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社会语境下的里弄街区再生,注重与公众交流学术成果——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李彦伯
1
作者 王小静 李彦伯 《设计家》 2016年第3期32-37,共6页
'我选择了一个研究对象,然后被它推着一步步往前走,甚至影响了人生的轨迹。'青年建筑学者李彦伯,生长于北方的古城,骨子里有着对历史文化的敏感,每到一个城市,他都试图挖掘城市曾经的故事。1998年,李彦伯进入同济大学学习建筑学... '我选择了一个研究对象,然后被它推着一步步往前走,甚至影响了人生的轨迹。'青年建筑学者李彦伯,生长于北方的古城,骨子里有着对历史文化的敏感,每到一个城市,他都试图挖掘城市曾经的故事。1998年,李彦伯进入同济大学学习建筑学,之后,他对上海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里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发展为学术研究对象。随着研究的深入,李彦伯越来越关注里弄街区的社会性,他认为空间和社会是二元耦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彦伯 建筑学教育 城市肌理 往前走 大学建筑 学术研究 建筑专业 我自己 旧区改造 历史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辨异 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上海实践
2
作者 李彦伯 《时代建筑》 2024年第5期56-60,共5页
城市更新已经从新生事物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社会治理与行业转型等领域的核心议题,然而面对这一跨学科的宏大对象,要形成对其内涵与意义的全面理解还存在明显的困难。文章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基于作者自身的持续实践与研究所积... 城市更新已经从新生事物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社会治理与行业转型等领域的核心议题,然而面对这一跨学科的宏大对象,要形成对其内涵与意义的全面理解还存在明显的困难。文章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基于作者自身的持续实践与研究所积累的一手材料,从亲历者的视角展示城市更新可能涉及的“议题光谱”,从而提示城市更新实践话题的多元维度,并指出可持续的城市更新对作为有机体的城市而言,乃是其本体存在的客观要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可持续发展目标 压缩的现代性 上海实践 多元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公共服务导向的城市历史街区发展模式选择——基于上海市居民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彦伯 诸大建 王欢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60,共10页
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模式选择是城市的重要问题,新公共服务中公民满意度测量及评价逐渐被强调,旧有的发展导向及政策模式也亟需重新审视。本研究立足于上海的实证案例构造居民居住满意度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居... 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模式选择是城市的重要问题,新公共服务中公民满意度测量及评价逐渐被强调,旧有的发展导向及政策模式也亟需重新审视。本研究立足于上海的实证案例构造居民居住满意度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居民对街区政策评价与其居住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横向对比分析出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动迁与保护政策对于改善城市历史街区的作用已经减退,相反治理与参与的改善对于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并最终促进街区发展作用显著,据此建议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必须重视治理方式的转变以及参与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街区 发展模式 居住满意度 新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历史街区发展中的“回应性决策主体”模型——以上海市田子坊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彦伯 诸大建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72,共7页
为了厘清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模型简单定义城市历史街区发展更新模式在决策研究当中留下的巨大困惑,本文以上海市田子坊城市历史街区这一特殊更新模式为例,回顾概括其发展历程并总结其特征,分析其发展过程中... 为了厘清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模型简单定义城市历史街区发展更新模式在决策研究当中留下的巨大困惑,本文以上海市田子坊城市历史街区这一特殊更新模式为例,回顾概括其发展历程并总结其特征,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决策主体关系,重点研究了合作治理的客观需求、政府与公众的主体角色、行政体系分权化趋势以及主体决策交互关系等问题,最终基于提高决策回应性的原则,从主体间与主体内两个机制层面建立城市历史街区更新发展中的"回应性决策主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历史街区 决策主体 利益相关者 回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城在地文本的广义建筑学实验——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设计课题“山西祁县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彦伯 《新建筑》 2016年第5期104-109,共6页
作为2014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设计课题之一,"山西祁县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针对祁县古城这一真实设计对象,强调以在地文本为基础,研究论证古城空间—社会复合体的良性发展路径。这一设计课程以研究为导向,尝试基于历史街区保护... 作为2014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设计课题之一,"山西祁县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针对祁县古城这一真实设计对象,强调以在地文本为基础,研究论证古城空间—社会复合体的良性发展路径。这一设计课程以研究为导向,尝试基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研究课题,以期对本科生建筑学教育做出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毕业设计 研究型导向 可持续发展 广义建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微更新”刍议 兼及公共政策、建筑学反思与城市原真性 被引量:73
6
作者 李彦伯 《时代建筑》 2016年第4期6-9,共4页
中国城镇化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存量建成环境语境下涌现的城市"微更新",是对宏观政策、行业趋势与社会需求的回应。它不但自身具有更低的实践门槛、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及多种合作形式,而且在正统建筑学范畴反向贡献了诸多指... 中国城镇化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存量建成环境语境下涌现的城市"微更新",是对宏观政策、行业趋势与社会需求的回应。它不但自身具有更低的实践门槛、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及多种合作形式,而且在正统建筑学范畴反向贡献了诸多指向实践、社会与人性的启发。在肯定"微更新"在城市经营层面对城市原真性与活力的意义之外,也应当警惕其成为新的泥沙俱下式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微更新” 公共政策 城市原真性 城市经营 可持续社区 回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往何陋轩的三条路径--重读冯纪忠先生设计文本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彦伯 《建筑遗产》 2020年第4期88-95,共8页
何陋轩设计与建造的过程看似非常快速。然而究其前后,可知这是一个复合的过程,融合了建筑师的圆熟设计、竹作工匠的现场发挥及两者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建筑师冯纪忠先生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表达。文章拟通过直接解读... 何陋轩设计与建造的过程看似非常快速。然而究其前后,可知这是一个复合的过程,融合了建筑师的圆熟设计、竹作工匠的现场发挥及两者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建筑师冯纪忠先生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表达。文章拟通过直接解读冯纪忠先生本人对何陋轩设计的文字说明及作品文本,从艺、匠、心这三条路径来回望何陋轩耐人寻味的发生过程,讨论其对建筑学的深远意义,进而对建筑学自身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陋轩 方塔园 建造现场 竹棚 竹作 自我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人的暧昧——浅析藤本壮介的建筑思想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彦伯 《建筑师》 2014年第3期92-99,共8页
对于建筑师作品有深度的品读需要穿过其形式表象,了解建筑师的思想及具体作品的生发过程。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的建筑设计传达了强烈的关于空间的哲学思考,本文拟通过分析其设计的思想主张、策略原型以及关于空间的哲思,呈现与建筑形式... 对于建筑师作品有深度的品读需要穿过其形式表象,了解建筑师的思想及具体作品的生发过程。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的建筑设计传达了强烈的关于空间的哲学思考,本文拟通过分析其设计的思想主张、策略原型以及关于空间的哲思,呈现与建筑形式表象无关的建筑师个人思考文本,并尝试探寻自然、社会、文化对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壮介 森林 居住的地形 场所 空间关系 “超级扁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历史街区的现代性——上海里弄住宅的发展及其镜鉴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彦伯 《住宅科技》 2013年第12期30-36,共7页
上海里弄住宅作为城市历史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往往被低估。其在上海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与社会、经济状况保持了高度的协调,随着压力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作为具备综合功能的单元独立运转,体现出了典型的现代性特征。这些伴随城市... 上海里弄住宅作为城市历史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往往被低估。其在上海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与社会、经济状况保持了高度的协调,随着压力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作为具备综合功能的单元独立运转,体现出了典型的现代性特征。这些伴随城市发展而出现的固有特征,对城市日常运行与未来发展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里弄住宅 城市历史街区 城市发展 现代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建构·体验——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评委会特别奖作品《显·隐》中的建筑学本体话语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彦伯 李梓铭 《当代建筑》 2020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2020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因疫情停办。本文从师、生的不同视角出发,回顾了建造节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项评委会特别奖作品——《显·隐》幕后的设计与思考,讨论了在低年级建筑学教育中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学本体性思考的重要... "2020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因疫情停办。本文从师、生的不同视角出发,回顾了建造节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项评委会特别奖作品——《显·隐》幕后的设计与思考,讨论了在低年级建筑学教育中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学本体性思考的重要性及可能性,提示了在这样一项以学生动手建造为特征的教学实践中基于材料与限制做出回应性建构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 建筑学本体 材料与建构 回应性 建筑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建筑学教学实践样本的比照阅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彦伯 《华中建筑》 2014年第7期180-183,共4页
建筑学教育的创新一直在被强调,国际化教学、参数化设计等都为传统的建筑学教育注入新的元素。该文基于对同济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建筑学教学实践样本的平行阅读,对比其课程设置中课题对象、组织过程、实施手段、成果形式、教学目标... 建筑学教育的创新一直在被强调,国际化教学、参数化设计等都为传统的建筑学教育注入新的元素。该文基于对同济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建筑学教学实践样本的平行阅读,对比其课程设置中课题对象、组织过程、实施手段、成果形式、教学目标等环节,并从建筑学课程所需达到的训练效果、建筑学的教授途径以及建筑学学科培养目标等三个方面对建筑学教育中的创新进行反思,强调应从建筑学的学科本质与特性出发,不断探索建筑学教育的创新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 教学创新 教案设计 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主义的哲学再思与帕拉第奥的建筑理想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彦伯 《建筑师》 2009年第2期36-40,共5页
本文试图借由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脉络的考察,对人文主义的由来、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以及人文主义建筑师帕拉第奥在建筑中对自己宇宙理想的实践等问题进行研究,从而理清帕拉第奥与哲学先贤的思想传承关系,探究其建筑作品背后潜藏的... 本文试图借由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脉络的考察,对人文主义的由来、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以及人文主义建筑师帕拉第奥在建筑中对自己宇宙理想的实践等问题进行研究,从而理清帕拉第奥与哲学先贤的思想传承关系,探究其建筑作品背后潜藏的建筑哲学与宇宙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帕拉第奥 建筑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间的诗学 《建筑诞生的时刻》评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彦伯 《时代建筑》 2014年第5期123-123,共1页
人们常常希望透过建筑师的作品,了解他真实的设计意图,以及他熔炼在设计中的世界观。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作品的外在形式感无疑是十分强烈的,这反而激起了我对于阅读他设计作品背后思想的兴趣。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从建筑师个人视角进行陈... 人们常常希望透过建筑师的作品,了解他真实的设计意图,以及他熔炼在设计中的世界观。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作品的外在形式感无疑是十分强烈的,这反而激起了我对于阅读他设计作品背后思想的兴趣。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从建筑师个人视角进行陈述的较为可信的文本,因此我们有机会展开一种将其作为文本作者而非建筑师进行考察的可能。 《建筑诞生的时刻》是藤本壮介由自己多年来对于建筑、设计等的思考点滴积累整理而成的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观 文本作者 顺序编排 形式感 文化场域 空间化 未来建筑 环境艺术 过渡方式 居住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租”现象的经济、社会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彦伯 《上海房地》 2009年第6期16-18,共3页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出现了一种“群租”现象。作为切实存在的居住方式之一,它显得极为特别,并引发了业主、租客、中介、邻里等种种社会利益群体矛盾的激化。政府也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出现了一种“群租”现象。作为切实存在的居住方式之一,它显得极为特别,并引发了业主、租客、中介、邻里等种种社会利益群体矛盾的激化。政府也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并已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缓解,逐步“消灭”群租现象。然而问题是否彻底地得到解决,在群租现象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社会矛盾?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在此作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社会分析 经济 居住方式 群体矛盾 社会利益 社会矛盾 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道·生活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彦伯 《时代建筑》 2017年第6期4-5,共2页
胃乃后天之主。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它健康时,你完全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如果哪天你能感觉到它时,那说明它一定是出问题了,而且通常都不是小毛病。街道,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正是如同胃一般的存在。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建筑风格 建筑材料 建筑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公共空间到公共领域——一个城市研究中的跨学科二元体系及其向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彦伯 《城市建筑》 2018年第10期61-64,共4页
存量经济模式下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建筑学及相关城市研究在面对更加具体的城市问题时,需要关注人的社会性特征及其对城市生活的需求,厘清公共空间本体的存在意义与工作目标。在更广义的城市治理转型中,公共领域中的利益... 存量经济模式下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建筑学及相关城市研究在面对更加具体的城市问题时,需要关注人的社会性特征及其对城市生活的需求,厘清公共空间本体的存在意义与工作目标。在更广义的城市治理转型中,公共领域中的利益相关者具有基石作用,需借助社区规划师的协同机制与社区营造的操作途径实现需求导向的新型合作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公共领域 利益相关者 社区规划师 社区营造 合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应与自觉 大舍新作雅昌(上海)艺术中心的多维阅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彦伯 《时代建筑》 2015年第3期98-105,98,共8页
文章介绍了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雅昌(上海)艺术中心,作者主要从城市更新、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建筑设计实践及建筑学本体反思这几个不同维度,对该作品进行解读。
关键词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雅昌 城市更新 回应性 建筑学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回应性为特征的建筑学基础教学实验
18
作者 李彦伯 王凯 《城市建筑》 2017年第19期39-42,共4页
建筑学基础教学在建筑学教育当中的作用往往被低估.本文回顾了一项教学实验是如何基于建筑学的规律、人的身心特征、教育的合理路径几方面展开的,教案设计以对此几方面要素的回应性为重点,通过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与互动,... 建筑学基础教学在建筑学教育当中的作用往往被低估.本文回顾了一项教学实验是如何基于建筑学的规律、人的身心特征、教育的合理路径几方面展开的,教案设计以对此几方面要素的回应性为重点,通过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与互动,培养学生掌握从人的知觉本能到建筑师职业理性的回应性思维习惯与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基础教学 教案设计 问题导向 回应性 研究型设计 感知与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市路北区境内饮食及服务从业人员HBV携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9
作者 李彦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9期1090-1091,共2页
为了掌握我区饮食服务行业人员中,HBV的携带情况及其HBsAg、HBeAg的发展趋势,便于监督管理、防止疾病的传播,我们对1996年以来5年的时间里的饮食服务行业人员的HBsAg、HBeAg监测的资料加以整理分析.
关键词 唐山市 饮食 服务从业人员 HBV携带情况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存活状态——从国际公约到大众文化 评介《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
20
作者 李彦伯 《时代建筑》 2014年第1期158-158,共1页
林志宏博士的这部著作,如将其英文书名直译是"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世界遗产与历史城市"。该书从阿富汗巴米扬大佛的国际合作保护案例出发,思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主要的三个国际文化公约所传达的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在以联合国工作... 林志宏博士的这部著作,如将其英文书名直译是"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世界遗产与历史城市"。该书从阿富汗巴米扬大佛的国际合作保护案例出发,思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主要的三个国际文化公约所传达的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在以联合国工作人员的视角将一系列世界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计划娓娓道来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公约 历史城市 大众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遗产保护 国际合作计划 文化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