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判别的线性局部切空间排列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勇周 罗大庸 刘少强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11-2315,共5页
为了将线性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发展为有监督的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正交判别的线性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样本数据的类别信息计算类间散度矩阵,然后再通过对原算法的目标函数进行修改来建立新的优化问题。在解出投影子空间... 为了将线性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发展为有监督的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正交判别的线性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样本数据的类别信息计算类间散度矩阵,然后再通过对原算法的目标函数进行修改来建立新的优化问题。在解出投影子空间的基础上,再通过进行正交化来得到投影的正交子空间。在两个标准人脸数据库上进行的实验表明,由于该算法使用了局部切空间来表示数据样本所在流形的局部几何结构,不仅融合了判别信息和正交化技术,并且兼顾了局部几何结构和判别结构的保持,因此提高了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正交判别的线性局部切空间排列 流形学习 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量局部判别投影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勇周 罗大庸 刘少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70-2075,共6页
经典的向量子空间学习算法是以数据流形的向量表示进行计算的,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数据流形从本质上而言是以张量的形式存在,因此基于张量子空间的学习算法能够更好地揭示流形内在的几何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张量子空间的学习算法:张量... 经典的向量子空间学习算法是以数据流形的向量表示进行计算的,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数据流形从本质上而言是以张量的形式存在,因此基于张量子空间的学习算法能够更好地揭示流形内在的几何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张量子空间的学习算法:张量局部判别投影.首先构建类内和类间图,然后保持流形的局部结构并且利用数据的判别信息,推导出算法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迭代计算广义特征向量,解得最优张量子空间.在标准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张量局部判别投影 降维 流形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PCARD的LonWorks的以太网网关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勇周 朱建林 郭有贵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27,共3页
MIPCARD具有从单片机开发到LonWorks开发简单过渡的特点.应用MIPCARD设计的网关可以充分利用单片机的开发资源,只需将MIPCARD作为外部存储器使用,就可以实现此网关的前端设计.该网关向以太网提供RJ-45接口,使它和Lon网连接.
关键词 MIPCARD LONWORKS 以太网网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变换器的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勇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3-109,共7页
提出了基于矩阵变换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以降低谐波污染,提高控制精度。在阐述矩阵变换器和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二者的融合技术和转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参数辨识方法... 提出了基于矩阵变换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以降低谐波污染,提高控制精度。在阐述矩阵变换器和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二者的融合技术和转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参数辨识方法,并进行了验证试验。仿真结果和样机实验表明,参数辨识的精度高于测量模块的测量精度,动态响应良好。在电机减速运行和负载转矩变化时,系统实现了转矩和磁链的控制要求,并且运行稳定,能够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和输入单位功率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动机 矩阵变换器 无速度传感器 直接转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则化最小二乘的正交局部保持判别投影的人脸识别
5
作者 李勇周 罗大庸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47-1850,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子空间学习方法:正则化最小二乘的正交局部保持判别投影.为了更好地保持数据流形的结构,融合局部保持投影和线性判别分析的特点,对类内和类间加权矩阵分别进行了定义,从而构造目标函数.首先使用特征分解求出训练样本在人脸... 提出一种新的子空间学习方法:正则化最小二乘的正交局部保持判别投影.为了更好地保持数据流形的结构,融合局部保持投影和线性判别分析的特点,对类内和类间加权矩阵分别进行了定义,从而构造目标函数.首先使用特征分解求出训练样本在人脸子空间的投影,然后使用最小二乘法解出投影子空间,最后将子空间的基向量正交化.在标准人脸数据库上的试验证明了这种识别方法的正确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正则化最小二乘 正交局部保持判别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JPEG图像编码算法 被引量:8
6
作者 熊哲源 樊晓平 +3 位作者 刘少强 李勇周 瞿志华 钟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89-1495,共7页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进行图像编码和传输,需要综合考虑能量消耗、压缩率和图像质量三者之间平衡的图像编码方案。研究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视频监控图像序列的压缩,提出一种基于变化检测和改进JPEG算法的低复杂度图像...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进行图像编码和传输,需要综合考虑能量消耗、压缩率和图像质量三者之间平衡的图像编码方案。研究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视频监控图像序列的压缩,提出一种基于变化检测和改进JPEG算法的低复杂度图像编码方案。通过变化检测算法定位监控图像中的运动目标即感兴趣区域,仅传输兴趣区域以显著减少数据传输量,适应无线传感器节点存储转发能力有限的特点;改进JPEG算法中的DCT和量子化过程以降低计算复杂度,适应无线传感器节点计算能力有限的特点。算法复杂度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保证应用所需图像质量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了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数据通信量和计算过程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图像编码 变化检测 J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网格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 被引量:7
7
作者 钟智 樊晓平 +3 位作者 罗大庸 刘少强 李勇周 瞿志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20,24,共4页
为延长网络生存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整个网络分成若干个虚拟网格,每个虚拟网格形成一个簇,采用唯一簇头选举法产生簇头,且簇内成员可以根据局部的信息调整簇的大小,达到节省能量的目的。仿真实验和... 为延长网络生存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整个网络分成若干个虚拟网格,每个虚拟网格形成一个簇,采用唯一簇头选举法产生簇头,且簇内成员可以根据局部的信息调整簇的大小,达到节省能量的目的。仿真实验和分析表明:该协议能均衡网络能量,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格 簇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协议 被引量:2
8
作者 钟智 罗大庸 +2 位作者 樊晓平 刘少强 李勇周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69-72,共4页
为延长网络生存时间,提出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协议。该协议根据自适应评估模型选出簇头,当有兴趣事件发生时,簇内成员节点将收集到的数据传递给簇头,簇头进行数据融合并向sink发送数据收集请求。sink接收到数据请求包... 为延长网络生存时间,提出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协议。该协议根据自适应评估模型选出簇头,当有兴趣事件发生时,簇内成员节点将收集到的数据传递给簇头,簇头进行数据融合并向sink发送数据收集请求。sink接收到数据请求包后,移动到这个簇头附近开始收集簇内兴趣事件。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协议能有效降低节点能耗,延长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SINK 事件驱动 自适应评估模型 簇头 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图像拼接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熊哲源 樊晓平 +2 位作者 刘少强 李勇周 钟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70-1973,共4页
为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产生高分辨率、宽视角图像,考虑到相邻无线视频节点之间的信息冗余性,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图像拼接算法。使用分块搜索算法进行图像配准以降低能耗,改进绝对差值和算法以提高图像配准的精度,并使... 为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产生高分辨率、宽视角图像,考虑到相邻无线视频节点之间的信息冗余性,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图像拼接算法。使用分块搜索算法进行图像配准以降低能耗,改进绝对差值和算法以提高图像配准的精度,并使用渐进渐出的加权平均算法对图像进行缝合,图像拼接之后与基站间的通信量减少,可以有效降低网络负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保证一定图像配准精度和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计算复杂度较低,可以有效节约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图像拼接 分块搜索 加权平均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JPEG 2000图像编码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哲源 樊晓平 +2 位作者 刘少强 李勇周 钟智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s)中进行图像编码和传输需要综合考虑能量消耗、压缩率和图像质量三者之间平衡的图像编码方案。对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算法的能耗进行建模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WMSNs的能量有效的JPEG 200...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s)中进行图像编码和传输需要综合考虑能量消耗、压缩率和图像质量三者之间平衡的图像编码方案。对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算法的能耗进行建模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WMSNs的能量有效的JPEG 2000图像编码算法,根据网络条件和图像质量的限制,使用查找表来选择适当的量子化层级和小波变换层级以减少能量消耗。并采用半可靠的方案进行图像传输,节点根据剩余能量和数据优先级来决定转发或丢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在保证所要求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计算和通信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图像编码 JPEG2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铜锍转炉吹炼过程优化决策建模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彦坡 彭小奇 +1 位作者 胡志坤 李勇周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539-2542,共4页
为了提高铜转炉的操作水平,探讨了利用其生产运行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建立优化决策模型的方法。针对过程数据含噪声、样本规模相对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性更强的改进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针对优化决策模型的应用目的,提出了支持度、置... 为了提高铜转炉的操作水平,探讨了利用其生产运行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建立优化决策模型的方法。针对过程数据含噪声、样本规模相对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性更强的改进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针对优化决策模型的应用目的,提出了支持度、置信度和相对置信度等模型评估指标;利用某厂的实际过程数据和前述方法,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S1期(造渣1期)熔剂量和鼓风时间优化决策模型。实验效果表明所建优化决策模型能够显著改善S1期的吹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锍转炉吹炼 数据挖掘 优化决策 神经网络 模型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伪周期信号在线处理的模板参数估计简化方法
12
作者 刘少强 汪立林 +2 位作者 王爱民 李勇周 庞新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4-908,共5页
为适应资源有限系统对伪周期信号在线时域处理及数据压缩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模板参数估计简化方法.首先,将伪周期信号的每个一循环视为单周期信号,并以模板与单周期信号的均方误差作为目标函数,选择傅立叶级数作为模板.然后,根据两相邻... 为适应资源有限系统对伪周期信号在线时域处理及数据压缩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模板参数估计简化方法.首先,将伪周期信号的每个一循环视为单周期信号,并以模板与单周期信号的均方误差作为目标函数,选择傅立叶级数作为模板.然后,根据两相邻周期信号的极大点或极小点位置差估计模板函数基频,利用三角函数正交性直接计算傅氏系数及误差指标,并通过预测与在线调整级数阶次,快速确定出给定精度下的最佳模板阶次.通过进一步在线微调信号周期,改善基频估计的准确性,得到符合精度要求的各伪周期信号模板参数.最后,基于超低功耗微控制器实现了对伪周期信号脉搏波的时域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有利于减小计算功耗,适用于无线传感器节点等资源有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周期信号 在线处理 模板参数估计 傅立叶级数 资源有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著性引导的低光照人脸检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可夫 钟汇才 +4 位作者 高兴宇 翁超群 陈振宇 李勇周 王师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2-584,共13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难以对低光照环境拍摄的图像进行人脸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图像显著性检测算法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算法,并应用于低光照人脸检测。所提算法将图像的显著性信息与图像原始RGB通道融合,用于神经网络训练。在低光照人...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难以对低光照环境拍摄的图像进行人脸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图像显著性检测算法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算法,并应用于低光照人脸检测。所提算法将图像的显著性信息与图像原始RGB通道融合,用于神经网络训练。在低光照人脸数据集DARK FACE上进行了充分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DARK FACE数据集上获得了比当前主流人脸检测算法更好的检测精度,进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检测 显著性引导 深度神经网络 低光照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岭回归的邻域保持最大间隔分析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勇周 罗大庸 刘少强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邻域保持嵌入是局部线性嵌入的线性近似,强调保持数据流形的局部结构.改进的最大间隔准则重视数据流形的判别和几何结构,提高了对数据的分类性能.文中提出的核岭回归的邻域保持最大间隔分析既保持流形的局部结构,又使不同类别的数据保... 邻域保持嵌入是局部线性嵌入的线性近似,强调保持数据流形的局部结构.改进的最大间隔准则重视数据流形的判别和几何结构,提高了对数据的分类性能.文中提出的核岭回归的邻域保持最大间隔分析既保持流形的局部结构,又使不同类别的数据保持最大间隔,以此构建算法的目标函数.为了解决数据流形高度非线性化的问题,算法采用核岭回归计算特征空间的变换矩阵.先求解数据样本在核子空间中降维映射的结果,再解得核子空间.在标准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正确有效,并且识别性能优于普通的流形学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邻域保持嵌入 最大间隔准则 核岭回归
原文传递
空间光滑且完整的子空间学习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勇周 罗大庸 刘少强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0-405,共6页
提出一种空间光滑且完整的子空间学习算法.它融合了主成分分析、空间光滑的子空间学习算法和局部敏感判别投影的技术特点.不但保持了数据流形的全局和局部几何结构,而且保持了它的判别信息和空间关系.从原始样本提取全局和局部特征经线... 提出一种空间光滑且完整的子空间学习算法.它融合了主成分分析、空间光滑的子空间学习算法和局部敏感判别投影的技术特点.不但保持了数据流形的全局和局部几何结构,而且保持了它的判别信息和空间关系.从原始样本提取全局和局部特征经线性变换组成新样本,再从新样本中提取最佳分类特征,最后由分类器完成分类识别.同一般的子空间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识别率.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空间学习 主成分分析 局部保持投影 局部敏感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正则化最小二乘的局部判别投影的人脸识别
16
作者 李勇周 罗大庸 刘少强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9-712,共4页
受子空间学习和正则化技术的启发,提出正则化最小二乘的局部判别投影.为了获得投影子空间,首先构建类内和类间图,然后推导出计算公式,再使用正则化最小二乘法解出子空间.与普通算法相比,该算法既保持了流形的局部几何结构,又保持了判别... 受子空间学习和正则化技术的启发,提出正则化最小二乘的局部判别投影.为了获得投影子空间,首先构建类内和类间图,然后推导出计算公式,再使用正则化最小二乘法解出子空间.与普通算法相比,该算法既保持了流形的局部几何结构,又保持了判别结构.在标准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正则化最小二乘 局部判别投影
原文传递
具有移动sink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均衡分簇路由协议 被引量:11
17
作者 钟智 罗大庸 +3 位作者 刘少强 樊晓平 瞿志华 李勇周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1-1215,1220,共6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移动sink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均衡分簇路由协议.将整个网络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采用簇头评判模型选出簇头,簇头负责收集簇内兴趣事件,进行数据融合后转发给移动sink.当sink在同一个网格内移动时,只需要将新位置通... 提出了一种具有移动sink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均衡分簇路由协议.将整个网络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采用簇头评判模型选出簇头,簇头负责收集簇内兴趣事件,进行数据融合后转发给移动sink.当sink在同一个网格内移动时,只需要将新位置通知当前网格的簇头;当sink移动到新的网格时,先将位置报告给新网格的簇头,然后由该簇头将位置信息分发给其他簇头.该协议能够有效地均衡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协议 网格 簇头评判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多尺度特征多对抗网络的雾天图像识别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硕 钟汇才 +2 位作者 李勇周 王师峥 杨建刚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80-2690,共11页
目的当前的大型数据集,例如ImageNet,以及一些主流的网络模型,如ResNet等能直接高效地应用于正常场景的分类,但在雾天场景下则会出现较大的精度损失。雾天场景复杂多样,大量标注雾天数据成本过高,在现有条件下,高效地利用大量已有场景... 目的当前的大型数据集,例如ImageNet,以及一些主流的网络模型,如ResNet等能直接高效地应用于正常场景的分类,但在雾天场景下则会出现较大的精度损失。雾天场景复杂多样,大量标注雾天数据成本过高,在现有条件下,高效地利用大量已有场景的标注数据和网络模型完成雾天场景下的分类识别任务至关重要。方法本文使用了一种低成本的数据增强方法,有效减小图像在像素域上的差异。基于特征多样性和特征对抗的思想,提出多尺度特征多对抗网络,通过提取数据的多尺度特征,增强特征在特征域分布的代表性,利用对抗机制,在多个特征上减少特征域上的分布差异。通过缩小像素域和特征域分布差异,进一步减小领域偏移,提升雾天场景的分类识别精度。结果在真实的多样性雾天场景数据上,通过消融实验,使用像素域数据增强方法后,带有标签的清晰图像数据在风格上更趋向于带雾图像,总的分类精度提升了8.2%,相比其他的数据增强方法,至少提升了6.3%,同时在特征域上使用多尺度特征多对抗网络,相比其他的网络,准确率至少提升了8.0%。结论像素域数据增强以及多尺度特征多对抗网络结合的雾天图像识别方法,综合考虑了像素域和特征域的领域分布差异,结合了多尺度的丰富特征信息,同时使用多对抗来缩小雾天数据的领域偏移,在真实多样性雾天数据集上获得了更好的图像分类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天场景 图像识别 多尺度特征 多对抗 领域偏移
原文传递
建筑学概论(2012)
19
作者 李勇周 《电影画刊》 2021年第2期26-27,共2页
影片信息影片讲述在建筑学概论课堂上相识的两人之间的故事。胜民在一家建筑公司担任建筑设计师,某日接到一份新的房屋设计工程,委托人竟是自己学生时代的梦中情人瑞英。两人相识于多年前大学的建筑学概论课堂上,20岁的胜民对这个来旁... 影片信息影片讲述在建筑学概论课堂上相识的两人之间的故事。胜民在一家建筑公司担任建筑设计师,某日接到一份新的房屋设计工程,委托人竟是自己学生时代的梦中情人瑞英。两人相识于多年前大学的建筑学概论课堂上,20岁的胜民对这个来旁听的音乐系的女生瑞英一见钟情。两人在每日的相处间日渐亲密起来。只是当时年轻的胜民害羞生涩,始终无法合适的表达出自己的爱意,最终使这段美好的初恋无疾而终。多年后,胜民和瑞英的这次重逢,使得旧时未褪去的爱情又重新散发光彩。只是现在的二人已不再是当年无所牵挂的学生,胜民早已有了自己的未婚妻。胜民和瑞英是否还能延续年少时的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师 梦中情人 房屋设计 建筑学 音乐系 一见钟情 委托人 概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