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L波段星载重复轨道干涉SAR提取DEM及大气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薛东剑 郑洁 +2 位作者 李成绕 李婉秋 苏璐璐 《测绘工程》 CSCD 2018年第1期5-9,14,共6页
以四川省茂县、安县地区的ALOS PALSAR L波段雷达影像为数据源,在对地形复杂区的配准、解缠等算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SAR特有的成像几何结构,对两幅SAR图像进行快速自动配准,配准误差小于0.2个像元;在去除平地引起的干涉相位变化后,运用... 以四川省茂县、安县地区的ALOS PALSAR L波段雷达影像为数据源,在对地形复杂区的配准、解缠等算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SAR特有的成像几何结构,对两幅SAR图像进行快速自动配准,配准误差小于0.2个像元;在去除平地引起的干涉相位变化后,运用MCF对缠绕相位进行解缠,在此基础上提取研究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发现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波长较长的L波段数据比波长较短的时间相关性好,此外为消除大气效应,采用改进的相位累积法去除大气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DEM精度。其误差范围在±10m左右,对快速提取地形信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SAR INSAR 配准 相位解缠 大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EM进行SAR图像模拟及地形辐射校正 被引量:3
2
作者 薛东剑 李增元 +2 位作者 郑洁 李成绕 李婉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17,共4页
在山区获取地面控制点比较困难,运用模拟SAR进行配准、校正,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在分析SAR成像几何结构及ALOS PALSAR卫星轨道参数特征的基础上,运用RD定位模型对DEM的每个网格点进行雷达成像点的位置计算,模拟SAR图像,并提取当地入射... 在山区获取地面控制点比较困难,运用模拟SAR进行配准、校正,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在分析SAR成像几何结构及ALOS PALSAR卫星轨道参数特征的基础上,运用RD定位模型对DEM的每个网格点进行雷达成像点的位置计算,模拟SAR图像,并提取当地入射角、投影角及规则化因子等;模拟出的SAR图像与真实SAR图像纹理吻合,有利于控制点的自动配准。在此基础上对ALOS PALSAR进行编码,构建基于规则化因子及入射角的地形辐射校正模型,消除面积效应及地形起伏造成的畸变问题,从结果中分析,校正后的图像明暗差异明显减少,这对雷达定量反演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SAR SAR模拟 数字高程 地形辐射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A卫星SAR数据的水体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成绕 薛东剑 +1 位作者 张露 苏璐璐 《地理空间信息》 2018年第1期38-40,共3页
在有山区的雷达图像上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提取地表水体时,由于水体与山体阴影的亮度值易混淆,导致自动提取地表水体较困难。因此,在SAR成像原理的支持下,通过DEM地形建模去除了水体提取过程中被误提为水体的山体阴影,提高了水体提取... 在有山区的雷达图像上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提取地表水体时,由于水体与山体阴影的亮度值易混淆,导致自动提取地表水体较困难。因此,在SAR成像原理的支持下,通过DEM地形建模去除了水体提取过程中被误提为水体的山体阴影,提高了水体提取精度。首先,对SAR图像进滤波、地理编码等基本处理;然后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法初步提取水体范围;再使用SRTM DEM数据进行地形建模,提取山体阴影;最后利用空间分析功能将地形建模阴影图与面向对象的水体提取结果进行匹配,达到去除山体阴影的效果,实现水体精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地表水体提取 DEM 地形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eeman 分解和雷达植被指数的极化SAR图像分类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成绕 贾诗超 薛东剑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5期132-135,共4页
研究首先基于影像的相干矩阵提取特征参数,即雷达植被指数(RVI),再对影像的协方差矩阵进行Freeman分解,得到三种散射机制参数,分别为体散射、面散射和二面角散射。然后组合这些特征参数应用于支持向量机(SVM)中,对极化SAR图像进行分类,... 研究首先基于影像的相干矩阵提取特征参数,即雷达植被指数(RVI),再对影像的协方差矩阵进行Freeman分解,得到三种散射机制参数,分别为体散射、面散射和二面角散射。然后组合这些特征参数应用于支持向量机(SVM)中,对极化SAR图像进行分类,并与Wishart监督分类比较。结果表明,雷达植被指数有助于提高植被的分类精度,且该方法的分类精度明显高于Wishart监督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man分解 雷达植被指数 支持向量机 Wishart监督分类 极化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数据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75
5
作者 贾诗超 薛东剑 +2 位作者 李成绕 郑洁 李婉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3-217,共5页
SAR影像对于水体和地表形变具有很好的辨识性,因此常用来进行水体识别、土壤湿度反演和地表形变检测研究与应用。利用载有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的Sentinel-1卫星数据对大范围的水体信息进行识别,提出了SDWI(Sentinel-1 Dual-Polarized Wate... SAR影像对于水体和地表形变具有很好的辨识性,因此常用来进行水体识别、土壤湿度反演和地表形变检测研究与应用。利用载有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的Sentinel-1卫星数据对大范围的水体信息进行识别,提出了SDWI(Sentinel-1 Dual-Polarized Water Index)水体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受到NDVI和NDWI方法的启发,结合微波遥感中水体信息在影像中的特点,进一步研究了Sentinel-1双极化数据(VV和VH)之间水体信息提取的关系,以此关系达到增强水体特征的目的,同时消除土壤和植被的存在。分别以Sentinel-1A巢湖区域和Sentinel-1B鄱阳湖区域SAR影像为例来提取水体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有效,但对影像中阴影的处理是未来研究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WI Sentinel-1 水体信息提取 后向散射系数 双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特征组合在ALOS PALSAR数据地物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贾诗超 薛东剑 李成绕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9-33,47,共6页
极化SAR图像分类是目前遥感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它为地物信息获取和地物分类提供了新方法。文中对四川省彭州石化地区利用ALOS PALSAR全极化数据进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试验中首先获得极化总功率,然后对数据进行Cloude-Pottier极化分解... 极化SAR图像分类是目前遥感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它为地物信息获取和地物分类提供了新方法。文中对四川省彭州石化地区利用ALOS PALSAR全极化数据进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试验中首先获得极化总功率,然后对数据进行Cloude-Pottier极化分解,再基于相干矩阵的特征值,提取特征参数香农熵和雷达植被指数。组合这些极化特征对影像进行SVM的分类,并与基于Freeman-Durden极化分解的SVM分类和Wishart监督分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极化特征组合信息之间得到相互补充,分类结果效果较好,Kappa系数为97.14%,相对另两种方法的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5.26%和2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S PALSAR 极化特征组合 支持向量机 Cloude-Pottier分解 地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分析
7
作者 李成绕 薛东剑 +1 位作者 张露 陈文烯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24期14-19,共6页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2000年、2009年、2018年三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反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绿度、湿度、热度、干度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定量地对成都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2000年、2009年、2018年三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反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绿度、湿度、热度、干度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定量地对成都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0-2018年,成都市生态环境质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RSEI均值分别为0.55、0.47、0.51,总体下降了0.04;(2)空间上,成都市生态环境质量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随着城市蔓延逐渐向四周分散;(3)2000-2009年是成都市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的一个时期,在生态环境质量分级中优、良等级所占面积和比例大幅下降,而极差、差等级则迅速上升;2009-2018年随着成都市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生态环境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的成都市“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空间自相关分析
8
作者 张露 李勇 李成绕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5期216-220,226,共6页
为有效识别城市“三生”空间,促进城市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与科学利用。基于POI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了定量识别,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了其集聚规律。结果发现:成都市中心城... 为有效识别城市“三生”空间,促进城市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与科学利用。基于POI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了定量识别,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了其集聚规律。结果发现:成都市中心城区“三生”空间以生活空间为主,在空间分布格局上主要为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呈聚合分布,生活空间随机分布;“三生”空间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生活空间集聚程度最高。证明了POI数据在城市“三生”空间识别方面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合理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 “三生”空间 空间自相关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平原耕地破碎化影响研究
9
作者 欧铭鑫 刘佳杰 李成绕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8期63-67,共5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业用地被占用致使耕地分布不均导致耕地破碎化,是我国农村农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道路上面临的巨大问题。基于成都平原土地利用数据,从县域尺度上构建耕地破碎化评价模型,定量分析成都市耕地破碎化区域空间分...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业用地被占用致使耕地分布不均导致耕地破碎化,是我国农村农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道路上面临的巨大问题。基于成都平原土地利用数据,从县域尺度上构建耕地破碎化评价模型,定量分析成都市耕地破碎化区域空间分异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成都市总体耕地破碎化呈现明显的由市中心向四周变化空间分异规律,耕地破碎度在西北方受地形条件影响破碎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余方向均呈现递增趋势;成都市各区县耕地破碎度与各区县城镇化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通过探索成都市耕地破碎度空间分布与成都市城镇化率的关系,为成都市完善生态保护与耕地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破碎度评价 成都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更新统到全新统的古气候分析
10
作者 张露 李成绕 《时代农机》 2017年第8期171-171,共1页
本次区调在成都平原区第四系不同时代的剖面上采集了48件样品进行孢粉分析。样品均见有丰富的孢子花粉,共统计9122粒孢子花粉,平均294.2粒/样品,特别是首次在更新统网纹红土中获得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利用孢粉分析并结合磁化率特征对成... 本次区调在成都平原区第四系不同时代的剖面上采集了48件样品进行孢粉分析。样品均见有丰富的孢子花粉,共统计9122粒孢子花粉,平均294.2粒/样品,特别是首次在更新统网纹红土中获得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利用孢粉分析并结合磁化率特征对成都平原全新世仁寿视高镇剖面、广汉剖面金堂县官仓剖面等进行分析,得出成都平原的气候变化经历了由温凉偏干与温暖潮湿的交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变化 成都平原 孢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