方程为基础 ,建立了药物从多孔骨架聚合物系统中释放的数学模型 .在模型中引入相对渗透速度来刻画药物释放过程中不同机理的影响 .对药物从多孔骨架聚合物系统中non Fickian扩散现象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连续性方程 多孔骨架聚合物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洛尔非pH依赖型缓释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凌冰 邓树海 杨子昊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87-689,共3页
以羟丙甲纤维素为缓释材料,琥珀酸为pH缓冲剂制备非pH依赖型阿替洛尔缓释片。考察以不同用量的羟丙甲纤维素和琥珀酸配制成不同处方缓释片,测定各个处方在0.1mol/L盐酸和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释放度,采用多指标同步优化筛选处方。结果... 以羟丙甲纤维素为缓释材料,琥珀酸为pH缓冲剂制备非pH依赖型阿替洛尔缓释片。考察以不同用量的羟丙甲纤维素和琥珀酸配制成不同处方缓释片,测定各个处方在0.1mol/L盐酸和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释放度,采用多指标同步优化筛选处方。结果表明,优化处方在不同pH介质中均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洛尔 非pH依赖型缓释片 优化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缓释微囊的制备及其释药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凌冰 徐明瑜 李琇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1997年第1期8-12,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红霉素微囊的制备及体外缓释机理。以明胶等为囊材,用红霉素制成微囊,研究微囊的厚度及孔隙度对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符性较好。
关键词 微囊 释放速率 囊壁厚度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制剂体内外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凌冰 李琇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 2002年第3期22-24,共3页
以明胶为囊材制备了红霉素缓释微囊 ,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进行研究 ,测定红霉素缓释微囊 12h的体外溶出数据 ,同时以家兔为实验动物 ,灌服微囊后测定血药浓度 ,所得数据训练神经网络系统 ,使之能够根据体外释放度的... 以明胶为囊材制备了红霉素缓释微囊 ,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进行研究 ,测定红霉素缓释微囊 12h的体外溶出数据 ,同时以家兔为实验动物 ,灌服微囊后测定血药浓度 ,所得数据训练神经网络系统 ,使之能够根据体外释放度的数据预测体内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缓释微囊 人工神经网络 体内外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从片状溶胀控制释放系统中释放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凌冰 陈胜蓝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 2001年第4期5-10,共6页
本文对药物从可溶胀高分子材料中释放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药物从可溶胀高分子材料中释放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溶剂渗透引起材料松驰膨胀 ,在模型中引入了刻画应力应变关系的弹性体方程。用摄动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利用溶胀界面... 本文对药物从可溶胀高分子材料中释放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药物从可溶胀高分子材料中释放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溶剂渗透引起材料松驰膨胀 ,在模型中引入了刻画应力应变关系的弹性体方程。用摄动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利用溶胀界面数和扩散德伯拉数 ,对不同机理控制下的介质移动过程和药物释放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胀高分子材料 释放机理 数学模型 应力应变关系 弹性体方程 药物控制释放 扩散定律 摄动方法 介质移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多指标同步优化阿替洛尔非pH依赖型缓释片
16
作者 李凌冰 翟光喜 杨子昊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筛选阿替洛尔非pH依赖型缓释片的处方。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为缓释材料,琥珀酸为pH缓冲剂研制非pH依赖型阿替洛尔缓释片,以不同用量的羟丙甲纤维素和琥珀酸配制成不同处方缓释片,测定各处方在pH7.4和0.1mol/LHCl...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筛选阿替洛尔非pH依赖型缓释片的处方。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为缓释材料,琥珀酸为pH缓冲剂研制非pH依赖型阿替洛尔缓释片,以不同用量的羟丙甲纤维素和琥珀酸配制成不同处方缓释片,测定各处方在pH7.4和0.1mol/LHCl中的释放度并计算得分,将此数据用于训练BP人工神经网络,并将此网络用于处方筛选。结果:优化处方在不同pH介质中均有较好的缓释效果。结论:人工神经网络多指标同步优化法可用于处方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阿替洛尔 非pH依赖型缓释片 处方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控制释放过程中非Fick扩散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凌冰 徐明瑜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0年第2期95-99,共5页
本文对玻璃状高分子材料中发生的、经典扩散理论不能刻画的非 Fick扩散的机理及模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重点介绍了非 Fick扩散的物理过程和机理研究的发展现状 ,并对目前常用的模型进行了说明 ,对模型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非Fick扩散 药物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从玻璃状高分子材料中控制释放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凌冰 邹惠玲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 2000年第3期5-12,共8页
本文对药物从玻璃状高分子材料中扩散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将药物扩散方程和溶剂扩散方程结合起来。对药物采用Fick扩散定律得到扩散方程 ,考虑到溶剂的渗入引起材料粘弹性的改变 ,以及状态的改变对扩散的影响 ,将扩散方程与粘弹性模型结... 本文对药物从玻璃状高分子材料中扩散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将药物扩散方程和溶剂扩散方程结合起来。对药物采用Fick扩散定律得到扩散方程 ,考虑到溶剂的渗入引起材料粘弹性的改变 ,以及状态的改变对扩散的影响 ,将扩散方程与粘弹性模型结合起来构成扩散方程 ,最终得到一个能刻画药物从不同状态材料中扩散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状高分子材料 模型 扩散定律 粘弹性 释放控制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学教授——翟光喜
19
作者 李凌冰 《食品与药品》 CAS 2013年第5期372-373,共2页
翟光喜教授,1968年出生于山东泰安,1990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药学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获山东医科大学生化与微生物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博士学位,2007年山东大学博士后出站;2003年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翟光喜教授,1968年出生于山东泰安,1990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药学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获山东医科大学生化与微生物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博士学位,2007年山东大学博士后出站;2003年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以外聘新药注册审评专家身份借调工作,2007~2008年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药学院作访问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山东泰安 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 生物专业 博士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威布尔分布函数研究红霉素微囊的溶出度
20
作者 李凌冰 徐明瑜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1994年第2期38-40,共3页
本文测定了红霉素微囊在人工肠液中的溶出度,并用威布尔分布函数求出了溶出百分率与时间的关系。
关键词 红霉素微囊 溶出度 威布尔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